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满则溢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满则溢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子其实有一句话说错了,他们兄弟里面,其实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有问题。

老大庆王李琮,他的媳妇是窦锷的堂姐,妻子加上好几个小妾,也没能给他生下一儿半女,说明什么?说明问题就在李琮身上。

但是,李琮因面部有伤,与储君擦肩而过,本来就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你要再说他不能生,他还活不活了?

人活一张脸,所以当年李隆基特别警告过,谁敢说李琮不能生,直接砍了。

那么庆王妃窦氏就将这口锅顶了,自言是自己不能生育,而李琮也将自己的所有小妾全部打发掉,女眷只剩下妻子一人,夫妻俩也算是相依为命。

老二废太子瑛,有五个儿子,五个全是庶出,死后全部过继给了庆王李琮。

其中老三李倩是小儿麻痹症,天生残疾,生母出身又差,所以鲜为人知,这五个全部没有继承权。

那么老三就是太子李绍了,李绍的长子李俶,毫无疑问,拥有大唐皇室第二顺位继承权,是当下皇孙当中地位最高的。

这小子刚出生的时候,李隆基亲往探视便曾经说过: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地超过他的父亲,这个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

尤其那句: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是吾家一有福天子也,基本确定了太子李绍之后,就是李俶来接手他们家的产业。

这小子今年十六了,订婚封王,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为止大唐的第一潜力股。

“我怎么觉得你不怎么上心啊?”

少阳院,李绍正在与妻子韦妃商议长子的婚事,他不愿意亲自出面去找韦家,降尊纡贵,他落不下脸来,所以韦妃是最合适的。

但是韦妃还是日常照旧,除了去了几趟韦陟家里,回到少阳院依然是该干嘛干嘛,并不是很重视这件事。

她其实是一个好后妈,但是牵扯到自己儿子的时候,那可就不行了。

“我谈过了,紫薇郎说了,会慎重考虑的,”韦妃淡淡道。

中书令是紫薇令,中书侍郎便是紫薇郎。

省内两位侍郎,原本是户部尚书兼任中书侍郎的王琚,另外一位就是萧华了。

王琚不是死了吗?就在上个月,韦陟从中书舍人升到了紫薇郎,补上了王琚的缺,成为中书省两大台柱之一,他还兼着礼部侍郎和御史中丞,身兼三职,储相之选。

人家在族内说话有分量,不是因为级别高,而是因为他爹韦安石,就是郧国公,李旦时期的宰相,死后被李隆基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他们家跟杨洄的情况挺相似,郧公房,谁继承郧国公,谁就是宗长,韦陟目前看来基本上是不二之选。

“呵呵他还需要考虑?”李绍声音上扬,咧嘴道:

“怎么?他瞧不起孤?”

韦妃叹息一声:“紫薇郎又怎会轻视殿下?事情总需慢慢来,俶儿还未封王,又不是很着急。”

“你说的什么荒唐话?”李绍不满道:

“大郎都十六了,如今已经惦记上一个教坊的筝女,整日厮混,你非得等那个贱婢给他生个儿子才行吗?”

韦妃蹙眉道:“我私下嘱咐过俶儿,可以厮混,但不能让那个女人怀上皇家子嗣,俶儿是谨慎之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十六了,肯定有生理需求,这不叫乱搞,这叫水满则溢。

“不要以为孤不知道你在盘算什么?”李绍一拂袖子,不小心打在韦妃脸上,怒道:

“你不就是想替六郎(李僩)谋划吗?孤现在就告诉你,他不行,他上面五个哥哥,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大唐开国至今,继承人嫡庶之别,问题就出在李隆基身上,这老小子也是第一个庶子继位的,以至于到了李绍这里,庶子的身份他不敢不重视。

不重视,就是瞧不起他爹,以及他自己。

“吾儿可是嫡出,”韦妃力争道:

“我要还是良娣,不争也罢,但我不该是太子妃,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我不替六郎谋划,还有谁能帮他谋划?”

