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有闲王 > 第126章 天子召见(一)

大明有闲王 第126章 天子召见(一)

作者:桃木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鸿基搓着手望着他王叔背手走进了院子,一手成拳,一手平掌,重重一拍,颇有些大事可成的味道。

李鸿基又回身看了一眼身旁的茶水摊,哈哈一笑,听了老王头的话就开始收摊了。

正当李鸿基环抱着两条长凳刚要进院,自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李鸿基站在台阶上眺望,只见远处三人六马风风火火地飞驰而来。定睛一看,却是三个肩头插着三角红旗的军驿信使,那三人远远看到百里驿高扬的旗帜,便是直冲而来!

李鸿基把怀中的长凳放下,抻了抻身上破旧的驿卒服,刚背手进院的老王头听到了马蹄声,又折返回来。

“枣儿,速速备马!”

老王头呼喝一声,早已经迎了出去,李鸿基听到老王头的声音,急忙跑回马房。

此时远处的人马已经驰骋而来,当先的那名小校灰尘满面,嘴唇还有些干裂,头盔下鬓发也十分杂乱,流下的汗水在脸颊上冲刷出一道道轨迹。

三人风尘仆仆地向老王头一拱手,当先的那名小校疑惑地看了看老王头身上的装束,又看了看百里驿的布置,问道:“不知此处距那银川驿还有多远?”

老王头连忙抱拳回礼,高声道:“此处距银川驿不过二十里路,就是慢赶也只需半日,几位急使不若在我这儿稍息半刻,等换了马后再上路也不迟。”

三人对视一眼,那名小校上下打量了老王头一阵,又看看了这百里驿的陈设,问道:“此处是官驿?”

老王头答道:“此处是百里驿,乃是银川驿的一个下属,正是一座官驿。”

这时候正巧李鸿基把百里驿的三匹马拉了出来,这百里驿的驿卒供给虽有常常不到位,但是这百里驿唯有的三匹马,却是被照料得颇为神骏。

百里驿人数本来就不多,但还是专门有一个马夫来专门照料这些牲畜,由此可想而知老王头对百里驿的这三匹马是有多么的上心。

小校与两名下属交换了一下眼神,翻身下马,那小校走到百里驿的三匹马身旁,拍了拍马脖子,转身对老王头笑道:“你们这里的驿马倒是精神!”

老王头闻言捋了一把胡子,道:“您别看我们这百里驿地小人少条件不好,可是朝廷交代下来的事情,那是万万不可怠慢的。”

小校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带着两名下属,就坐在了百里驿支起来的茶摊座位上。

李鸿基连忙把茶碗冲洗干净,要给三人满上茶水,那小校见状把手往茶碗上一遮,道:“不必。不知此处可有活水能取用的?”

李鸿基拎着一个大茶壶看了老王头一眼,老王头笑道:“往东走不过小半里路,就有一眼甘泉。”说着用手给小校指明了方向。

一名信差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三个干瘪的水囊,顺着老王头指引的方向径直去灌水了。

老王头见三人不喝他们的茶水,知道他们对自己这个百里驿还是有些防备,趁着这个空档问道:“不知几位急使从何而来啊?”

剩下那个撩着衣摆给自己扇风的信使,竖起大拇指往东边一指,说道:“京城!”

那人提起京城心中有些自豪,大抵在他的眼里老王头和李鸿基这两个人就是乡下的土包子一般。

还别说,这时候的李鸿基还真的是有些土包子的味道,听到那名信使的话想要打听打听京城的见闻,那名信使刚要回话,被领头的小校看了一眼,也就不再言语。

尴尬的气氛倒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那名信使已经拿着三个鼓囊囊的水袋回来了,他冲着小校点了点头,小校接过属下递过来的水袋,扒开木塞一顿牛饮。

等到三人饮了水,那小校朝老王头一抱拳,道:“劳烦了!”说完干净利落地一个转身,当先就换乘了百里驿的一匹马。

三人六马眨眼间便绝尘而去,李鸿基望着那三名远去的信使,心中有些羡慕。

老王头回神看到李自成还抱着茶壶眺望着远去的三个信使,笑道:“咋啦,心痒痒了?”

