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右羽林军右翊府右郎将

杨玉瑶无疑是一个尤物,风情万种,骚媚入骨的那种。

再加上是个寡妇,长安城惦记着想睡了她的不在少数,因为她还是杨玉环的姐姐。

杨玉环究竟有多大魅力,能被圣人宠幸至此,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他们觉得,也许从杨玉瑶身上能找到答案。

独孤士明自从在一次宴会上结识杨玉瑶之后,便与后者联系频繁,他觉得自己年少英俊,威武阳刚,应该是杨玉瑶这类寡妇最喜欢的类型。

中年妇女喜欢小鲜肉,确实是普遍现象。

而且杨玉瑶跟谁打交道,都总是表现出一股浪劲,会让男人心痒难耐。

崔素娘在杨玉瑶的带领下,进入花萼相辉楼,请太子过目。

“好相貌,博陵崔氏的大家闺秀,端的是天生丽质,出水芙蓉,圣人好眼光,”李林甫只是打量了一眼,便开口赞叹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看向太子:

“朕亲自过问文学,此女是有教养的,若是嫁给朕的孙子,其父崔峋,朕定不能薄待。”

太子李绍也是仔细的审视着崔氏,容貌确实不错,可见杨玉瑶也是用了心的,不是随便找个人糊弄他,只是这丫头怎么老是盯着地面,不敢抬头呢?

“抬起头来,让孤看看,”李绍道。

崔素娘先是朝太子纳万福,随后缓缓抬头,眼神微抬,看了太子一眼后,便赶紧就又转向地面。

我的天,这什么眼神?

李绍此刻全神贯注,虽然只是一眼,但他还是看出猫腻了,那眼神太凌厉了,像一柄尖刀。

“你抬起头来,看着孤,”李绍来兴趣了,走的更近一些。

崔氏无奈之下,只能依言抬头。

李绍这一次,算是看的真真切切。

相貌委婉,仪态柔顺,怎么偏偏长了一双这么有威严的眼睛?与咸宜发怒时候的眼神一模一样。

怪不得是禁婚家,你们这一房博陵崔确实得防着点啊,一个小丫头片子都自具威严,一副天生的上位者样貌。

李隆基最担心的就是太子看不上这点,因为谁也不希望娶个霸道媳妇,眼神是心灵的窗口,崔氏无疑不是善茬。

虽然崔氏一直在避免与自己对视,但李隆基是谁?他早就看出来了,不过是在装糊涂罢了。

所以眼下还是挺担心太子拿对方的眼睛说事。

李林甫也看出来了,提前开口道:

“小小年纪,主母之姿,崔家调教的好啊,广平王无疑是我大唐的世嫡皇孙,王妃就该是这个样子,父母为子女,为之计深远,圣人有心了。”

大唐没有皇太孙一说,世嫡皇孙就是太子继承人的意思。

一句话捧了两个人,李隆基是不介意的,因为他没打算废太子,自然更不会干预太子会选谁做后面的继承人。

李绍则是被这句话捧的,多少有点心花怒放了,难得李林甫这个狗杂种说了一句人话。

他宠爱长子李俶,这是人尽皆知的,一来是真喜欢,再者,他必须摆出这样的姿态。

因为他也是长子,老大庆王李琮不算,颜面有损,丧失继承权,老二李瑛那不是已经死了吗。

你还别说,李绍越看越喜欢,正妻嘛,就是要霸道一些,帮着丈夫压制后宫,后宫稳当,那么儿子将来的继承人也就稳当,避免兄弟阋墙。

“父皇费心了,儿臣以为合适,”李绍笑呵呵道。

李隆基放心了,点头道:

“那就这么决定了,册封诏书中书省尽快准备,还有那个独孤士明,朕总觉得,外放边疆,是不是有点太远了?”

他这话是说给李林甫听的,也是甩锅给李林甫。

李林甫内心叹息一声,笑道:

“杨盈川(杨炯)有诗言: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边镇最是历练人了,他要是在下面干的好,也就一两年就会迁官,他还年轻,行政能力不足,不宜任职州县。”

李隆基陷入沉吟。

一旁的杨玉瑶闻言,诧异道:“独孤郎要被外放了?”

李绍一愣,忍不住道:

“三娘与此子颇熟?”

杨玉瑶正想解释,李林甫赶忙抢先一步,笑道:

“长安谁人不知,独孤士明与杨三娘交情深厚,常一起结伴游玩。”

杨玉瑶愣住了,好家伙,血口喷人是吧?这种事你怎么能在圣人面前胡乱编排我?

