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零四章 清流领袖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零四章 清流领袖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扶风窦氏,一共出过十四个驸马,八个出在了唐朝。

这个家族从开国至今,就是外戚当中最庞大的一支,他们能有如今的家族繁荣,要感谢一个人,窦惠。

“(窦惠)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婚,”这句话,是长孙炽说给弟弟长孙晟的。

长孙晟也听进去了,虽然他死的早,但也由此促成了女儿长孙氏嫁给李世民,而窦惠,就是李世民的妈。

从长孙炽的评价中不难看出,他对窦惠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也是窦惠,直接促成了襄阳公主嫁给窦诞,又将堂兄窦抗的女儿嫁给了李孝恭,从这个时候开始,窦家便与李家绑在了一起。

等到了李隆基时代,因为亲妈出自这个家族,所以老窦家又开始牛逼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这个家族出不了顶尖人才,但家族势力又非常庞大,李唐皇室为了将窦家紧紧绑在一起,所以频繁联姻。

昌乐公主嫁给窦锷,其实是嫁给了自己的表舅。

右金吾所在的布政坊,与窦宅是邻居,这是窦宅,不是昌乐公主府。

窦宅的主人,是窦锷的大哥窦铭,这位是个老实人,平日里不招谁也不惹谁,与李琎差不多,不愿意当官,身上有个开国县公的爵位。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妈妈薛氏,希望亡夫的毕国公爵位,由老二窦锷来袭,因为老大有爵位,但是不上进。

前段时间,弟弟将一个女人送到了他的府上,只说事关重大,没说这个女人是干什么的。

不过他现在知道了,原来是卢奂的相好。

窦锷这样的安排挺绝的,就将人藏在右金吾的眼皮子底下,灯下黑,不怕他们能找到。

“唉我只想安静的过日子,老二却总是给我招风惹雨,”胖乎乎,带着两撇八字胡须的窦铭,正在跟他的老娘诉苦:

“阿娘也该劝劝他,不过就是个驸马,看人眼色过日子的,竟如此的不安分。”

今日艳阳高照,没有风。

薛氏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到老大的这句话只是瞪了儿子一眼,什么都没有说。

她是非常不待见自己这个长子的,以前挺聪明一孩子,三十岁过后,整个人一下子就变了,正事是一件都不想干,大门不怎么出去,整天就在家里写写画画。

钱全都用来购置笔墨纸砚了,但画出来的东西,连圣人见了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拍拍肩膀算是勉励了。

废了,这孩子废了,要不因为你是长子,我真不乐意跟你在一起生活。

见到母亲不出声,窦铭叹息道:“我看呐,将人放了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敢?”薛氏怒斥道:

“你要是成器,何至于你弟弟在外被人欺负,户部干了四年,眼看着圣人就要提拔你,你却要致仕,你出门看看,哪家儿郎快四十了,成天不干正事,像你一样?”

他们能像我就好了?你还觉得我差啊?

窦铭撇了撇嘴,道:“至少我没有招惹是非,也没有跟谁有仇有怨恨,老二没主意,总是被人利用,将来会吃大亏的。”

“吃亏?”薛氏坑笑道:“有你阿爷的余荫在,谁敢将我们怎么样?”

窦铭不以为然道:

“咱们家在太子那里,可没有什么余荫。”

“胡说!”薛氏道:“你姑母是太子的亲祖母,怎么不算余荫?”

太子会认你吗?人家压根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祖母,窦铭已经懒得再说什么了。

他这个人已经看开到了什么地步呢?

就算老二窦锷死了,他都不在乎,或许是因为母亲常年偏爱老二,也偏爱老二的孩子,以至于他对窦锷的意见非常大。

窦锷做什么事也从来不会跟他说,兄弟俩比陌生人还陌生。

也就是这次,突然给他塞进来一个女人,平日里见了面都没有几句话。

你们就闹吧,反正圣人知道我是什么德行,你们不论干什么,都不会牵扯到我。

当然了,除了谋逆

卢奂这个人,与窦铭刚好相反,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想做名臣、贤臣,名载史书。

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格其实非常强势的,狠的时候也是六亲不认的主,颜令宾的死活,他会在乎吗?

怎么可能?

人家只在乎自己的名声,你不是告我吗?行,咱们比划比划。

卢奂直接实名检举,窦家在长安有着庞大的恶钱产业,南曲就是他们的老窝,每年涉及恶钱流通,高达两百多万贯。

但凡是钱上面的问题,也是看你的数额大小的,两百万这是天价,而卢奂这边有御史台支持,自然有许多证据在手,所以他的检举,是直接面奏皇帝的。

李隆基当时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愿意牵扯卢奂,因为他了解这个人,驴脾气上来,什么事都干的出来,跟他爹卢怀慎完全是两个极端。

恶钱的事情,你知我知大家知,但没谁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真要查起来,这是伤筋动骨的事情。

眼下各方极需用钱,这个节骨眼上,恶钱的事情被捅出来,简直就是一个王炸。

因为基哥不能明着默认恶钱流通,虽然他背地里一直都是默认的。

没办法,钱不够用啊,他爷爷奶奶当年花了大力气想要改善,也没什么卵用,就是因为看明白了,恶钱是个死结,解不开的。

就连一心想要惩治恶钱的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呆住了,别啊大哥,这事只能一步一步来,不能用猛药啊,你骤然掀起这么大案子,不怕别人弄死你啊?

