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责任人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责任人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某人一天的行程:

四点起床,四点十五到五点健身,五点到五点半早饭,五点四十五到六点半前往机场,七点到

一整天的行程都是满的,非常非常忙碌,让人们以为,大人物的一天都是在这样的争分夺秒中度过,一刻也不停歇。

但是他的儿子说了句实话,事实压根就不是这样。

大人物也是人,李隆基也是人,尤其上了年纪之后,他每日除去睡觉的时间,其实都是比较宽松和休闲的。

再往上,人家已经没有追求了,自然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古代太过劳累也会猝死的,也就是古文常用的“暴卒”。

很多人会认为,做为皇帝,你应该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这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景,你们做不了李隆基的主。

享受,是人的本性,你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什么伟大崇高的理想。

如果你在历史上是一位明君的话,那只能说明一点,你还没到享受的时候,就已经挂了。

这就是为什么明君之后,大概率会出现一位非常懂得享受的皇帝,因为你给人家打下了享受的基础。

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是如此,你爹多奋斗,你就能多享受,你爹多享受,你就得多奋斗。

李隆基奋斗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愿意奋斗成果全都被儿子接收了过去,朕打下的天下,朕要亲自享受。

所以他当下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

今天的他,在修仙。

人家既然是正统道门嫡传弟子,百日筑基小时候就已经练过了,如今处在长养圣胎的阶段。

圣人修行的时候,是绝对不能被打扰的,因为人坐禅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也就散了。

谁也不敢打搅圣人坐禅,得等到人家呼吸吐纳七十二周天之后,元神归来,才行。

李璘已经见怪不怪了,老老实实的与一众大理寺官员在偏殿内等候,一直等到了子时。

高力士来了,见到李璘后笑道:

“时间不早了,圣人要入寝了,十六郎将卷宗都留下,赶紧回去休息吧,明日圣人若有疑问,自会传召。”

“那就有劳阿翁了,”李璘一脸疲惫的起身,与高力士寒暄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殿内的李隆基,眼下正在宫女的服侍下换掉道袍,由太医署的按摩博士为他揉捏筋骨。

一把年纪的人,一口气坐了两个时辰,腿脚肯定不舒服,屁股也微微犯麻。

事实上,你这么坐你也麻,但李隆基却归咎于今日修行不顺,元神不定以至于气脉不畅。

转过身来,李隆基望着面前一堆的卷宗,皱眉道:

“一件案子有这么复杂?竟有这么多的案档,朕哪有时间御览?”

李璘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到了李隆基这里,嫌麻烦。

“老奴念给圣人听?”高力士道。

李隆基摆了摆手:“你为朕护法也疲累了,回去歇着吧,让黎敬仁来。”

高力士点了点头,悄悄的退了出去。

他近来总是帮李琩说话,李隆基能不知道?认了韦孺人做义女,你们还真就成父女了啊?

不一会,已经睡下的殿中监老大黎敬仁来了。

“将这些案卷,都念给朕听,”李隆基淡淡道。

黎敬仁点了点头,先是将其它内侍遣至殿外内廊,随即往灯盏内添了些灯油,开始整理起那堆案卷,心里大概理清楚次序之后,这才一卷一卷的读给李隆基听。

而基哥则是半躺在柔然舒服的帝座上,闭目享受着按摩博士为他舒筋活血,聆听着黎敬仁咬字清晰的叙述。

听到有疑问的地方,他会打断一下,渐渐的,他便没了声音,呼吸均匀的睡了过去。

黎敬仁没有停下来,而是直到念完,才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等他走后,李隆基又缓缓起身,唤来宫女服侍更衣,登榻就寝。

眼下的黎敬仁,正在一步步交接殿中监的事务,因为他有了新的职位,右监门卫大将军,加上他的其它职事勋爵:知内侍省、上柱国、上党县开国伯,已经稳坐大唐宦官老二的宝座。

当高力士做事情不能再保持公正,而有些许偏袒的时候,李隆基会推上另外一人,来弥补高力士留下的缺陷。

这不代表他不信任高力士,而是担心高力士频频在他耳边啰嗦,会改变他对一些人和事物的看法。

高力士一向比较偏袒少阳院和李琩,而黎敬仁目前不偏不倚,等到他也有所倾向的时候,李隆基就会一脚将他踢了。

翌日朝会过后,李隆基再次将黎敬仁召来,询问对方对此案的看法。

事实上,昨晚基哥根本没有睡着,他全都听的清清楚楚,这是皇帝一贯的套路,你以为朕不知道,其实朕都知道,就看你会不会夹带私货。

黎敬仁有两百多个义子,有三个真儿子,其中一个就在庆王府任职,李隆基想看看,黎敬仁会不会偏袒哪一方。

“朕懒得再看了,既然你昨晚都读过,说一说你的看法吧,”李隆基淡淡道。

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黎敬仁,身体状态却是非常不错,这就是为什么李隆基要提他上来,因为他喜欢身体健康的老人。

