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凶迎吉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凶迎吉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难产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在大唐,其实一点不稀罕。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带下医最怕的就是这个,致死率极高。

李隆基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心里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一来,他不待见儿子,不代表不待见孙子,君子抱孙不抱子嘛。

孙子又不能对他造成威胁,那是他的儿子该担心的事情,不是他。

再者,今年宗室内部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死了两个亲王,隋王妃如果难产出事,那么宗室的风水有问题,基本上是可以坐实了。

这样的舆论影响太坏,会引起极大的风波,他要负责控场,自然不希望局面越发混乱,否则会增加他控场的难度。

当然,李适之更不想看到。

安兴坊,因为圣人亲临,被各府卫士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包围,坊内火把高举,亮如白昼。

兰方院,

李隆基与一众儿子就坐在这里,他的心比当下的天气还要寒冷,内心无比焦急的等待着。

生孩子,正常情况下是头先出来,那么难产,自然就是头出不来。

找不到脑袋位置,是不敢随意接生的,因为你先出腿,就务必要在最快的时间将孩子扯出来,否则脑袋憋在里面会出大事。

刚才太医已经出来禀报,里面准备接生了,他们没办法将孩子的头部调整过来,就只能冒险从先出腿。

李隆基缓缓闭上双目,忧心忡忡的等待着。

大概也就是几分钟,里面传来婴儿的啼鸣,声音异常洪亮。

李隆基大喜起身,激动的望着屋内方向,他才不在乎郭淑的死活,他只在乎孩子的安危。

高力士也抚着胸口,整个人长松了一口气,道:

“吓死了吓死了,还好还好,圣人庇佑,孩子终究还是顺利降生了。”

这时候,里面一名太医出来了,跪地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是一叠包布。

这是一种礼仪,新生儿降世,要向家里地位最高的长辈讨赏赐。

只听这名太医高声道:

“恭喜圣人,王妃诞下皇孙,我李唐再添福郎,母子平安。”

李隆基大喜过望,摸了摸身上,实在找不到什么赏赐的,于是便将自己披着的那件保暖大裘脱下,放在托盘上。

“圣人赐衣,子孙昌盛、繁衍兴隆,福郎有衣穿,”说罢,太医便捧着托盘回去。

十王宅的亲王们,也纷纷恭贺李隆基,但他们心里其实非常不爽。

郭四娘真会生啊,还真就是个儿子?

看样子杨玉环是真的不能生,李绍大感放心。

“力士,今天是什么日子?”李隆基颇为兴奋道。

高力士笑道:“回圣人,十二月十一。”

“十一十一”李隆基喃喃道:

“这是个吉字啊。”

高力士点头笑道:“家中添丁,为一口,确实是个吉字。”

李隆基笑道:

“孩子的名字要改一改了,朕收回原先的赐字,改为佶(ji),就叫李佶,小字福郎。”

佶,是个好字,寓意健壮、如意。

“是个福郎,确实是个福郎,”高力士是最了解李隆基的,心知孩子今日能否顺利降生,实在影响巨大。

李适之都可以来给孩子磕个头了,李佶要是今天出不来,李适之搅乱皇家风水的事情,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韦妮儿等人赶忙磕头谢恩,一时间,隋王宅内皆是恭贺之音。

仿佛孩子降生,已经将今年王朝所有的不顺,一扫而净。

李隆基心情特别好,所以想亲眼看看孩子,但是他在院子里待的久了,身上寒气太重,所以需要先进入偏房,烤烤火,暖了身子之后,再令人将孩子抱过来看看。

院子里,亲王们仍旧在此等候,李璘的心情是最复杂的,我刚接了调查十八郎的案子,人家就给圣人添了一皇孙,这我怎么调查啊?

父皇当下心情大好,我若办的狠了,是不是不符合他的心意?

他瞥了一眼身边的庆王等人,心里一阵牢骚:狗日的,全是被你们怂恿的。

太子李绍心里也不爽,因为他的长子出生后,李隆基第一次抱孩子,还是在满月礼,十八郎的儿子这才刚出生,你就迫不及待了?

他的心里,瞬间升起对李琩浓浓的嫉妒。

李隆基不走,他们也不敢走,就这么在寒风夜里,又等了半个时辰。

皇帝前脚刚刚离开安兴坊,便有不少人进来打探消息了。

宵禁,禁的是平民,拥有夜里行走资格的官员,其实非常多。

圣人夜行长安,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所以很多官员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后,便睡不着了,当他们得知圣人去的是安兴坊,更是第一时间猜到与隋王妃有关。

那么最心惊胆战的,莫过于李适之了。

他派长子李霅(za)出去打听消息,直到临近朝会点卯,李霅终于一脸兴奋的回来了。

见到儿子脸上的表情,李适之紧绷的心神瞬间放下,催问道:

“如何?”

