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011】朕之肱骨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011】朕之肱骨

作者:薛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5:02 来源:蚂蚁文学

箕壬,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无名之辈。

据[浿水]县令说,此人原是东夷马韩人,穷困潦倒、流落[乐浪]。吃穿都顾不来,却逢人即道他是“韩王箕准血脉、殷商箕子遗裔”。[提奚县]县尉信了他的鬼话,拔其为“提奚巡察”。

但因其“通汉文、慕华夏”,不为太守公孙升济所喜,又曾为难他数次。这箕壬就此怀恨于心,一待傍上那“渡海而来”的[白虎大王],就开始显露出暴虐本性来。

此人虽名不见经传,然确实有些手段。奔赴朝鲜的途中,这箕壬就假[燕大王]仙威,迫得督邮、郡丞等高官,认罪伏法,且都将过往作下的恶事,一一道清、写明。

一入[乐浪],箕壬即由督邮、郡丞入手,顺藤摘瓜,扯出一溜贪赃枉法的官吏来。

历三日,春秋决狱、从严从重。

再一日,朝鲜城郊,人头滚滚。

原本蜩螗沸羹的[乐浪郡],一夜之间,鸦默雀静。

此后数日,箕壬大刀阔斧,尽扫公孙旧历。废神文、去巡察、减赋税、复商旅、兴织染、课桑农……。十日过罢,乐浪乃复旧观。

箕壬遂挂印弃冠,随赵云三人离去。

临行前,朝鲜官民饯别。箕壬笑道:“诸位且慢作恶,箕某不日再来。”大小官员闻之,甚是感动。长亭短亭,十里哭送。

[浿水]县令,其实应称作“前[浿水县]县令”。此人因言获罪,遭箕壬免官。心中不服,遂忿忿赴京。

踏上赤肺石,挞响登闻鼓。弹劾箕壬“以布衣蔬食之身,擅杀汉廷命官。暴烈酷虐,比之张汤郅都、李贞弥仆,都要远胜一筹。”

满殿朝臣闻言,无不心惊胆战。

张汤、郅都还好些,虽称酷吏,却不失为能臣良吏。但李贞、弥仆就不同了。

太史公曾在《酷吏列传》中记载:“广汉李贞善磔人,东郡弥仆锯项……”一个擅长割肉凌迟、一个喜欢锯人脖颈,妥妥的一对变态。

[浿水]县令是否言过其实,众人不知。不过,还未等[崇德殿]有所决断,一封由[乐浪]一郡九县武,跪坐垂首,一如七日前“王朔劾董卓时”那般,缄默不语。

见此局面,龙榻高卧的刘宏,心中失望夹裹着愤怒、无奈、怨恨,翻来覆去、百端交集。

自高祖兴汉以来,历前后两朝、二十六位刘姓帝王,还没有哪一位,能像他眼下这般窝囊!

纵天下之大,尊白虎野祀者多于刘氏正朔。

任朝野内外,官宦黔首皆屈膝逢迎一小儿!

区区一个“乐浪箕壬”,本是“蔬食不饱,蓬户穴牖”的布衣百姓。一旦与那燕小儿有了瓜葛,便能堂而皇之地入主[乐浪]太守府邸。

罔顾汉家威仪、无视生议死比,擢序罢黜、生杀予夺,荒唐至极!

然而,纵如此滑天下之大稽,却先有乐浪官民十里饯行、后有朝堂文武默不作声。

是嫌“五刑”不足以明威,还是嫌汉家斩首刀不利?

刘宏环视左右。他心中嘉许的王议郎,今日告病家中。反倒是耄耋之年、病魇缠身的三公,与会阶前。

可惜,皆不曾发言。

刘宏眉头一皱,问太尉杨赐道:“伯献公如何看待这[浿水]县令,与[乐浪]奏章?”

杨赐,字伯献,年近古稀。昔日刘宏初登帝位时,他与刘宽、张济在华光殿中为其侍讲。官历少府、光禄勋、司空、太常、太尉,颇得刘宏尊崇。

“[浿水]县令所言,终究只是一家之言。而那[乐浪]奏章,也只是文字表述,未得求证、亦难究其详。”杨赐正襟危坐,缓声道,“不过,依此二者所言,这箕壬确有擅杀朝官事。故此,敢请陛下下诏通缉,待此人缉捕归案,刑之以法、以儆效尤。”

殿中群臣闻言,都附和道:“杨太尉所言甚是。”

天子刘宏听罢,面色更见阴沉。

杨赐也不提那燕小儿,只说箕壬。但这箕壬随赵云三人离去,之后必然是随那燕小儿出海东行。这一出一行,非是一年半载能回中土的。纵然刘宏下旨缉捕,还能遣人追去海上不成?