李鸿基连忙摆了摆手道:“没有,没有。”

老王头揶揄道:“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打小就喜欢骑马,咱们这百里驿的三匹马啊,马夫跟它们在一起的时间都比不过你。本想着明天再给你小子讨个差事,瞅你这猴样,也罢,现在就去吧,免得你晚上睡不着觉。”

李鸿基听到王叔的话,心中一喜,连忙道:“我这就给您备马!”

老王头把手一抬,佯怒道:“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这百里驿的马是给我这样的人用的吗?再者说了,就我这样的年纪了,还能骑得了马吗?去把牲口棚里的那头毛驴给我牵过来吧!”

李鸿基又说了几句如愿的话,去马棚的路上感觉身子都轻了几分。

李鸿基把毛驴牵了过来,扶着老王头上了毛驴,却没有回百里驿,而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毛驴后面。

老王头骑在驴上走了一阵儿,回身一看,见李鸿基还跟在身后,苦笑着摇了摇头,勒停了毛驴,对跟在身后的李鸿基道:“枣儿,你回去吧,此去银川驿怕是要走到天黑,你这么跟着那要走到什么时候?”

李鸿基见老王头停了下来,赶忙过去牵住缰绳,仰着头对骑在驴上老王头道:“王叔,晚辈觉得您老是给我去求差事的,如果我这个当事儿的没跟着过去,在上官眼里怕是不够诚意。再说了现在世道也不太平,我好歹也练过几年的功夫,多个人也多个帮手,以防万一嘛!”

老王头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叹了口道:“行吧,你也是个有主意的,既然你这么说,那就跟着吧!只是此去路途遥远,你可要有点准备了,老头子我腿脚不好,到时候你走不动了,我也不会把毛驴让出来的。”

李鸿基展颜道:“瞧您说的,我就是再混蛋也不能办出这事来!”

两人哈哈一笑,就一起上路了,倒别说人到底是群居动物,有人作伴,两人说说笑笑的在这路上也不算烦闷了。

……

李鸿基到底是年轻人,又有功夫在身,再加上这个时代人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养得起代步的牲畜的,也都习惯了徒步赶路,所以这二十里路等二人走完了,看到银川驿城墙的时候,天才刚刚擦黑。

银川驿座落在银川河谷中段的西番庄,银川河从驿馆西边流向黄河,是河州通往青海、河西等地的第一驿站,位置十分重要。

银川河入黄河处附近的凤林关、凤林渡、莲花渡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关隘和津渡。

从河州至银川驿再入青海境,一般有以下几条线路:

一是从银川驿渡过银川河至黄河南岸,沿黄河南岸而上至寺沟峡,从凤林渡(凤林关)渡过黄河,经永靖杨塔、王台入青海境,或沿银川河到莲花,从莲花渡渡过黄河经永靖入青海境;

二是从银川驿到安集、胡林家、吹麻滩、刘集,从大河家渡黄河或出积石关入青海境。

要走上述路线,都需要从银川驿渡过银川河,明朝在银川河上建了两座桥,明嘉靖《河州志》曰:“银川桥,在州西四十里,共二座“。明代推行“茶马互市“,在积石关设茶马交易的榷场后,银川驿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银川驿是一座大驿站,自然不是百里驿站这种野路子可比的。

当二人看到银川驿高大的城墙的时候,李鸿基的心渐渐提了起来。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想要调到银川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那份俸禄,他跟同乡的举人举了债,那举人大老爷是看在他是个驿卒的身份上才贷给他的,这是要按本付息的。

如果还不了债,到时候被拉到了衙门里,上了枷锁,挨了板子,还要被拉到大街上走一圈,那可就别想再在乡里混下去了。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他千辛万苦来了银川驿投靠王叔,可是向来以不争为处事之道的王叔在上面人的斗争中被波及,被下放到了百里驿,他一介新人,没有跟脚,也只能跟来。

可是百里驿那个糊弄人的鬼地方,能活下去就不错了,想要挣一份俸禄那是千难万难,更遑论还那举人的债了。

想到这里,心思百转的李鸿基感激地看了骑在毛驴上的老王头一眼,他知道他的这个王叔不是不争,只是不想为了办事给上官送钱罢了,可是世道是这样,想要办成事就得要送钱啊!

李鸿基暗暗发誓,王叔这次为他破了例,这次事成了,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一番。

李鸿基胡思乱想间,两人已经到了银川驿跟前,望着飘扬的旗幡,李鸿基握了握拳,成不成就看这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