于是李林甫赶忙面圣,建议圣人低调处理。

基哥也是这个意思。

卢奂这么一闹,别说窦家慌了,大家都慌了,因为恶钱这玩意参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劝谏圣人,不能碰恶钱,碰了,长安的经济就全完蛋了。

而且所有人都尽量封锁消息,避免卢奂检举的事情传的太广。

卢奂的一名家仆鬼鬼祟祟的从后门进入隋王宅,见到了李琩,给李琩传递了一个信息。

挑起这么大的事端,得罪了半个长安的人,卢奂猜到自己会有人身危险,所以希望李琩调动金吾卫在暗中保护他,一旦遇刺,全部推到窦锷身上。

收到这个消息的李琩立即就能想到,卢奂这几天肯定会带甲出门。

他也怕死啊。

于是李琩赶紧吩咐李晟,将五十名河西兵全都安排在卢奂回家的路线上,不要声张,不要被人发现。

因为李琩看懂了卢奂的意思,卢奂自己也知道,恶钱的事情不会真的彻查,但肯定有人会跟他玩阴的,把这个人玩阴的人扯出来,就是另外一件案子。

圣人自然会忽略恶钱,而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案子上面。

以身入局,你特么够狠啊。

在大唐,其实一点都不流行刺杀,尤其是政治斗争,大家可以斗个你死我活,但不会搞刺杀。

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你真要动了人家的根本,人家肯定是要灭你的口。

恶钱是家族产业,上上下下牵扯的人多了去了。

“你觉得会有人这么干吗?毕竟你们家也牵扯其中,”李琩召来韦昭训,询问道。

韦昭训现在也是慌得一批,族内已经闹翻天了,都在想办法怎么将这件事压下去。

他们家在恶钱的事情上面,是大股,比窦家还大,韦坚就是那个在明面上主持的,要不然也不至于连裴耀卿都不敢碰。

“卢奂是天作胆吗?这件事也敢摆在台面上?身为中枢大臣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有多大影响?”韦昭训脸色难看道:

“他这是在逼圣人,此子可恶至极。”

就凭韦昭训这几句话,李琩就猜到,所有人都在敌视卢奂,玩的确实有点大了,将自己的仕途都押进去了。

在别人看来,卢奂的做法属实有点没脑子,但李琩不这么认为,人家是在迫使恶钱集团,弃车保帅,他这是要一举搞死窦锷啊。

“你现在去一趟南曲,赶紧将达奚盈盈藏起来,她现在很危险,”李琩道。

做为南曲的实际控制者,现在两方肯定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将达奚盈盈控制起来,恶钱集团这边,甚至会灭口。

“越闹越大了,窦锷这个王八蛋,得尽早让他滚蛋了,”韦昭训领命之后,立即带人去了平康坊。

就凭这句话,人家卢奂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韦昭训都在嫌弃窦锷招惹是非,其他人自然也一样如此。

那么弃车保帅,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过韦昭训这次要扑空了,因为达奚盈盈已经被人带走了。

就在右相府,一个没有人敢来搜查的地方。

李林甫也想息事宁人啊,西北的军饷老子还在想办法,你们不要给我找事行不行?

虽然他基本可以确定,圣人不会对恶钱的案子大肆彻查,但面子上,还是要走一走流程的,所以他会将这个差事揽至中书门下,而圣人对他最是放心,也一定会交给他。

办几个人,将事情尽快了结吧。

但是办谁呢?李林甫也很犹豫啊

东贵西富、南虚北实,这是在形容长安的居住圈。

卢奂的级别,住在哪里合适呢?肯定是东边对吧?

