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门老枪 > 第60章:临江城破

北门老枪 第60章:临江城破

作者:北风2024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土木镇上,平静得如水面,太阳刚刚升起,残存的雾霭,如同轻烟荡漾,张雨烟每走一步,都会落下泪来,想想曾经的一切,自己一直憧憬的爱情,象泡沫,她的爱恋,是如此不堪一击,这会儿,她老了,老得象根秋风萧瑟中的茅草,半枯焦黄,她知道:史凤扬和钟玉秀这对让她妒忌的神仙眷侣,还在土木镇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差不多有十八年,没有来到过这个地方了,情景依旧,物是人非,她自己也有四个孩子了,她的女儿若雨已经到了她当初的年龄,岁月尘封,往昔如同河流,泥沙俱泻,青春,奔腾的青春,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也许,如果不是史春铃的极力撺掇,也许,钟玉秀都不可能后来居上,但如果没有这么多“也许”,她就一定能和史凤扬双宿双飞?偏偏生活就有那么多“也许”,也许还有许多必然她不知道的“也许”存在。

骑在驴上,滋味悠长,驴蹄蹬出沉闷木木的声,镇子上人影稀疏,一茬新人换旧人,已经没有人认识她了,她变老,变丑了,风痕之笔,在坚硬的脑门上,轻轻描出水波浪一样皱纹,虽不多,几道数得过来,但无法抹去颓废,皱褶里,就算用钢丝球,也刷不尽缝隙中经年染上的尘埃,日滴水,月串连,岁刻痕,不经意,已模糊。

出了镇子,黄花甸子就象一幅熟悉的旧画,无论多久不见,仍然记得沟在哪儿,河怎么流,风怎么吹,一年四季,一岁一枯荣,连鸟叫声,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水声如号,乍长乍短,因节奏起起伏伏,声声慢,把音符捻成细线,声声快,激越如潮,象动物跳进洞里,声空声大声快,心惊肉也跳,抓不住,那些曾经熟悉,如今陌生,刀割一样,难以舍弃,感知存在,信念模糊,女人要走的路,似乎一个样,生她的地方,往往是她的故乡,后半生呆的地方,是她终老的地方,一生两个家,生她是娘家,改变她的是婆家,分裂,身体的分裂,生儿育女,精神的分裂,是一个无论有爱还是无爱的男人,共守的家,无论心如何挣扎,都会一如既往从母体分离,个体与共性,象两根缠绕的绳子,剪不断,理还乱,当初掠嫁,而后归汉没有什么两样,《胡笳十八拍》拍出凄怆与激越,天地人神共怒,一步三叹,反复叠加,铿锵成神曲。

是父亲让她远嫁?还是赌气远嫁?史春铃不容她?还是她和史凤扬没有爱到彼此身心相许?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爱,不存在爱,是她一厢情愿,认为那是爱,是这种糊涂误导了她,和爱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她需要逃遁,需要一个谁都不认识她的陌生,来安放糟糕透顶的青春,一去十八年,这十八年,她没有一天忘记这个令她魂牵梦绕的地方,终于踏上这片土地,然而,心中那种无法割舍的不安,如鹿撞怀,她常从雨秀信中,探知一些情况,从字里行间嗅到一种药的味道,治相思,愈伤痕。往事如烟,她会读信而哭,那是一种一生无法割舍的相思,滴答成雨。

旧学校,老模样,甚至那里还传出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她知道:他还在那里谆谆教导,抑扬顿挫传授着,钟玉秀大约美翻了,夫唱妇随,这是一对惊羡别人的神仙眷侣,她的泪如雨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张一山老了,拄着拐棍,时不时咳嗽一下,喜欢那找有太阳的地方,单秀丽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话难听,害得雨秀都皱眉头,气急了,张一山会拍打自己下体,怪自己没有攒下生儿子的种,女婿虽对他不太好,也说不出差字,毕竟是外人,与他没有血缘关系,能够容忍他的一些坏毛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属不易,这不是他的根,他的根已经分了岔,表面上,雨秀生下俩儿子和一个女儿,都跟他姓了张,他也明白:基因已经有了重大变化,此张非彼张。

