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门老枪 > 第1章冬日上字

北门老枪 第1章冬日上字

作者:北风2024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门老枪

2019年2月17日~

骑着骏马追梦,坐着怪兽寻根

-------题记

作者:北风

上部

第1章:

1

西凉县城往东直直地走,20公里,那里有一大片坡地,面积不小于五平方公里,象是略平的锅底,倒扣在那里,那是富庶之地:名满天下的黄花甸子,就象个富态的女人,仰躺在那里,敬畏天地,繁衍生息。锅沿一圈,种满了带有血色沉疴相思意味的红高粱,高低起伏,成了一道可以诉说的靓丽风景线,也是陈酿的酒线,秋风萧瑟之前,风就把那诱人的味刮出来,果实的丰稔,让人敬畏天地,祭祀之风日盛,那密匝匝的、且随着地势起起伏伏,象是隔绝与外界的篱笆屏障,历史的沉淀,决定了它的历史地位,追溯历史,我们发现:那儿从来没有平静过。锅南沿有一条名不见经传,弯弯曲曲的小河,它是北门河上的一条小支流,叫个土得掉渣的名字:黄汤河。名如其河,黄汤寡水,稀稀的,浑浊不堪,河两边是稀稀疏疏的芦苇荡,偶尔有渔船、商船从那里经过,鸱鸮和红嘴鸥还有白鹭等水鸟在那里戏水玩耍,尖啸圆韵的叫声,平添了许多生趣。

这里隶属于土木镇,镇子离这里也就三、四里地,但土木镇上,远不及黄花甸子上热闹。17岁的黄兴忠,身材挺拔,又细又高,是在县城一中读书,这时,他梳着分头,模样稚嫩挺拔,穿着红色狐狸皮大衣,围着枣红色围巾,脚蹬马靴,背个小书包,这小子运气好得一塌糊涂,别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那是一种敬畏,他却脚丫夹着,一幅蔑视的神情,独苗苗一根,出生在富庶的黄家大院。阳光迷离,照得他不敢直视,骑着毛驴,信驴由缰,青石板小路,被人和牲口磨砾得油光水滑,从黄家大院走出来,他是左顾右盼,找什么呢?其实他就是好奇,随便看看。一脸稚气未脱,甚至在额头还密生着米粒儿大小的粉刺。他恨死这些锅巴一样密生的粉刺,严重削弱他英俊的成分,他从不屑戴帽子,样子丑陋的象一把揪,看着恶心,那是老头的物什,三块瓦倒是暖和,可象个大狗熊,他要与众不同,他要展现靓丽的青春美,他中分的头型,跟来自大上海的舞师朱克俭学的,时尚且与众不同,虽是一朵开在小县城里的奇葩,但是其动作优雅,形象时髦,象一面旗帜,领导一部分小众,在驱逐陈规陋习,新潮与陈规陋习在掐架,朱克俭金鸡独立,把时尚大旗高高插在城头,它猎猎作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看过来看过去,刁钻的嘴巴,骂得越凶,心里越痒。黄兴忠虽没有进过舞场,但不止一次和这个上海人照面,就象影子,晃在他心底,从此他就不再戴帽子,哪怕冻得青头紫脸,那些人怕冷,就包着裹着,为了美,或者说为了取悦他的梁一纹,宁愿冻得青头紫脸,鼻涕象解冻的河,缓缓坠下,要么吸进去,要么吹弹到地,大多数情况下,他吹出去,带着滋哽的响声,还要扭一下尖尖的鼻梢。

“少爷,早!”伙计黄安从外面拉着一车柴禾,往里走,棉袄棉裤外翻的狗皮帽子,显得格外臃肿,东北的老棉鞋,呱唧呱唧,整个人笨拙陈重,象戴着手铐脚镣一样沉重。老黄牛拉车,冬日亮黄,没有风,也让人哆嗦,木轱辘碾压路面,压着积水成冰,脆生生断裂,声音难听,冰被车轱辘弹溅出老远,破旧的大头棉鞋,里面已经稀薄,脚趾头象猫咬似的。

“早你个鬼!天都要晌午了,太阳按在你脑门上,屎都拉你脖子上,黄㧟㧟稀薄,你看不见?也感受不到?活瞎了!畜生好渡人难渡!”

“你找什么呢?这么心不在焉?”