“回禀圣人,”黎敬仁徐徐道:

“永王呈上来的案卷非常详细,其中有一百七十八人之供述,隋王私养边军,是肯定的,冒名顶替金吾卫徼巡京师,事实俱在,五十名河西兵,眼下都暂时扣押在右金吾,等候发落。”

李隆基点头道:“他肯定是做了,否则朕那个女婿也不会去告他的状,朕想知道,他为什么养这些悍卒,目的何在?他与盖嘉运之间的关系,又到了怎样的地步?”

黎敬仁以他老年人的口吻,不疾不徐的说道:

“我大唐开国至今,尚武之风盛行,就在长安,随处可见仗剑之游侠,《司马法》有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从案卷这些人的供述中不难看出,隋王有轻视禁军,而重藩兵之意,盖擎问卷笔录言:飞龙禁军在凉州颇受轻慢,圣人之威没有被彰显,隋王借兵,欲一改金吾疲弊之风,壮其军气,奴婢深以为然。”

你不愧是我爸爸调教出来的,书读的很多嘛,李隆基笑道:

“禁军在藩镇受轻视,是禁军的错?难道不是那些骄兵悍将缺乏管教,不知尊上?”

禁军在外,代表着皇帝的脸面,去了地方被人瞧不起,李隆基脸上也挂不住,他很想追究,但又没法追究。

一来,西北在打仗,再者,瞧不起飞龙军都是普通卒伍,不便问罪,毕竟将官们是不敢将轻视挂在脸上的,只有那些直来直去的普通军士,才会真情真性,不懂遮掩。

黎敬仁道:

“关中府兵,军纪废弛,已非朝夕,圣人多年以来力求改善,成效极大,但优秀的将领,最后还是要去边关的,否则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前右监门卫将军安思顺、前左卫亲事府中郎将李光弼等,将才都去了边关,关中无战又忘战,府兵颓败几乎不可阻挡。”

话是难听了点,但李隆基不会生气,因为他知道事实如此。

大唐讲究文武不分家,文官能做将军,武官也能进中枢,人才大多都留在关中,早年间府兵制没有崩坏的时候,叫做“举四方之力不敌关中”。

那个时候,边关优秀的将领和军士,都会选拔至十六卫,以增强关中卫戍之实力,但随着边患越来越多,府兵制崩坏,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精锐全在边关。

十六卫的编制都出问题了,折冲府常年供应不了兵额,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军纪。

兵都没有,你谈纪律?

李隆基早年间也出台过很多政策,想要改善这一局面,但结果只会加重财政负担,所以渐渐的,他也就不管了,将心神集中在对各大藩镇的掌控上面。

这就是为什么他倾向于重用番将,因为番将比那些家大业大的汉人将领更为靠得住,历史上,这口锅是扣在了李林甫头上,说他是担心汉人节度使返回长安抢夺他的权利。

“接着说,”李隆基道。

黎敬仁点了点头:“这件案子里面,有一个河西老卒的供述,提到金吾卫徐重,被人暗授机宜,探查隋王与卢奂的交构事宜,徐重没有认,大理寺用过刑了,此人双腿已经断了,永王已经派人为其疗伤。”

说着,黎敬仁找出那份供述,呈给李隆基看。

这里面记载着徐重是窦锷的下属,而且往来频繁,是窦锷安排在金吾卫的一个重要情报来源,在长安涉及的各方情报人员多达四十人,来自各个衙门机构。

矛头直指窦锷。

接着,黎敬仁又将李璘在达奚盈盈那里听到的事情写成的那份奏疏,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过之后,故作动怒,只觉窦锷是越来越下三滥了,连妓女都牵扯进来了?你们不嫌丢人?

