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亨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亨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林甫早早就入宫了,花萼楼内伺候在一旁,帮着李隆基整理礼服。

他来的这么早,是想探探基哥的口风,如果基哥分外在意今天的比试,他也得劝李琩输给太子。

毕竟李林甫做官的唯一信条,就是必须让圣人满意。

“拳脚无眼,刀剑无情,边关儿郎誓死守卫疆土,都是杀人技,今天这场合,怕是不能留手,”李林甫蹲在地上,整理着基哥的下摆。

李隆基闻言笑道:“身在军伍,就是要杀人的,不会杀人就不要从戎,当绣花枕头吗?”

得嘞,有定论了,生死局。

“圣人说的是,”说着,李林甫笑呵呵的看了一眼一旁脸色不佳的贵妃,道:

“就是贵妃娘娘没有见过这种血腥场面,臣担心贵妃会受到惊吓。”

“右相多虑了,”杨玉环语气平淡道:

“本宫没有右相认为的那么孱弱,儿郎们若无向死之心,又怎能守得我大唐万里疆域?”

“说的好!”李隆基哈哈一笑,上前拉起贵妃的手,道:

“太真随朕去吧。”

杨玉环面无表情,任由李隆基拉起手臂,却没有正眼看李隆基一眼,任谁都能看得出,人家不高兴。

至于为什么不高兴,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但绝对不会说出来。

杨玉环自打回宫之后,就一直是这样的冷漠态度,虽然她已经打听到,圣人同时见了武明堂和张去逸,那么杨洄的猜测是正确的,圣人确实在过问那件事情。

但她还是不爽,因为圣人选择的时间太暧昧,我刚走,她就来?我在的时候,你怎么不召她来呢?

李隆基呢,也没有因为杨玉环的态度而生气,他是非常宠溺对方的,耍点小性子,真情真性,只会让朕更喜欢。

兴庆宫是有演武场的,其实就是龙武军和羽林军的训练场。

这个地方的看台也不少,能容纳两千多人,因为基哥年轻时候喜欢阅兵,而且不单单在长安阅兵,有时候还会去外面。

毕竟是靠兵变上位的,所以特别在意自己亲军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他宁愿失了面子,也不能让禁军坏了里子。

两千多个座位坐满了人,基本都是大人物,宗室外戚也有份参加,尤其是北衙四军和南衙十六卫,他们的高阶将领,除了有戍卫之职的,今天也都来了。

基哥就是让他们看的,让他们瞧瞧,藩镇到底将你们甩了有多远。

身为皇帝,即使已经进入养老阶段,但是他对藩镇的动向,是一刻不敢疏忽的,所以他很清楚,藩镇的军士到底有多能打。

张盈盈因为脸上挂彩,只能借口面部有恙,以一条白纱遮盖住了鼻子以下的部位,跟着父母也出席了。

李琩的座位比较靠下,而且就在基哥正面的台阶最下方,方便安排比武,也方便随时向基哥汇报情况。

演武场不是一片空地,它的各类训练设施都非常齐全,而眼下的场内,也按照八项考试内容划分出了八个区域。

在紧临看台一侧的下方场地内,一百名龙军在陈玄礼儿子陈宾的统领下,分散开来,算是做为演武场与看台贵宾之间的一道屏障。

但是李隆基不喜欢这样,因为会显得他在防范自己的士兵,虽然他非常谨慎,但也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么做,毕竟他对外的形象是爱兵如子。

他认为,四面八方都有卫士,安保绝无问题,实无必要多此一举。

“让他们撤走!”李隆基抬手指了指,站在他身后的陈玄礼顿时会意,小跑着下了台阶,让儿子带队撤往一边,但也要随时注意场内动向。

陈玄礼才不在乎谁输谁赢,他只在乎圣人的安全。

场内,五十名河西兵已经列队完毕,而站在他们对面的,则是看起来无比骁勇彪悍的五十名飞龙军。

只看外在,河西兵这边有老有少,有高有低,有胖有瘦,参差不齐,飞龙军这边个头一致,身材魁梧壮硕如牛,似乎更加凶狠善战。

但看台上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现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信安王李祎就坐在太子的下方,而他的身旁是裴耀卿,只见他朝裴耀卿道:

“焕之请看,河西那边第二排第三个,此人两腿外翻,站姿诡异,以焕之之经验,当知为何。”

裴耀卿笑了笑,猜到对方嘴上是说给他听,其实是让背后的太子听到,于是笑道:

“长年累月骑马,便是他这个样子,可见是骑兵出身。”

