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四十二章 以卑职举劾高官

家父李隆基 第四十二章 以卑职举劾高官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忠嗣这次离京,要带走三个姓郭的,郭虚己,郭英乂,郭晞。

那么李琩自然就要来送一送自己的幕僚郭英乂了。

离京的队伍大约三百多人,其中一半是王忠嗣的幕僚,也就是他的军师集团,剩下的,是他从长安自行辟易的一些具备某些特长的候补官员。

这些候补可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大多是科举出身,只不过眼下吏部没有缺,轮不到,可总闲着也不是个事,所以经常被各藩镇节度使召入帐下,以期用另外的方式崭露头角。

自从开元二十年以来,由于边境用兵愈烈,财政愈发紧张,李隆基开始不断的削减内地府兵数额,同时大量靠着科举上来的士子,也无法得到合理的安置。

这就导致失业的进士越来越多,杜鸿渐有个宰相的族叔,才混了一個王府幕职,可以想象那些没有背景的人,自然境遇更惨。

逐渐的,科举考试的难度大增,而大量考中又无法安排的士子,形成了一股大唐独有的风气:宦游。

也就是极为频繁的工作调动,或远涉山川,任职边郡穷邑,或遭贬谪,飘零四方,或者没工作,四处奔波投简历。

历史上开元天宝时期,大量的名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綦毋潜、储光羲、崔颢、杜甫等等,基本都有宦游经历。

而天宝年间李林甫搞出来著名的“野无遗贤”,并非是真的是嫉贤妒能,实在是朝廷安排不了啊。

他再小肚鸡肠,也不会将刚刚入仕的年轻人放在眼里,不过他那次干的确实有点离谱,你好歹录取几个意思意思,一个不要,断了士子们的上升渠道,全跑节度使那边去了,这才导致安禄山兵强马壮。

而王忠嗣这次离开,朝廷又赋予了他一项新的权利,兼任朔方营田使,而且还是李林甫提出来的,圣人也准了。

看似是给了王忠嗣在朔方,更大的行使职权,实际上是告诉王忠嗣,别特么总惦记着跟朝廷要钱,自己想办法。

营田使,就是掌管藩镇屯田诸事,这是一种搜刮之权,不能以字面意思去理解。

李琩在长安城郊外,远远看到了这支队伍出了城门,其中一些人气质斐然,一看就不是平凡之辈,可惜李琩都不认识,也叫不上名字来。

王忠嗣策马在前,见到官道旁驻马而立的李琩,只是眼神一扫,便转移了目光,丝毫没有打招呼的意愿。

李琩刚刚用张二娘狠狠恶心了太子一把,导致整个太子党眼下的士气非常低落,就连区区十万贯都没几个人敢去争,李适之也察觉出圣人对太子的不满,明明答应帮忙,结果失信了,王忠嗣如今很颓丧,看李琩也越来越不顺眼。

巧了,李琩看他也不顺眼。

我不会因为你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就刻意巴结,也不会因为李林甫臭名昭著,就与其疏远。

我只结交那些对我有用的人,很显然,王忠嗣非但无用,还会是个绊脚石,李琩将来若是有机会,完全不介意收拾掉对方。

什么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李琩认为纯属扯淡。

历来造反的人,人家都是直接冲着皇帝去的,皇帝都不在乎了,谁还在乎你一个大将死没死啊。

郭英乂脱离出骑队,过来与李琩等人打招呼,本就瘦弱的他,这次也是轻装上阵。

在大唐军中,有严格的规定,体重超过某种程度,是不准骑马的,给战马造成负担不说,还会拖累整个队伍。

所以军伍之中,几乎没有胖的,王忠嗣也一样。

“唉......大将军这两天心情不太好,听说高将军私底下找他,训斥了一顿,”郭英乂这小子,也是什么都不瞒李琩,大胆说道:

“忙活了半天,还是一样的结果,还惹怒了圣人,我们私底下一直在劝,也劝不动他。”

杜鸿渐笑道:“你小子背地里不要乱说话,军伍不比它处,口风要紧。”

“我也就是跟殿下发发牢骚,”郭英乂撇了撇嘴,道:“这次大将军属实是有些糊涂了。”

李琩忍不住拿马鞭朝着郭英乂甩了一个假动作,后者下意识就闪。

“你一个新卒懂什么?”李琩笑道:

“到了军中,少说话多做事,多听多学,兴许等你再熬个十来年,就知道人家王忠嗣到底是怎么想的了,现在且嫩着呢。”

郭英乂毕竟是年轻人,何人年少不轻狂,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多了,慢慢会成熟的。

不要对年轻人有太大期望,什么年纪就是什么性格,王忠嗣在郭英乂这个年纪的时候,不也是傻乎乎的单骑冲阵吗?

