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008】天雷劈桑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008】天雷劈桑

作者:薛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5:02 来源:蚂蚁文学

【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在众人气呼呼地与刘氏对峙的时候,燕小乙上前一步,叫了一声“刘氏”。

众人见此,注意力立马转了过来,与刘氏一起看向这个粉粉嫩嫩、却又“神通广大”的“燕大王”。

燕小乙开口问刘氏:“你尊‘泰一’是吗?”

“泰一”,也即“太一”。《史记·封禅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乃是传说中的天神,相当于现代人常说的“老天爷”。汉时“醮诸神,礼太一”,人常祀之。

刘氏在与众乡民的争论中,约摸了解了刚刚发生的事情的经过。面对使用了“非凡手段”救治自己的燕小乙,她心里感激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畏惧,虽然不明白燕小乙问及“泰一”的缘由,却不敢无礼,只低头回答道:“逢岁旦、春秋日时,必以香火、牺牲祀之。”

众人也不理解燕小乙的意思,不过多数人觉得“燕大王”会从“祀神”这一角度,以言辞劝说刘氏。

所有人都没料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将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震撼画面!

燕小乙听了刘氏的回答,停顿了三四秒的工夫,没再理会她,而是大喝三声--

“泰一何在!”

“泰一何在!”

“泰一何在!”

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让人惊讶。

第一声喊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第二声喊时,所有人都在想--“这是在干吗?”

第三声喊时,所有人都回过神来--这是在呼唤天神“泰一”!!!

上古之事久远,无人能知。单说秦汉以来,压根也没听说有哪个凡人与天神有过沟通、交流,更不用说见面了。当然了,野史流传里倒是有的,比如说那“东方朔偷桃”、“汉武帝与西王母”等等。可这些“故事”,也就是茶余饭后对付两句,没有谁会当真。

然而,此时“身具神通”的“燕大王”,于万众瞩目之下高呼“泰一”之名,这不得不令人多想--难道说,他们这些凡人今日真有幸得见“天神的真容”?

一念至此,好奇的乡民、心切的巫罗、惊疑不定的太平道人,对刘氏再没了关注,一心盯住了口中念念有辞的燕小乙。

然后,就见他并指如剑,斜下指向身前一尺之地。

一个呼吸的工夫,雷光闪耀,如一条条龙蛇在方圆一丈的地面上游走、盘伏,间或传出一阵阵闷雷声、霹雳响。

一生信奉、供奉“泰一天神”的刘氏,看着电光缭绕的场面,喃喃自语:“泰一便如此吗?”

燕小乙不答,面向那一团团游走的雷光,高声道:“兹有济阴郡、鄄城县、雷泽乡、临泽里中,寡母刘氏、养子李狗蛋,相依十五年,本当母慈子孝、相互扶持以度日。但,今日有乡民道‘刘氏不慈’、刘氏道‘养子克亲’,纠缠不清、不辨对错。故特邀君上前来,辨别是非功过。君上乃是天神之尊,当全知全晓、明察秋毫、惩恶扬善。”

电光涌动之势更甚、加之霹雳声声作响,似是在回应燕小乙。

有此肃穆、庄重的气氛配合,虽然燕小乙的说辞有些不伦不类,但场中的众人,没有人会计较这些“次要”的细节,都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了“天神”--那团团雷光身上。

燕小乙转身,目光越过人群,挥手指向李狗蛋家门口树叶茂盛的桑树,喝道:“此为刘氏卧坐纳凉之所,若狗蛋确实‘克父克兄’,则此树可活;若不然,请天降雷霆而击之!”

原本在树下挤作一团的围观人群“哄”地一下散开来,树上的轻浮少年也一个个如饺子下锅一般“扑腾扑腾”跳下树,躲得好远之后才回转头一脸兴奋地望向这棵“可怜的桑树”。

所有人仰起头,不顾骄阳正盛,全盯着蔚蓝色的天空,看是否有乌云盖顶、是否有风雷涌动。

等了二三十息过去,依然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那两位太平道人心里渐渐放松下来,互相对视了一样,撇了撇嘴,心里都道:“这小孩子的鬼把戏还真多!天降雷霆,呵呵,雷霆个屁!我也是真傻了,竟然还真相信了!呵呵!”

“咔嚓!”

一道闪电突兀地出现,“轰”地一下劈向桑树。将原本有些不耐烦的众人惊骇在当场,也使场面立刻安静下来。那两个太平道人撇开的大嘴都还没来得及合拢!

