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之金枝庶叶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早产

重生之金枝庶叶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早产

作者:银色月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安家和去猎场参加秋猎,带回来不少动物皮毛,安家老太太便打发人给老太太送过来一些,留着上冬做大氅和手套用。

&nb皮毛占地方,毛乎乎装了一大箱子,里面有一整张狐狸皮,还有麂皮和狍子皮。

&nb“主子交代的事情都办完了,我们要回去复命,就不多打扰了。”安家管事嬷嬷笑呵呵的站起来说着。

&nb老太太闻听点点头,朝着陆嬷嬷瞧了一眼,陆嬷嬷拿出个荷包交给旁边的丫头。那丫头追出去,笑着说道:“这是我们老太太一点心意,各位婶子跑这一趟连凳子都没做热乎,留着买茶吃吧。”

&nb那荷包鼓囊囊份量不轻,人家巴巴的送过来这么多花钱都难买到的好皮毛,老太太自然要大方些。况且安家的门第本就比金家高,自己的孙女要送到人家做媳妇儿,太过寒酸难免会被人轻视。虽说门第比不上安家,可若是论财力,金家敢跟安家比量比量。

&nb那管事嬷嬷早就料到这趟是肥差,稍微客气了两句便收下了。一路之上喜笑颜开的跟丫头攀谈起来,快到二门方说道:“下个月初六是我们老太太大寿,老太太的意思是不大办,闺女、儿侄女外甥女们来了就聚在一起吃顿饭就成了。可毕竟是老太太的千秋,太太得好生准备,要不然我也不着急回去了。”

&nb这明显是拿人家手短,故意透露些消息给金府。那丫头也是个伶俐人,回去自然要回禀老太太。

&nb“亲家老太太过寿,即便是不大办咱们也必定要去。”老太太闻听便让大太太准备贺礼,又对玉仪说道,“府中是府中的,你这个准孙媳妇儿多少也要有些表示。东西不在乎贵重,关键是心意。不过若是你独自送礼,让人家讲究又不太好听。你们姐妹合计合计,合伙送个什么物件是最好不过了。”

&nb玉仪忙站起来答应下,笑着回道:“老太太说得极是,我这就带着妹妹们去商议一番。正好六妹妹出门回来还没来得及聚聚,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说呢。”

&nb老太太闻听满意的笑了,她最愿意看到子孙其乐融融。之前她把幼仪带在身边教养,暗中观察了玉仪一段时日,见这个大孙女仍旧如常,对自己孝顺,对妹妹关爱有加,心中不由得暗暗点头。嫡女就要有嫡女的气度,她们姐妹都是金家的姑娘,将来要守望相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nb现如今玉仪已经定下婆家,越发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倘若真要有什么失德的行径,传到安家人耳朵里,这门婚事怕是要起波折。一个被退过亲的姑娘,以后断然不会有好的归宿。安家是书香世家,最讲究礼仪德行。纵然不被退亲,以后嫁到安家也不会被尊重。

&nb老太太又说道:“这整张的狐狸皮就给俏君,她刚从南边过来肯定适应不了都城的冬天。这眼瞅着天越来越冷,给她做件大氅御寒用。现如今外面虽然有卖整张皮毛的,可听说有不少是自家养的狐狸、狍子。皮毛不如野生的亮,保暖程度也差。毛像这样密实,有长度的难找!”

&nb俏君就是金浩文的媳妇儿,如今正怀着身孕,肚子鼓溜溜已经有七个多月了。眼下天冷,她又怕冷,穿得跟棉花包一般,显得肚子越发大。

&nb玉仪姐妹去了幼仪屋子里,众姐妹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nb韵仪挨着玉仪坐着,一个劲的询问猎场的事情。她眨巴着大眼睛,笑着说道:“好妹妹,你就多说说,除去玉仪姐姐我们可都是没福气,没见识的小丫头片子。这辈子都去不成那样的地方,只能听你说说长长见识了。”

&nb“为什么除去我?”玉仪闻言问着。

&nb韵仪笑着回道:“玉仪姐姐挺机灵的人,怎么就突然糊涂起来了?你可是安家未来的少奶奶,还能没有机会跟着去猎场?”

