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九十章 国宝郎

家父李隆基 第九十章 国宝郎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卢奂与李林甫的争端,可以认定为“牛李党争”的一种苗头。

因为卢奂算是进士党,李林甫铁定的任子党,只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算不上党争,进士党在这一时期,没有发展的土壤。

这两种党派,其实都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能够处在一个平衡,对国家是大大有利的。

可惜眼下,非常不平衡,很多的官员,都是门荫入仕,像这类人,就是任子党。

卢奂眼下还在运作严挺之返京一事,而且他认为,严挺之回来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才打算提前做准备,将那两个处在等待期的严氏递补,早早安排好。

所以他在今天散值之后,来找李琩了。

尚书左丞兼吏部侍郎,这个级别的官如果加衔同平章事,那就是宰相了,所以李琩得知卢奂拜访之后,亲自迎了出去。

“国宝郎大驾光临,本王脸上有光,请!”李琩非常礼敬的抬手,请对方入府。

因为李隆基曾经赞美卢奂“斯为国宝,不坠家风”,所以很多人便以国宝郎来称呼卢奂。

“早该拜会隋王,还请恕来迟之罪啊,”四十四岁卢奂,整个人的气质,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出自弘文馆或集贤书院。

这个贤字用在卢奂身上,是合适的。

李琩直接将对方引至自己的书房,这里不是特殊客人,李琩是不会带进来的。

“竟不知隋王藏书如此之巨?”卢奂笑道:

“书架不惹尘埃,可见时时拂拭,隋王竟是我儒家弟子。”

李琩笑道:“太祖皇帝言: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本王岂能不尊?”

他们家是认了道祖当祖宗的,所以生下来就算是道教子弟,历史上就在明年,李隆基就会开设道举一科,道学牛逼的,也可以当官。

卢奂笑了笑,客套性的与李琩扯皮一阵后,直入正题,道:

“裴迪、高不危的任命文书,我拿来了。”

说着,他递给了李琩,李琩看都没看,随意的搁置在一旁,请卢奂坐下:

“边饮边说。”

卢奂微笑点头,坐下后,说道:

“不瞒隋王,起初我是不同意的,只因当下的未进官实在是太多了,而高不危并非科举出身,不具备做官的资格,所以我不欲浪费名额,但是圣人对高不危有敕文,我也就没办法了。”

敕文是给中书门下的,是给李林甫的,李琩自然是看不到的。

不过他确实很惊讶,基哥竟然亲自操刀了?

“敕文里,高不危是什么职位?”李琩问道。

卢奂正襟而坐,答道:

“左领军府胄曹参军,充任隋王问事。”

李琩一愣,胄曹参军?管甲胄的?呵呵李志暕军器少监,高不危胄曹参军,基哥这是慢慢给我下套呢。

这下李琩反倒放心了,至少说明基哥不会以失窃兵械这种方式来栽赃他。

“裴迪是王府文学,这是右相定的,”卢奂说罢,眼神古怪的看向李琩:

“卢某有一个直觉,只怕裴迪的安排,不是出自右相本意。”

裴是张九龄的幕僚,李林甫跟张九龄不对付,所以卢奂才会这么想,其实也是在试探李琩,因为他没有排除李琩和李林甫暗通款曲,毕竟这俩人一直都有交情。

“国宝郎不用猜了,是我跟右相提的,只是没想到右相批了,可见右相海纳百川,”李琩笑道。

有意思,我就喜欢跟你这种人打交道,卢换点头笑道:

“裴迪这个人,我还是认可的,隋王眼光精准,此人于文学一道,继承曲江公之文脉,是不可多得的贤士。”

张九龄是文坛元帅,他的人自然都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低了的话,没办法跟张九龄交流。

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封神。

李琩自然不愿意放过与这位吏部大佬接触的机会,毕竟下一次见面,不定在什么时候了。

而他心目中,有两个非常想要招揽的人选,如果卢奂肯点头,李林甫那边,他再另外想办法。

于是道:“听说国宝郎与严挺之私交不错?”

卢奂一愣,好家伙,套问我国事呢?看样子你也不安分啊,什么都打听?

“隋王为什么这么问呢?”

李琩笑道:“我知道你眼下正在帮严挺之说话,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回不来。”

原本挂着微笑的卢奂,嘴角一动,随即恢复自然,道:

“何有此言?”

