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017】好大耳朵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017】好大耳朵

作者:薛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5:02 来源:蚂蚁文学

【有感于书友“不能登陆的怨念”所说的“虚”,俺决定近三五日内,一日一更,有空闲的时间就用来整理细纲,同时规划更新时间。三五日后,俺可能就进化了……成了薛多更……】

“太平张角已反,贼军将至!”

此言一出,四人齐齐变色!

“潘求凰,我要去寻张师去了。这涿县县城不是久留之地,你们能走就走,不能走可往城东张家一避!”杜鹏说完就走了。

潘凤顾不得理会杜鹏的去留,也没心思避往那“城东张家”,更来不及思考自己的处境如何,他只一心担忧起“小大王”的安危来。

月前,他们三人相继离山。

夏侯归家,他寻关羽,而巫罗则取敌北上。

眼下太平道反,两次出手未果的贼酋张角,必然不会放过白虎山。而他远在幽州,夏侯两人是否返山尚未可知。

白虎山五大真传弟子,只余了李进和任秀儿两人。

秀儿女流之辈,端茶递水、庖厨缝补尚可,战力上不值一提。而李进,虽武艺高强,能以一当十、当百,却并无仙法傍身,抵不住万军攻山的大局。

不行,我须尽快回山!

“云长兄,眼下太平贼起,我白虎山怕是不太安宁。潘某身为大王座下五真传之一,须得早日返乡,与满山弟子一起,共御强敌。”潘凤望着关羽,诚恳地道:“云长兄,我所余时间不多,不能久待,盼你给我一个痛快话,可愿与我归山?”

关羽仍有些犹豫。

前些日子他听多了“燕大王会使仙法”的传闻,今日又从潘凤的口中加以证实。所以,“仙法”一事,他如今并未觉得是虚语妄言。再有了“潘求凰千里寻人”这一事在先,他也相信自己若去了白虎山,必有所获。

然而,关羽依旧犹豫不定。

这犹豫,源自于前几日听说的“燕大王三问夏侯元让”一事。

白虎山的仙途,固然人人向往,但若须像那夏侯元让一般“师礼事之数十年”,那就要慎重考虑一番了。

潘凤看到了关羽的犹豫,一咬牙道:“我再等云长一日,希望你莫让我失望。”

毕竟这关云长是他此次出行的目的所在,又是“小大王”最为欣赏的“武将”之一,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想放弃。

停了一停,潘凤又对关羽道,“云长兄,你我相识不过一日,我本不该多说。但你得大王看重,我便与你说几句交心的话,若有得罪,请莫在意。”

关羽面色一正:“请说。”

“大王为何看重你,我私下里问过。一说你武艺绝伦,远超常人;二说你大义凌云,有国士之风。”

关羽丹凤眼蓦地一睁:“你家大王真如此说?”

“大王亲口言之,我亲耳闻之。”潘凤道。

关羽沉默不语,心中却不由自主生出“知我者白虎大王也”之感。

他虽自矜其能、自恃其义,但身为一“贩枣徒夫”,即便德行似荆璧,也不得识于卞和;即便才略如骐骥,也不得见于伯乐。

空耗米粮二十四载,依旧是“无人知其名,无人识其能”。

午夜梦回时,他亦多慨叹,叹无人知、恨无人识。

然而,今朝却有一人于数千里外,赞其武勇、称其大义,更令麾下真传不远千里前来相邀。

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已而死!

纵使他关羽有诸多迟疑、犹豫,也不免有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感慨与激动。正要开口致谢,却听潘凤又道——

“云长兄,你可知你有一样好处,我白虎山上上下下,包括我们五个真传弟子在内,都羡慕不已?”

“好处?羡慕我?”关羽不明白,他一介贩夫走卒,有什么可招那些得了“仙缘”的白虎弟子好羡慕的?

难道是羡慕我的武艺?

“羡慕你得大王看重!”

这份答案听得关羽一愣,而潘凤接着又道:“巫罗在山下长跪九日,方被允许上山;李献之追随大王的时日最长、武艺最高,只获了‘小仙宝’;夏侯元让参加了大比且在攻山之战中出力甚众,才得了仙宝;五十三名弟子,擂台争胜又不顾生死,方入了内外门!”

“而你关云长,人尚未得一见、功绩半点未立,却能直入白虎山门、得赐仙宝仙法!凭什么?!”

“若论起武艺,山上的李献之,绝不下于你!”

“若论起德行,李献之的奉母之孝、夏侯元让的尊师重道,必不差于你!”

“你能获此殊荣,凭的是什么?”

“不是武艺!不是德行!而是‘小大王’的看重!”

“若你此次不随我回山,年长日久之后,这份‘看重’会不会就此淡去?彼时你若再要寻仙缘,是难是易?”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云长兄,请三思!”

关羽听了潘凤的一席话,沉思良久。

而一旁的海关,面色变幻不定,几次望向潘凤,都是欲言又止。直到三人收拾起东西,欲回传舍就住时,也未说出个一二来,只暗自长叹了两声。

※※※

“潘‘巨贾’,县里刚刚张布了榜文,说要招募义兵、应对贼军。我观你颇有勇力,怎不去官寺看看?”

传舍的舍长,这几日里与潘凤混熟了,一有风吹草动、小道消息,都说与潘凤听。

潘凤正要说不去,却忽然想起了燕大王所说过的一段话,于是便改了主意,对关羽道:“云长兄,你我三人前去一观,如何?”

“好!”

三人去往官寺的途中,潘凤对关羽道:“云长兄,你可知自己的将来会是如何一番模样?”

“将来之事,又有谁能知?”

“小大王能知!”

“大王知我将来事?”

关羽压根就不相信潘凤所说的话。“知百世之变,计将来之事”,怕是仙神也办不到吧?

“我下山时,小大王曾与我说起过。你若不随我归山,将在今日遇到两个情同手足的莫逆之交。”

“两个?莫逆之交?”关羽疑惑地道,“是怎样的两人?”

就连一直心思不属的海关也望向了潘凤,看他如何说辞。

“其一者,身为贩履织席之卒、却喜犬马美服,逢人即道自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此人诈力猾虏、虚伪反复,然能知人用人。得了云长死力后,倒也开创了一番基业。”

关羽皱起眉头。

喜犬马美服?逢人即道宗亲?诈力猾虏、虚伪反复?

如此人物,我怎会与他相交!

不可能!

关羽摇了摇头:“若真有这般人,即便他是大汉宗亲,我亦不会追随其后,更不用说为其效死力了!”

“你不信?”其实潘凤也有些不信,不过,今日正可以证实一番,“‘小大王’说了,招兵榜文前,此人慨然长叹,随后就有你的另一位‘莫逆之交’现身,并大声指责,两人因此相识。你我试着一观,真假可辨。”

“好!”

※※※

官寺之外,张贴的榜文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潘凤三人待了将近半个时辰,也没发觉异常。

关羽道:“怎不见那人?”

潘凤还未说话,就见海关伸手指向前方不远的某人,惊讶地道:“那人好大的耳朵!”

关羽举目望去,双耳垂肩、目可自视,果然好大耳!

“唉!”一声长叹响起!

关羽嘴角一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