老娘自打进了长安,清清白白,谁也没碰过,还是防不住屎盆子扣下来。

她正要反驳,高力士却借机道:

“此子行为不端,风流轶事确实不少,也不知道韦昭训是怎么想的?明明有隋王珠玉在前。”

怎么想的?不想闺女做小的呗。

一听到韦昭训,杨玉瑶沉默了,她极为聪明,加上李林甫又悄悄给她递来一道歉意的眼神,所以她瞬间便意识到,自己是被利用了,利用她来敲打某人。

玉环就曾经给她提过醒,皇城内的事情水太深,不要乱掺和。

可不是吗,我就是露了个面,就摊上事了。

李隆基冷笑道:“给独孤礼一个警告,让他约束好自己的儿子,莫要欺负三娘一个生人,否则朕可不饶他。”

“臣领旨,”李林甫笑呵呵道。

这下好了,你们不是要联姻吗?外放加搞臭名声,双保险,我看你们怎么联姻。

韦昭训肯定就要掂量了,女儿嫁给一个边疆将领,跟着去边疆,肯定不合适吧,还是一个勾引寡妇的,名声也不好听。

最关键的是,圣人明摆着不同意这桩亲事,他一味对着干,没有好果子吃。

广平王妃,算是定下了,太子也没啥意见。

李隆基说话算话,崔峋升官了,万年县丞。

从蒲州县令到县丞,听起来是降级,实则是升级,因为万年县是京师附郭县,六大赤县排第二。

杨玉瑶兴高采烈的带着崔素娘返回了隋王宅,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李琩。

“回来的时候,右相特意叫住我,跟我解释了一番,”杨玉瑶颇为委屈道:

“因为你和韦妮儿的事情,害我坏了名声,你怎么赔偿我?”

李琩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郭淑,叹息道:

“我待你够厚了,还要补偿?”

“那就继续保持,”杨玉瑶哈哈一笑,对于名声受损浑然不以为意。

反正独孤士明最后的定性,是他勾引自己,不是自己勾引他。

李琩看向郭淑,道:

“眼下还不是时机,圣人没有直言,等他真的说了此事,我会入宫,请圣人收回成命。”

杨玉瑶一愣:

“你疯了,为什么总是要违背圣人心意呢?圣人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用意再明显不过了,连我都能看出来,他想撮合你与韦妮儿,你当儿子的,不会不明白吧?”

郭淑则是看向丈夫,点头道:

“是该如此,不论事情将来如何发展,我们还是要表明态度,夫君必须拒绝。”

“你也疯了吗?”杨玉瑶瞬间不满道:

“身为妻子,应辅佐丈夫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怎么总是将他往歧路上引导?”

杨绛瞪了一眼什么都看不懂的姐姐,蹙眉道:

“你就别插嘴了,长安就属你聪明是吧?我们都是傻子。”

杨玉瑶愣住了,眼神在三人身上游视片刻后,冷哼一声起身:

“我算是看明白了,拿我当外人,行,我走。”

说着,她起身就要离开。

杨绛一愣,赶忙给丈夫递了一个眼色,李琩沉声道:

“回来!”

杨玉瑶一听这话,迅速转身在原位坐下,笑嘻嘻道:

“我就知道,十八郎从未将我当作外人。”

李琩哭笑不得的看向杨绛:

“你跟她解释吧。”

接下来,杨绛详细的解释了一番隋王宅与少阳院的微妙关系,杨玉瑶一点就通,瞬间理解道:

“原来有这么多顾忌,怪不得宁愿惹圣人不满,你也要入宫,是我粗心了,没想那么远。”

李琩还是非常喜欢杨玉瑶性格的,人家虽然也是一肚子心眼,但在他这里,始终是没心没肺,这是拿他当亲人。

何况杨家起势已经是在所难免,有杨玉瑶这个帮手,益处不小。

至于杨銛,不是靠不住,而是靠不上,做事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这类不敢担当的性格,注定做不了大官。

大官是什么?心狠手辣,果断决绝,无情无义,杨家也就是杨国忠符合条件。

“这么说,崔峋要搬至长安了?大娘也要来了?”李琩问道。

杨玉瑶点了点头:

“我穷,没钱在长安买宅子,全靠圣人赏赐,但人家有钱,有玉环在,崔峋来长安之后,肯定不会再被外放了,所以购置宅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惜宣阳坊没地方了,要是跟我住在一起就好了。”

老崔家肯定有钱,尤其崔峋还是禁婚家这一房的,为什么禁他们?就是因为势力太大了。

这个势力,是指在河北的势力。

大唐婚期定为三十天,就是要吸收外来贵族集团进入两京,再扶植两京走廊贵族集团。

如今河北世家,多是进入洛阳,与洛阳本地门阀联姻,再通过洛阳进入长安。

崔峋其实做完了第一步,与弘农杨联姻,那么第二步进入长安,现在也算是完成了。

家族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没有谁能一口吃成胖子。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严武卸任了王府的幕职,严挺之已经知道的。

他是老狐狸,心知儿子肯定是差事没办好,让隋王不满意,才会被踢出来。

所以他询问儿子缘故,想着自己一辈子阅历丰富,能给儿子出出如意,但是严武嘴巴严,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严挺之又让夫人裴氏开口试探,还是毫无结果,至此放弃。

“你比我更了解隋王,你觉得,大郎应该是在什么方面出了差错,以至于隋王不要他了?”