“你心里清楚阻力在什么地方,但你千万不要对严挺之抱有希望,他真的回不来,”李琩笑道。

卢奂双目一眯,直视着李琩的眼神,他其实对李琩是完全陌生的,但是他知道武惠妃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将武惠妃的性格套在李琩身上,有时候也是合适的。

他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卢奂笑道:“呵呵我只是尽人事而已,他能不能回来,在圣人,我一个做臣子的,但尽举荐贤良之本分,如此而已。”

眼睛,李琩从对方的眼神中,已经看出卢奂动摇了。

毕竟自己出嗣之后,干的这几件事,没有人再会轻视他,会因杨玉环而嘲笑他,但不会轻视。

“这样吧,我有一个办法来验证,”李琩笑道:

“放心,此法不牵扯任何人,或许需要些时间,但绝对安全。”

卢奂忍不住笑道:

“隋王话术很高明,但卢某愿意入网,请说吧。”

他是在暗示李琩刚才的说话方式,先是咬死严挺之回不来,接着又给你支招,那么对方接下来要说的,多半就是严挺之回来的办法。

李琩笑道:

“你现在可以派一个人,立即送信绛州,询问严挺之近来可有家书,如果没有,那你就嘱咐他,一旦有家信送抵,让他务必不要照做,什么都不要干。”

卢奂顿时一愣:“继续说。”

李琩继续道:

“圣人如果要用他,自然有敕令,如果没有敕令,他千万不要设法返回长安,任何办法都不要用,以退为进,明哲保身。”

卢奂顿时皱眉,他有点没太想明白,严家谁会给严挺之写信呢?长安这边一直有他和另外几个人在帮忙运作,严挺之这个时候,实无必要直接奏请圣人。

而李琩呢,也是最近听杨洄他们说,朝堂上希望严挺之回来的声音不小,而熟悉历史的他,自然知道李林甫会用什么办法,阻止严挺之返京。

一个非常漂亮的招数。

历史上李隆基也有意严挺之回来,但是李林甫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私下找了其弟严损之,暗示对方皇帝有意严挺之返京,但还没有拿定主意,还在犹豫。

然后李林甫一步步诱导严损之,最好以装病的方式返回长安,只要回来,就有机会见到圣人,那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严挺之呢,上当了,因为他自从被李林甫斗倒之后,决定暂时低头,学张九龄跟李林甫服软,他以为自己这些年服软有了收获,还真就按照李林甫的法子来了。

结果好了,李林甫直接告诉皇帝,一把年纪又病重了,这还怎么委以重任呢?

李隆基就此彻底打消起用严挺之的念头。

“好,我会按照隋王的法子试一试,若成,卢某欠你个人情,”卢奂笑道,他的第一步,打算先找严挺之身在京师的妻子裴氏问一问,近来可有家书。

哦对了,还有他那个弟弟严损之。

本来卢奂这次来隋王宅的目的,是安排那两个姓严的,但是成功的被李琩引导了思维,转到了严挺之身上。

所以也就不提了。

离开安兴坊之后,他便径直去了严宅。

“什么?去了绛州?”

卢奂本来都打算进门了,结果严家的一名幕僚告诉他,夫人不在府上,昨日已经带着家眷去绛州了。

幕僚道:“府主患病,主母前往探视去了。”

“患病?什么时候患病的?”卢奂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

这位幕僚,和卢奂也是熟悉的,心知这是自己人,于是凑过来小声道:

“是三郎给出的主意,以患病为托辞,这样一来,府主便有机会返回长安,只要府主能够回来,郎君的压力亦可减轻一些。”

“糊涂!”卢奂怒斥一声,彻底想明白了。

装病装病?什么时候了你装病?圣人不喜病臣你不知道吗?就算回来病好了,但你的机会也没有了。

看样子隋王是真的知道一些内幕消息,有人给严挺之下套了。

“趁城门未关,你现在立即赶往绛州,告诉严公,无论如何不要称病,等我消息再做决断,”

说罢,卢奂还是有些不放心,抬头看了看天色,将自己的牌籍递给幕僚:

“快马加鞭,一刻都不能耽搁,事关重大,迟则不及,速去!”

幕僚也被卢奂眼下的态度吓到了,心知对方必有情由,于是也不敢耽搁,赶紧回府备马。

正好撞见了家中年仅十五岁,严挺之的老来子严武。

严武是听说卢奂来了,所以前来迎接,毕竟爹娘不在,他就是主人。

在听到幕僚的汇报之后,这小子一句话没有说,直接奔去家中马厩,牵马出府,扬鞭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