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七十二章 蹭饭

家父李隆基 第七十二章 蹭饭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隆基已经逐渐开始懒政了,不像从前那样参加朝会,而是有一天没一天的。

或许真的像长恨歌里那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还有一点,就是李林甫太勤奋了,大小事宜办的妥妥当当,让李隆基觉得自己可以放松放松,毕竟也一把年纪了,兄弟几个就他和宁王还活着。

而宁王已经快了,所以李隆基更加注意养生,早朝是卯时,早晨五点,说实话,他现在这个年纪,真起不来。

那么李隆基不在的朝会谁主持呢?自然是李林甫。

现在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人家哥奴非但下不去,甚至今后还会掌握更多的权利。

百宝库和琼林库的工程就没有停下来过,将作监忙的一塌糊涂,李岫这段时间,也少有机会见到李琩。

不过今天,两人见面了,就在吃午饭的时候。

皇城的食堂有三种,廊下食,堂厨和百司食堂。

廊下食,顾名思义,就是在廊底下吃饭,听着挺寒酸,但是要知道,只有常参官才有这个待遇哦。

常参官,就是有资格参加每日常朝的官员,主要指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标准为餐食一百盘,三口羊。

伙食非常牛逼,李琩觉得比自己家里的伙食要强很多,毕竟种类多嘛,有個挑头。

他现在的生活水平,绝对没有影视剧里那么夸张,动不动就一桌子菜,山珍海味啥都有,实际上,就那几样,你想吃新鲜蔬菜,地里还得能给你长出来呢,地窖里也不是什么果蔬都能储存。

所以李琩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应季果蔬。

皇城食堂,夏天会供应冷淘粉粥,冬天提供汤饼及黍臛,平时则按季节供应水果,如栗黄、文桃、梨、石榴、柿子等,高级别官员,还有酒水。

历史上有一位大诗人,叫张籍的,在寒食节吃了一回廊下食,兴奋的不要不要的,作诗曰: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绸,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这个饭,不是谁都能吃上那么一吃的。

那么堂厨,就更不一般了,是中书门下的宰相专用食堂,里面吃什么,李琩也不知道。

廊下食和堂厨,是光禄寺供应。

剩下的百司食堂,就好理解了,就是各官署自己的食堂,里面的伙食水平,是三种食堂当中最次的。

最次的也分等级,尚书省和御史台的最好,九寺五监次之,卫府的最差,这个主要是看各官署的食利本钱有多少,钱多的吃的好,钱少的吃的差,还有就是人数,人少的自然吃的精致一些。

比如李琩的左卫府,其实吃的就不咋地,他吃了还没一个月,已经吃不下去了。

今天能撞见李岫,是因为李琩蹭饭去了,蹭的就是中书省的堂食。

因为中书省所在的区域,是左卫的卫戍区,而李岫来中书门下汇报工作,亲爹是首相,自然有他一个口饭吃。

两个人刚好,都不属于中书省本部官员,所以不能在里面吃,于是坐在了中书省外面的走廊上。

这里是内廊,四周全是房子,就中间一个类似天井的四方口子,不冷的。

“纯粹就是蹭饭来了?”李岫吸溜着羊汤,润一润喉,说笑道。

李琩边吃边说:

“左卫的伙食太差了些,加上我懒得回去吃了,毕竟路程也远。”

他这个级别,走到哪都有人管饭,我们中国好像自古以来都有这个习惯,到了饭点的时候,见人就问吃了没?如果答没吃,那么下一句就是:留下来吃点?

李琩就是被中书侍郎萧华的这句话,留下来的。

“你踢走人家阿爷,人家还留你吃饭,可以了,”李岫哈哈大笑。

李琩吃着胡饼,搭配羊汤,还有几个爽口小菜,味蕾大开,闻言笑道:

“右相难道不高兴吗?”

李岫嘿嘿一笑,悄悄给李琩来了一个叉手礼,意思跟竖大拇指差不多:

“我阿爷知晓之后,愣了足足半晌,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我知道,他非常高兴。”

“那就好,总是为右相分忧了,”李琩嚼着食物,忽的又皱眉道:

“你们不是要压着韦坚吗?怎么这次又保举他了?”

