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的团长我的团(两张并一章)

李琩来的时候是骑马,但是走的时候多了一辆马车,从颜令宾的挹翠楼征调的。

达奚盈盈被王卓扛上了马车,然后与李琩分别,他将人送回王府,李琩则是入宫参加宫宴。

今天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皇帝李隆基会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赏灯。

眼下距离天黑还早,各里坊内的花灯已经点上了,左右金吾以及有徼巡之职的卫府已经倾巢而出。

他们要负责治安,因为待会,长安九个城门方向最大的九支拔灯队伍,就要朝着勤政务本楼外的广场进发了。

这些队伍当中的艺人,有来自左右教坊,也有选拔自全国各地,都是最顶尖的。

表演的队伍如长龙般,已经等候在既定位置,等到金吾卫的报鼓声一响,他们就会动身,沿途徐徐而行,各逞技艺,最盛大的表演,只会出现在勤政务本楼下。

而宫宴,是在龙池,也就是兴庆宫中央的人工湖,湖上建有各种廊桥连阁,湖心遍种荷花。

当然了,正月里的荷花是枯萎的。

眼下的长安,街道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摩肩接踵不可胜计,黑压压的一片。

李琩要不是带着金吾卫,这段路程还真就不好走。

严武威风了,穿着金吾卫铠甲在前面开路:

“闪开闪开,没长眼睛是吧?”

“说你呢,你再敢瞪老子一眼?”

“退后退后,金吾巡街。”

这小子今天算是装逼装过瘾了,手里拿着骨朵,拨开人群,哪个躲的慢了,他都会踹人家一脚,张扬跋扈全写他脸上了。

李琩也没拦着,从十王宅里出来之后,他其实一直都很高调,这正是他想要的人设。

霸道蛮横,吃喝玩乐,放浪形骸,基哥其实是不在意的,真正在意的,是培植势力,结交官员,干预国政。

李琩会把握好这个度,以免越过基哥的红线,而英年早逝。

兴庆宫外的广场上,车马汇聚,水泄不通,王公巡游,公主出街,入目所见,都是长安最顶级的贵族。

大家都在等待着兴庆门放行。

“这也太乱了,没点秩序啊,”李琩朝一旁的杜鸿渐发牢骚道。

而杜鸿渐眼观八方,脸色越来越难看:

“好多金吾卫啊,今天的宫外广场,不会是咱们当值吧?”

李琩一愣,随即环顾四周,下意识的嘴角一抽,左金吾是朱雀旗,右金吾是玄武旗。

眼下的广场上,除了能看到龙武军和羽林军正在维持秩序之外,确实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玄武旗。

“不要紧,咱们只是翊卫,是辅助的,”李琩硬着头皮道。

这时候,只见一人隔着老远朝李琩招手,口中吆喝着“隋王”二字。

李琩这才看清楚,是窦锷,对方这么一吆喝,好多的人目光都朝着李琩方向看了过来。

“让开让开,”

李琩手中挥动着鞭子,拨马前行,好不容易挤了过去:

“怎么回事?”

窦锷一脸苦相道:

“咱们今晚的巡区是正门,左金吾是北门,我跟您说过的,您不是忘了吧?”

说罢,窦锷递给李琩一个“你来顶”的眼神。

是我忘了吗?你特么就没跟我说好不好?李琩心知窦锷不会这么不靠谱,必然是有其它缘由,于是皱眉道:

“我不在,不是还有张垍吗?他人呢?”

窦锷强颜解释道:

“人家都已经进宫了,平日里便鲜少来卫府当值,今天这种日子,肯定也不会管了。”

他们的谈话,很多人都在听着,李琩顿时冒火:

“一个致仕,一个撂挑子,就我一个闲人是吧?派人进去,将他给我叫出来。”

说罢,他开始策马来回奔走,以维持秩序。

其实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没办法,长安最牛逼的那帮人,大部分都住在皇城以东这一片,也是参加宫宴的主力军。

兴庆宫毕竟是里坊改建的,周边道路没有朱雀大街那么开阔,非常容易堵车。

偏偏这类宫宴,官员的家眷也可以参加,女眷肯定要乘坐马车,不堵才怪呢。

“哟,这不是隋王?你今天脸色不好啊,”人群当中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李琩侧身张望,一眼认出对方:

“关你屁事,你不知道今天这里会很拥堵吗?还乘车干什么?故意添堵呢?”

永王李璘哈哈一笑:

“今天堵成这幅样子,半晌都挪不动车,你这右金吾是怎么管的?”

李琩笑道:

“你别管我怎么管,反正你不能替我管。”

李璘顿时一愣,看向周围的皇子们,找到盛王李琦所在后,指着道:

“瞧瞧,二十一郎也是乘车来的,你别只说我啊,怎么?笑话我未掌职事?”