尚书省,严挺之将科举的事情都交给了卢奂,他只在关键时刻把把关,他自己则是去了右仆射官署,请裴耀卿解惑。

裴耀卿笑道:“这我怎么知道?你不问当事人,问我一个局外人?”

严挺之苦笑道:

“我家大郎口风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旁敲侧击,一个字都没问出来,隋王不是寻常之辈,大郎在他手下做事,我是赞成的,人家也有情义,那桩案子的事情,出力不少,我其实不希望隋王排斥大郎,但我又不好意思去问。”

说着,严挺之道:“要不,你帮我问问隋王?”

“没那个必要,”裴耀卿道:

“既然大郎难以启齿,恐怕是什么不可言说之事,我去见隋王,也必然无功,眼下他已经掺和进韦家的事情,内侍省一个劲的往外传,整个皇城都知道了,看样子,韦昭训只能哑巴吃黄连,将女儿送进隋王宅。”

严挺之捋须笑道:

“你我早就猜到结果,有什么好惊讶的?太子一开始就选错了,韦坚那关是过不去的,其实这样一来对少阳院是好事,韦坚真要反水,投了右相,太子在外,还有什么可倚仗的人?”

“怎么没有?”裴耀卿笑了笑,沾了一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随后便抹掉了。

严挺之一愣:“他们兄弟几个一向谨慎,轻易不会掺和少阳院的事情吧?”

裴耀卿拍着大腿,淡淡道:

“人活一世,求名求利自是应当,但更重要的便是为子孙计,我们这一辈人,忠于圣人,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下一辈,还是要未雨绸缪。”

说罢,裴耀卿小声道:

“你有损之在东宫,我家大郎也是太子司议郎,这便是为将来着想,你还看不出来吗?圣人授意李林甫压制东宫,就是因为不会再易储了,李林甫被当成刀使,下场不会好到哪去。”

严挺之点了点头:“这点我早就知道,右相又怎会不清楚,他是不是押宝隋王了?”

裴耀卿点了点头:

“所以我与隋王交好,也是出于为今后考虑,不得不说,当今太子无论城府手段,还是智谋才干,都不如隋王,李林甫真要能做成,凭借我与隋王的交情,我们家也不至于出问题。”

“你呀,两头下注,”严挺之哈哈笑道。

裴耀卿沉声道:

“这叫万全准备,咱们都是家大业大,一旦出事,可不是死一个两个那么简单,隋王若将来真的下场去争,配合李林甫,鹿死谁手,尤未可知啊,毕竟圣人一年比一年老了。”

严挺之也跟着叹息一声:

“你所顾虑,绝非空谈,毕竟我大唐开国至今,就没有一次皇权交接,能够顺顺利利的,哪一次不是兄弟逾墙,刀光剑影。”

严武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右金吾卫,在李琩轻描淡写的安排下,几乎已经完全成了他的地盘,而严武被踢出隋王府,其他人肯定会在私下里胡乱猜测。

以至于眼下的金吾卫,人人都在疏远严武,就连与严武一向关系不错的武庆,也在刻意回避他。

这种滋味不好受的,严武特别受不了。

本来在隋王宅,就有一些人看他不顺眼,他也在拼命的讨好另外的人,希望结下友谊,好能在隋王府站稳脚跟。

这下好了,不用站稳了,没地站了。

但是他的性子就是这样,答应人的事情守口如瓶,受再大的误解冤屈,都不会吐露一个字。

他也知道自己错了,错在想法很幼稚,觉得吴怀实谋划的是好事,便答应做了一次内应。

内应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不论对错,都是犯大忌的。

隋王将他踢出来,不冤。

这天,他照旧在西市吃着狗舌头,形单影只,整个人看起来孤独落寞。

他已经喝了四壶西域葡萄酒,没啥劲,不爽利,于是又要了一壶。

这时候,一道身影在他对面坐下。

严武本来就心情不好,又喝了不少酒,正要喝骂哪个不长眼的敢坐在老子对面,抬头一看,

吴怀实。

吴怀实也要了一个杯子,给自己倒了一杯葡萄酒,一口气喝光后,擦了擦嘴:

“你的口味是真重,这地方乌烟瘴气的,为什么喜欢来这里?”