智兵不勇,王忠嗣能活到现在都是个奇迹。

他们这边在聊着天,王忠嗣也不催促,毕竟他知道郭英乂是李琩的人,此行一别,相见无期,他从来不会阻止从军之人与亲友道别。

而他也更不会就此排斥郭英乂,朔方那么多将领,哪个背后没有人?

但是队伍中有一名年轻人,却是犹犹豫豫,时而停马眺望李琩这边,又时而继续前行。

终于,郭晞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向王忠嗣通禀一声,策马朝着李琩他们这边奔来。

听到背后的蹄声,郭英乂回头望了一眼,旋即笑道:

“那人便是殿下未来的妻兄,姓郭名晞,乃郭子仪次子。”

李琩恍然的点了点头,他对郭晞是没啥印象的,只是见过郭子仪的长子郭曜,眼下既然知道了,他便主动朝着郭晞迎了上去。

“吁~~~”李琩勒马停住,冲着来骑笑道:“可是郭二郎当面?”

“不敢,正是郭晞!”只见郭晞右腿一个高抬摆向左侧,以一个极为漂亮的姿势下马,朝着李琩行礼道:

“见过隋王。”

李琩也笑呵呵的下马,将对方扶起:

“自己人,不必拘礼,伱也要去朔方?”

如今离得近了,郭晞终于看清了李琩的相貌,英伟俊逸,仪表非凡,妹妹要是知道了,定会欣悦。

“回禀殿下,今年卑职上番朔方,是兵部的批文,任职王使君帐内。”

卑职这个词,唐朝就有,来自于御史台的“执宪者以为冠,以卑职举劾高官”。

李琩微笑点头:“朔方虽苦,却也是建功之地,我大唐儿郎,自该策马边疆,扬鞭塞外,四娘也在长安?”

“就在青龙寺旁的延兴客栈,”郭晞道。

李琩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道:

“当下我若请见,是否唐突?”

郭晞一愣,大喜道:“绝非唐突,舍妹望殿下久矣。”

“好!”李琩拍了拍对方肩膀:

“你径自去吧,家中自有我来照顾。”

“卑职拜别隋王!”郭晞起身之后,被郭英乂拉着一道离开。

武庆在一旁笑道:

“日子还没定,殿下现在去见,是不是早了点?”

李琩翻身上马,扬鞭笑道:

“早晚都是我的人,何时不能见?”

“哈哈......”众人纷纷大笑,跟随李琩扬长而去。

.......

十万贯,侮辱了太子一把,贬了一个户部尚书,让王忠嗣郁郁而去。

李琩也是逐渐才反应过来,李隆基是故意来这么一手的,目的就是催促李林甫,早日对付太子。

前太子李瑛,当了二十一年的太子,已经达到李隆基所能忍耐的极限,李隆基也做过太子,所以很清楚在那个位置上,会有多大的期盼,所以李瑛死了。

如今的太子虽然刚刚继任储君不过两年,但是李隆基还是打算早早打压,以免对方也生出及早即位的心思。

心思是肯定有的,但你不能着急,得我死了才行。

李琩穿越而来,身临其境的融入这个世界之后,他忽然有一种感觉。

李隆基,其实从来都不是明君。

一个人的性格,是不会变的,天宝时期的李隆基是什么样子,那么开元时期也一定是那样。

区别在于,经历了武后、李显、韦后、太平公主等接二连三的宫廷变乱之后,大唐急需拨乱反正,而李隆基不得不任用一些贤良之臣,去挽救这个局面。

所以才会出现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等一位位贤相,在这些人给他打下开元盛世的基础之后,李隆基真正的私欲逐渐显露出来。

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聚敛集团的冒头。

贤相集团处处约束李隆基,使得他无法突破中枢官僚对他的限制,他的欲望是被压制住了,如今正在释放。

所以李琩甚至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开元盛世,其实是李隆基无意之中,所造就出来的。

真正的砥柱,是那些贤相们。

想到这里,已经返回长安的李琩,骑在马上摇头苦笑,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一个人,有时候也许会得到真相。

他不敢确定是否真的如此,但无疑对李隆基越来越厌恶。

毕竟前身寿王的记忆里,他的父皇本就是一个极为自私自利的人,但也绝对是一个集权皇帝。

集权皇帝,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