他这句话完全就是拱火,十王宅那帮人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眼下都挤在一块,他们看到李琩如今这么自由,本来就非常不爽。

这下好了,李璘直接挑事了。

“身上担着父皇给的差事,如此重要的节庆,你却姗姗来迟,”老大李琮站在车厢外,皱眉道:

“你这差事,有不如无。”

“兄长少说几句吧,”荣王李琬好心劝说道。

他们之间的聊天,因为隔着都有点远,所以声音比较大,周围全听到了。

一时间,人们也忘记了堵车,纷纷走出车厢,或是掀开车帘,颇有兴致的欣赏着这帮皇子们的内斗。

李琩可不想成为十王宅的众矢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人里大多都看自己不爽,要是背地里阴他一下,还真就不好防范。

于是他干脆不说话了,策马准备离开。

李璘见状,骤然喊道:

“李琩!太子在此,为何不来见礼?”

李琩怒而转身,你这拱火没完了是吧?

他目光转移,看向了远处太子的车队,按照礼法,见到储君肯定是要拜见的,眼下就有好多人离开车厢,前往拜见太子。

这是储君,是副君,他们在太子面前,是臣子。

李琩眼下肯定不愿意与太子闹掰,甚至还要交好,虽然今天他就算对太子不敬,基哥也不在乎。

但是他还指望太子开团呢,我的团长我的团。

于是他只能下马,步行朝着太子的车驾方向走去。

隔着车厢,李琩揖手道:

“宫外车马无序,心急维持,以至失礼,臣请太子恕罪。”

这一幕,周边的人群全都看到了,人人表情不一,只觉见了一场稀罕事。

寿王终究还是向太子低头了,当年争夺储君的两位皇子,如今已经地位悬殊,宠冠诸子的寿王,也不再是圣人的宠儿。

时过境迁,令人唏嘘。

车厢内,太子妃韦氏扯了扯丈夫的衣袖,以眼神示意丈夫早点出面,不要给李琩难堪。

但是李绍无动于衷,他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李琩再也不是他的竞争对手,而是他的阶下臣。

你在外面跳的再欢,在孤面前,也得规规矩矩。

韦妃有些着急了,用力的扯了扯丈夫,却被李绍更加用力的甩开。

他非常满足于这一刻,虽然韦坚提醒过他,不要招惹李琩,这小子套路太多,防不胜防。

但是真到了眼前这一刻,韦坚的提醒已经被他忘至脑后。

李琩说的很对,他一直都是太子心中的怨念,那道解不开的心结,张良娣那件事,太子压根就没放下。

半晌后,太子终于掀帘而出,站在马车上俯视着李琩,微笑道:

“等待许久,有些倦乏,不知不觉小憩片刻,若非太子妃提醒,孤竟不知十八郎在外。”

李琩也笑道:“臣惊扰了太子,罪过罪过。”

“欸~~~”太子大方一笑,弯腰伸出胳膊,李琩下意识便抬手去扶。

下了马车后,太子双手拍在李琩肩膀,笑道:

“十八郎在孤面前,不要称臣,你永远都是孤的血脉兄弟。”

车厢内的韦妃听到这句话,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李琩一脸感动的解释道:

“弟愚笨,竟不知今日是右金吾戍卫宫门,来的太迟,慌乱之下未能拜见兄长,实在羞愧。”

“胡说!”李璘的声音传过来了。

太子下车之后,周边的官员也都下了车,伫立在自己的马车旁边,这也是礼法,女眷就不必了。

走近的李璘挑眉道:

“这么重要的差事,你说你事先不知情?是不是觉得太子仁厚,很好哄骗啊?”

李绍冷哼一声,瞪了李璘一眼,道:

“孤信十八郎的,你不要乱放厥词。”

李琩没有搭理李璘,而是小声解释一番,李绍也不停的点头,表面上看起来,他是相信李琩所说。

实际上,一点不信。

他和李琩之间的仇恨太大了,韦妃有心缓解,但也知道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过来的。

接下来,李琩行礼道别之后,第一时间便往宫门方向走去,挨个的打招呼,让堵在太子前面的车队,都往两边让一让。

按照制度,太子的车队确实应该先行的,但是拥挤的时候,大家想让也让不了,因为他们没地方让,也被别人堵着呢。

广场本就不大,周边街道也不够宽敞,车马过众,当下的龙武军和羽林军,习惯了没有地位的太子,习惯了形同虚设的东宫,压根不怎么认太子仪仗,所以没有优先放行。

但是李琩来了。

不管前面堵着谁,都给我让开,让我们团长先进去。

太子将一切都看在眼中,内心爽的一批,好你个十八郎,早这么干,咱兄弟也不会有那么多误会了

李琩以致敬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团长进入兴庆门。

而守在外面的左羽林军将军薛畅凑过来,小声道:

“本来今天没有你们左右金吾的事,但是裴旻要在北门献剑器舞,便带着左金吾守在北门,吴将军的意思,干脆你们右金吾也来好了,放心,这种临时的差事没人会怪罪。”

李琩眉头一挑,点了点头,我就说嘛,真要有戍卫之职,早该通知的,窦锷那小子也是个不粘锅,屁点大的干系都不愿意担着,让我来扛?