“皮痒是不是?我找什么,要你管?”

“你不好好念书,小心老爷回来,起你的皮!你媳妇可在暗处看着你,小心你的一言一行!”

“嘿,个死黄安,找抽!放屁,我哪有什么媳妇?”

“不知道吧?老爷春上就定了!知道是谁吗?眼睛长在脑袋上,也是个难伺候的主,想省油,门都没有!你就准备后半生,和她交缠打斗吧!我记得你给我看的一本书里说:婚姻就是一座坟墓!他们既就亲家,又是冤家!”

“你懂个屁!胡扯蛋!没影的事!管到本少爷头上了!我的长长短短,与你有何鸟事?典型的欠收拾!”名为主仆,实为兄弟,口上骂得欢,心中有情谊。腿一偏,从驴上下来,把驴栓在沿街人家窗棂上,驴就是驴,这时候,这畜生就呼呼啦啦,就尿了起来,喷溅到处都是,那骚骚的味,带着青草捂霉了,正在发烂的味,就扑过来,这还不算完,特意把腚一撅,稀稀拉拉的屎,就拉人家墙上了,一边拉一边坠,稀屎象多支画笔,从上到下,褐黑色地涂上了,象意趣昂然的山水写意画。画出了山的风骨,几多留白走虚。

黄兴忠正不知道怎么办时,那家就出来个人,叭嗒叭嗒抽着旱烟袋走出来,能有四十多岁,看不清楚,胡子邋遢,戴着个三块瓦棉帽子,“哎,哎哎,小伙子,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把驴拴我家窗棂上,那儿是驴桩嘛?这又拉又尿,怎么弄?连我墙都脏了!影响我的生意,你要赔的!”尿正沿着趔趄的石块缝,往外流。其实他的生意并不大,却很有名望。熟食摊点,大多是回头客,人生得弯翘扁偏,猪头肉、牛羊肉,在黄花甸上相当正宗,靠这个,生意还算红火,许多人从土木镇各处赶来,指名道姓要张家这几样菜,五香大料,硬生生把这些肉搓出独特风味来,把隐藏在五脏六腹中的馋虫一条条钩出来。

“黄安,你给我过来,把它给处理了,我给你一块大洋!”

“真的假的?要不你先给钱!”黄安和他年岁差不多,挠挠头,不知道怎么弄,冷飕飕的寒气,让黄安本来就开裂的手黑黢黢的,冷,黄哆嗦着。这怪不得他,少爷经常给开空头支票。

“跟我叫真?你打听打听,我是会赖帐,是怎地?你就是个没出息的!阎王还能少小鬼的钱?”黄兴忠从口袋里,摸出一枚大洋,随便往地下一扔,“当啷----”一声,掉地上,头也不回,从窗棂上解下绳子,拉着驴就走。

张一山眼睛瞪得象溜溜仔:我的乖乖,这是谁家的娃?丢一块大洋,象丢一片树叶,难道说他是黄鹤松的儿子?这娃长得如此好,咋就被我家雨烟错过?

黄安扑过去拾大洋,大洋落在一个人脚边,那人抬起一脚,踢飞了。黄安抬起头看看那人,他愣了一下,认得,是这条街上另一名财主史健久:“小子哎,还不快去拾?”黄安跑过去,拾起大洋,用哈出热气的嘴,对着大洋的薄缝壁,吹出风在巷里,张狂的嗡嗡声,然后用手搓搓心满意足的一脸笑容,把大洋放进贴身口袋中,一蹦三跳走过去,他知道:这个冬天,给干瘦的姐姐黄玲买一只漂亮的蝴蝶结,是那种脆生生跳跃式的绿格莹莹绿到心里,脆到骨头缝中的绿,绿得人心痒。一想到姐姐,心就有被鞭子抽动的悸动,姐姐整个人,就象一根电线杆子,高得太高,瘦得可怜,这是一种极度挤压的生长,肤色焦黄,是那种干枯,严重失去青春水分的干,和冬天小麦一个色。这回不再是奢侈,穷人在有钱人偶尔张扬的缝隙中,就可以实现梦寐以求的夙愿,“大爷,你家锨呢?”