&nb“你这丫头还有没有完?一天到晚拿我取乐……”

&nb“我说错了。”还不等玉仪说完,韵仪便赶忙回着。她满脸的懊悔,突然又笑着说道:“玉仪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心里正在想事情呢。奶娘婆婆过寿,这贺礼要怎么送才能送到她老人家心里?呵呵呵呵。”

&nb“你这丫头,越发过分起来了。今个儿我就撕了你的嘴巴,谁都不准拦着!”玉仪满脸羞红,跺着脚小跑过去。韵仪赶忙往姐妹们身后躲闪,屋子里响起欢快的笑声。

&nb老太太在上房听见了,笑着跟大太太等人说道:“她们姐妹正是爱玩爱笑的时候,别拘着她们,过一二年都嫁了人就不如在娘家随便了。”

&nb“正是这话呢。”二太太接着回道,“方才姑娘们都在,我也没好意思回。萱姐怀上了,早上有人送信来了。”

&nb老太太听见萱仪怀孕,登时高兴地合不拢嘴巴。她连声召唤陆嬷嬷,把箱子里的人参拿出来几根。

&nb“挑年份久的拿,我这个老太婆吃不吃有什么要紧?萱姐这胎来得不容易,千万要注意补养,一下生出个大胖小子来。”说完又叮嘱二太太打发个稳妥有经验的人过去,萱姐年轻又是头胎,不少事情不明白。虽然有婆家长辈在,娘家去人还是更踏实些。

&nb二太太满口答应下,笑着回道:“老太太请放心,送信来的人说了,萱姐婆婆高兴地手舞足蹈几晚上没睡好觉。每日里汤汤水水,连下地都嘱咐萱姐要小心些,更别说是其他了。亲家母说了,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他们家的嫡系。”

&nb“亲家母是个明白人。这女人一开怀便好生养了,以后接二连三生下来,还怕没有个正经嫡孙?”老太太点头说着。

&nb二太太眼神一闪,接着笑着点头,“老太太说得极是,只是这头一胎若是男孩心里便有底了。”说完瞥了一眼旁边坐着的严氏。

&nb严氏微微垂头看不出什么表情,倒是老太太朝着她笑了笑,“孩子,我给你大姑子人参你没吃醋吧?她进门三年多还没动静,婆家那头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不高兴。你大姑子心里苦,这回好不容易怀上,你就别计较了。”

&nb“老太太折杀死我了。”严氏闻听赶忙起身跪在老太太膝下,“自从我进了金家,公婆待我如亲生父母,老太太更是护着疼着,伯母、婶子,上上下下一团和气。虽然我跟大姑子相处时间不多,却从心底把她当成自个的亲姐姐。

&nb同样身为女人,她的苦我明白,恨不得替她分担。如今老天爷垂怜突降麟儿,我这心里高兴的说不上来,怎么还能生出嫉妒心来?我想着亲手做些小孩子的衣物,又想到不到三个月不能动针线的说法,这才忍住了。”

&nb听见这话,二太太的眼中多了几分笑意。老太太忙拉住她的手,说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快点起来,地上凉。”陆嬷嬷赶忙搀扶。

&nb严氏的肚子鼓溜溜,前面带个明显的尖。根据老年人的经验来看,这是女孩的怀相。二太太因为这件事心里不舒坦,虽然平日里言语间不曾透露,可严氏跟自个婆婆朝夕相处自然能感觉出来。

&nb方才二太太的那番话明显映射自己,她心里明白的很。只是她不明白,自己嫁过来没几个月便怀了身孕,分明是好生养。照老太太之言,接连生养几个,不愁没有儿子。婆婆究竟是对头胎不是儿子气恼,还是压根就不满意自己这个儿媳妇呢?

&nb“如今你肚子也大了,干什么都不方便,有事没事多在屋子里歇息。你婆婆身边自有侍候的人,不非要你在一旁立规矩。”老太太让严氏下去休息。

&nb二太太听见这话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可这孩子偏不听。得亏老太太知道我的为人,不然还要骂我做恶婆婆磋磨新媳妇儿。”

&nb“一个人在屋子里怪闷得慌,还不如去太太那边坐坐。反正也不用我做什么,还紧着我的喜好做吃喝。不知道的人见我早晚往太太屋里去,还以为我多孝顺。殊不知,我是去享福了!”严氏连忙笑着回道。

&nb“这嘴巴学得越发灵巧了。”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深了,“再过几年,你在我们跟前越发调皮,倒省的我们闷得慌了。”说完笑起来。

&nb“谁调皮惹老太太生气了?”浩文打外面进来。

&nb老太太看见大孙子来了,赶忙招呼他坐到自己身边来。一边吩咐丫头上茶点,一边笑着说道:“我们正说你媳妇儿呢。”

&nb“她正怀着身孕,老太太就看在肚子里孩子的份上不要跟她计较。有什么错处告诉孙儿,我回去教训她便是。”

&nb“你们瞧瞧,咱们还没怎么样呢,他就明目张胆护起媳妇来了!”老太太闻听笑着骂浩文,“我犯糊涂教训你母亲的时候,也不见你这般着急袒护。你小子给我记住了,心疼媳妇儿,两个人恩恩爱爱是好事,却不能忘了你母亲的养育之恩。娶了媳妇忘了娘,不是咱们这样人家子弟该有的行径!”