李绍一愣,一个巴掌扇在韦妃脸上,厉声道:

“你反了天了,一个妇人也敢左右我李唐家事?孤今天就告诉你,你再敢有这个心思,就给孤滚。”

儿子是自己的血脉,但媳妇不是,媳妇能换,儿子可换不了,李绍其实并没有错,当然了,韦妃也没有错,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考虑罢了。

他们俩的争执,不仅仅是家事,也是国事,夫妻俩没有处理好,以至于陷入僵持。

韦妃没有再说一句话,捂着脸离开了房间。

太子妃,不是太子能废的,只有和离一个途径,必须女方同意才行,不同意你也离不了。

李绍怒不可遏,疯狂在屋内打砸家具,他在外面是一位仁厚勤俭的储君形象,但在家里,就是另外一副样子了

韦妃的曾祖,是唐初名将韦云起的弟弟韦云平,正宗的彭城公房,与韦家其它几房也一直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韦妮儿她们这一支,出自韦孝宽三子韦总,韦陟则是出自韦孝宽六子韦津,绝对的近亲了。

所以别看韦昭训眼下混的不求行,但人家家里牛比人太多了。

而京兆韦氏眼下能拿的出手与李俶配对的,只有韦妮儿一个。

“你们都说说看吧,我平日难得空闲,今晚先将事情议个大概,”韦陟在自己家里,主持宗族议事。

他的家也在平康坊,不但有宅子,中曲还有门面楼。

“牵扯太大了,右相盯的很紧,太子妃那边肯定是不愿意的,韦坚不是也有信吗?咱们要是同意了,韦坚恐怕要闹事,”堂弟韦廉率先说道。

他的职位,是吏部考功司员外郎,这是一个相当牛逼的岗位,窦锷被免职,也得经他的手。

将作少监韦兰做为彭公房代表,皱眉发言道:

“别说的那么难听,你们要是真干的出来,我们才会闹,不去做,我们自然也不会不满,诸位,太子妃可是有儿子,得陇望蜀可就没意思了。”

来自逍遥公房的少府少监韦銮附和道:

“事情确实不能这么办,别的不说,右相那关过不去啊,婚嫁一事从来都不是轻易就能下决定的,韦妮儿性耿直,不如太子妃沉稳,不宜嫁给太子长子,族内因此遭祸,历历在目,诸位不可不谨慎啊。”

他是暗指中宗皇帝的韦皇后,韦皇后一出事,驸马房都快绝后了,其它几房或多或少也被牵连。

这就是性格不稳埋下的祸根。

嫁给继承人,需要全方位考虑,富贵还是灾祸,有时候就在一线之间。

韦陟点了点头,看向当事人韦昭训,皱眉道:

“大郎怎么看?”

韦昭训叹息一声:“弟不敢拿主意,全凭兄长做主。”

韦陟皱眉沉思半晌,看向众人,缓缓道:

“这件事两难啊,不瞒诸位,我其实也没有主意,太子已经催我多次,既然大家倾向于不嫁,那么该如何应对东宫,你们给我拿个主意。”

韦兰率先道:“东宫有吾妹顶着,此事无忧,就说韦妮儿配不上太子长子,请太子另选良媳。”

“那你去说!”韦廉闻言,顿时不满道:

“让你出主意,不是让你乱来,你这个建议兄长如何启齿?这不是扫太子颜面吗?”

韦銮也是一脸鄙夷的看向韦兰:

“太子妃真的顶得住吗?她太良善了,容易被人说服,韦坚不在京,她便没有主心骨,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此事,导致太子与太子妃不睦,所以这件事还真不能让太子妃去顶,亏你还是亲哥哥,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这话韦兰不好反驳,于是将矛头又指向韦昭训,没好气道:

“你那个闺女还未出阁,便在长安赫赫有名,整日斗鸡走狗,闯出好大的名声,现在好了,让人家盯上了?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上嫁是别想了,能别嫁的太惨,你就偷着乐吧。”

韦昭训一愣,拿起自己桌子上的杯子就朝韦兰扔了过去。

“嘭”的一声,没有砸中。

他肚子里憋着一股气,却是无处发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也算看明白了,李林甫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郧公房与少阳院沆瀣一气。

太子妃的彭公房实力有限,但郧公房可不一样,一旦选择站队,影响极其之大。

偏偏眼下,朝堂之上最惹不起的人,就是李林甫。

韦坚现在又是势头正盛,坚决表态不同意,那么其它几房势必会重点考虑韦坚的立场。

家族嘛,最忌讳的就是内斗,外部压力再大,也抵不上内部出问题带来的危害严重。

所以韦昭训基本确定,闺女嫁不进少阳院,但是拒了太子长子,谁敢再接收呢?

