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别告诉别人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别告诉别人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结婚是要看日子的,要么也不会有订亲一说。

盛王李琦与武敬一女的八字都比较别扭,婚期直接定在了五月份,不过眼下已经开始准备了。

他现在还遥领着扬州大都督,所以扬州那边的官员,还需要给他准备一份厚礼。

这和李琩不一样,李琩结婚之前,已经卸任朔方节度使。

大唐在地方的一级行政单位,是十节度、四大都督府、六大都护府。

四大都督,就是隋朝的四大总管,并州、荆州、益州、扬州。

开元初,这些行政单位基本都被亲王和重臣遥领,真正在地方干事的,十节度是副使或知留后,大都督府是长史,都护府是都护。

不过因为大都督府权力过大,如今已经被虚置了,辖区各州长,直归朝廷管辖,大都督府的官员,成了空架子。

究其原因,节度地区已经成为庞然大物,如果腹地中央再出现大都督府这种大区总管,这个国家立即便会四分五裂。

结婚这种大喜事,就不要谈什么诫宗属制了,所以盛王府每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基本都是年轻人,王鉷的好大儿王准,神鸡童贾昌以及一众豪门子弟。

李琦的圈子就是这样,都是些喜欢玩乐的年轻人,一旦入仕,就会脱离他们这个圈子,变成正经人,所以李琦的朋友圈变动频繁,但也人数颇众。

“你们听说了吗?圣人要恢复后宫旧制,三夫人再没有了,变回从前的四夫人,”王准在酒席间八卦道。

李林甫家的六郎李崿笑道:

“说起这个,可就要谈到一桩趣事了,你们想听吗?”

“兄快说吧,洗耳恭听,”太原尹裴宽的儿子裴谞催促道。

李崿笑了笑:“都是自家兄弟,我说了,你们可不能外传。”

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是从一句“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开始的。

“一定一定快说快说”众人催促道。

李崿徐徐道:“皆因隋王的一句口误,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是隋王故意这么说的。”

听到事关自己亲哥,李琦瞬间一呆,愣道:

“与我阿兄还有关系?”

“没错,”李崿笑道:

“是隋王在兴庆宫,杨玉环当面,喊出了一声‘贵妃’,当时圣人都震惊了,但没有任何表态,不过听宫里传来的消息说,第二天,圣人便召见了礼部和尚宫局的宫官,看样子,杨玉环名分不低啊,至少都是个妃了。”

李琦听罢,脸色铁青道:

“谣言,我阿兄绝对不会这么说,这是故意有人传播,毁我阿兄名声,哪个王八蛋传出来的?”

李崿道:“侯莫陈超,他当时就在场,事后直接便在羽林军说起了这件事,也是从羽林军开始往外传的。”

“嘶侯莫陈超不敢乱传这种谣言吧?”王准皱眉道:

“圣人当面,他敢故意歪曲事实,给隋王脸上泼粪?若是假的,只怕圣人早已问罪了。”

李崿微笑点头道:

“所以说当下众说纷纭,我那位四哥便认为,隋王一向口风紧,圣人面前,断然不会说错这种话,但也有人认为,隋王是在讨好杨玉环,当然了,归根结底也是逢迎圣人心意。”

李琦听到这样的议论,脸色越发难看,这样的风言风语,对他哥哥的颜面损伤极大,侯莫陈这种级别的人物,怎么敢故意传播这种事情呢?

“我觉得”裴谞拖着长音,一脸神秘道:

“也许是宫里故意传出来的,为的就是试探大家,圣人若有意纳杨玉环为妃,其过程必然遭受多方劝阻,少阳院无疑最不能接受,那么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恐怕在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之后,会设法面圣,请求圣人收回成命,那么圣人便可借着这场风言,知道关于这件事,谁反对,谁赞成。”

李琦恍然大悟:“多半就是如此了,父皇其实是在为杨玉环晋封扫除障碍。”

在座的都是成年人,大多又都是顶级权贵,脑子灵光的不在少数。

主要是因为,基哥的套路已经被大家摸清楚了,干一件事之前,先放出风声试探朝堂的反应,反应大了,便徐徐图之,将那些反对的解决掉,反应小的话,便可直接推行。

所以李琦心里面也倾向于,侯莫陈没有撒谎,这种事他没胆子干的,因为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前面。

