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律疏上没有这一条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三十一章 律疏上没有这一条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兴庆宫,南熏殿。

该来的人都来了,因为李琩的缘故,李隆原本希望杨玉环回避,但人家撒娇就是不肯,说什么对严武的案子特别好奇,想瞧瞧事情进展。

李隆基拗不过,本来还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总是回避也不是办法,总有避不开的那一天。

何况眼下都已经改名了,再藏着掖着,倒显得他心中有鬼。

于是大殿内,连道袍都不用再穿的杨玉环,就这么盛装出席,如同一朵娇艳的牡丹,给殿内沉重的气氛,增加了一丝奇异的感觉。

“说说吧,怎么回事?”

李隆基坐下之后,目光在众人身上打量,尤其关注李琩的表情。

万事开头难,今晚无疑是他们爷俩最为尴尬的一次,有了这第一次,今后就好说了。

所以说,李隆基今晚更在意的是李琩和杨玉环的举止神情或是眼神互动,至于张萱这件事,他并不怎么在意。

侯莫陈超率先告状道:

“隋王假传圣人口谕,又无圣谕,私查高官宅邸,罪上加罪,请圣人明鉴。”

李隆基挑了挑眉,看向李琩:

“他说的是否属实?”

殿内,所有当事人就李琩一个坐着的,闻言他屁股离开脚后跟,直起腰来回话道:

“下臣哪有这个胆子,不过是发现张萱近来行踪诡异,想要当面问询,并无假传圣谕一说,高将军已经询问过殿外的张萱妻子韩氏,可知下臣并没有说谎。”

李隆基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笑道:

“十八郎手段狡猾,是让王卓带着右骁卫上门寻人,韩氏错以为是宫内传召,十八郎的人并没有说明为何寻人,虽无假传之实,却有仿作之嫌。”

“你什么时候都能调动右骁卫了?朕给过你这个权力?”李隆基皱眉道。

下面的武聡本来就低着脑袋,闻言头颅垂的更低了。

李琩低头道:

“臣的过错。”

犯了错,不狡辩不解释,有时候是最容易过关的,李隆基本来还在猜想着儿子会准备怎样的一番说辞来应付他,好家伙,四个字就打发朕了?

侯莫陈超赶忙道:

“隋王此举,明显就是冒用宫内传召形制,右骁卫与羽林军的区别只在鍪羽与建旗,外人不好辨别,此举大不韪,若不治罪,恐他人效仿,将会给宫内外戍卫带来极大的问题。”

李隆基目光冰冷,看向李琩道:

“你觉得自己有罪吗?”

“臣有罪!”李琩还是言简意赅。

高力士也是懵里懵逼的,你能别这么糊弄人吗?多说几个字能死啊?

李隆基也被气笑了,好小子,你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啊:

“力士,按律,仿作形制,该如何治罪?”

“回圣人,律疏上没有这一条,”高力士笑道。

他对律法是背的滚瓜烂熟的,方便李隆基随时询问,因为李隆基对律法不怎么熟悉,毕竟这玩意不是用来管他的。

李隆基袖子一拂:“加上去,擅用宫内形制,徙五百里。”

“喏!”高力士点了点头。

侯莫陈超内心一喜,好家伙,我将隋王扳倒了?这么容易吗?真是如梦似幻啊。

结果呢,李隆基不再提这个茬了,而是道:

“你找张萱干什么?”

侯莫陈超瞬间仿佛一盆冷水浇下,因为他以为这话是圣人在问他,结果抬头正要回答,才发现圣人的目光是看向隋王的。

只见李琩道:

“张萱私下给人作画,被臣给拿住了,人赃俱获。”

“给谁画?”李隆基挑眉道。

李琩抬起手臂,指向侯莫陈超:

“就是他!”

“回圣人,并非如此,”侯莫陈超赶忙道:

“臣只是在蒋学士家里与张萱饮酒,期间谈论起小女当年画像失真,便请张萱指教,遂有张画直为亡女修画,以作大理寺之证据,亦能抚慰我家人伤痛,请圣人明鉴。”

李隆基对此,还是较为宽容的,毕竟人家闺女确实被严武那个小畜生杀了,知道真相的他,肯定会在心理上偏袒侯莫陈,况且这个人本来就是他的人。

只是一幅人面像,其实并不要紧,这就是为什么侯莫陈和张萱有胆子这么干。

因为张萱平时接到的绘画任务,都是大作,工序复杂,用时颇久,只是画张脸,又是帮人家伸冤,他也觉得没什么。

但问题是,律法上不准你擅自作画,这一条可是写的清清楚楚。

李琩趁机道:

“臣也以为,侯莫陈与张萱所为,亦在情理之中,符合律法的情理切害,只是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奏请圣人嘛,鬼鬼祟祟的,臣还以为他们密谋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侯莫陈与蒋将明同时一愣,诧异的看向李琩,你这玩的是哪一出啊?一会好人一会坏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李隆基当然知道李琩在干嘛,保严武呗,而且李琩知道他也会保,所以才敢调动右骁卫,还去人家蒋将明家里搜查。

他们无诏不得画,你无诏就能搜人家宅?