“是个儿子,母子平安,真是凶险啊,”李霅激动的讲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包括隋王妃先是难产,到后来的母子平安、圣人赐名。

“福大命大,福大命大”李适之抚着胸口叹息道:

“你我父子,今日实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此子若不能顺利降世,为父危矣。”

他心里很清楚,隋王妃与腹中胎儿一旦出事,李林甫必然揪着此点不放,称今年为大凶之年,既然大凶,肯定需要办法破凶迎吉。

怎么破?拿下他李适之,迁走他爷爷和亲爹的陵墓。

现在好了,圣人赐名李佶,便是寓意破凶迎吉,可以说,此子出生,对他大有好处。

“趁着还有点时间,快写贺表,为父要第一个恭贺圣人,”李适之赶忙令儿子取来笔墨,他要给这个孩子造势。

将孩子的出生吹捧为吉兆,往上面捧一捧,这对他来说有好处。

吉子诞世,福郎降生,今年分明是吉年,我皇陵龙气未泄

躺在榻上的郭淑,身体疲惫至极,身体下面被汗水浸湿的被褥,已经更换了。

她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闭目休息,耳中不断传来韦妮儿等人的笑声。

她们都在说,孩子像隋王。

这是人情世故,孩子到底像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但几乎所有人嘴上的答案都是统一的。

像父亲,因为女子以此为荣。

杨玉瑶也在这里,一群女人小声的议论着,生怕惊扰到已经入睡的婴儿。

“白白净净的,真好看,不像我那孩儿,出生时黑不溜秋的,难看死了,”杨玉瑶是会说话的,贬低自己的孩子,等于吹捧了郭淑的孩子。

她是有心与郭淑修复关系的,虽然可能性不大。

因为她今后势必常来隋王宅,如果郭淑总是摆着一张臭脸给她,她也不得劲啊。

“夫君有嗣,这是天大的喜事,等他回来一定非常高兴,”杨绛也在一脸羡慕的打量着孩子。

她是真羡慕,论李琩的女人里,同房次数最多的就是她,偏偏她的肚子毫无动静。

所以她一直都非常的担心,自己和阿姐杨玉环,是不是真的不能生,问题到底出在哪?

几个姐妹当中,别人都没有问题,怎么就她们两个不行?

“我听阿爷说,窦锷那个混蛋又不安分了,检举夫君私养边军,”韦妮儿冷哼道:

“如今孩子降生,父皇正高兴着呢,我看他们怎么去触这个霉头。”

榻上的郭淑闻言一愣,转过脸来看向韦妮儿:

“什么时候的事情?”

韦妮走过来,坐在榻边,小声道:

“前天的事情,今天大理寺便派人来查案了,你正在最紧要的关头,没敢告诉你,不必担心,夫君自有办法化解。”

郭淑顿时皱眉,沉吟半晌后摇了摇头:

“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当下是非常时期,形势复杂,这个关头窦锷找麻烦,恐怕所谋不小。”

李岫的媳妇柳氏也在场,闻言点头道:

“我家阿郎也是这个看法,他明日会见一见盖擎,追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不要担心,静等消息吧。”

李岫刚才来过,不过已经走了。

他要参加朝会,还要赶在朝会之前,将郭淑顺利诞子的事情告诉他爹。

毫无疑问,李林甫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下,听到这个消息。

但他也只能怪时运不济,又或者李适之命大。

生个女儿,几乎不会影响李林甫收拾李适之,但生的是个儿子,而且圣人的赐名,蕴含深意,不由得李林甫不慎重考虑。

他眼下,就坐在兴庆殿内,等候圣人临朝。

环顾殿内诸臣,他甚至已经听到有人在议论昨晚的事情,而坐在对面的李适之,眼下一片坦然,面前的长几上,还放着一份奏疏。

前段时间就是在这里,李林甫奏请圣人将恒山王陵迁出去,李适之暴怒而起,给了他一巴掌。

圣人当时只是大怒,劈头盖脸骂了李适之一顿,可见那时候圣人便有意大事化小。

事实上,御史台大夫要殴打首相,朝堂这么多人肯定会出手阻拦,不至于让李适之真的得手。

但是李林甫当时一个眼神,止住了所有人,结结实实挨了这一巴掌,本来想借着这一巴掌,豁出老脸弄倒李适之,结果没成功。

这巴掌可不能白挨,李林甫肯定是要还回去的。

等了很久,李隆基姗姗来迟,微笑着进入大殿,朝起身行礼的众臣挥手笑道:

“诸卿勿怪,朕来迟了”

李适之第一个接住了这句话,双手捧着贺表道:

“圣人骤逢喜事,应是一夜未眠,臣这里要先恭贺圣人,再添皇孙,圣人当属人间第一福翁。”

“哈哈”李隆基捋须大笑,指着李适之道:

“你呀你,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坐吧坐吧,都坐吧。”

李适之看向高力士,将贺表呈上,高力士也是一脸笑容,接过之后交给了宗正少卿嗣岐王李珍,由其将贺表唱诵出来:

“伏惟皇运,累圣相承皇孙载诞,天枝广茂一扫阴霾,瑞盈芳庭”

贺表上,将李佶的出身视为祥瑞,捧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有承前启后之象,来年也必定是一丰瑞吉祥之年,这把个李隆基给乐的,连夸李适之说的好。

群臣也是一阵恭贺,整个大殿内其乐融融。

闲聊过后,要开始议论国事了。

李隆基今年本来就想摆烂,冬天去华清宫泡澡,结果李琩将盖嘉运给带回来了,打乱了他的行程。

接着,又出现了二李之争,他想要躲清闲,也不能了。

李隆基开始一一询问起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各项事务,并没有过问两件案子的事情。

朝堂不是只有争斗,争斗只是配菜,这里是中枢,决定了整个皇朝的正常运转,国事民政,才是真正的大事。

李林甫是首相,安排各部主官一一奏报台省事务。

过后,可以参加朝会的韩朝宗站出来道:

“禀圣人,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有奏,此人今晨入宫,曾见玄元皇帝于兴庆门上空,告云: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此乃吉兆也。”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表情各异。

尹喜,便是道教楼观台一派的祖师,在道教内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庄子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终南山那一片的道士,都是人家的徒子徒孙。

尹喜得道成仙后,由道祖证位文始真人,因其在凡尘遇老子,迎为师,拜求至道,所以也是道祖的弟子之一。

这个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先秦诸子百家当中的天下十豪之一,他的祖宅,就在函谷关。

李隆基一愣,颇为好奇道:

“竟有如此奇事?可有他人看见?”

韩朝宗摇头道:

“只有他一人看见。”

李岫坐在下面,很想站出来反驳姓韩的这个捧臭脚的,大家都是从兴庆门入宫,全都没有看见,怎么就能被陈王府一个参军看到,他算什么?今天有什么资格入宫?

但他还是忍住了,他爹曾经教导过他,任何拍圣人的马屁,都不要阻止。

裴耀卿疑惑道:“陈王府一个参军,他今晨入宫做什么?”

韩朝宗笑着解释道:

“是与陈王一起来的,今日是陈王母妃王美人的生辰,故入宫以贺。”

牛仙客愣道:

“陈王乃玄元皇帝孙,他就没有看到?”

韩朝宗笑道:

“左相莫以为我在信口雌黄,将此人召来一问便知。”

高力士朝殿外的吴怀实招了招手,后者进来之后,高力士低头吩咐几句,吴怀实便去带人了。

换成十几年前的李隆基,对这样的吹捧之言,那是一万个不信,但现在人老了,越来越信这玩意了。

或者说,他自己在引导自己,去相信这些,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

而且年纪大了,确实需要祖宗庇佑,像这样的显灵之兆,对自己,对朝局,都是有利的。

不一会,那个田同秀被带进来了。

此人眼下的表情仍是一脸震惊,神情古怪的在大殿内左顾右盼,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状态诡异。

牛仙客皱眉道:

“你在看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四下顾盼?”

田同秀似乎被这一句话勾回了心神,眼神朦胧的又开始打量起帝座上的李隆基,片刻后,他猛地甩了甩脑袋,扑通跪地:

“圣人在上,卑臣只觉耳畔隐隐有玄元皇帝之音,却不知来自于何处,只觉身子轻如浮云,仿若置身于仙境。”

草!严挺之嘴角一抽,老子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见到这么拍马屁的,你这么干对个人演技要求很高啊,一个不好就会露馅。

李隆基也被搞迷糊了,这小子是癔症了?还是真的觉得朕这兴庆殿是仙境,真的能听到玄元皇帝的声音。

“朕问你,玄元皇帝当下跟你说了什么?”李隆基道。

田同秀恍恍惚惚的摇了摇头:

“凫凫仙音,非人间声,卑臣听不真切。”

李隆基又追问道:

“你真的在兴庆门见到了玄元皇帝法相?仙容如何?”