桑树上,浓烟滚滚,更有几道尚未消散的电光噼里啪啦炸响。这还未完,接二连三的闪电就在这晴天骄阳的当下,一道一道、奇准无比地轰在这棵可怜的桑树上。

在围观人群粗重的喘气声中,在九道雷电与火焰的摧残下,不到半个时辰,这一株“可怜的桑树”变成了一堆草灰。

刘氏、狗蛋、李太公、秀儿、潘凤、杜鹏、两道士……,一干人等,看着这堆草灰,感受着“雷霆的伟力”,心里充满了对“天神”、对面前这个“小小的山大王”的敬畏。至于刚才对燕小乙的置疑,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刘氏尤甚,她的心里除了敬畏,还充满了无尽的惶恐、恐惧,她不知道自己刚才对“燕大王”的不甚恭敬,会不会招来“天神的雷霆震怒”!会不会自己也将像这棵桑树一样化为灰灰,风一吹就什么也不会剩下的“灰灰”!

“扑通”一声,刘氏面向燕小乙跪倒在地,颤抖着、哽咽着:“泰一饶命!大王饶命!村妇刘氏知错了!”

这一句话说出口,她的心里仿佛有一样东西“咔嚓”一下碎裂开。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十几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做得确实过分了。竟然那么狠心让一个小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家。而自己也真如那孙氏说的“米虫”一样,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一切!枉为人母,愧对人子!

一想到这儿,刘氏顿时羞愧、后悔、惭愧……百感交集,最后一把抱住了因为担心她而上前来的李狗蛋,大哭了起来。

“我儿啊!阿母对你不住啊!我儿啊,这些年苦了你了!”

听了这一句,李狗蛋笑了,接着又哭了:“阿母,你真的好了!”

他的阿母回来了。

围观的人群,尤其是临泽里的人,有不少转过头抹起眼泪。就算是那“悍妇”孙氏也擦把一下两眼,继而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这‘疯老妪’终于是不疯了。”

“是啊,狗蛋的苦总算是受完了。天神保佑,大王保佑!”

“大王保佑!”孙氏回过神来,也恭敬地念道。

“大王保佑!”

“……”

此起彼伏的声音中,先是一两个年长的老妪跪倒、五体投地。然后场中的一千多人就像是疾风骤雨之后的麦田,统统跪伏在地上。任昂、潘凤、杜鹏、杜仲、乡间的轻浮少年……,就连看惯了燕小乙“可爱模样”的任秀儿、那两位对“大贤良师”敬若天神的太平道人,此时此刻,也都异常恭敬地随众人跪了下来。

而原本一句句、一声声的议论,都停下来,转换、汇集成反复一句--“大王保佑”!“大王保佑”!“大王保佑”!

燕小乙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过,好在这些天他也幻想过“浮雷阵一出,乡民无不拜服”的场面。所以,也没慌张。

没说什么“众卿平身”一类的怪话,也没理会下跪的众人。燕小乙“收了神通”--使“浮雷阵”消散之后,燕小乙在众人虔诚、敬畏的眼神中,由任秀儿陪同着,踏上了“回山”的路程。

众人议论了好久,才各自散去。

潘医匠父子架上上牛车,赶回县城。

潘父看了今日这一出“燕大王救人、打雷”的大戏,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念叨了一路的“燕大王是真人在世、仙家人物,我回去一定给他立个牌位,天天叩拜”,却总听不到儿子的回应,转头看潘凤,却见他神色恍惚,忙关心地问道:“儿子,你这是怎么了?”

“阿翁,我从三年前便以‘勇武’名传于乡县、郡里,得了‘鄄邑三貙’的名号。本以为自己的武艺就算不能在天下排上名号,怎么也得在郡县之中拿个头名。”潘凤心里实在有些感慨,“没想到今日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再到‘燕大王施法’,就更觉得自己真算不上什么了。”

潘医匠一看儿子说这话,马上着急了,忙道:“儿子,‘小大王’那是仙人,咱们比不上。那李狗蛋算是什么,你才是最厉害的!什么‘鄄邑三貙之首’,那都是别人看他孝顺而捧出来的!他算什么,只要你斧头一挥……”

潘凤摇了摇头,道:“他比我强,不管是力气、反应,都比我强。虽然没能比试,但既然他能跑到山里杀死那大虫,那枪法、武艺,最起码也不下于我!”

“没事儿子,等回到县里,我再给找个厉害的枪棒师傅,再……”

“没用的。别说是县里,你看咱们济阴郡能在武艺上胜过我的,能有几个?”

“济阴没有,咱就去别的县!兖州没有,咱就去别的州!你放心!”

“阿翁。”

“怎么了,我儿?”

“燕大王怎么样?”

“什么!!”

------

潘医匠为自家孩子武艺的事苦恼,杜里正也不顺心。

本来与他谈笑风生的两个太平道人,竟然一句话也没留、稽了稽首就离开了。他本来还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下名满天下的“大贤良师”呢,竟然一点机会都没给!

满肚子不如意的杜里正回到家中,还未来得及坐下来喝口热汤,就听儿子杜鹏开口了--

“阿翁,我想出门远游!”

“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