谁呢?李林甫的舅舅,韦坚的老丈人,楚国公姜皎。

当年李隆基要废王皇后,找姜皎商议具体步骤,结果这老小子出去直接就泄漏了消息,让人家王皇后的妹夫,嗣滕王李峤给知道,直接就把姜皎给告了。

李隆基当即大怒,MLGB的,你的嘴巴这么漏风是吧?妄谈休咎,杖六十,流钦州,滚犊子吧你。

但是呢,李琦不能认啊,就算是事实,在他这里都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侯莫陈这个王八蛋,我早晚收拾他,”李琦咬牙切齿道:

“诸君请畅饮,我有些小事,去去就来。”

说罢,李琦便离开宴厅,从府上小门出,赶往少阳院。

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最近正在与太子修复关系,如今这桩丑事一出,恐太子会迁怒阿兄,他得去解释解释。

“吾弟勿惊,孤比谁都清楚,十八郎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太子李绍确确实实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这话要真是李琩说的,那你干脆找把刀,自己抹脖子去死吧。

太子妃韦氏,那就更倾向于李琩了,闻言看向李琦:

“此事我们早已知晓,绝非十八郎的缘故,父皇宠太真过甚,如今竟要改制册封,这种大事,根本就不是十八郎一句话能决定的,他如今被打发去了终南山,可见是父皇故意为之。”

李琦大为放心,点头道:

“只要兄嫂不疑,旁人议论,阿兄也不会放在心上,我前几天还疑惑,找个神像,为什么会让我阿兄亲去,如今阿嫂此言,无疑令弟茅塞顿开。”

李绍阴沉着脸道:

“因为这件事由十八郎提出来,最是合适,最能堵别人的嘴,偏偏十八郎打死也不会去提,所以父皇破天荒的让他离京办差,这前脚才刚走,风声便出来了,呵呵”

“我和咸宜去劝,杨玉环一旦封妃,我们兄妹最不能接受,”李琦咬牙切齿道。

他是装出来的,其实李琩已经跟他和咸宜提醒多次,杨玉环将来名分不会低,他们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

咸宜口口声声的“贱人”都改了,如今也称呼太真了。

“很好,吾弟尽管出面,孤这边也会着手安排,万不能让那个女人,窃居妃位,否则便是我等之耻,”李绍脸色铁青道。

他比李琩反应更大,因为他妈妈,才是个贵嫔。

你没有追封我妈,却要封儿媳,我草你祖奶奶的。

等到李琦离开之后,韦妃叹息道:

“十八郎这些年受的屈辱也太多了,也真是难为他一个人在外硬撑,今后我夫妇二人,要多帮衬点,你恨惠妃,但十八郎并无过错。”

李绍点了点头道:

“他是真废了,怪不得出嗣之后,又是左卫,又是金吾卫,外人看起来好像父皇多么厚待他,实则是在欲盖弥彰,兔死狗烹,孤真担心将来也是他这样的下场。”

“不会的,”韦妃赶忙道:

“父皇再怎么压制东宫,也绝不会动易储的念头,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没听说过史书上,哪一朝有两个太子被废。”

“呵呵我太了解他了,”李绍双目无神道:

“你还没听过史书上哪个皇帝抢儿媳呢,他不照样干出来了?一日杀三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废皇后,杀惠妃,他都做了。”

韦妃浑身颤抖,瞪大眼睛不能置信道:

“惠妃是是父皇”

李绍叹息一声:

“我不敢保证,但我当年曾费工夫暗中调查过此事,所以有此猜测,这些年来更坚定自己猜的没错,三庶人的案子他推给了武惠妃,说是惠妃假传圣旨,召李瑛他们入宫,呵呵圣旨是一个妃子能假传的?中书省、门下省都要勘核,还要面圣确认之后,旨意才能颁发,惠妃是胆大跋扈,但绝不敢假传旨意,中书省那帮人也不是吃素的,真假一眼可辨。”

“这这是为什么?惠妃当年可是后宫独宠啊?”韦妃神情震撼,无法消化这道信息。

她的嘴巴超级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拎的清清楚楚,也正因如此,李绍才敢跟她说这些秘辛。

“因为父皇需要一个无能的太子,好让他可以继续稳坐帝位,”李绍面容呆滞,自嘲笑道:

“我的母亲位份低,我在十王宅里,也从来都不是被看好的那个,但是李琩不一样,他的支持者太多了,你再看如今哥奴的权势,这样的权势配合东宫,换做是我,我也睡不着啊。”

韦妃呆若木鸡,只觉身处皇家,可谓如临深渊,一个不好便是万劫不复。

这里没有亲情的,父杀子,子恨父,父子人伦在这里就是个笑话。

李绍深吸一口气,恢复神态,目光冷冽道:

“我一定会将这个位置坐稳,谁也别想从我手中抢走,他也不行。”

李琩在南边游山玩水,不亦乐乎,似乎寻找道祖神像已经不是一件差事,而是一份机缘。

一份非他莫属的机缘。

张萱给侯莫陈三娘作画,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当时却也参照永王妃的模样,有过几篇原稿。

这几篇原稿可要了命了,因为画稿中的女子形象,被人给认出来了。

这就是张萱的牛比之处。

严武当年私奔外逃,沿途都走驿站,相当于后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只有在驿站,你才可以更为快捷方便的获得饮水食物,以及马匹的草料。

所以两京走廊,还有洛阳至江淮的水陆驿,有不少人见过这小子。

一来穿着谈吐不凡,再者,个子太高,在江淮一带特别醒目。

陆陆续续有七十多人,已经抵达京师,大理寺安排这些人观看原画稿,以此指认严武。

其中有六个人,声称见过严武与画中女子在一起。

这下好了,张均兴奋了,直接就带着人往隋王宅,要将严武带走。

咸宜是当下大唐的所有公主当中,最难惹的,李隆基和武惠妃将她宠上了天,以至于性子非常跋扈,律法在她这里形同虚设。

“七十四人,只有六人指认,那不是还有六十八人认为所画非人吗?”咸宜站在王府外,脸色不善道:

“这样的证据你们都敢拿出来?”

张均不愿与咸宜胡搅蛮缠,所以这次出来,将他的弟妹宁亲公主给请来了,宁亲公主带人负责缠着咸宜,他带人负责抢人。

一时间,安兴坊闹出极大的动静,两边直接动上手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林甫的耳朵里,十六卫当中,有两卫未设大将军,由李林甫摄大将军事。

左右领军卫。

很快,领军卫来人了,说是奉右相令,将严武带走,案子由大理寺移交御史台审查,直接将张均的权利剥夺了。

至此,张均意识到,自己与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即将无缘了。

因为李林甫此举,无疑是要庇护严武,打算翻案。

但是他不死心,于是直接去了兴庆宫告状,说李林甫无视律法,肆意移交人犯人证,与严挺之结党营私。

当下的朝堂虽然派系林立,但够资格跟李林甫斗的,也就是东宫了,东宫还是占了个储君的优势,否则根本不是李林甫对手。

张均明显不是那颗菜。

他见到李隆基之后,李隆基直接甩锅给李林甫,让张均自己去找李林甫商量。

中书门下,张均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滚”这个词。

圣人都不曾辱骂我?你个哥奴敢如此轻视于我?

盛怒之下,张均撸起袖子就打算揍李林甫,结果被人给拖下去了,李隆基得知之后,治了他一个以下犯上之罪,罢了他的户部侍郎。

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过严挺之这下子,算是彻底被钉上了右相党这个标签,李隆基是否介意,谁也不知道。

三月二十,

严挺之进入尚书省,担任吏部尚书,王鉷因营造有功,接任张均留下来的户部侍郎。

王鉷已经跟着杨慎矜,投靠了李林甫,从户部司员外郎跳级至侍郎,符合循资格,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李林甫至今,已然成为开元以来权势最盛者。

陇右地区的军费,李林甫如数调拨,正在按批次的送至皇甫惟明手上,他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平康坊,右相府。

李林甫、裴耀卿、严挺之,三人坐着下棋,严挺之是那个观棋之人。

观棋不语真君子,虽然严挺之一直在旁叨叨,但他说的与棋局无关:

“我这件事,算是尘埃落定了,那么接下来,杨慎矜恐会向右相索要户部尚书,不知右相心意如何?”

李林甫落子之后,哈哈一笑:

“挺之这个索要二字,可谓一语道破,杨慎矜的才能,让他做太府卿已然足矣,户部尚书他干不了的。”

裴耀卿点头道:

“他是想以户部,来补韦坚于平准署落下的亏空,一旦交给他,户部立时也就亏空了,这个位置,少阳院是要给韦坚留着的,右相令韦坚筹集一百万石粮食,他一下子上缴一百四十万,圣人龙颜大悦,近来对韦坚赞口不绝。”

“老夫不同意,谁也别想进户部,”李林甫笑道:

“二位贤兄皆为坦诚之人,老夫在你们这边,无不可谈之言,杨慎矜,老夫会继续以户部尚书的位置吊着他,至于韦坚,没个三五年,想都不要想。”

严挺之道:“皇甫用钱,韦坚出力,应是太子打过招呼的,这两人可谓少阳院之左膀右臂,至于王忠嗣,终究还是圣人心腹。”

