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勤勉尽责,材优干济

中书门下这个地方,几乎承担了国家所有的重要事务,是非常忙碌的决策部门。

正常情况下,三五年都不会有一桩案子上报至这里。

毕竟刑礼房拢共才三十来个人,刑礼房召集使就是尚书右丞韦济,平日都不来这边。

这次发生了李琩这件事,人家照样没来,该下班下班。

尚书省是六部,中书门下却只有五房,刑和礼合并成了一个,说明什么?不是礼部不重要,是刑部的事务在这里不重要,所以才并进了礼房。

但李琩这次口口声声说是造反,那么大理寺和刑部在没有接到上谕的情况下,只能上报,不能自行审讯。

徐峤必须先去一趟中书门下,走正常的交接流程,办了手续盖了印,然后还得带着卷宗,去平康坊。

没办法,眼下中书门下在右相府办公。

偃月堂一直在被改造着,因为它本来的面积不算大,但如今能进来参与议事的官员却是越来越多。

堂内东侧本来有一座露天露台,方便赏月,但如今也被加盖了屋顶,下方布置了坐席和茶水房,西侧原本是坐部伎表演的戏台,也被拆掉,改成了棋室和记录室。

李林甫主座后方,则是正在加设书架,用于存放各类卷宗。

徐峤送进来的案卷,被李林甫分发下去,由众人传阅。

说实话,他都不习惯办理这种案子,他只负责攻讦,没负责过审案。

“隋王也就是亵渎司法,那两个字谈不上的,”陈希烈看完之后,笑道:

“张均一向雷厉风行,这次算是遇到硬骨头了,”

裴耀卿将手里的案卷交给后面的人传阅,皱眉道:

“这样的案子,本不该交给大理寺,他们早该上报,而不是私自拿人,还对那个崔圆动了刑,有点太着急了。”

牛仙客道:

“不交大理寺交谁?诫宗属制,有违者,应该是宗正寺管,但是宗正寺能管的了隋王吗?李琳会审自己的堂弟?所以还是得大理寺嘛,流程上没有问题,就是隋王大放厥词,多少有点咆哮司法,没将诫宗属制放在眼里。”

卢奂闻言冷笑道:“你这个帽子扣的比张均还大,待会隋王来了,左相不妨当着他的面,将这句话再说一遍。”

按理说,卢奂的官阶,本不该对牛仙客这么冲,但人家不是掌铨选嘛,铨选四贵之一,权力大啊。

牛仙客冷哼一声:“你倒是挺向着他嘛,听说你与隋王私交极好?”

“左相什么意思?我也交构隋王喽?”卢奂冷冷道。

牛仙客呵呵道:“这个本相就不知道了。”

“好了好了,国事繁重,犯得着因为这种事情斗嘴吗?二位不要再说了,”严挺之出面劝阻道:

“听听右相怎么说。”

李林甫坐在主位上,慢悠悠的品着茶水,闻言笑道:

“本来诸公已经可以散值回家了,因为这件事,难免要在本相这里多留片刻,我们还是接着刚才的事情,继续议吧。”

裴宽瞥了严挺之一眼,点头道:

“我确实中意颜氏兄弟,他们俩最好能跟我一起上任,颜杲卿可为节度判官,颜真卿可为掌书记,初任范阳,我还是需要一些盛名才干之人,才能尽快捋顺范阳的事情。”

李林甫看向身后的吏房官员,道:

“这个颜杲卿眼下任职何处?”

吏房官员道:“回右相,在魏州担任录事参军,去年的吏部大考,此人纲举目张,治理政事为河北第一,考核成绩为上上等,本该升迁的,但因没有缺,所以一直拖着。”

李林甫又看向卢奂,因为去年河北大考,是卢奂管着:

“既是上上等,国宝郎早该跟老夫说的,埋没朝廷储才,这不是我们应该出现的纰漏。”

卢奂点头道:“我的疏忽,那么这个人的任命,右相算是批了?”

“批了,”李林甫点了点头:

“至于颜真卿,八年前,就是本相主持科举,他是那一年的甲科进士,与本相也算有师生之谊了,既然裴岱云中意此人,那便让他去吧。”

中枢很多官员的别称,都来自于李隆基的评价。

裴宽的履历是非常耀眼的,一路都是实权大官,干的又非常出色,所以被李隆基评价为:德如岱云布,心似晋水清。

意思是德行就像泰山上的云一样遍布全身,他的心地就像晋水一样清澈,善良。

岱云就是泰山云,很高的评价了。

裴宽微笑点头,卢奂推荐给他的这两个人,他都私下调查过,干干净净,而且是有真才学,用人唯亲那是熟悉范阳事务后的事情,初任封疆,得用些有真材实料的,方便他摆平那些地方官。

这时候,外面来报,隋王和大理寺的人来了。

裴耀卿闻言看向李林甫,笑道:

“这一次,我该不该让个座位呢?”

