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争气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争气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呕~~~”

大清早的,郭淑的这番动静,就连玉真公主都惊动了。

她的延生观,本来就是万事俱备、五脏俱全什么都有,刚听说郭淑犯呕之后,她便赶紧令观内几名擅长带下病的女冠,前往查看。

难受是真难受,但郭淑的心情是极好的。

本来大清早刚起床,还一切正常,结果早饭吃完之后,她就觉得不对劲了,开始疯狂的呕吐。

这下好了,自从吐罢之后,感觉闻什么味道都觉得恶心,时不时便干呕,几名女冠一个搭脉,一个摸额,还有一个已经着手写方子了。

“恭喜隋王,王妃有喜了,”女冠们一个劲的向李琩道贺。

已经赶来的玉真公主,在得到确切答案之后,将李琩叫离了屋内。

姑侄俩就这么在观内看似漫无目的的溜达着。

“四娘双身,意义重大,”玉真公主皱眉道:

“眼下有很多人不想听到这个消息,也有很多人想要听到这个消息,我已严令此事不得外传,你尽早回京吧。”

李琩点了点头。

不希望听到郭淑怀孕的,首当其冲就是杨玉环,因为这样一来基本证明了,是她不能生。

而最希望听到这个消息的,那就是太子了,杨玉环真要不能生,他自然少了一层隐忧。

但是呢,李琩不希望太子没了这层忧虑,你得继续敌视她啊。

“侄儿总不能空手回去吧?”李琩笑道。

玉真公主小声嘱咐道:“今天晚上,你这样”

当晚,月黑风高。

几名在外的公主府老仆,悄摸摸的上山了,与偷偷离开道观的李琩汇合之后,一行人抬着一尊玉佛,摸黑前往楼观台东面的闻仙谷。

闻仙谷这个名字起的好啊。

这片谷地一直以来都是周围道士们做早课的地方,本来是清净之地,每日清晨,霞雾笼罩仿若天地灵气,道士们于此修行,仿若置身于仙境当中。

山水泼墨,云霞走笔,怪不得终南山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

一行人也没有点火把,就这么全靠摸索,李琩裸露在外的手臂、脖子、脸庞,都被荆棘给划伤了。

干这种事情,确实需要鬼鬼祟祟。

因为天黑,所以李琩什么都看不清楚,否则的话,他就能看到,眼下的谷地当中,好多地方都被翻找过。

一片狼藉,坑坑洼洼。

就冲闻仙谷这么名字,葛延昌他们也不肯错过,不过眼下嘛,听说他们已经深入山中,钻进了原始森林。

没有内部消息,做事情就是容易南辕北辙。

“挖吧,挖深一点,”一名老仆吩咐一声后,七八个人开始动手开挖。

随后这名老仆朝李琩道:

“隋王观察一下周遭情景,记在脑中,或是做个隐秘的记号。”

李琩点了点头:“来的路上,我已经在脑中强记,应该不会出错。”

肯定错不了,因为他只要知道埋在闻仙谷就行了,届时大可以派人刮地三尺再挖一遍,只要是他和武聡的人挖到,都等于是他的功劳。

忙活了近两个时辰,一切妥当,这帮人还拿着夯土工具,将土层压的实实在在,以免被人看出来这是刚埋的。

等到一切完毕之后,李琩返回了延生观,而那些老仆们则是不知去了哪里。

别看玉真公主入道了,人家的产业相当庞大,食邑两千户,家仆多了去了。

丈夫深更半夜出去一趟,郭淑肯定疑惑,等到李琩回来之后,正想发问,骤然见到丈夫身上的伤痕:

“赶紧用热水洗洗,阿奴,安青,快侍奉郎君。”

李琩笑呵呵的换掉脏衣,任由女婢为他擦拭着伤口,看向妻子笑道:

“你今晚做一个梦,就说梦到玄元皇帝告诉你,他老人家的神像在闻仙谷,而具体地点,他老人家在梦中也告诉你了,你明天随我一起,去闻仙谷指出神像所在。”

郭淑一脸错愕:“妾何德何能,怎有资格得玄元皇帝托梦?”

她本来就冰雪聪明,听到李琩这么交代后,基本已经猜到,神像的事情,多半是假的,丈夫今晚就是出去安排去了。

李琩指了指郭淑的肚子,笑道:

“你没有资格,但是你肚子里的孩子有资格,为了孩子将来,你今晚也得有这个梦,孩子可是我李唐血脉,玄元皇帝赐给孩子机缘,再合适不过了。”

郭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那么现在开始,她就要开始计划明日该如何应对,脑子里要将明天可能遇到的任何情况,做一个提前预演,以保证外人看不出她是在撒谎。

一整晚,她都在琢磨这件事,因为丈夫那句话:为了孩子将,所以她必须用心。

翌日一大早,郭淑便与李琩第一时间前往玉真公主所在的静室,然后将自己昨晚做到的梦,详尽的叙述出来。

玉真公主也是老演员了,听罢之后只是微笑点头,然后趁郭淑不注意,狠狠瞪了李琩一眼。

你小子,什么事都想占便宜,你爹做个梦,你也有样学样,让媳妇也做个梦,玄元皇帝就那么闲吗?