杨赐一席话,说了也等于没说。百官附和,也只是找到一个搪塞的借口罢了。

刘宏很是失望,转头望向司空张济,要问他意见。忽然发觉不对,又转回去,再看向太尉杨赐。

平日里的杨太尉,因受那沉疴宿疾的纠缠,走路多了、要缓一缓,说话快些、也要喘上一番。但看他刚才开口说话,却是音声洪亮、中气十足,哪还有往日沉疴宿疾、累年纠缠的虚弱模样!

刘宏的双眼眯了起来,稍片刻,望向一旁的司空张济。其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不见往日面目黧黑、病骨支离的憔悴迹象。

再看太常袁逢,跪坐近两个时辰,依旧气息绵长、不散不乱,比他刘宏都显康健。

而后光禄勋刘宽、大鸿胪赵燮……

殿中十几位花甲、古稀的老臣,好似都回返至壮年时一般。这其中,也只有那宗正刘能、宗亲刘广,还是之前白发苍颜、老态龙钟的旧模样。

回返壮年时,回复青春。刘宏忽然一愣,回复青春!刘氏!

刘宏的脸色瞬间严厉起来,凝视着太尉杨赐,一字一句问道:“伯献公的身体,看上去大有好转,可是最近寻到了名医、仙药?”

杨赐因“帝师”的身份,与天子的关系一向亲厚,曾获赞“惇德允元、忠爱恭懿”。如今刘宏勃然变色、又出口问“仙药”,杨赐一猜便知个中缘由。也不欲隐瞒,于是苦笑道:“赐子彪,视臣憋喘难解、药石罔效,便去[白虎山]购得一枚[小仙宝]。昨日里诓我,道是从海外求来的‘仙药’,服后才知是[仙门]之物。”

[崇德殿]中,一阵骚动。刘宏不予理会,脸色更加难看的他,又问司空张济。

前几日还要乞骸骨、告老还乡的张司空,低头回道:“前日宿疾复起、疼痛难忍,老妻与那蔡伯喈有姻亲,故而……”

光禄勋刘宽:“臣弟怜宽病重……”

太常袁逢:“臣子术,昨日将某灌醉,强塞入口……”

大鸿胪赵燮:“前日酒醉误服……”

十几位老臣,天子一个一个问下来,越问越是气血上涌:“好!尔等真乃……真乃朕之肱股啊!”

一直未曾开口的何大将军,忽然道:“陛下,子为父求药,是孝;妇为夫求药,是亲;弟为兄求药,是悌。孝悌、亲爱,人伦之所系,实乃修齐治平之基、礼敬行仁之本。况且说,贪生畏死,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好一个人之常情!”

刘宏勃然大怒,一掌将身旁侍女所托八宝金盂打飞。文武百官,顿时躬身垂首、噤若寒蝉。整个[崇德殿],只听得见天子呼呼的气喘,及金盂骨碌碌的滚动声响。

又待片刻,气喘声与滚动声同时消逝。却听黄门蹇硕忽然大叫:“陛下!”

众人抬头看去,天子双目紧闭、口唇发绀,面色焦黄、几无人色。

“太医!”

“太医!”

[崇德殿]乱成一片。

王老太医步履匆匆地赶来,一番点按针刺后,天子苏醒过来。

群臣问起病症,太医道:“天子勤勉,日理万机,过于疲乏,乃至于晕厥。”

朝议遂散,百官各自离去。

半月之后,王老太医告老还乡。行至南阳宛县时,遇黄巾余孽,全家被害。

——————————

雒阳,廷尉狱中,公孙度意兴阑珊地靠在囚室一角。

他被下狱已有十余日,未审未判、无人理会。

前些日子病重垂死,同一囚室的人都以为他撑不过去了。却没料想,每日里只米水续命,他却活了下来。

不过,虽然小命暂保,但这不见天日的关押,却煎熬得公孙度差点发了疯。

天子不至、廷尉不管,尚书、御使大夫、廷尉正、奏谳掾、奏曹掾……,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个都看不见。

每日与他作伴的,只有一个送饭的老鳏夫狱卒,以及同一囚室关押的几名羽林军。

老鳏夫只会说“饭否”二字,任他如何比划手势,也只装聋作哑,全不应声。

而那几名羽林军更是奇葩,整日里除去吃食、遗矢、睡觉,便一直念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卿故,杀敌舍身……”

有次他照着念起,刚念到“为卿”二字,就被其中一名叫罗胥的家伙一巴掌扇飞。

竖子,手劲真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