两边人马都是在律法的红线边缘横跳呢。

“既然如此,隋王擅自搜查臣下家宅,行为适当,臣恳请圣人,令隋王给臣道歉,”蒋将明也只能这么说了。

没办法,他本来就是好心帮忙,不想得罪人,就算隋王明里不敢将他怎么样,但人家咸宜公主明里就敢对付他。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看向李琩,他还没说话,只见李琩便起身,朝着蒋将明揖手道:

“今晚举止多有冒犯,还请大学士见谅。”

“噗嗤”一声娇笑,起于殿内,李琩心里咯噔一下,你个蠢娘们,你笑个屁啊你笑?

李隆基也是一愣,转头看向杨玉环,不满道:

“太真是觉得可笑?”

杨玉环摇了摇头:“臣妾只是觉得,隋王是在欺负老实人。”

尼玛啊你会不会说话?李琩一愣,赶忙低头道:

“贵妃教训的是。”

李隆基:“”

高力士:“”

所有人:“”

“隋王称错了,您怎么乱说话啊?”杨玉环也是大惊,赶忙起身跪倒。

嘿!这小子李隆基陷入沉思。

他本来就在为难,该给杨玉环一个什么样的名分,他肯定是属意妃子,但问题在于,三个妃位都有人啊。

惠妃是武惠妃,丽妃是赵丽妃,华妃是刘华妃。

一个追封贞顺皇后,又是李琩亲妈,杨玉环前婆婆,这个妃号不能用了。

赵丽妃又是废太子李瑛的生母,不祥,也不能用。

刘华妃生了长子李琮、六子李琬、十二子李璲,封这个,三个儿子不乐意。

而李隆基又不想给的太低,李琩这句话无疑提醒了他。

那就恢复旧制呗,旧制四妃之一的董贵妃,没有子女,最合适了。

开元中,玄宗以后妃四星,一为后,有后而复置四妃,非典法,乃置惠妃、丽妃、华妃,以代三夫人。

本来就是李隆基从四妃改成了三妃,再改回来,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朕要让太真明白,朕给她的隆宠,是从未有过的。

殿内一时无声。

高力士悄咪咪的去扶杨玉环,因为只有他知道,李琩这句话说到圣人心坎了。

干的漂亮啊小子,今后任何场合,你都无需再避讳了,大大方方出席即可。

也只有高力士知道,李琩是形势所迫不能不低头,而侯莫陈却在心中大骂李琩不要脸。

“咳咳”

李隆基收回情绪,打破殿内诡异的气氛,看向李琩道:

“今后在外收敛一些,朕纵容你太过了。”

“是臣的错,”李琩点头道。

接着,李隆基又看向张萱:

“朕并非不容许情理行事,但你总需奏请,难道朕还能不同意吗?下不为例。”

“臣拜谢圣人恩典,”张萱如蒙大赦,不停的拍基哥马屁。

李隆基心情大好,自然要为李琩擦屁股,张萱这边,会有吴怀实跟对方打招呼:别画了,你这不是自找麻烦了。

至于侯莫陈,肯定也没有胆子再请宫廷画师了,蒋将明帮了一次,惹了一身麻烦,哪还有下次?

其他画师有张萱这个前车之鉴,也不敢揽这种事情了。

侯莫陈不服气啊,壮着胆子禀奏道:

“隋王是在包庇罪犯,他不希望小女画像修正,意图阻断大理寺查案,此等干预司法之手段,也是违律的,圣人明鉴。”

李隆基向来对于这种事情,都习惯找人帮忙,实际上就是避免自己的正面回答,令双方都不满意,找个背锅的。

这一次,他的目光看向杨玉环:

“太真以为,严武这桩案子,该如何处置?”

杨玉环一愣,她还没有习惯基哥日常甩锅的行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低头装作思索。

实际上是想以沉默的方式蒙混过去,但是李隆基话都说出来了,自然不好收回,催促道:

“朕在等太真回答呢。”

杨玉环一慌,抬头道:

“臣妾听说,严大郎是仰慕侯莫陈三娘的?”