严武笑道:“小子当年一路从长安往江南,再差的地方也吃过睡过,早就习惯了。”

“那你后悔过没有?”吴怀实道。

严武一愣:“后悔什么?”

“侯莫陈三娘,”吴怀实淡淡道。

严武瞬间呆滞,仿佛陷入某种回忆当中,片刻后,突然趴在桌子上埋头痛哭。

那是他的心上人啊,当时只想着不能给亲爹招惹麻烦,害怕连累家人,再加上捕吏已经追来,慌张之下失了神,脑子一热,就干下了那件事。

从那以后,他经常会梦到三娘找他哭诉,说他是狠心的负心郎。

这是他一辈子的心结,永远解不开。

吴怀实也没有去劝,自己独自倒酒喝酒,任由严武哭个痛快。

人这辈子,谁还没有做过错事呢?有些人做错了事,甚至都不会自责内疚,这些人的心不是肉长的。

严武终究年纪小,正是人的一生最容易犯错的年纪,只不过严武犯的错,是给他自己留下了永远无法抹掉的痛哭回忆。

良久,严武抬起头来,擦了擦眼泪,环顾四周,发觉并没有人在注意他这边。

也是,喝多了哭闹的人多的是,不新鲜。

“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因为我,眼下让你里外不是人,滋味不好受吧?”吴怀实淡淡道:

“金吾卫那个地方,我看你也待不下去了,跟我走吧?”

“去哪?”严武愣道。

吴怀实笑道:“还能去哪?我只能安排人进两个地方,一个是内侍省,一个是右羽林,你要是想进内侍省,我也不介意,就怕严公过不去。”

严武苦笑摇头,道:

“右金吾的差事,也是隋王帮我谋来的,我不能走。”

“继续待着,只会受尽白眼,遭人冷落,有何趣味?”吴怀实是真心喜欢严武,不单单是因为严武这次帮了他的忙,帮他顶了锅。

更重要的缘法,这玩意说它玄,它也玄,说它真实存在,也确确实实真实存在。

也许是崴脚之后,搀扶你去医务室的那条臂膀,也许只是炎热夏天突然递来的一杯冰可乐,又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笑容,就会让你觉得,这个朋友交定了。

这就是缘分,难以形容的奇妙感觉。

严武还是拒绝,他不愿意抛弃李琩投奔他人,那是背信弃义。

吴怀实没有坚持,拎着那壶葡萄酒走了。

他是帮高力士顶锅,高力士帮圣人顶锅,最后锅扣在了严武脑袋上。

那么严武的安排,他都不用操心,跟高力士打个招呼即可。

这个人,他是要定了,他不愿意大好少年继续待在一个让人意气消沉的地方。

事情有我而起,由我而终。

回到宫内,吴怀实耐心的等待着,因为高力士在伺候圣人,大多数时间都见不着面。

一直到傍晚,高力士疲惫的离开的花萼楼,返回宫里的住所休息。

他的小院很安静,因为高力士白天都处在热闹的氛围中,好不容易交了差,喜欢独自一人安安静静,自己做些饭,饮一壶小酒。

院门外,吴怀实拎着那壶葡萄酒摇了摇:

“还有大半壶,与阿爷饮了如何?”

高力士笑了笑,打开院门就往里走,边走边说道:

“你小子一定是有求于我,说吧,是不是严武的事情?”

吴坏实跟着进入屋内,自顾自去柜子里寻酒杯,点头道:

“人家替我受了冤屈,我总不能就这么看着不管,他还小,这个年纪便将人心丑恶看的明明白白,不是什么好事。”

高力士笑着在餐几前坐下,道:

“你自己安排不就行了?怎么,人家不乐意?”

吴怀实拿来酒杯坐下:

“我面子小,说不动他,还得阿爷出面才行,这小子是一根筋,现在想不透,将来会明白的,与其主动走,莫要等人家将来把他踢出来,那才更丢人。”

高力士点了点头:

“代人受过,确实委屈了,我会跟李林甫打个招呼,就去右羽林,担任兵曹参军事。”

“低了,”吴怀是给高力士倒酒道:

“严武年纪虽小,在隋王宅的品级可不低,帐内府典军,正五品上呢。”

高力士饮了一口葡萄酒,愣道:

“王府幕职,眼下都是虚职,有阶无权,但右羽林可不一样啊。”

吴怀实笑道:

“我提前给他腾出一个位置,右羽林下,右翊府右郎将。”

左、右羽林军,中郎将之职,掌领翊卫之属,以总北军宿卫主事,左、右郎将为贰焉,正五品上。

高力士笑了笑:

“随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