这小子靠不住啊。

左金吾大将军裴旻,耍剑是一把好手,而且还在左金吾培养了一拨弟子,大概一百来人,因为他们舞剑的皆为男儿郎,又穿着铠甲,所以威风十足,场面震撼,与公孙大娘的舞蹈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吴将军的背伤好了?”李琩问道。

薛畅笑了笑:

“不影响走路,但还不能骑马,吴将军让我告诉你,你今天的位置在龙池的廊桥上面,而乐舞表演,是在龙池西畔。”

李琩点了点头,大概明白吴怀实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避免他距离杨玉环过近,到时候谁都不得劲。

收了他的玉镯,吴怀实也开始主动提醒他了。

这时候,窦锷从宫门走出,见到李琩后,苦着脸凑过来道:

“人家不来。”

李琩顿时火大:

“你也是驸马,他也是驸马,你都叫不动?”

嘿!不是你让我叫的吗?这跟我是驸马有什么关系?窦锷咧嘴道:

“我只是个中郎将,人家那是谁?我有什么资格请得动人家啊?你都没那么大面子。”

驸马张洎,级别太高,当年在齐浣的牵线下,娶了太子李绍的同母妹宁亲公主,但是这个人也跟窦锷一样,靠不住,他对太子的忠诚度跟韦坚差远了。

“今后你与董延光,担起将军之职,他想挂名,就让他挂名好了,”李琩对于眼下大唐的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是非常抵触的。

臣职不明啊,你兼了那么多,到底主管哪个?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外加一个脑袋,你能管的过来吗?

他忘了自己也是身兼三职。

窦锷听过之后,只是嗯了一声,也没太在意,心想着人家挂名起码挂了好几年,你这边变动太快,今天在,指不定明天就不在了,我还是不要信你了。

陆陆续续,车马进入兴庆门,入门之后,官员门就会下车,他们的马车会被引入宫内夹城等待。

这与太极宫的情况不一样,太极宫外的兴禄坊有转运场,可以停靠车辆。

但是兴庆宫外的广场太小,实在是没地方,若不然,皇帝怎么可能允许外来车辆进入。

要知道,兴庆宫还没有太极宫十分之一大。

渐渐的,隋王宅的队伍也过来了,拢共二十多人,分成了两派,郭淑和杨瑶都是骑马来的。

“王妃身边那名妇人是谁?竟如此美貌?”薛畅一脸八卦的问道,这老小子是薛仁贵的亲孙子。

窦锷也饶有兴趣的看向李琩,等着答案。

男人啊李琩想了想,道:

“额她叫杨玉瑶,是眼下太真娘子杨玉环的胞姐。”

“不对吧?”薛畅皱眉道:

“如今的太真娘子可没有胞姐了。”

他在羽林军任职,自然知道眼下太真娘子已经改换了身份,现在没人敢提人家那三个姐姐。

李琩笑道:“有没有,你我也说了不算啊,她现在是未亡人,河东裴璆的媳妇。”

“蒲州那位?”薛畅嘴角一抽:

“搞什么啊?这不就是你姨吗?”

“嘘!”窦锷小声道:

“别乱说,现在可不是姨了。”

准确来说,是姨,因为杨玉娘死了嘛,但是呢,杨玉环活着,所以到底算不算李琩的姨子,那得是李隆基说了算。

反正这层关系已经是一团乱麻,越解释越迷糊。

李琩道:“你们俩胆子都不小啊,还敢议论这事呢?”

我们又没跟别人议论,这不是跟你这个正主在这说悄悄话吗?两人同时腹诽道。

“没有牌籍可不行,”薛畅拦住杨瑶,笑呵呵道:

“公事公办,杨三娘体谅啊。”

杨瑶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仆从,看向李琩道:

“我是收到玉环消息,宫门外会有人接引我入宫。”

李琩点了点头:

“那你等着吧,没牌籍,谁也不能进。”

窦锷只是看了一眼杨瑶,便赶忙移开目光,这娘们,真是越看越让人迷糊。

郭淑一脸不爽的站在李琩身旁,说着悄悄话,本来一字未提杨玉瑶,但是杨玉瑶以为郭淑又在说她坏话,顿时冷哼一声,叉腰道:

“你没完了是吧?对我不满,大可大声说出来。”