“确有其事,”高力士微笑道。

这是事实,严武那小子就是在狂追人家,但是侯莫陈家里不同意,所以严武才想办法拐骗出来了,本意是私奔,结果事情闹得太大,为了避免给他爹找麻烦,这才下了狠手。

杨玉环接着道:“那么臣妾便倾向于严大郎不是凶手,试问,又有谁会忍心伤害自己的心上人呢?既然侯莫陈将军失去了女儿,严大郎又失去了心爱的女子,不如”

“不如什么?”李隆基也好奇了。

杨玉环耸了耸肩道:

“不如两家结亲,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NMLGB老子勒死你,侯莫陈心中大骂。

李琩却是一愣,好家伙,你这招绝了啊。

“太真娘子此言,可谓两难自解,”高力士鼓掌附和道。

高力士是包庇严武的,但是侯莫陈这边肯定也需一个交代,杨玉环看似乱点鸳鸯谱,实际上是帮圣人解决了一个麻烦。

虽然可笑幼稚,又不符常理,但这话又不是圣人说的,可笑也不是圣人可笑。

圣人还是圣人,小丑只是我们

杨玉环的提议,侯莫陈超肯定是不乐意的,开特么什么玩笑,杀女仇人给我当女婿,亏你能说的出来?

李隆基呢,也不好当这样的月老,他也觉得挺扯的,假装责怪了几句杨玉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杨玉环这么一搅和,今晚的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

大家都没事,李隆基这次做了一个仁厚包容的君主,李琩也顺利将张萱作画的事情搅和黄了。

对于李隆基来说,今晚最大的收获在于,李琩的那句“贵妃”。

他已经动了恢复旧制的念头了。

出了兴庆门之后,侯莫陈超冷冷的注视着李琩:

“隋王消息灵通,令人佩服,不过是谁给你放的消息,我一定会查出来的。”

李琩翻身上马,笑道:

“冤家宜解不宜结,我倒是觉得太真真人的建议,非常合适,你可以考虑考虑。”

“放你的屁!”侯莫陈超顿时大怒。

李琩一愣,直接跨下马来,一步一步的朝对方走去,表情冷峻,一副随时都是砍人的凶狠模样。

蒋将明见状,赶忙拉扯侯莫陈超:

“算了算了,你赶紧去回去吧。”

今晚本来不是侯莫陈当值,但是眼下既然来了,他也就不打算回去了,身后便是监门卫和羽林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又是新官上任,不好在李琩面前示弱。

只见他丝毫不让的与李琩对视,双腿像木桩一样钉死在地上,注视着李琩步步逼近。

他在脑中在思索着,李琩会怎么对付他,是拔刀?还是手里的马鞭?

结果李琩走近之后,直接一脚踢了出去。

呵呵下乘手段侯莫陈冷笑一声,双臂猛地用力,身子前倾,硬抗下李琩这一脚,整个身子纹丝不动。

他不敢还手,只敢还嘴:

“隋王的力气太小了,放在安西,连一个普通武卒都比不上。”

李琩笑了笑,不得不佩服对方强悍的身体素质,不愧是边疆打拼出来的:

“钢筋铁骨,不过如此,拔刀吧!”

说罢,只听锵的一声,李琩忽然拔刀,刀剑遥指对方:

“你要是觉得我不会下手,你就别拔刀。”

话音刚落,李琩直接一刀劈出,扫向对方脖颈。

侯莫陈超也没想到对方真敢在兴庆门下抄家伙,本以为对方是养尊处优的亲王,弱的一批的小菜鸡,于是想托个大,来个空手夺白刃,好引得满堂喝彩。

但是他一看李琩的出刀方式,就知道这小子是个练家子,于是飞快拔刀,立刀格挡。

“当”的一声,侯莫陈超双臂一震,向后连退三步,不能置信的看向对方。

他知道自己吃亏在仓促应对,而对方又是全力一发,所以从场面上看,好像是他膂力不如人,以至于落在旁人眼中,他输了一筹。

所以他期盼着李琩再来,好让已有准备的他,找回颜面。

结果呢,李琩直接还刀入鞘,一句话不说,就这么上马走了。

好家伙,逼都让你装了是吧?侯莫陈下意识打量周遭众人,从人们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们觉得自己刚才已经输了。

侯莫陈超愣住了,这个人这么会掌握时机吗?恰到好处的落自己的脸?

那边厢,

李琩他们已经转入街道走远,策马在旁的牛五郎凑过来嘿嘿笑道:

“怎么样,麻不麻?”