再放任他们斗下去,事情就不好收场了,只会更丢人。

他现在还要用卢奂,自然不能坐视卢奂声名受损,受损那是不用你的时候,现在还不行。

得给窦锷一个警告啊,免得他将那个妓女推出来丢人现眼。

偏偏这时候,高力士脸色阴沉的进来了,一脸阴霾道:

“禀圣人,驸马又去了御史台,这次是检举十八郎交构卢奂。”

李隆基一愣,瞬间起火了:

“让十六郎去办,给他打个招呼,不要牵扯卢奂,他们俩有没有交构,朕能不知道?”

高力士点了点头,出去安排了

正所谓名士风流,其实大官与名妓之间有一场风花雪月,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很多官员的小妾,就是娼妓出身。

废太子瑛的妈,不也是乐伎出身吗?虽然是不卖身的那种,但毕竟是贱籍,照样成了李隆基的妾。

士、农、工、商为四民,剩下的都是贱籍。

纳娼妓做妾,在长安是蔚然成风的,卢奂不能沾惹这些东西,主要是因为人设问题。

比如汝阳王李琎,堂堂贵胄,却经常与舞女乐伎混迹在一起,人家自打成年就是这个风格,你没办法挑理。

但是卢奂不一样,他的人设是孤傲清高,高人逸士,高风峻节,冷不丁传出他与妓女有染,这叫什么?这叫欺世盗名,沽名钓誉。

这对于一个中枢级大佬的名声,是影响很大的。

李林甫、牛仙客,年轻时候肯定也睡过妓女,但那都是陈年往事,无从求证。

但你卢奂是正当时,尤其是他当初因为这个女人罢了窦锷的官,就连李适之都认为,颜令宾肯定是卢奂的相好。

明明没啥关系,却解释不清楚了。

李璘接到了新的差事,非常高兴,又能去外面放几天风了。

你还别说,习惯了自由,实在是受不了十王宅的憋闷。

看样子自己关于河西兵的案子,办的不错,父皇对我很信任,以后若能多来点这种差事,我也有个盼头。

他很清楚自己当下该怎么做。

父皇要大事化小,消弭此事对卢奂的影响,那么很简单,把人带走。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灭口,没了人证,这案子也就不用查了,但是李璘看得出,李琩和那个达奚盈盈似乎对此女颇为重视,自己要是下狠手,怕不是要得罪十八郎和卢奂。

我在十王宅,能跟十八郎斗,因为他不能拿我怎么样,但是出来就不行了,人家在外面混的挺好,万一阴我一下扛不住啊。

“怎么又是你?”窦锷也是奇了怪了,我去大理寺告状,怎么回回都是你来主办?

你是大理寺卿啊?

欸~~~你猜对了,人家李璘现在叫做行大理卿事,也就是说,人家暂时可以行使大理寺卿的一切职责。

窦锷脸色难看的将李璘引入宅院,然后派下人去请妻子昌乐公主。

李璘是不怎么将窦锷当回事的,但是对昌乐公主还是要客气一点,那是他姐,颍王璬的亲妹妹。

如果没有太子罩着,李璘是不敢得罪李璬的,因为李璬现在与庆王琮三兄弟组成了四王党。

四个都是他哥。

“大理寺是没人了吗?为什么总是让你一个不通刑名的人来查案?”

昌乐公主见到李璘之后,也是一脸的不待见,丈夫之所以频频去大理寺告状,就是因为大理寺有他们的人,六名大理寺丞之一的窦钦,窦希瑊的长子,庆王琮的小舅子。

窦希瑊就是李隆基的亲大舅,不过早死了。

窦钦自然已经设法从大理寺了解到,李璘审出来的那些玩意,根本动不了李琩。

他们这才赶紧加注砝码,没曾想,又是李璘来主办。

“人呢?交给我吧,”李璘脸上挂着和善的笑意。

四王党和窦家,这是一回事,他真的不想跟这帮人交恶,宁愿跟李琩翻脸,也不愿惹这些人,因为他们做事没下限。

昌乐公主冷哼道:“为什么要交给你?你要审,就在这里当着我的面审。”

窦锷既然要告卢奂,自然会牵扯出颜令宾,罪名是李琩为交构铨选之官,私送美人以取其欢心,妄言朝政,图谋不轨,隋王府属官严迪、严希庄都是卢奂安排的。

“阿姐不要让我为难,我是奉父皇旨意办事,你不配合,让我跟父皇怎么交代?”李璘一脸苦恼道。

昌乐公主皱眉道:“你现在不该是去找卢奂吗?亦或是十八郎?你将他们俩带去大理寺,我立即便带那个女人去大理寺跟他们对峙。”