“使什么锨?热乎乎的,用手捧多好,既御寒又闻着味了,大洋不是那么好挣的,捧完了,弄盆水把墙刷了!钱是命,命是驴屎!要想挣下足够的钱,哪个不弯腰弓背当孙子?”这小子,够阔绰,够冒傻气的,一块大洋,得从多少牛羊肉上,有时还要昧多少良心才能从肉缝中挣出来?看看黄鹤松,掉一个,沾俩个的主,一块大洋买的粮食,他扛都扛不动呀,崽卖爷田不心疼呀,一辈子只懂事攒钱不知道花钱的黄鹤松,就硬生生生出这么个败家的玩意儿,老叫驴,你就使劲推磨拉车吧,流干你的汗,拉弯你的腰,有啥屌用?难怪张雨烟看不上这个黄兴忠,张一山心中乐开了花。老子勤俭持家,儿子拚命败家,所以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哼哼!

“张一山,你也几十岁的人了,跟个孩子较什么劲?缺德的事少做,人在做,天在看,缺德事做多了,要不然生个儿子没屁眼!”李墨香抱着个膀子,双手插袖筒里,心疼看着黄安,想的确是黄玲,她从心里怜惜黄玲,心生魔症一般,儿子陈啸虎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她把黄花甸子、甚至土木镇上的适龄女子,象筛麦子一样放到筛子里,筛来筛去,千番比较,万般掂量,唯有黄玲无法割舍,陈家要发达,唯有黄玲,她旺夫呀,之后,再把他们放在天平上一秤,天平先是摇晃,后来就逐渐平稳了,笑容象盛开的花朵绽放。黄玲活泼,大气,做事一如男人一样豁达且坚韧不拔。

黄二瘪皮虱子一生窝囊,而且不是一般窝囊,没有一般男人本能的本事,生活技能比女人还不如,嗜酒如命,自己的女人被打,被一个瘸子打了,他熟视无睹,因为这个瘸子不是旁人,正是黄二瘪皮虱子的三弟黄德旺,此人腿瘸心不瘸,这是小儿麻痹症惹的祸,能走路,走起路来,象小鸡啄米,有趣极了。黄德旺高小毕业,仗着这个,在镇公所里做事,打得一手好算盘,任何烂帐、二手帐,经他一算明明白白,人称金算盘,脸上密生着星星一样的雀斑,黑褐两种,以计谋擅长,是镇长左右手,镇上的大正方针,大都出自此人之手,麻雀一样的小眼睛在伶俐眨动,一眨动一个计谋。他从心里看不起比他整整大过七岁的黄德荣,月佬真是乱点鸳鸯谱,把漂亮李春兰嫁给他二哥,糟蹋了,二哥可是整整大过李春兰十六岁呀,鲜花咋就插在牛粪上,黄德旺一直觊觎李氏美色,可是用尽办法,都没能如愿以偿,实在没办法,就越俎代庖以各种借口,俨然以大家长身份管理起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李氏,打骂成了家常便饭,那时黄德旺正处在壮年,在土木镇上事业如日中天,对钟镇长还有用,李氏三年俩孩子全夭折的非常时期,所以黄德旺可以象螃蟹一样横着走。十三年前,黄德旺染上可怕的肺结核,这一命运拐点,把黄德旺从天堂送上地狱,那时,钟大镇长也已经隐忍他好久了,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黄德旺脑子也许是进水了,居然写匿名信参了钟镇长一本: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但镇长根基坚如盘石,和郝百声联手,也落个惨败。他哪里知道:正是这个平时喜欢和他称兄道弟的人,做了百日维新中的袁世凯,未来会计的承诺,怎么入得了郝百声的法眼?人家有更高的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一不做,二不休,利用他们的矛盾,干掉相对弱势的黄德旺,再手撕钟镇长,华丽转身,问鼎了土木镇的镇长宝座。假借镇长之手,除掉黄德旺,又用黄德旺的材料,推掉钟镇长,一箭双雕,人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后生可畏!三十五岁爬上土木镇权利巅峰……往事如烟,烟呛五腹,这就是鲁迅先生为何说:他在于无声处,听到惊雷的炸响!当黄德旺明白这一切时,已经颓废得到只剩下半口气,在苟延残喘里咬牙切齿,就象只疯病上身的狗,李墨香骂张一山这么损,何尝不是连黄德旺一起骂了?这话说得有些重,如刀子,恰恰戳中心窝子,血就象提闸的水姿肆汪洋,喷溅成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