杨玉瑶性格本就如此,再加上人家嫁的也牛逼,丈夫虽然死了,但还有裴家呢,他的丈夫可是出身裴氏大宗,亲弟弟裴回现任河南县令。

别看人家是个县令,这可是大唐六大赤县之一的河南县县令,和长安令一个级别。

郭淑本想还嘴,被李琩给阻住了,只见他看向杨瑶,埋怨道:

“你也是小心眼?四娘根本没在说你。”

杨玉瑶一愣,撇了撇嘴不说话了,她还是信李琩的,自己这个前妹夫就是因为太实诚,当年才没争的过人家忠王。

这时候,李琩等人听到背后的动静,纷纷转身。

只见高力士缓缓从宫门走出,官员们都在热情的跟人家打招呼,高力士也是一一礼貌回应。

“高将军,您怎么来了?”薛畅见了高力士,仿若老鼠见了猫,低头哈腰道。

高力士笑了笑,走过来朝李琩揖手道:

“王妃今晚与二十一娘(善安)同席,十八郎的座位则是在湖心廊桥,你可以晚点进去,距离宫宴开始且早呢。”

李琩听明白了,人家这是暗示他,圣人和杨玉环还没有出席呢,你等他们落席了,再悄咪咪的去廊桥。

“这位便是裴夫人杨氏,阿翁是来寻她吧?”李琩问道。

高力士在杨玉瑶身上打量了一遍,微笑道:

“跟我走吧。”

说罢,高力士便朝郭淑抬手示意,就这么领着两个女眷进入兴庆门,把守宫门的监门卫根本不用验明正身,因为是他们的头儿领进去的。

等人走后,薛畅凑近道:

“别进去了,我忽然觉得,吴将军今晚给你安排这件差事,恐怕就是希望你回避。”

他有这样的理解,是很正常的,包括窦锷也是这么认为。

但是李琩知道,人家高力士和吴坏实,不会跟他打这个马虎眼,圣人如果真希望他回避,高力士会明说的。

再说了,李隆基也没有小心眼到那个地步。

直到傍晚时分,李琩才进入兴庆宫。

他的座位如果从欣赏风景的角度出发,真心不错,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一轮硕大的圆月,宫女们泛舟湖上,为廊内的贵人们补充着酒食,也有乐伎舞女乘坐着几艘大舫船,载歌载舞。

但是对面湖畔的正式演出,他是看不清楚了。

不单单他看不清楚,裴耀卿也看不清楚。

因为今日宫宴,能陪在李隆基身边的,绝大多数是皇亲贵胄,再加上一些外戚和顶级勋爵,座位实在有限,裴耀卿眼下不属于朝堂核心圈,所以不在此列。

他和李琩的座位挨的不远,于是便干脆凑过来了。

“隋王也是第一次,孤零零一个人参加上元宴吧?”裴耀卿坐下后笑道。

李琩摇了摇头,竖起两根手指:

“第二次了。”

去年的上元宴,前身寿王已经被抢走媳妇,意志消沉,如同行尸走肉,李隆基担心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发泄怨恨,于是便安排了一个犄角旮旯,由当时的左羽林军大将军王忠嗣盯着。

稍有不对,王忠嗣立即就会将前身寿王带走。

当时这件事,并没有多少人注意,所以裴耀卿不记得了。

“隋王最近在做什么?”裴耀卿看似不经意的问道。

李琩反问道:“端揆呢?与右相关系如何了?”

裴耀卿朝四周看了一眼,小声道:

“老夫正在安排右相与严挺之的见面,希望不要出差错。”

李琩点了点头:“严挺之该不会那么糊涂吧?”

“多半不会,”裴耀卿正色道:

“我与卢奂都跟他打过招呼了,他毕竟也是个知形势的人,眼下局势,容不得他不低头。”

李琩问道:“他今天没来?”

裴耀卿笑道:“应该来了,但不知座席在何处。”

“我找个人问问,”

说罢,李琩便开始四处张望,目光落在一名即将走来的宦官身上:

“你过来。”

小宦官自然是认得李琩的,加快脚步过来,俯身低头:

“隋王有何吩咐?”

李琩道:“去打听一下,从绛州回来的严挺之严公,于何处落席。”

“隋王稍待,奴婢这边去办,”宦官点头离开。

裴耀卿见状笑道:

“还是隋王在宫内好办事,若是换做老夫,人家不一定愿意跑这个腿。”

你这不是废话吗?他们是我们家的奴婢,又不是你们家的?

李琩笑道:

“严大郎眼下在我手底当差,没入宫,在兴庆门外当值呢。”

“我知道,”裴耀卿点了点头:

“平康坊南曲的事情,你查的如何了?”

李琩一愣,疑惑道:“你又怎么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