黄兴忠似乎就是榜样,他更改了黄家几代单传历史,当初他在窗棂上系驴,怎么就没看出黄兴忠能有多大出息?人不可貌相,海水无法斗量。

想不到张雨烟这个曾经有梦的女孩,变成苍老的妇人,会从遥远的外省外县回到这个家,十八年了,弹指一挥间,父女俩谈及慷慨,忍不住泪水花花。

陈仲秋一瘸一拐在草地上,象小鸡啄米,艰难走着,看看四周,天色已晚,苍茫无绪,心中那个悔呀,我真浑呀!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同样的错误,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想想黄家大院,他走得心不甘,如果不是黄天河那小子,雨夜多好的机会,说不定百合就让他上了手,如果生米煮熟饭,那怕是夹生饭,黄兴忠也许会成全他,然而,偷鸡不成舍把米,他知道自己除了那三脚毛的功夫,别的一无是处,要想养活自己有些困难,他不可能为了活着,没完没了干农活,就算饿死,他也不会那样遭贱自己,他生到这个世界上,就不是为了干农活,他是人,不是牲口。

大洋在衣兜中叮当响,他知道那是他全部家档,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身无分文,我该到什么地方活人?想想,要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干土匪了,可是土匪在什么地方,他并不知道呀,自己腿成这样,土匪会不会要自己?他犯了难,他知道:一旦踏上这样一条路,再想回头,决无可能那会死无葬身之地。

2

饿了,也走不动了,怎么办?天地之大,却没有我陈仲秋立足之地?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家早就没有了,再也回不去了,就算回到石匠家里,充其量打一辈子石头,说到底,还是卖力气的,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七里桥,断魂滩,明天到那里碰碰运气,眼下就到土木镇上去,挨过这一夜,再说,快走几步,腿还在流血。还好,这时,在去土木镇的路上,有辆马车过来,他扬一下手:“大爷,拉我一程,我要去土木镇!”

“我还有事,恐怕……?”赶车的老头,能有七十岁。

“不白叫你拉,一块大洋,怎么样?”

“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只是我不到土木镇!”

“拉到哪儿是哪儿!”

“那好吧!”

陈仲秋艰难爬上车,“哎哟哟……!”钻心地疼,他咬牙切齿,“黄天河,你小子够狠的!等着吧,老子一旦发达,第一个削死你!”这是心里话,他发毒誓:在诅咒黄天河,黄安。他没敢说出口,怕吓着老头。

马车上颠簸得厉害,但比起让他一步步走,舒服多了,木轱辘碾压出刺耳的响声,象鞭子,一下下抽打在他心上。老东西,你要是不识相,到了土木镇,我就杀了你!狗屌长点路,居然敢狮子大开口问我要一块大洋,老子的钱不是什么人都敢使的!他的心极度咆哮起来,老子可以给你,但你得掂量掂量,这钱分量几何?在车上盘算着如何对付眼前难关,心却有被车轱辘碾压的沉重。

“小伙子,你的腿怎么啦?”

“贯穿伤,土匪打的,不碍事!”

“千万别招惹他们,弄不好脑袋都没了,都是些杀人不眨眼之辈,看见他们,宁愿绕着点走,不能让他们惦记上,前面不远我到了,还有一小截路,你自个儿慢慢走,钱我就不要了,你也怪不容易的,这二年出门在外,悠着点!”

陈仲秋心中一热:好人哪!他遇着好人了!心中滚烫。

能够看见土木镇,至少还有二里地,老人把车停下,扶着他下车,他再三坚持,老头都没要他的钱,哟呵,老东西识相!“还是早些去看看腿,耽搁不得,要是误了时辰,错过治疗,你会遗憾终身,没有腿,就没有活路!”