正如韦兰方才所言,只能嫁的惨一点,太子那边才能消气。

韦陟望着脸色铁青的韦昭训,又扫视众人一眼,随后道:

“这件事还是需要看圣人的心意,我明天觐见圣人之后再说吧。”

“兄长说的没错,”韦銮点头道:

“太子长子,地位非凡,最后拿主意的肯定还是圣人,我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得圣人点头,事关家族,兄长务要谨慎。”

韦陟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他的地位,想要见李隆基那是轻而易举,但是他眼下还是十分担忧,担心圣人的心意,会让他们很为难。

这个宗长不好当啊

李俶与韦妮儿的配对,一开始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如今已经在长安闹的沸沸扬扬。

但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太子与韦昭训,对此矢口否认,以至于打韦妮儿主意的世家子弟,只增不减。

李绍不愿意承认,主要是因为李隆基那边没反应,他不敢认,虽然是自己儿子,但是李绍心里也清楚,李俶婚事的决定权,七成在圣人,剩下三成才是他。

所以他才想着背地里联络韦家,提前将事情敲定,只要双方同意,再报至圣人那里,圣人也不好否决。

如果他直接奏请圣人,难免有交构韦家之嫌,他那个爹又比较忌讳这个。

至于韦昭训为什么也不敢承认,自然是因为皇帝和太子对外都没有表态。

闰四月二十,晌午,中书门下。

李林甫躺在公房的床榻上午休,儿子李岫则是直接在外面的政事堂,拿出中书门下的大印,哈了一口气,盖在了一封属于他们将作监的公文上面。

今年十月份,圣人要移驾华清宫,但是那边的修缮工程,还有一些没有完成,将作监需要一笔四万贯的拨款,李岫已经将工程用度的明细做好,晌午来盖印了。

“王鉷那个王八蛋,逢迎这两字算是被他用到登峰造极了,”李岫将公文收好,进入内间卧房,道:

“大盈和琼林还没修成,他又谏言圣人在华清宫也兴造新的内库,圣人还准了,阿爷今年还需想办法,再挪一笔营造费用。”

李林甫躺在榻上并没有睡着,他才是真正的日理万机,休息的时候,做梦的时候,都与国事有关。

只见他双手叠放在小腹,闭目道:

“只要是圣人用度,千难万难,也要准备周全,一个韦坚,一个王鉷,都想学老夫,画虎不成反类犬,该修修吧,你再见到王鉷,给他五个耳光,告诉他,这是右相让给的,以惩他擅作主张之罪。”

王鉷这个人,比杨慎矜更难管理,明面上依附李林甫,但是营造华清宫内库的事情,提前却没有跟李林甫商量。

李林甫知道对方打的什么算盘,其实就是向圣人表忠心,好让圣人知道,我王鉷是圣人的狗,绝不是右相的狗。

“哈哈”李岫笑道:

“儿子明白,这句话我会带到,但耳光就不必了。”

躺在床上的李林甫嘴角微翘。

这就叫老子给一巴掌,儿子赚人情,届时王鉷会认为,自己与李岫这段时间结下了深厚的交情,从而对他高抬贵手。

毕竟是李林甫手把手调教出来的,李岫自打成年之后,基本没有将自己的信任随意交附他人。

“韦妮儿的事情,最近闹的挺大,迎月在背后出力不小,”

李琩拎着坐席在榻边坐下,笑道:

“阿爷好手段,您只是稍微那么一出手,就将少阳院和韦家搅的一团糟,我当时还反对,担心圣人顺水推舟促成此事,那么对咱们将是大大不利,现在好了,迎月又将韦妮常去隋王宅的事情给捅了出来,真想看看此时太子的脸色。”

李林甫的消息网是最庞大的,从严武的事件开始,太子妃便常去隋王宅,他派人严密监视,将所有消息汇总之后,抽丝剥茧,基本上判断出,是太子有意拉拢隋王,而隋王则是顺水推舟,如今,兄弟俩在表面上已经达成和解。

这可不行,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你俩都得不和。

李琩想将太子的矛头引向杨玉环,但是李林甫还是想将太子的矛头引向李琩,这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李迎月就是那个搅屎棍,斗鸡走狗也是她所擅长的,与韦妮儿属于同道中人,是她告诉韦妮儿,隋王自从见过她之后,便对她十分仰慕。

韦妮儿相信了,真的以为李琩看上了她,所以才有南曲达奚盈盈那边,跟李琩摆脸色的情景。

虽然她知道自己不可能给人做小,但先入为主的以为李琩仰慕她,却又去招惹达奚盈盈,是人品作风问题。

也是小女孩的古怪心理作祟,因此常常借口去隋王宅,就是想看看,李琩仰慕她到了哪种程度。

别人的仰慕不值钱,李琩的仰慕自然另算。

这不就类似于女频文当中,世家小姐被皇子看上的场景嘛,还要扭扭捏捏装出一副不情愿,摆出一副被动的样子,好吊足观众的胃口。

韦妮儿没有那么不堪,但她所表现出来的,确实是这样。

“这件事左右都是对咱们有利,”李林甫缓缓睁开眼:

“他们真要是成了,韦坚与太子必然关系紧张,韦家内部也会因此而起纷争,圣人对太子的顾忌只会越来越深,这事要是成不了,太子固然失去了与郧公房联姻的机会,与李琩维系没几日的假感情,也便随即破裂。”

李岫点头笑道:“十八郎也是,立场要鲜明,才好判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他以前不是这样,现在奇了怪了,变的能屈能伸了。”

“他想做乌龟,老夫不允许,”李林甫沉声道:

“我是没有退路的,但是他有,自然可屈可伸,太子妃不也常去他那边吗?这又是一件可以大书特书的事情,只不过要看时机,现在用了,对大家都不好。”

李岫好奇道:“今早韦陟去花萼楼见了圣人,应该就是在谈论这件事,阿爷知晓圣人的态度吗?”

“这次不好猜,”李林甫缓缓起身,李岫赶忙起身去扶。

只见李林甫坐直身子,淡淡道:

“凡事都有可能,圣人如果准许,那么多半是要给我施加压力,逼迫我加大针对东宫的谋划,如果不同意,那自然就是不希望太子得到郧公房这样的强大助力,说不准的。”

“嘶那儿子就不懂了,”李岫疑惑道:

“既然圣人有可能同意,阿爷又何必谋划这件事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如果韦妮儿真的嫁给了李俶,咱们不是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林甫微笑摇头:

“风险与利益共存,东宫势力愈大,那么圣人就需要赋予我更大的权利来制衡东宫,萧嵩完了,李祎还能活几年?没了这俩人的支持,东宫必然势微,那么相应的,圣人也会削弱我的权利,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儿子越听越糊涂,”李岫只觉听的云里雾里,迷糊道:

“那么没有郧公房的支持,太子力微,阿爷的权利势必也会被局限,对咱们也没有好处啊?”

“重点就在韦坚,”李林甫耐心的解释道:

“韦坚起势已经是拦不住了,圣人近来常常将韦坚挂在嘴边,这是快要嘉赏的苗头,韦坚爬的越高,目前来说,对我们越有利,就让他蹦跶几年,到时候一举收拾掉。”

韦坚也是一个老阴比,他在疏通运河的时候,向朝廷要了河工的拨款,也就是工资。

因为在大唐,免除劳役的地区,就是长安-洛阳-江南这条生命运输线,以及其它少数地区。

你雇佣河工,是要花钱的,但是韦坚给改了,长安至洛阳一线,今年的劳役不免,等于是韦坚拿了朝廷的钱,又没给河工发下去。

钱去哪了?换成恶钱买粮了,朝廷拨款从来不拨恶钱,韦坚又有兑换渠道,拿着河工的血汗钱,讨好了李隆基。

这件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李林甫目前也不敢张扬,毕竟这种手段本来就是给朝廷脸上泼脏水,传出去圣人脸上无光。

所以河工及沿线的州县衙门,现在都在怨恨李林甫,以为是李林甫给改了政策。

其实人家韦坚这个河道转运使,也有这个权利。

“这个天杀的王八蛋,在平准署,就将杨慎矜给坑惨了,如今又摆了阿爷一道,”李岫嗤笑道:

“我算是看出来了,他的才能就是拿国家的钱,左手倒右手,献给圣人。”

李林甫笑道:

“老夫尚且因增赋而焦头烂额,他哪来的新路子搞钱?不过是压榨下面而已,但现在圣人喜欢他,这就是才能,此人与王鉷一样,确实是国之大才,只是没用到正经地方,或者说,他们太心急了。”

李林甫是顶级财政专家,自然看得出韦坚和王鉷,都是实打实的人才,但眼下国家的财政全在他一个人手上,他又不可能放权,所以这两人想要起来,只能另辟蹊径。

李岫点了点头,在脑中消化许久之后,转移话题道:

“那阿爷觉得,韦妮儿这件事,十八郎能不能看出来,是咱们搞的鬼。”

“看出来又如何?”李林甫笑道:

“看出来,他也不会说出来,不然便是太子与老夫这边,两边不讨好,他想坐山观虎斗,老夫偏偏要拉他下水。”

李岫捧腹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