忽然,玉真公主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眉头一皱,破口道:

“不妥!”

郭淑一愣,顿时一脸疑惑,难道是自己哪里露出马脚,被公主识破了?

不合适啊圣人是玄元皇帝托梦,你也是?这么说你俩一个级别喽?只听玉真公主皱眉道:

“你一个妇人,玄元皇帝给你托梦干什么?改一改,改成万寿仙君(窦太后)为好。”

郭淑目瞪口呆,转头看向丈夫,她本以为玉真公主什么都不知道,对方这话一出,她立即便反应过来,原来公主也知情啊,你怎么不告诉我?

李琩看出郭淑的埋怨,笑道:

“不告诉你,是想看看你的道行,能不能过得了姑母的法眼。”

说罢,李琩看向玉真公主道:

“就按姑母说的,是太后托梦。”

玉真公主声音冰冷道:

“你们跟我玩这套,就不怕我在你父皇面前揭露你?”

“正如姑母所言,四娘腹中孩子,牵扯极大,”李琩淡淡道:

“为了孩子,姑母就帮我们瞒这一回吧。”

玉真公主冷哼一声,真服了你们爷俩了,不愧是爷俩啊,套路都一样。

两个都在扯谎,她夹在中间能怎么办呢?那自然是两个都没说谎了,如果郭四娘托梦一事是假的,那么所有人自然而然就会怀疑,圣人那个托梦又是否是真的呢?

十八郎不就是看穿这一点,才敢这么安排吗?

她欺瞒李隆基,其实是无所谓的,到人家这里就不叫欺君了,而是对哥哥的善意谎言。

接下来,李琩开始着手安排,将苏灵芝给叫了回来,然后与武聡的右骁卫汇合之后,开始在周边的村庄雇佣村民,对闻仙谷来一次大扫荡。

下午申时,数百人的队伍进入山谷,开始拿着各类工具到处开挖,至于为什么来这里找,因为万寿仙君给王妃托梦了。

“具体位置是哪啊?王妃得给个准话啊,”

武聡得知郭淑被太后托梦,兴奋异常,他自己手里都拎了把铁镐,就等郭淑指出位置,然后就要亲自去挖。

这种事情,他不想被人代劳。

郭淑已经指错了三处地方,这三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旁边有块青石。

不是她的错,是李琩的错,毕竟是大晚上过来埋的,李琩一时间也摸不准究竟在哪,只是记得旁边有块大石头,但那块石头长啥样,黑灯瞎火的他也不知道啊。

于是接下来,在郭淑的指点下,武聡先后又挖了两处地方,还是徒劳无功。

武聡虽然出身好,但身体是相当强悍的,因为大唐尚武,这小子又是个军将,平时就爱好武艺,所以练得一身腱子肉。

挖了这么久,虽然浑身大汗,却并不觉得多么劳累。

他比其他人对郭淑更有信心,因为他和李琩不一样,不是那种生而便是道门子弟。

出生不是,想要入道,《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你必须能背下来。

所以武聡在钻研道学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名虔诚的道教信徒,比李琩纯多了。

一直到了深夜,早早发现真正埋藏神像地点的李琩,终于暗示郭淑,然后由郭淑指给了武聡。

歇了一个时辰的武聡当即继续。

只有天黑,才能避免别人发现夯土层的问题。

新埋的和旧埋的,终究不一样,经常干活的老手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李琩才一个劲的怂恿武聡去挖,因为这小子平时练的是武艺,不是挖坑,看不出哪里不对劲。

“别动!”

突然间,武聡大叫一声,随即从一旁夺过一个火把,往坑里一照,顿时一抹碧玉的晶亮出现在脚下。

武聡兴奋了:

“都给我让开。”

“tuitui”只见他朝着双手吐了两口唾沫,然后先沿着土坑周边轻轻的刨着,在确定神像大致的大小之后,这才改用小铲子,一点一点的挖。

李琩看在眼中,不得不承认玉真公主的那些老仆真是行家里手,这夯土打的,太结实了,武聡一双手已经磨出血来了。

这时候,其它地方的人们也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簇拥了过来。

左卫苏灵芝一脸鄙夷的望着坑内的武聡,一个人想要独吞功劳是吧?给你搭把手都不让,这个王八蛋,遇到这种好事的时候,你是真卖力啊。

眼瞅着武聡进展太慢,李琩不耐烦的朝着苏灵芝道:

“你也下去,小心一点,损坏了神像,你们俩自己去跟圣人交代。”

“好嘞!”