李林甫心知身边这俩人,早就看明白,他与东宫对着干的格局,是圣人一手缔造出来的。

但是这种事情,谁也不会明说。

“严武的案子,老夫跟李适之打过招呼了,那六个多嘴的,会改口的,大郎的事情,几日之间便有定案,挺之近来,最好与李适之多走动一下。”

严挺之摇了摇头:“那就不必了,右相既然已经安排妥当,我是放心的。”

“你是觉得卢奂会帮你在李适之那里说好话吧?”李林甫笑道。

“哈哈”严挺之笑道:“右相对国宝郎还是了解的,他肯定会多此一举。”

李林甫如今心情大好,严挺之的归顺,直接给他带来了两员大将,卢奂和李齐物,还可以借此维系与高力士的关系。

卢奂眼下,至少在表面上,已经不会与李林甫再对着干了,一应政务,相当配合,但李林甫也知道,没有靠得住的手下,只有用不好的下属。

“今年的科举,就交给挺之与国宝郎了,老夫费心国赋,实无力再主持科举之事,”李林甫笑道。

严挺之点了点头:“还是需右相从旁指教,以免纰漏之失。”

“好!”李林甫点了点头,你的态度还是好的,于是他转移话题道:

“前几日闹出的那件事,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吧?南曲的那位达奚娘子,傍上隋王了,听说隋王还给国宝郎牵线,介绍了一个相好的?”

严挺之苦笑道:“某知之不详,曾私下询问国宝郎,他却对此只字不提,可见还是有干系的。”

李林甫转头看向裴耀卿:

“南曲的生意,裴敦复、裴宽都有份,焕之应该没有吧?”

裴耀卿点了点头:“我这是南来吴裴,自比不上东西大宗在长安的根基,不过宗族与我有过商量,但老夫不愿掺和。”

河东裴氏,顶级门阀,与京兆韦差就差在,大本营不在长安。

裴耀卿这一支,曾经南下襄阳定居,后来北魏时期又举族返回河东,距今两百多年,根本不是裴耀卿口中的根基不稳,他们这一支早就重返宗族,与大宗联系极深。

河南尹裴敦复,眼下就是李林甫的人,太原尹裴宽,是裴耀卿当年一手提拔的。

严挺之道:“南曲的事情,牵扯极深,还是不要让隋王掺和了,他的性子,指不定能捅出多大的事情来。”

“唉”李林甫叹息一声:

“挺之不知恶钱之祸,才有此言,钱货混乱,物价涨跌无常,不受朝廷控制,均田制之败坏,与恶钱广泛流通,关系极大,粮价涨跌之间,多少田户失宅破家,说句伤心的话,眼下是世家富足,民不聊生啊。”

裴耀卿与严挺之一愣,两人对视一眼,皆感震撼。

你真是什么都敢说啊,民不聊生四个字,你敢当着圣人的面子说出来吗?

裴耀卿是真服了,你的人品是够差的,但宰相这个位置,也确实只有你能干。

“这个烂疮想要揭开,谈何容易?”裴耀卿沉声道:

“一个窦锷无关轻重,但隋王若是得罪过众,恐成众矢之的,右相换个人吧。”

李林甫微笑摇头:

“别人没有这个胆子,他们也不会为我大唐考虑,惟我宗室,方存护国之心。”

他这一句话,直接将裴、严二人都给讽刺了,但两人并不会放在心上。

事实如此,他们俩都曾经担任过顶级要职,但恶钱的事情,从来没有胆子去管。

裴耀卿更甚,恶钱就是从他眼皮子底下进入长安的,全是勋贵,还有自己本族,他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子。

若是将家族也得罪了,到时候不让他进祖坟,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适当揭开一些即可,没必要闹大,”裴耀卿道:

“非一日之疾,想要改变,难呐。”

李林甫捋须笑道:“这是自然,就算是老夫,也不敢将人全都得罪了,适当的打击恶钱,为国减轻压力,也就罢了。”

他也没胆子,如果有,也不会让李琩冲在前面了。

因为恶钱的事情,圣人其实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的,约束不了,便放任其流通。

但是李林甫不行啊,他的职责是搞钱,眼下什么办法都用过了,一个办法总是用,便是竭泽而渔,无法长久。

所以他才会盯上恶钱。

“你我三人,在这件事情上面,要齐心协力,暗中帮助隋王解决一些麻烦,”李林甫分别看向二人,道:

“愿否?”

“自然,”裴耀卿与严挺之同时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