“不必了,例行公事,审讯问话不能偏坐,他得坐中间啊,”李林甫笑道。

那么接下来,李琩进来了。

堂内中间已经摆好了坐席,他一屁股坐下后,大理寺的人,有资格留下的留下,没资格的出去。

“隋王要造反?”李林甫面无表情的问道。

李琩笑道:“张均希望我造反。”

已经坐下的戴国公李道邃一愣,赶忙道:

“您可别乱说啊,张卿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李琩呵呵道:

“他就是这个意思,什么叫交构?交构是什么意思?你也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也是宗室,诫宗属制倒着背也该背明白了,张均不就想给我安个造反的罪名吗?”

嚯~~有趣,卢奂呵呵一笑,开始当他的吃瓜群众。

李道邃一脸无奈的看向李林甫:

“大理寺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右相明鉴。”

李林甫指了指面前的案卷,道:

“这上面写着交构二字,不是你们写的?如果是你们写的,为什么又说不是这个意思?”

李道邃道:

“是我们记录的,但却是独孤明的举词,大理寺可没有给隋王定罪。”

“造反的罪,你们也定不了啊,”裴耀卿呵呵道。

李道邃道:“正是因为定不了,这不才移交中书门下嘛?”

“这么说,你们还是想定造反的罪?只是定不了,才上报?”严挺之道。

草!你们两个老狐狸,给我下套呢?李道邃一脸无语:

“我只是移交,不是主审,案子我们也没有怎么审。”

卢奂忍不住笑道:

“大理寺是觉得我们太闲了,没怎么审就将案子送上来了?”

李道邃顿时面无表情,三对一,我特么不说话了。

“检举的独孤明在哪?”李林甫问道。

我可以跟你说李道邃回答道:

“还在秘书省。”

李林甫愣住了:

“大理寺想干什么?卯时检举,审讯了一整天,检举的那个人,大理寺却没有查实问话?你们在这给我罗织啊?”

“不是不是,还没来得及查实啊,这才一天啊,”李道邃赶忙道:

“我们先是拿了崔圆,此子交代确实与隋王有来往,还牵扯了李彦允,我们这才请隋王去的大理寺,结果人家口口声声要造反,我们也审不下去了啊,中间可没有任何地方不符流程。”

李林甫呵呵冷笑:

“隋王明显是信口开河,胡扯一通,他要造反,能让一个秘书省的知道?不是造反,你们上报干什么?”

“这这”李道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

裴耀卿也是沉声道:

“案子能审成这样?张均也是十几年的刑名了,不过是与一个监门卫吃饭,都能审成造反大案,你们这案辞,若是圣人看到,圣人又作何感想呢?儿子与一个七品官,在商量造反的事情?”

“我没说隋王要造反,是他自己说的,”李道邃都不知道该怎么辩解了,瞥了一眼远处的徐峤,人家眼观鼻鼻观心,压根就不掺和。

张均躲清静,你又装聋子,把我推出来了?

“请右相做主吧,我们大理寺不管了,”李道邃道。

李林甫面无表情道:

“将独孤明带来。”

说着,李林甫看向众人:

“劳累诸公还需暂留片刻,今日事今日做,明日还有明日事。”

“不辛劳不辛劳,”众人笑道。

多好的吃瓜场面,哪来的辛劳呢?

此时堂内的气氛,也松弛了下来,至少在独孤明抵达之前,大家该说笑说笑。

裴耀卿则是拿李琩与崔圆碰面的那几个地方说事,道:

“隋王是怎么找到这几个地方的?老夫曾经去过其中的粘糕小店,其味绝美,就是太难寻了。”

李琩笑道:

“就是因为太偏僻,人家才以为我在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可见这种地方,我今后还是少去为妙。”

“敦化坊是吧?我记住了,改天也去尝尝,”卢奂笑道:

“我喜甜食嘛。”

“你可别去,别撞见了我,又被人家检举咱俩交构,”李琩摆手道。

众人纷纷大笑,也就是李道邃苦着个脸。

李林甫忙了一天,已经是极为疲惫,眼下忍不住调整了一下姿势,干脆半躺在椅榻上,道:

“那两个字,不要轻易说出口,知道你是置气,但就怕有心人故意声扬,传出去,恐伤圣人颜面,正如诫宗属制那句话: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隋王平日里,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右相说的是,本王谨记在心,”李琩点了点头

长安是很大的,从一个地方带人过来,需要时间,即使独孤明的家也在北城,但是这一来一回,也用了一个小时。

最有意思的是,独孤明不来,人家生病了,突然腹痛难忍,下不了床。

“你没跟他说,是本相让他过来吗?”李林甫非常的不高兴,一帮中枢大官在这等了半天,等了个空气?