他这句话一出口,身后的议论顿时消失。

因为就在李祎开口之前,他背后的那帮亲王们,有人在调侃河西兵阵营中的那个罗圈腿。

其实那不是罗圈腿,而是因为常年骑马,大腿内侧长久经受挤压导致了身体骨骼肌肉出现变形,这样的腿看起来非常难看,似乎都不像个正常人,但人家一旦上了马背,便如同钳子一样夹在战马身上,稳得一批。

所以河西兵这边,人人身上都有些非常惹人注意的身体特征,正说明人家是实打实的实力,不中看,但中用。

李绍听到这句话,也是点了点头,朝一旁的永王李璘道:

“听说那个王人杰更是厉害,盖嘉运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可见其骁勇。”

李璘点了点头:“沙场磨砺过的,终究不一样,不过兄长的飞龙军已经今非昔比,今日定能给十八郎一个惊喜。”

站在太子身后的王难得听到这句话,赶忙俯身过来低声道:

“王人杰是必赢,飞龙军这边无论谁下场都讨不了好,对上他可直接认输,不丢人。”

李绍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打不过我也不能认输啊,怎么能叫不丢人呢?

“狭路下风勇者胜,怯战者,懦夫也,”李绍冷哼道。

王难得愣了一下,不说话了,他是军伍出身,非常在意自己亲兵的伤亡,所以才好心提醒,毕竟他做飞龙军教练使这段时间,非常清楚李嗣业花了多大力气才培养出这五十个人出来,伤一个死一个,不划算的,也不值得。

李嗣业当下,与李琩的座位一路之隔,因为他要针对李琩派出的人选,从飞龙军选出合适的应战者。

他是藩将出身,所以从河西兵的身体特征上,基本就能判断出对方的长项短项,那么应对起来也会从容一些。

但是李琩绝对看不出飞龙军这边的长项短处、李嗣业认为,要不是这帮人是自己练出来的,单看外表,他也看不出来。

兵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六名官员各司其职,有记录的,有负责发胜筹的,有计时的,还有查验兵械的。

一切准备就绪,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场内的两拨人马纷纷退后,撤往角落里。

李琩这边,与韦昭训盖擎等人商讨一番后,朝下方的李晟吩咐一声,后者小跑至河西兵所在的场边,将第一位挑战者带出队列。

正是那个罗圈腿。

接着,李琩起身朝着主位上的李隆基揖手道:

“禀父皇,右金吾第一个派出的卫士,名叫许绍,河东人氏,出身赤水军,请父皇恩准。”

他这边算是挑战方,所以是他先出人。

李隆基闻言笑道:“原来是朕的赤水猛士,准了。”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正常,但实际上,看台上很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庆王李琮直接起身指着李琩道:

“十八郎,难道你就没有看出什么地方不妥当吗?”

他是故意挑拨李琩和太子的矛盾,并不是真心向着太子说话。

李绍闻言也是脸色一变,这尼玛的本来没事,你特么故意挑事是吧?

李琩顿时一愣:“哪里不妥,还请兄长指教?”

李琮抬手指向场内那名出列的罗圈腿道:

“他叫什么名字?你是故意的对吧?”

李琩呵呵一笑,道:“自古礼法,只有避圣人名讳,没听说还要避其他人名讳的,兄长多想了。”

李绍瞬间脸色铁青,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而李琮目的得到,装模作样的冷哼一声,重新坐下。

没错,李琩说的是对的,而他也是故意第一个派出许绍来恶心太子。

杨玉环蹙眉片刻,捂嘴靠向李隆基,小声道:

“臣妾觉得,确实不妥当,是不是”

李隆基小声笑道:“十八郎并无说错。”

皇帝的名讳,神仙也要避,观世音还得避一避李世民呢,但是没有避太子一说。

“这个字,确实不妥,”本来已经安静了,李林甫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李隆基皱眉道:“你在说什么?”

李林甫起身来到主路,朝李隆基拜倒,道:

“绍与宋太子名同,此字不吉啊。”

此言一出,看台上人人色变,干起来了干起来了,两边彻底撕破脸了。

杨玉环不知所以,只觉身边的圣人脸色异常难看,带着一股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恐怖,吓得她赶忙抬手,轻抚着李隆基的胸口。

高力士也是火冒三丈,狠狠瞪了李林甫一眼,你特么玩的是不是太大了?