老家伙虽啰里啰嗦,但处处体现关怀,心就温热起来,你这样厚道:算是积德行善了!马车走了,他站黑暗中,热泪盈眶。

史凤琳兴冲冲的,一股委屈的无名火,正愁没处撒,半夜如狗龟缩在城门下,享受的屈辱,他恨不得马上找到县长,准备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把心中淤积的东西,倾倒出来,在那个人带领下,就直奔临江县县长周至柔的家。

周经过一整夜折腾,这会儿刚合衣睡下,就被不速之客讨扰,不得不从床上艰难爬起来,揉揉忪醒的双眼:“史特派员你好,我是周至柔,临江县县长!”

“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让红党弄得这样惨?党国的军队都是干什么吃的?作为一县县长,太阳都晒腚了,居然还赖在床上不起?你是等着红党的小孤山支队再打回来吗?”

“对不起,特派员同志,我一夜……”

“你一夜都干什么了?”

“红党就象一匹匹带着旋风的马,跑得太快,我追不上,象一团团烟,散落在我并不知道的鸡脚旮旯里,我没有时间把他们一个个找出来,天破了,日月还得过,一城百姓,张着嘴等饭吃,城破成这样,四面漏风,我得堵,没有电,这个世界将是一片漆黑,令人恐怖,没有粮食,是要死人的,我要对他们负责,至于你们所说的‘剿共’,现在还顾不上,那是稳定之后的事!”

“发生这么大事,你居然能睡到现在,我看你这个县长根本不称职,这个位置怎么来的?花钱捐的吧?那个打小报告的人呢?”

“也许正忙着!特派员同志,我希望你不要妄加揣测!你要看我不顺眼,就把我撸了,这受罪的鸟官,不干也罢!”

“关键时刻,你想给我撂挑子,没门!要处分你,也是事态平息之后!”

“特派员同志,请先别激动,周县长一夜不曾合眼,这会儿见事态已经得到控制,才……”军官睁着血红的眼,不断打着哈欠。

“你怎不早说?对不起,周县长!红党是不是里应外合?他们哪来那么大力量?攻打一座县城,他们有那个能力吗?看看,蒋委员长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是何其英明,日本人还没打进来,一向以抢地盘搞暴动制造摩擦为能事之举的红匪,给我党同志上了多么生动的一课,血的教训呀,深刻呀,而党内总有一些人,同情红党,替红党说话,甚至是私下里帮助红党,给人给枪给粮给饷,甚至是在自己的防区牙开一条缝,让共党从那里堂而皇之过境,和共党眉来眼去,沆瀣一气,为了保证党的纯洁性,清党势在必行,并且是刻不容缓!我将立刻上报省党部,整顿党政,肃清党纪。”

“特派员你的教训是对的,能不能看在同僚上,让我眯一会儿,我实在抗不住了!年岁大了,力不能支!”周至柔说着,就旁若无人往床上一倒,任凭史凤琳吹胡子瞪眼,拉上被子,不一会儿,鼾声走来。

“你……你……?”史凤琳指着周,在床边象热锅上蚂蚁。

“特派员,我看你们一行人,也需安马劳顿,这样吧,还是到县政府去,看看其他人在不在,再说大家也都忙了一宿,是不是……?”

“也好!死狗扶不上墙,一夜不睡,会死人吗?你怎么称呼?”

“我姓张,是个团长!”

“张团长,走,县政府看看,他什么情况?”

“光绪年间举人,饱读诗书,还算是个勤勉的官,属于少年得志那种,不说他了,请,特派员!我们该怎么办?”

“整顿秩序,安抚民心,尽快恢复供水供电,尽快清除城市垃圾,开埠开市,组织有关人员,上街宣传,加强城市安保力量,我尽快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如实及时向上面汇报,看看上头有什么指示!攻打县城是红党的什么部队?如果没有内鬼,他们怎么可能一蹴而就,这要好好查查!”

“听说是临江纵队,平时盘居在小孤山一带,号称有万余人!”

“噢?这么多?临江城里,有没有他们交通站?攻打一座县城,谈何容易?他们是怎么知道县城哪点是薄弱环节?”

“应该有,听说交通站负责人叫江茂?”

“为什么不查实?予以取缔!据我所知:红党还没有这个胆量以卵击石!好好查查,教训是深刻的,这是典型的内外勾结之……我们的驻军是吃素的?你们的师长叫什么?”

“莫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