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贞观小闲王 > 第1635章 不愿意相信

贞观小闲王 第1635章 不愿意相信

作者:悟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李慎摸着自己的猫,两眼空洞,他想要的生活多么简单,只有四个字荣华如归而已。

可为了这四个字,自己在这大唐整整奋斗了十年。

但总是有些人眼红嫉妒自己,把自己当成了绊脚石,想把自己除之后快。

而自己又不能表现的太强硬,若是太强硬,杀伐果断,是会被人忌惮害怕。

可也会让皇帝也跟着忌惮。

可若自己表现的太软弱,那些人又以为自己好欺负,变本加厉。

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也没有什么大智慧。

普通人玩穿越,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唉~~~~要是有个系统就好了。”十余年里,李慎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自己穿越怎么也算是天选之人,怎么跟小说里说的不一样呢?

有时候他都感觉是不是老天选错了人。

正当李慎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再次被推开,王玄策去而复返。

看到王玄策回来,李慎差点就问一句,手机落这里了?

“见过王爷。”

“嗯,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什么事么?”李慎询问。

“王爷,臣心中一直有个猜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刚刚不便多说,想跟王爷单独聊聊。”

王玄策如实道。

“嗯,你们都出去吧。”李慎嗯了一声,对着石头摆了摆手。

伺候的婢女都走了出去,石头把门关好,在门口守护。

“说吧。”李慎起身拿起茶水喝了一口。

“王爷,今日的事跟我们前几日的猜测有些不一样。

我们前几日得到消息后猜测是那位动的手。

可今天又猜测是幕后之人为了陷害王爷出手灭口。

这前后有些冲突。

臣思索良久,觉得如王爷所言,若是幕后之人为了陷害王爷才裁人灭口的话,当地官府不可能不上报朝廷。

郭孝恪可是国公,开国功臣,深受陛下器重,对陛下忠心耿耿。

臣以为郭孝恪不会做这种叛逆之事。

所以臣判断也就只有那位动手,整件事才合情合理,也解释通了为什么郭孝恪没有上报朝廷。

不知王爷认为何如?”

王玄策一口气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全都说了出来,前几日得到西北消息的时候,

王玄策跟李慎就商议过,经过商议后二人有了一致的结果。

都认为只有他们猜测的那个人动手,整件事才能够说得通。

不然很多地方都没办法解释。

可现在听完王玄策的话,李慎沉默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是他不愿去相信这个结果。

他不相信那个人会用这种办法诬陷自己。

可是王玄策的话又合情合理,也只有那个人才能够让一个国公闭嘴。

“王爷,王爷。”王玄策看李慎没有说话,便叫了两声。

“嗯,玄策你说的有道理,那人的确有很大嫌疑,可是.....可是.....”李慎很想说可是他不能害自己。

但又说不出口。

看出纪王的失落和惆怅,王玄策安慰道:

“王爷,其实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人可能是那个人杀的,但并不是想要害王爷。

或许只是想要保护王爷。

只不过被别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也说不定。”

“哼,保护本王?”李慎闻言轻哼一声,一脸的不屑之色。

“玄策,你就无需安慰本王了,各中缘由你和本王都清楚。

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看看过几日会不会有人谈何本王。

还有你派人去查一查今日早朝那些人的信息,是不是都跟世家有关系。

世家突然就这么跳出来,让本王有些怀疑西北的事是不是他们也有份。”

李慎脸上没有一点要被诬陷的紧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是,臣会派人去调查。”王玄策行礼领命。

“还有,派人去倭国通知狄仁杰,让他加快大唐不夜城的建造速度。

如果人手不够就再多招募一些人手,反正很便宜,不用给多少工钱。

让我们的船队多运去一些粮食,我们从朝廷那收来的陈粮太多了。

学堂也要扩建,本王会去找太子殿下,请求太子以朝廷的名义派遣一批使臣和读书人过去。

所有劳工都要入学堂学习我大唐文化礼仪,要让他们学大唐的文字,大唐的语言。

这样吧,让狄仁杰给劳工建立等级制度,新招来的劳工为低级,可以正常交流的劳工为中级,会听说读写的劳工为高级。

按照等级划分工钱,这个就让狄仁杰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把结果报上来就行。”

李慎又下达了关于倭国的安排。

王玄策一一记下。

“王爷,没什么事,那臣就告退了。”王玄策起身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李慎也起身穿上衣服继续前往冰雪之城。

元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夜,又称上元节、灯节。

《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神,以昏时祠到明。’

上元节前后一天官府下令解除宵禁,所有人都可以上街,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朝廷也会布置一些灯树,供百姓欣赏。

长安城的寺庙、道观、街道都被照得灯火通明,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大家赏灯的同时也会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祈求明年五谷丰登。

长安城内的几条河流更是成为放花灯的聚集地,曲江畔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手拿灯笼放进曲江之中。

灯笼寄予人们的希望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除此之外全城还有各种的娱乐活动,歌舞只是其中之一,猜灯谜,打蔟、迎紫姑、祭蚕神、耍百戏等等,让上元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大街小巷人来人往,万千少女少妇涌上街头,无数年轻才俊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无数未婚男女都在借这个机会希望寻得自己的良缘,当然也有无数人偷偷与情人相会。

李慎认为大唐的上元节才是真正的情人节,寻良缘者有之,两情相悦私会者有之,离经叛道情人苟合者更有之。

这是一次盛会,一次足以证明百姓安康,安居乐业的盛会。

(上元节的各种习俗大概就是这些,其中的热闹景象就不详细写了。

不然又有人说本王水文,上元节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由汉文帝所定,在隋唐时期扩大到了全国性节日。

反正就是很热闹,嘎嘎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