错了,南边。

南城分为平民区和贫民区,卢奂住在平民区,而且宅子不大,仆人也不多,十八个。

就这破宅子,还是卢奂自己买的,他爹做为宰相,在长安没有宅子。

史书记载,卢怀慎身居相位,却清廉俭朴,他的俸禄和赏赐,全部分赠故人亲戚,因此无钱在长安购置房产,圣人赏赐宅院,拒不接受。

时人称之为: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

当年,他以门下省黄门侍郎的身份赴东都主持官员考核选拔,被形容为: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生病的时候,宋璟和卢从愿去探望他时,才发现他的住房寒酸到:敞箦单藉,门不施箔。

待客的饭菜叫做:蒸豆两器,菜数桮而已。

这些历史记载,无一不在形容卢怀慎很穷,非常穷,简直令人发指。

但事实上,人家只是清廉而已,他被李隆基亲自考核为:贞良敦朴,孝悌仁厚,度量深于江海,坚清迈于冰雪。

是开元朝时期,清廉官员的典范。

他不穷,人家只是没有在当官的几十年里,贪污过一个钱,他这个人设打造的非常完美,主要源自于大唐律疏里面有一条: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

这一条,是他提出来的。

你打击贪官,你就必须清廉,否则就是贼喊捉贼。

他们家要是真穷,那严希庄就是乞丐了。

东南角的敦化坊,南临曲江池,按理说该是个好地方,实际上这里混乱不堪,乱搭乱建随处可见。

道路泥泞,杂乱不堪,但却非常热闹。

贵族坊一座里坊多的几十户,少的几户,而这里,近千户,整个白天都是非常热闹的。

但是这种热闹,卢奂参与不了,因为他的大门是朝坊外开的。

《唐会要》: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门第,才德,文学),不合辄向街开门,各逐便宜,无所拘限。

也就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住宅主人,可以在坊墙上开门,方便出入,坊吏管不了人家。

但前提是,你家挨着坊墙。

卢奂的级别是正四品上,不符合第一个条件,但是三绝,是占全了,只是一个国宝郎的称呼,便足矣。

从兴庆宫出来,沿着曲江南街,经过六个坊,就能抵达卢奂的家。

他回家的路线是一条直线,而且是宽大的长安主街道,在这样的街道设伏,其实不容易。

而卢奂之所以担心有人会对他下手,是因为这种事情,以前发生过。

他爹卢怀慎快不行的时候,李隆基询问:谁人可为宰相?

卢怀慎推荐了四个人,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

这四个都是牛逼人,而且全部是负责吏部铨选工作的,其中的卢从愿,这是同族,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金瓯相,但是最后李隆基没用他。

是因为有人检举卢从愿: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然后李隆基遂止不用。

而卢从愿,就被刺杀过,史书记载: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从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仇。

他的这个被刺经历,几乎与卢奂一模一样,负责铨选,得罪人了。

隋王宅,

“他从哪搞来的甲胄?”

金吾卫这边,武庆传来消息,申时一到,卢奂乘车返家,随从五人,马车一辆,卢奂披着甲。

面对李璘的询问,武庆笑道:

“与军器少监陆泛申领的,每日一领。”

李璘咧了咧嘴看向李琩道:

“这下好了,小案变大案,我都不敢管了。”

本来他还打算按照崔圆的办法,在昌乐公主府所在的里坊内升烟,营造起火的假象,逼迫他们离宅。

眼下看来,先不要管他们了,卢奂的事更大。

卢奂的事情发生仅仅三天,头两天卢奂住在兴庆宫官署,压根没敢出来,直到收到李琩送来的消息,得知一切都安排好了,今天才出的门。

而李琩在这两天也没闲着,派韦昭训调阅了长安各大城门的出入记录。

长安城门是每天早晨四点开门,晚上七点关门。

近段时间长安的每日出入人数,大概保持在一万两千至一万四千之间,平时没这么多,这不是快过年了嘛。

只看人数多少,是看不出问题来的,还要看进来的这些人都去了哪。

长安的城防是非常严格的,不是谁都可以进来,常住人口有准行证,外来人口有驻留证,没证的,需要里面的人在县衙开具证明,出城来领你进去,总之非常复杂。

要搞刺杀,用长安本地人,肯定不合适,十六卫早晚都能给你查明白,只能用外来的陌生面孔。

所以只要查一查,都有哪些进城的人,行踪可疑,基本就能锁定个大概。

李璘到现在,都不认为会有人刺杀卢奂,一脸疑惑道:

“我觉得你们是杞人忧天,这太匪夷所思了,铨选四贵之一,清流领袖,谁敢杀他?”

李琩呵呵道:“如果有一个人,要将你们家库房的财物都搬走,甚至还要将你们家每一个人都捉拿问罪,你怎么办?”

李璘道:“如果是这样,我会想办法弄死他,但卢奂的所作所为,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吧?”

不严重?那是没查,你去查查看,吓死你。

恶钱的事情,李林甫、裴耀卿都不敢碰,这里面的水深的要命,一旦查办,那案子大了去了。

正因为太大,所以李隆基下决心查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琩不想当着李璘的面说太多,只是朝着武庆道:

“都安排好。”

武庆点了点头,出去了。

他知道李琩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真有人行刺卢奂,无论是谁,他们这边都要做成是窦锷下的手。

怎么栽赃窦锷呢?很简单,将徐重在长安的线人找出几个弄死,混在被杀掉的刺客当中,窦锷就洗不清了。

卢奂不在乎谁会杀他,他只想弄死窦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