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七0风月季外传 > 第二章 初绽的玉兰 3.胡同里的针与线

3、胡同里的针与线春分后的胡同飘着杨絮,梦莹蹲在四合院的青石板上,给李姐改一件香云纱旗袍。

房东张奶奶手捧搪瓷缸,缓缓走来,缸中是新采的槐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姑娘,你这针法,真是比我这台用了多年的老蝴蝶牌缝纫机还要精细几分呢。”阳光穿过晾着的蜀绣被面,在她膝头织出菱形光斑,倒像是把南充的桑园搬到了北京的天空下。

手机在布包里震动,是赵一歌发来的照片——县一中的桑园里,新栽的改良桑树开着粉白色的花。

“李教导主任说,你的招生材料寄到北服了。”他的备注总是带着油墨味,像还在印刷厂搬纸箱子,

“镇上老裁缝说,你寄回来的蚕纹盘扣样,够他教三个徒弟。”梦莹嘴角微扬,心中涌起暖流。

她轻抚着旗袍上精致的盘扣,指尖传来的凉意中,似乎蕴含着家乡那熟悉而温暖的记忆。

桑园中新栽的桑树,镇上那位年迈却技艺精湛的老裁缝,以及北服寄来的招生材料,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她眼前,告诉她:传承的丝线,正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悄然织就着新的希望与梦想。

她低下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是她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在指尖缓缓流淌。

阳光透过槐花洒在针尖,梦莹手中的线如丝般细腻,交织着过去与未来。

她心中默念,这不仅是针线的艺术,更是文化的延续。胡同深处,槐香与蜀绣的芬芳交织,仿佛诉说着匠人的坚守与梦想。

巷口传来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梦莹刚要起身,忽见钱程的黑色轿车停在胡同口。

他西装革履地穿过杨絮,皮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不和谐地响,直到看见她膝头的绷架,忽然蹲下来,指尖划过绣线:“这种‘抢鳞叠绣’,祖父的老账本里叫‘江鳞纹’,说要照着嘉陵江的浪头走针。”梦莹抬头,目光与钱程交汇,心中涌起一丝共鸣。

她轻声回应:“正是,江鳞纹承载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每一针一线都是对自然的致敬。钱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光,轻抚着细腻的绣面,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触摸到了岁月的痕迹。

“钱程微笑着点头:“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温柔地落在梦莹身上,轻声说道:“梦莹,你的坚持,真是令人钦佩不已。”梦莹微笑回应:“谢谢,钱程先生。””梦莹微笑,手中的针线未曾停歇,

“这份坚持,不仅为传承,更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匠人发声。”阳光洒在她专注的脸上,映出一份执着与坚定。

胡同里的槐香愈发浓郁,如同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地为这份坚守献上最真挚的赞歌。

张奶奶的搪瓷缸在石桌上磕出声响,老人盯着钱程的袖扣突然笑了:“这纹路,和我家那老蚕匾上的一个样。你祖父是不是姓钱?当年在顺庆码头开缫丝厂,总给我们送新织的被面。”杨絮落在钱程发梢,像落了层未化的雪,他忽然转头看向梦莹,目光里有某种被唤醒的东西,像久埋的蚕种遇见了春雨。

是的,张奶奶,正是我家祖父。那我们两家也算有缘。钱程眼中闪过一丝温情,轻声说道:“或许,这份缘分正是传承的纽带。”梦莹点头,心中泛起涟漪。

钱程轻抚袖扣,仿佛触摸到家族的历史。他转向梦莹,语气坚定:“我们应当携手,让这份技艺焕发新生。”梦莹眼中闪现光芒,回应道:“正是如此,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两人目光交汇,心**鸣愈发强烈。

胡同里的槐香随风飘散,仿佛在见证这份跨越时空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