李琩下意识的揉了揉手腕,随即将横刀拔出,交给对方:

“你上你也麻。”

“哈哈”

牛五郎是用刀的行家,刚才只听双刀击打在一起的声音,就判断出其实是李琩落在下乘,他接过横刀上手一模,惊叹道:

“好家伙,都砍出一个豁口,阿郎的臂力见涨啊,不过这个侯莫陈超手头还是够硬的,他本来可以硬接你这一下,但是本能驱使,后退以卸力,所以场面难看,阿郎见好就收,他现在一定铁青着脸,快气死了。”

武庆在一旁笑道:

“毕竟是安西出来的,常带兵的人,等闲七八个人拿不下他,今天是碍于咱们阿郎的身份,他不敢使力,真要是放开厮杀,咱们一伙人够呛能放倒,你看他的两条腿有多粗,这种人下盘太稳,极难对付。”

“我倒是没有你们看的那么明白,”李晟在旁嬉笑道:

“我就觉得是咱们隋王占优,杀了杀侯莫陈的威风。”

李琩哈哈一笑: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没办法,人家终究有丧女之痛,我也不好太过羞辱,但他又不肯罢休,只能是适当警告一下,严武那小子的屁股真不好擦,我要是严挺之,得愁死。”

“我不喜欢这个人,”李晟皱眉道:

“不知真相时便不喜欢,现在知道人就是他杀的,更不喜欢了,阿郎何苦费心包庇呢?”

“为了朝局,”李琩淡淡道:

“你还小,不懂这些,出身藩镇的人,很难习惯长安城的这些蝇营狗苟,成长经历不同,以至于认知也不同,你要是长在长安,便知严武做的那些事,都算小儿科了。”

边疆藩镇,讲究个直来直去,快意恩仇,所以他们常常被长安派去的人管理,因为自己人管的话,保不住一上头,就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这就是宋江和武松的区别,梁山需要宋江,也需要武松,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李晟听不明白,只觉得自己很难改变对严武的印象。

而李琩也不会纠正,每个人的喜好厌恶不同,你改变不了,再者说,他手下看严武不爽的,不只李晟一个

翌日,

达奚盈盈派人通知李琩,他的那七千贯已经准备好了,会以隐蔽的方式给他送至府上,让李琩做好接收准备。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李琩的食邑,户部落实到位了,郭幼明又得跑一趟同州,将这些事情打理好。

“国宝郎没去兴庆宫?”

李琩在皇城内巡视,遇到了从鸿胪寺出来的卢奂,于是上前问道:

“我听说你总是往鸿胪寺跑,你跟魏珏这么熟悉?”

“我只是喜欢吃他那里的奶酪,”卢奂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回答了李琩的问题。

聪明人都能听的出来,人家是默认了。

李琩与对方并肩而行,笑道:

“陇右那么大的事情,你好像挺清闲。”

“胡说八道,我都快忙死了,”卢奂摇头笑道:

“五月份科举就要报名了,眼下掌铨选的四个人,三个在兴庆宫,我要再撒手不管,今年的科举还办不办了?”

李琩开玩笑道:“也别太当回事,中了进士能如何?眼下也没有多少位置可以安排啊?”

卢奂叹息道:“终需想办法的,参加科举的士子,人数每年递增,补缺却是每年递减,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隋王鬼主意不是多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有!”李琩果断道。

卢奂一愣:“你不是糊弄我吧?”

李琩笑道:“我哪有闲心拿国家取士的事情糊弄你?眼下朝堂兼职的太多了,身兼数职者不在少数,尸位素餐极为普遍,如果能颁发律法,禁止兼职,不就可以空出很多职位吗?”

“你说的轻巧,”卢奂摇了摇头。

他们这些官员的职责,是为国家解决问题,但绝不是给圣人提问题,君王永远是第一位的。

身兼数职这种现象,得利者是谁呢?是皇帝。

这是皇权集中的一种体现,将信得过的自己人安排好几个要职,以维护权利稳固。

以至于当下的大唐,朝廷机构管理异常混乱。

就比如那个蒋劲明的本官,门下省给事中,职责是审查行政命令是否违背国家走向、朝廷方针及原则,以驳正违失,也就是说,他们对国家政令具备驳回的能力,有监督权。

但是真的有吗?

自从中书门下设立之后,国家政令就不经门下省了,留给门下省的不过是他们本省的政令,他驳什么?驳自己吗?

所以基哥只要将中书门下牢牢掌握在手里,就等于掌握了国家,皇帝是轻松了,但造成的国家体制破坏,极其严重。

卢奂难道不清楚吗?有些事能看到,但是做不到。

“隋王异想天开了,你还是想点务实的吧,”卢奂笑道。

李琩点了点头:“今晚有空否?一起饮一杯?”

“你府上?”卢奂道。

李琩摇了摇头:“挹翠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