她心里也明白,人肯定不能交给李璘,一旦交出去,可就脱出自己的掌控了,这么重要的人证,一旦出了问题,极为容易被人家反咬一口。

李璘也没有想到,她这个姐姐竟然连父皇的安排的都不肯配合,是我大意了,不该这么莽撞的就来要人。

人家不配合,李璘也没脸去他爹那边告状。

一来,朕给你差事,是让你办,不是让你给朕找麻烦,他如果真去告状,显得自己很无能。

二来,还是不愿得罪这帮人。

搜查公主府,李璘指定不敢,磨了半天,人家还是不松口,没办法,李璘只能是灰溜溜的离开,再想办法。

其实这样也好,你们今天要是痛痛快快将人交给我,我的差事也快办完了,就得回十王宅。

你们耗着,我也能多在外面自由一段日子

程元振做为飞龙禁军的统领,从跟随李琩回到长安之后,一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他早已经详细汇报给了李隆基。

但就是没有说,西北军士看不上他们。

这种话,实在是不敢说啊,怕圣人脸上挂不住。

但是今天,高力士又来问了。

“从离开长安开始,十八郎便有意磨炼你们,改变行军策略,立奖惩制度,可见那个时候,他就觉得飞龙军军纪涣散松弛,实为败絮其中,”

高力士在飞龙军卫所,望着面前耷拉着脑袋的程远振,沉声问话道:

“在鄯州、凉州,那些个藩镇将领,是如何轻视你们的?”

他没有问有没有轻视?而是直接说怎么轻视?这样的问话,会让程元振认为,高力士知道很多内情,那么也就不敢隐瞒了。

虽然他隐瞒的话,叫做善意的谎言,高力士不会怪他。

程远振叹息道:

“正是因为一路急行军,将士疲惫不堪,以至于精神不振,被那些边关军士看在眼中,存轻视之心,他们似乎觉得,我们不配穿这么好的甲,用这么好的战马。”

正所谓行家一打眼,就知道你几斤几两,飞龙军这帮人养尊处优,脚步都是虚浮的,这与边关的军士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府兵,是普通农户参军,兵农合一,农户的身体素质是过硬的,但是现在的兵区别很大。

尤其是禁军,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里面都是世袭的,爹传子的,哪来的战斗力?

接着,程远振有讲述了一些见闻,包括李光弼对飞龙军的不满,也说了。

“我将这些人交给你,你就给我带成这样?”高力士冷哼一声,拂袖走了。

程元振绷着的肩膀一垮,长长出了一口气,内心腹诽道:羽林军不全都是这样的吗?

既然飞龙军确确实实被人家瞧不起了,那么为了减少牵连,他们自然要背锅了。

他们不背锅,就会让边军觉得,长安的卫士是不是都是这个德行?全是弱比啊。

所以当高力士汇报给李隆基之后,基哥当即下旨:飞龙军放浪形骸、军容不整,着令太子严加管教,重拾操练,三月后,由兵部考核,不合格者,削其军籍。

他撇的干干净净,全推太子身上了。

也是,飞龙军确实是太子的东宫卫队,第一责任人,非太子莫属。

本来李绍还对这五百人没啥约束权,这下好了,实实在在成我的人了。

但是李绍可不认为这是好事,毕竟基哥的旨意一下,谁都知道飞龙军是一帮废物,我来调教?我也不会啊。

所以他请高力士帮忙,给他找一名猛将,帮着操练这支队伍,靠程元振指定是不行的,阳气都没有家伙,怕不是要给我带出来一帮阴兵。

高力士也很够意思,说服基哥同意之后,亲自去找李林甫,让对方安排一个猛将。

李林甫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耍心眼的,而他最熟悉的地方,是安西和北庭。

“此子京兆高陵人,身高七尺,力大超群,是来曜亲手调教出来的,可以调他回来,为飞龙率,”李林甫指着一份记录着安西将领的名单,挑选出了一个人。

来曜就是李林甫的人,来瑱的爹,挂职右领军将军,现任安西副使。

李林甫等于还是推荐了自己人,来曜是他的人,来曜的人,不也是他的人吗?

高力士点了点头:

“二十五岁官至衙内突将,可见是有真本事的,李嗣业,这个名字我记住了,就他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