苏灵芝顿时一脸兴奋,先是削了一根木铲,这才跳下去,小心翼翼跪在地上,清理着神像周边的泥土。

挖掘工作是非常消耗时间的。

武聡和苏灵芝又是两个笨手笨脚的玩意,一个半时辰,浑身裹着泥土的神像,终于被挖到根上了。

神像其实也不大,连三尺都不到,但却非常重,因为是一整块玉料实实在在雕刻而成。

大唐当下的手工工艺,木雕与泥塑还好说,很多都能做的栩栩如生,但玉雕,李琩说句良心话,也就那样。

但是没办法,三种雕刻材质,只有玉雕能入土,另外两种埋土里不用多久,自己就腐朽了。

随着神像出土,山谷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人们纷纷朝着神像跪拜。

武聡和苏灵芝更是虔诚的不要不要的,一揖三叩首再一揖,这是一礼,一礼行三遍,就是三拜九叩,标准的道家礼仪。

也不知道郭淑是因为怀了孩子而兴奋,还是真的入戏了,她也是泪流满面朝着神像揖礼。

“灵芝,你现在就快马加鞭,回长安给圣人报喜去,”李琩道。

苏灵芝一脸兴奋,好家伙,给圣人道喜大功一件,指不定赏我点什么。

“喏!”

只见他大声答应,便带着几个人抄小路往谷外跑,恨不得马上跑回长安。

“玄元皇帝降祥瑞,佑我大唐,今夜每人赏钱五百,肉食一斤,米一斛,”李琩大声说道。

人们兴高采烈,纷纷谢赏。

李琩借着时机,继续大声道:

“王妃今怀六甲,得万寿帝君赐福,幸寻到玄元皇帝像,倍赏之。”

赏赐翻倍了。

那么接下来,便是大家恭贺王妃有喜,开始讨赏了。

不得不说,大唐有些习俗,确实很亲民,富贵家庭有喜事了,他们会出去散发钱粮布,给那些平民,为的是图个吉利。

家庭条件越好,发的越多,发的越多非但不觉得心疼,还越高兴。

李琩承诺了,让大家只管等着,更多的赏赐等他从长安运来,便给大家分发下去。

神像被郑重其事的从坑内抬出来,立即便有人建议,别的道观容纳不下道祖真身,需要临时搭建个地方,为道祖遮风挡雨,直等到圣人将道祖迎回

四月初七,

李隆基刚吃过晚饭,打了一个饱嗝,令高力士打开殿门。

他就这么坐在殿内,悠闲的望着夜空。

今晚吃的有点饱,他得消消食,杨玉环则是在一边逗弄着几只鹦鹉。

“太真真可笑,她跟鹦鹉说什么话?好像它们能听懂一样?”李隆基朝高力士小声吐槽道。

高力士笑道:

“这是太真娘子的童趣嘛,所以太真这个道号,圣人起的太好了,再也没有旁的字可以替代。”

李隆基抚须一笑:

“太真,太假,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说着,李隆基突然皱眉。

高力士反应快,发觉殿外站岗的内侍有异,赶忙出了大殿。

只见远处的广场上,几点火光正以极快的速度朝这里奔来,离得远远的,就有一名内侍高声朝着大殿方向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玄元皇帝的神像找到了。”

那人口中一直在反复的吆喝着同一句话,等到更近一些,高力士才听清楚。

他先是眉头一皱,随即露出一副兴奋的模样,激动的返回殿内,朝着李隆基跪倒:

“道祖显灵了,道祖显灵了,他老人的神像真的寻到了,恭贺圣人!道祖佑我大唐”

李隆基双目圆睁,怎么这么快?不是跟你说了不用着急吗?

只见他大喜起身:

“快让使者进来!”

送信的在这个当口,都成使者了。

苏灵芝累的浑身是汗,进殿之后便跪倒在地,抹了一把汗,先是磕头恭贺李隆基,然后在基哥的催促下,将事情经过详细的讲述出来。

天塌了十八郎这个瘪犊子太会借势了。

李隆基脸上继续着兴奋激动的表情,目瞪口呆则是留在了心里。

你怎么这么会播种?早不怀孕晚不怀孕,偏偏这个时候怀上了?这下好了,朕用屁股想也知道,别人肯定认为,郭四娘肚子里的孩子,是道祖和万寿仙君庇佑,朕不想优待都不行了。

天塌了杨玉环的目瞪口呆是完全挂在脸上的。

这么说是我不能生?