“见到了,”田同秀不迭点头道:

“玄元皇帝仙容与圣人寻来的道祖神像,并不一样,卑臣见到的玄元皇帝,满头乌发,正值盛年,与圣人有几分神似。”

这下子连李林甫都惊呆了,牛逼啊你,你要是敢说一模一样,你小子今天算是完了。

因为李林甫几乎可以肯定,今年圣人梦到玄元皇帝是假的,那么神像自然也是假的。

田同秀要是称他见到的玄元皇帝与神像容貌一样,圣人明着不会将他怎么着,否则是打自己脸,但背地里肯定收拾这个糊弄皇帝的王八蛋。

但是人家的回答,堪称满分,牛逼,你见到的是年轻的玄元皇帝,圣人找到的是年老的玄元皇帝。

你特么筹划很久了啊。

李隆基震惊了,脸上充满了兴奋,内心激动半晌后,环顾殿内:

“哪位爱卿愿往,为朕请回道祖灵符?”

“臣愿去!”

“臣愿往!”

一个接一个的举手表态。

这差事肯定不会让田同秀自己去找,不然显得太假了。

“臣举荐东明观冯处澄冯真人往寻,”裴耀卿道。

李隆基大喜点头:

“就依爱卿所言,请真人即刻便往。”

李林甫面无表情,不爽的一批,本来今天还打算对付李适之,结果又出来一个搅局的。

事不遂人愿啊。

永王李璘负责调查李琩的事情,并没有在朝会上提起,而是散朝之后,李隆基简单的跟李林甫打了一个招呼。

好事啊李林甫还是非常乐意李琩被针对的。

别人都在针对你,只有我在帮你,那么你该信任谁,一目了然了吧

李琩已经开始从咸阳返程了,这里距离长安并不远,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回来。

而他在咸阳,也收到了韦昭训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窦锷把他个告了。

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即使眼下窦锷斗不倒他,但毕竟这是自己的一个缺失,将来基哥想要对付他的时候,什么交构裴耀卿、养河西兵之类的事情,都会一桩桩一件件的给他翻出来。

不过当下,应该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基哥暂时不会动他。

这就是为什么皇帝喜欢有缺点的官员,因为手里能抓住你的把柄,等于在你脑袋上悬了一柄剑。

什么时候落下,在皇帝手里。

有些官员总是喜欢洁身自好,生怕一点尘埃落在他的身上,这样的人,基本做不了大官,你都这么完美了,朕不敢用你啊。

人,要学会自污,你要知道,这世上除了你爹妈及至亲,没人见得你好。

咸宜知道这个消息后大为光火,返程的路上一个劲的大骂窦锷。

丈夫杨洄也不插嘴,因为人家知道窦锷只是一个排头兵,真正的始作俑者,在十王宅。

不过他肯定还是有一层担忧的,因为眼下形势复杂,窦锷这么一搅和,等于将李琩牵扯进去了。

李琩被牵扯,自己也难以置身事外啊。

他跟杨慎矜斗,性质还不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这是宗长之争,不会祸及他人。

“你当时怎么想的,好好的跟盖嘉运要这些人做什么?”杨洄策马问道。

李琩笑道:“这就好比你用过了利刃,便不再想用凡刀,你该见一见这些河西悍卒。”

“我还是不见了,”杨洄苦笑摆手道:

“为人处世要小心谨慎,你还是太张扬了,盖嘉运那是什么人,你跟他牵扯在一起,不是什么好事,我听说盖擎经常去你府上,今后这个人,不要再见了。”

李琩笑着拍了拍妹夫的肩膀:

“怎么,你是怕被我牵连?”

杨洄没好气道:“我倒是不想被你牵连,我能躲得开吗?”

李琩哈哈一笑:

“那你最好早早有个心理准备,我肯定是要牵连你的。”

杨洄嘴角一抽,咋地,还有啥事等着我呢?

就在这时,

“喜报喜报,”

远处官道,几骑快马绝尘而来,领头的武庆直奔李琩等人面前,大笑道:

“恭喜阿郎了,王妃诞子,圣人赐名,母子平安。”

李琩一愣,有些恍恍惚惚

喜当爹了?

我才二十二岁啊

“真争气,还真是个儿子啊,”咸宜大喜过望的看向李琩,道:

“阿兄先行一步吧。”

李琩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与众人道别之后,策马疾驰,朝长安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