宋太子刘绍,是南朝宋第四任皇帝,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关键他还是嫡长子,而且是被立为皇太子的,与当下太子的身份完全符合。

李绍已经是气的青筋暴起,恨不得下去一刀砍了李林甫,而李祎赶忙转身,抬手压在太子的手背上,示意太子冷静。

气氛瞬间凝固,看台上鸦雀无声。

这种时候,是需要有人站出来破局的,否则圣人下不来台,太子也下不去,事态会变得更加复杂。

有人站出来了。

太子少保中书舍人崔琳起身道:

“臣以为右相说的对,此字不吉,太子孝心赤诚,世人皆知,但姓名乃父母所赐,不敢更改,臣请圣人为太子更名。”

一句话,将太子名字的问题推到了李隆基身上,名字是你起的,太子无错,今日既然知道是恶名,那么太子愿意改。

他这么一开口,瞬间便有更多的人站了出来,请圣人为太子更名。

李祎赶忙给太子使了一个眼色,李绍也赶忙站了出来,跪地请求父皇更名。

李隆基冷冷的注视着下方的儿子,沉吟半晌后,缓缓道:

“元亨利贞,便取一亨字,幸得右相提醒,否则朕险些误了吾儿。”

“圣人英明,”众人纷纷跪地。

这件事表面上,似乎就这么揭过去了,但实际上在李隆基的心里已经有了芥蒂。

他常年打压太子,可谓世人皆知,那么太子对他的怨恨有多深,他心里是没数的,李林甫今天这一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提醒朕,太子对朕的不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他现在老了,体会到了自己的父皇当年惧怕自己的那个眼神,唯一的不同在于,自己当初手握兵权,而眼下的太子被困十王宅,难以施展。

不,他虽然没有兵,但还有依附他的臣子。

李隆基眼角余光瞥了一眼信安王。

皇帝最怕的就是这种神神叨叨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明知场合不合适,还是立即便给太子改了名字。

而太子眼下,心中的怒意已经是压不住了,对他来说,改个名字无所谓,我都改了好几个了,十王宅的这帮人包括李琩,也都改过,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李林甫说出的这个改名理由,已经不仅仅是羞辱了,完全就是赤果果的宣战。

孤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你们终于按耐不住了。

李适之面无表情的坐着,但心里已经是涌起了惊涛骇浪,该来的还是来了,比他预想的更快了一些。

他是不希望太子和李琩过早翻脸的,这对他不利,因为他刚刚出任左相,还没有坐稳当,需要一个平稳的过渡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但眼下这么一闹,李林甫势必会将权力握的更紧,他的权限会不断被挤压。

场边,李嗣业起身朝着主看台道:

“飞龙军校尉李朗,出身陇西李氏,愿意一战,请圣人恩准。”

他派出的这个,同样是擅长骑射,李嗣业眼光毒,一眼看出罗圈腿是马上兵,所以派出骑射高手接战。

“虽为宗室,然刀剑无眼,当尽力而为,准了,”

李隆基面无表情道,他的心情明显已经不如刚才了。

老李家是不是出身陇西李,难说,极大可能是冒认,但是陇西李在唐朝被归入宗亲,这是事实。

圣人恩准,场内的两人也开始准备。

他们会在其他人的帮忙下换上适宜马上作战的轻甲,战马一侧会挂一面盾牌,一人一张弓,十支箭。

李晟亲自检查马掌之后,给马带上了眼挡。

眼挡固定在马眼两侧的颊革上,因为马的眼睛可以覆盖周围360度,哪都能看到,眼挡就是为了防止它乱看,只将视线集中在前方,这么做,能够让战马更为听从骑手的指令。

一切准备就绪,李晟和程元振分别向主看台示意,随着兵部官员的一声铜锣敲响,第一场开始。

马射,主要的技术要点就两个,骑术和运动中的射术,而骑术更为重要。

骑术牛逼的人,在马背上是非常灵活呢,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蒙古汉子一样,能在马背上做出各种的高难度动作。