敢放我们的鸽子?

跑腿的是吏部考功员外郎韦廉,韦陟的堂弟,只见他道:

“说了,但人家一句话没回我,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我也没招啊,总不能拖来。”

李林甫冷哼道:

“让右领军府的来瑱去一趟,把人给本相架过来,他就是死了,也将尸体给我拖回来。”

“明白,卑职这就去办,”韦廉退下去了。

“今早还好好的,能跑大理寺检举,晚上就腹疾了?”裴宽也是忍不住笑道:

“可见此人心虚,不敢来了。”

李林甫冷哼一声,他心情非常不爽,最近因为在家里办公,所以他晚上都睡得非常实在,白天会从早忙到晚,参与议事的大臣也都是在他的家里吃饭。

本来我们都该休息了,结果因为你,我们还在这耗着,你倒好,连我的令都敢不遵?

独孤明虽然是驸马,但这个驸马不值钱啊,因为他的媳妇信成公主,生母是阎才人。

皇后,四妃、九嫔之下,才是二十七世妇,二十七世妇当中按照品级排序,依次是婕妤、美人、才人,才人是个正五品的内命妇。

李琩的妈活着时候是正一品,追封皇后是超品,差的远呢。

不要看阎这个姓氏挺冷门,人家好像就不咋地,阎立本那一支的,山西人。

“毕竟是驸马,是不是严厉了一点?”牛仙客问道。

李林甫顿时皱眉:“你的意思,本相不该管?”

“不不不,没这个意思,”牛仙客笑了笑,不说话了。

驸马在唐朝,也得看是谁的驸马,太平公主的丈夫,那是肯定牛逼,平阳公主的驸马,也还行,咸宜公主的驸马,也凑活,信成公主嘛

中书门下的事务,不是体力活,但非常耗脑,以至于人特别容易疲惫。

在座的今天都是忙了一整天,眼下等了这么久,已经有人不耐烦了。

结果呢,韦廉回来了,又是空手回来的:

“来瑱还在公主府外对峙呢,带不走啊,信成公主拦在大门口,我们也没有办法。”

李林甫顿时大怒,拿起面前的茶碗砰的一声摔在地上:

“目无上司,不尊法令,这就是今年本相给他的考辞,就地免职,让他给我滚出太极宫。”

公主亲自出面拦阻,李林甫也拿人家没办法,但是拿公主没办法,不代表拿驸马没办法。

“太不像话了,”萧华打了个哈欠,起身道:

“可以结案了,检举的人都来不了,无法立案,既然就地免职,独孤明连检举隋王的资格都没有了,我便先告辞了。”

李林甫点了点头,看向众人道:

“不早了,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吧。”

好几个人纷纷起身,李琩看在眼中,突然道:

“这么说,没我什么事了?”

萧华走过来,笑道:“案子都没了,隋王也该回去了。”

“不对吧”李琩拖着长音,皱眉道:

“我白让人家给告了?现在皇城都知道,我被大理寺给拿了,中书门下对这件案子,不出正式文书,我的名声,怎么办?”

李道邃一愣,赶忙道:

“您别乱用词啊?我们是‘请’您问话,可不是‘拿’,再说了,独孤明这不是免职了吗,事情也算是有了个结果。”

“什么结果?”卢奂笑道:

“独孤明诬告隋王?”

徐峤听到这话,心知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闷头一晚上的他,也开口了:

“算了吧,官都免了,我们会为隋王澄清的。”

“你别看我啊,”卢奂呵呵道:

“又不是我被诬告。”

徐峤叹息一声,看向李琩道:“大理寺会出公文,证明隋王清白,终究是外戚,您就高抬贵手,到此为止吧。”

李琩自然也不会揪着不放,毕竟这件事本质上,是他和十王宅的矛盾,兄弟的矛盾,是不能拿在明面上解决的。

诫宗属制说了:兄弟尽友于之至,务崇敦本,克慎明德。

他们不和,虽然人尽皆知,但不能从他们嘴里说出来。

如果李琩说,我就是要揪出独孤明背后的人,别人也不愿掺和。

李琩淡淡道:

“我倒是无所谓,也就是与在座的诸公一样,浪费了一些时间而已,但是崔圆呢?你们都对人家用刑了。”

李道邃皱眉道:“我们会给他一个交代。”

李琩呵呵一笑,看向卢奂道:“今年左监门卫的大考还没结束吧?”