李岫瞥了一眼回廊方向的,随后小声道: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阿爷是事后才告诉我的,韦坚和我们之间,涉及一场交易,齐浣就是被韦坚下的套,做为互换,我们得帮他对付裴耀卿。”

李岫本来在李琩这里,就是八分真话,而最近李琩频繁的精彩表现,让李林甫非常惊艳,所以吩咐儿子,隋王这里,无需隐瞒,但要谨慎,防止漏泄他人。

因为李琩知道的越多,可能对李林甫的帮助越大。

“原来是这样,”

李琩对于齐浣的事情,几乎从一开始,就怀疑是韦坚了,那么连他都怀疑了,李隆基不可能没这个疑惑,之所以韦坚啥事没有,也是因为他做的事情,符合李隆基的立场。

还是那句话,不怕做错事,就怕站错队。

“韦坚这可真是吃太子的饭,砸太子的锅,实打实踩着太子往上走啊,”李琩摇头苦笑。

李岫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这个人太奸诈了,我阿爷目光如炬,早就看出此人有反骨,这才一直压着,但是这一次,工部韩择木也举荐了韦坚,事关漕运,我阿爷看重的是赋调粮货能不能如期抵达长安,所以只能暂时退一步。”

如果工部支持某一个人,那么李林甫是不好反对的,原因就在于,这类河道工程,都是工部的事情,其下四司:工部,屯田,虞部,水部,与水陆转运事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林甫如果换个人,工部不认,这工作还怎么展开?

李琩诧异道:“韦坚为什么要反咬裴耀卿?”

李岫小声回答道:

“因为原本裴耀卿想重掌水陆转运使,举荐韦坚的初衷,是想以韦坚为副使,负责江淮转运,但是我阿爷肯定是不愿意的,韦坚也不愿意,私底下一合计,就没有裴耀卿什么事了,韦坚行这种背弃之举,担心裴报复,所以打算先下手。”

“裴耀卿终究曾是宰相,韦坚咬不动的,”李琩冷笑道:

“这狗东西,真是见谁咬谁。”

“咬的动!”李岫脸色严肃道:“因为我阿爷也想搞裴耀卿,人嘛,总有做错事的时候,裴耀卿干净不到哪去,只要找准时机,完全可以。”

“不可能!”李琩正色道:

“你们做不到,裴耀卿是我祖父睿宗皇帝的幕僚出身,后来又做过圣人的詹事府府丞,韦坚就凭他那个两个妹妹?就想对付裴耀卿?真以为大唐的宰相是吃素的?”

他是知道历史的,所以很清楚,裴耀卿将来是正常死亡,不是被人扳倒的。

人家是张九龄一派的人物,搬倒他谈何容易?

李岫闻言皱眉,放下筷子细细咀嚼着李琩这番话,片刻后:

“我们将来还会用得着韦坚,所以这次不能毁约,其实在我看来,防着一些裴耀卿就可以了,没必要针对,但是伱知道,我说话向来不算数。”

李琩沉声道:

“那你最好还是劝劝右相,不管怎么说,裴耀卿没有亲近少阳院,与右相的矛盾,在于当年的张九龄之争,你们现在要是对付人家,一旦迫使他倒向太子,如何是好呢?”

说罢,李琩接着道:

“留着此人,是将来对付韦坚的一柄利刃,右相恐怕早就想明白了,只是没有告诉你而已,换做是我,也绝对不会因为韦坚,与裴耀卿正面交恶。”

“你这番话,我会告诉阿爷,”李岫点了点头,随后起身抹了一把嘴:

“我得走了,百宝琼林的事情还很多,对了,你不问问工程进展吗?”

李琩摆了摆手:“交给你们,我放心。”

“哈哈,你倒是甩的干净,我与王鉷快累死了,”说罢,李岫告辞离开。

留下李琩独自一人,将面前的饭菜吃的一干二净。

他这几天巡查皇城,了解到的信息不少,裴耀卿虽然兼着京兆尹,但大部分时候,是在尚书省办公。

人家不愿意放权,自然是哪里权利大,在哪里,京兆尹差不多类似地方官,首都一把手,但是尚书省可就不一样了。

随着中书门下的设立,原本最牛逼的两个职位,尚书左右仆射,几乎成了摆设。

名义上,左仆射管礼部、吏部、兵部,右仆射管户部、工部、刑部,但现在,确实也成了名义上了。

没有管理权,但是有知情权啊,如今左仆射空悬,所以裴耀卿对户、工、刑三部事务,都有过问的权利。

换句话说,国家大事人家都知道。

而李琩知道,裴耀卿最近这段时间,就是在工部,而韦坚也经常去工部。

不知道这俩人眼下再见面,彼此会是怎样的态度?

李琩觉得,要是换成自己是裴耀卿,一定不会放过韦坚,不但丢了位置,关键还丢了脸。

韦坚啊韦坚,踩这么高,你就不怕掉下来摔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