李隆基大喜,看向苏灵芝道:“你叫什么名字?身居何职?”

苏灵芝赶忙道:“回禀圣人,下臣武功苏氏,字灵芝,现居左卫勋一府司阶参军。”

“好名字,朕授你为迎仙使者,带着朕的龙武军前往闻仙谷,迎玄元皇帝像入宫,”

说罢,李隆基忽又觉得不妥,道:“不,让李林甫也去,还有太子,令将作监在谷内刻碑立观,就叫会灵观,朕在兴庆宫等着你们。”

“喏!”苏灵芝大喜过望。

等人都离开之后,李隆基瞬间换了一副面孔,看向高力士道:

“瞧瞧,这就是为什么朕不能让他们出去,出去一个,就在外面乱搅和,双身就双身吧,还太后托梦?她怎么不说玄元皇帝也给她托梦了?”

高力士笑呵呵道:

“终究是好事,恭贺圣人了,我李唐皇室,将再添血脉,枝繁叶茂,绵绵不绝。”

李隆基冷哼一声,皱眉道:

“你觉得,是十八郎教坏了郭四娘,还是郭四娘教坏了十八郎?”

“都是圣人的子孙,都不坏的,”高力士道。

“你呀,和稀泥,”李隆基抬手指了指高力士,发觉高力士正在给他使眼色,于是他转头看向殿内一侧。

只见杨玉环低着头,手里端着鹦鹉笼子背对着他,一声不响。

李隆基瞬间反应过来,看样子太真是在伤心自己不能为朕诞下子嗣。

其实在他看来,与杨玉环之间没有孩子是好事,他的子女已经够多了,多到其中一半他看见都觉得讨厌。

再者说,自己想给太真册封,那么将来更不宜有孩子,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李隆基这一次不会去哄,你有朕就足够了,要什么孩子啊?

少阳院,

李静忠在外面敲门道:

“殿下,殿下,好消息,玄元皇帝神像找到了。”

屋内的李绍闻言,猛地掀开被子起身,令内里的女婢打开房门,让李静忠进来禀报。

隔着屏风,李静忠将事情经过描述一遍,随后道:

“陈大将军说了,明日一早,殿下就需动身,卯时在明德门汇合,一同前往楼观台”

“真争气!”

李绍听罢之后大喜,在屋内握着双拳,来回的踱步着:

“好样的,四娘好样的,这下好了,不是十八郎的问题,是杨玉环的问题,我看她得意至几时?”

太子妃韦氏也是非常高兴,赶忙令女婢为她穿衣:

“眼下时辰也不早了,殿下需早早准备,这是大事,也是好事,李静忠,立即准备车驾,殿下寅时就要出门,否则恐怕来不及。”

“奴婢这就去安排,”李静忠兴奋的去了。

韦妃也开始梳妆打扮,因为她要跟着一块去,梳妆台前,韦妃一脸欣喜道:

“太子觉得,四娘那个梦,是真是假?”

李绍仍处在兴奋当中,闻言哈哈一笑:

“都在放屁,十八郎还要点脸,说是祖母托梦给的四娘,至于那位,呵呵”

“太子一点不介意吗?”韦妃笑道:

“这样一来,四娘肚子里的孩子可金贵了,如果是女儿还则罢了,若是男丁,恐获尊荣。”

李绍闻言愣道:

“你不是挺喜欢四娘吗?平日对十八郎亦为宽容,怎么?你介意?”

韦妃微笑摇头:

“妾身只是担心殿下介意罢了,也担心有人从旁挑唆。”

“呵呵孤才不会放在心上,”李绍笑道:

“再怎么尊荣,十八郎的儿子也就是个嗣王了,孤还不至于那么闲,去在意一个小辈,我们这辈儿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呢。”

大唐的嗣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嗣王除了一子袭嗣王外,余子封郡王国公或者郡公。

韦妃听到丈夫这么回答,顿时放心:

“我倒是觉得,十八郎这件事情办得好,他一定是收到消息,知道长安有人在诋毁他,想将杨玉环册封贵妃的事情推到他的头上,所以郭四娘双身,便是十八郎对这些谣言的回击,也是揭了杨玉环的老底,这下好了,圣人是否册封,还不一定呢。”

李绍哈哈一笑:

“我早就觉得是杨玉环不行,我们兄弟里面,还没有哪个在生育上出问题的,也就是十八郎当年太专情,一门心思想要杨玉环怀上,没有跟那个陪嫁女先试试,否则的话,何用等到今天,才能确认这一桩本该早就被人熟知的事实。”

专情?韦妃微微蹙眉,陷入沉思。

就在前几天,太子还说东宫良娣之位空悬,想着补上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