“没有,”卢奂笑道。

李琩点了点头,看向李道邃,道:

“那就麻烦大理寺,给人家出个考辞吧,总不能白挨你们的打。”

座位上的崔廉一愣,好家伙,有手段啊,考辞是我的事情,你让大理寺来评?借着大理寺这次办事粗陋,给崔圆升官?

李道邃嘴角一抽,看向李林甫,这事终归得人家点头。

李林甫下巴轻轻一点,不仔细都看不出来。

“勤勉尽责,材优干济,隋王满意否?”李道邃内心吐槽,你们关系还是不一般嘛,独孤明也没冤枉你,但是交构,肯定算不上。

李琩看向卢奂:“这样的考辞,算是几等?”

卢奂笑道:“尽责加才优,勉强算个上下等,按常例,本职所在官衙,升官二阶,他不是直长长上嘛?现在可以是监门校尉了。”

李琩这才起身,朝李林甫等众人拱手道:

“那我便告辞了,诸公请。”

裴、严、卢等人起身,先是恭贺李琩明天纳妾,随后客气道:

“隋王请。”

李琩笑了笑,就这么离开了。

记得去年卸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朝堂上还没几个将他当回事,如今出嗣,身兼数职,明显地位也不一样了。

可见自己选择的没错,离不开十王宅,什么都白搭

花萼相辉楼,都快成了李隆基的起居之所,本来是搞创作的地方,或许是因为太投入,废寝忘食,以至于也懒得回寝殿休息,干脆就在花萼楼重新布置了寝宫。

他最近的心神都在盖嘉运和裴宽身上,两个藩镇老大的人事任免,他肯定需要谨慎对待。

怎么收拾盖嘉运,李林甫那边也准备了详细的章程,李隆基大致满意,但还是担心其中过程会出问题。

按理说,这个时候更换盖嘉运,不合适,但李隆基已经忍不了对方了。

百姓家里基本一到晚上吃过饭,闲聊一会就会睡觉,因为照明用品太贵,买不起,也没有什么夜间活动。

但是贵族不一样,蜡烛灯油都不缺,尤其是皇宫。

基哥如今身处的二楼,便是灯火通明,保证殿内每一个犄角旮旯,都不会有阴影。

皇帝最怕看不清楚,目之所及,必须清晰分明。

“裴宽在京师辟易幕僚,应该是哥奴给他提过醒,这个人还是聪明的,朕还担心他全都用自己的人,”

李隆基在与杨玉环下棋,但话是说给一旁的高力士听的。

高力士笑道:“做过中书舍人,侍奉过圣人,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盖嘉运就是老糊涂了,以为河西是他说了算,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朕也不想动他啊,可是他太让朕失望了,”李隆基叹息一声。

藩镇地区,是绝对不能脱离他视野的,盖嘉运以前的奏报非常勤快,但是自从去年立了大功之后,骄傲自大,回到河西的人事调动,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连李隆基亲自安排的王倕都被他架空。

这已经触碰到了基哥的红线。

如今的大唐,外强内弱,人家当皇帝的能不清楚吗?

可是没办法,财政无法供养内地府兵,只能将有限的军费,优先供应边镇,以至于节度使一个个的都坐大了。

以前吧,还能频繁更换,以降低风险,现在换都不好换了。

“右相曾有一个提议,老奴觉得,不失为当下藩镇问题的一个解决手段,”高力士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你说是番将吧?朕近几年的藩镇任命,不正是如此安排吗?夫蒙灵察,高仙芝,李光弼,安思顺,对了,还有那个安禄山。”

高力士道:“右相的意思,是交给他们更大的权利。”

李隆基笑道:

“这个就不好办了,朝堂诸公不会同意的,还是那一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之所以对裴宽不放心,就是因为对方姓裴,本族势力太过雄厚,与中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旦内外勾结,危害极大。

番将就没有这层顾虑了,权利都是来自于朕,他们也只能依附于朕。

“交给右相,让他慢慢来吧,否则圣人总是忧思,对圣体不好,”高力士道。

李隆基叹息道:

“也就是你,还关心朕的身体了。”

“哼!”杨玉环拂袖扔下棋子,将脸转至一侧,面无表情。

李隆基见状,哈哈一笑:

“当然了,还有朕的太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