许绍在锣音敲响的第一时间,整个人倾倒于马背右侧,只以右脚踩在马镫上,身体完全隐藏于战马背后,驾驭着战马飞速的绕场奔行。

对面的飞龙军也赶忙策马朝着相反的方向绕行,他能够察觉到,对手的脑袋其实一直在马颈下方注视着他的所有动作,他如果贪功射马,那么对手就会趁着他换箭的空隙给他来一箭。

不划算的,这样的形势,先出箭必然吃亏。

他们俩就这么绕场奔走着,都没有选择出手,但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一刻钟。

外行看起来,会觉得这场面好无聊啊,比如张盈盈父女这样的贵戚,两人骑在马背上,不停的更换姿势,动作虽然潇洒,但总觉得更像是马技表演。

只有行伍出身的人才知道,两人的各种变换都具有针对性,是在不停的寻找机会,所以他们看的聚精会神,仿佛自己已经参与其中。

这就好比足球比赛,球盲只看能不能进球,而球迷能看懂每一个细节变化和节奏转换。

咸宜眼下就是这样,只在乎河西这边能不能射中飞龙军,她都已经准备好鼓掌了,而坐在他身边的就是张垍夫妇。

场内局势终于发生变化,许绍转变战马方向,开始朝着场内圆心奔去,人在马背上互左互右,闪转腾挪,灵活的像只猴子。

李朗见状,策马奔驰的同时弯弓搭箭,犹豫几秒之后,实在无法瞄准,只能退而求其次,一箭射向战马。

许绍把握住这一刹那的机会,抛弃战马,直接一个翻滚倒地,矫健的身体在翻滚两圈后猛的刹住,随后起身就是一箭。

这样连贯的动作,已经不是技术了,完全就是常年交战练就的本能反应。

他都没有瞄准,敌人动向完全就在他的脑子里。

这么近的距离,身上又是软甲,被一箭射中,挂彩的几率非常大。

飞龙军李朗在一箭射中对手战马后,第一时间从马背上取下盾牌格挡,但还是被射中了大腿,他咬牙调转马头,打算趁着许绍换箭之时,直接踏死对方。

也就是当他正面迎向许绍的一瞬间,一支羽箭迎头而至,他本能的挥动盾牌,但那一箭还是正中他的腰侧。

大腿受伤还能强撑一阵,腰部中箭瞬间就丧失战斗力。

一声惨叫,李朗仰天坠马。

程元振赶忙带人过来将李朗抬走,交由场边太医署的人疗伤,是死是活,就看天意了。

看台上,咸宜第一个站起来拍手喝彩,兴奋雀跃,杨洄不好意思的也跟着起身,击打着手中的两片竹节。

鼓掌,是从元朝开始才盛行的,大唐是以击节代替鼓掌,可以击打桌子,也可以两片竹节互击。

看台上,就他俩在那喝彩呢。

不过也只是短暂瞬间,稀稀落落的击节声响起,随后变得越发密集。

“好快的箭,朕都没有看清他第二箭是怎么射出去的,”李隆基连声感叹,心中对于边关有着这样的儿郎戍卫大唐而感动高兴。

陈玄礼脸色难看,站着一动不动,被高力士踢了一脚后,反应过来,赶忙道:

“勤于习练,便可神乎其技,战场上出箭慢一步是要死人的,飞龙军输在生死场面见的太少,应对乏力。”

另一边的吴怀实也道:

“飞龙军视战马为袍泽兄弟,没想到对方会弃马,还是经验不够啊。”

骑兵肯定是非常注重自己战马的,但是在性命攸关之时,那么战马也只能是武器。

李朗选择射马,而许绍以失去战马寻求机会,这就是区别,不够狠啊。

真要在战场上,我丢了马不要紧,只要射死你,你的马不就我的马了吗?

第一局的第一场,就输的这么惨,李绍的信心瞬间就崩溃了,本来在此之前,他还是觉得非常有希望的,结果第一场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人都伤成那样,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那么剩下七项压根就不用比了。

许绍收了兵器,来到主看台下半跪在地,接过兵部官员递来的八支胜筹,被圣人赞赏一句后,赐精炼宝刀一柄,以及右金吾卫的正式军籍。

有了这个军籍,不出意外,他将来还能传给他儿子,这辈子不用再去藩镇卖命了。

“问问嗣业,他是怎么安排的?”李绍咬牙朝背后说了一句,王难得点了点头,从看台的另一侧下去了。

太子还觉得是李嗣业安排的有问题,他也不想想,本身差距就那么大,三个月能拉回来吗?

而李嗣业此刻没有任何感觉,飞龙军输在什么地方他看的一清二楚,当时就耐心的嘱咐剩下的那些选手,一定要狠,不要在乎战马,摆明了生死局,要不择手段。

而另一边,

“呵你都能赢啊?那我上去岂不是更稳当?”老黄狗嗤笑的瞥了一眼许绍手中的胜筹,朝李晟道:

“下一场让我上。”

许绍面无表情,下盘却是突然一个偷袭,一脚踏向老黄狗脚背,结果被人家背后长眼似的躲开了。

“你个蠢货,”老黄狗一脸鄙夷道。

李昇皱眉看向老黄狗,摇头道:

“隋王有令,第二场马敦。”

老黄狗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一屁股坐回去了。

人群中,马敦咧嘴一笑,抬手转了转手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