&nb“孙儿不仅不能忘了母亲,更不能忘了老太太。老太太对孙儿疼爱有加,又教了孙儿不少东西,在孙儿心中既是祖母又是师长。”浩文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长大,很多做生意上面的窍门都是老太太教给他的。

&nb听见这话,老太太笑的满脸都是褶子,扭头朝着众人说道:“他们小夫妻变着法哄咱们开心,真是难为他们了。我还没老糊涂,知道他们的孝心!”

&nb“他们孝顺是应该的,这都是老太太应享受的福分。”众人都跟着说道。

&nb自己的儿子、儿媳在老太太跟前得了夸赞,二太太脸上多了些光彩。她再看自己的儿媳妇,眼神柔和了不少。

&nb“得了,难得你早回来些,快带着你媳妇儿回房去吧。”老太太撵小夫妻回去。两个人起身告退,并肩出了房门。

&nb出了东跨院,浩文的脸就沉下来,背着手一言不发往前走。严氏紧跟在后面,觑了觑他的脸色并不敢言语。

&nb回了他们的房间,关上门把丫头、婆子都撵下去。严氏亲自服侍浩文净手,又端了茶水上来,这才慢声细语地问道:“今个儿你回来的倒早,我让他们做你喜欢吃的桂花鱼。”

&nb“你那表哥自打跟着到都城来,没有一天不惹祸。”浩文没好气的说着。

&nb严氏大约猜到了一些,忙堆着笑回道:“当初我就不同意他跟着过来,可表哥越过我直接找到爷。我那表哥做什么都不成,就是有一张巧嘴,能把死人说活了。再加上爷心软善良,又想着给我撑面子,这才答应了他。

&nb我知道爷为难,眼下不像在都城,万事都艰难。虽然我身为妇道人家不懂生意经,可爷这样八面玲珑的人都早出晚归分身乏术,就知道该多难了。况且老爷和三叔上了年纪,大伯不怎么管生意上的事,整个家有一半重任压在爷身上,便是铁人也抗不下来。爷好歹保重身子,往后还要扛整个家呢。我跟表哥去说,让他回南边老老实实待着,大不了做恶人!”

&nb这番话说完,浩文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喝了一口茶,说道:“算了,回去他胡乱嚷嚷,旁人还以为我容不下亲戚。好在你那个表哥还不算太糊涂,知道谁是近人。如今我身边正缺信得过的人,先留着看看吧。”

&nb严氏闻听心里松了一口气,随后又说了些轻松的话题。外面有丫头回禀,说是有人来找大少爷,浩文起身走了。

&nb严氏让人把自个表哥请过来一趟,半晌,一个矮胖子走了进来。

&nb“妹妹喊我什么事?外面铺子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我呢?这一天给我忙的,一处不到场都不成,那帮孙子一个个都想钻空子往上爬。他们变着法踩挤我,背地里净在妹夫耳边吹风。正好今个儿你喊我过来,等晚上妹夫回来你跟他说说,给我点实权,免得总是让人挤兑!”

&nb“砰!”严氏把茶杯重重放在桌子上,吓得程家镖一哆嗦。

&nb“吓我一跳,生气对胎儿不好,你别把我小外甥吓到。”他见严氏生气,语气也软了下来,赶忙赔着笑脸。

&nb他的生母生他的时候得产后风死了,父亲马上就娶了继母。严氏的母亲心疼外甥,打小便养在身边。再加上严氏没有兄弟,这个外甥比半个儿子还要亲。所以程家镖被严母娇惯惯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剩下一张巧嘴抹了蜜糖般哄严母。

&nb严氏家里也做些生意,可跟金家比起来差远了。况且严家的生意有其他房的子侄插手,程家镖连边都摸不着。这次他见金家举家北迁,便说动严母让他跟着过来,说是要帮衬严氏一把,其实就是为了弄些银子花着痛快。

&nb程家彪变着法说好听的话哄严氏,还说自个是混蛋,让妹子挺着大肚子为自己操心。

&nb“妹子你别气恼,实在不解气就打我一顿。哥哥我皮糙肉厚没事,即便是打坏了也无所谓,都是我活该!”他把痒痒挠送到严氏手上,还把胸口一扒露出肉来。

&nb严氏哭笑不得,“屋里屋外都是丫头、婆子,哥哥这样成什么体统!”

&nb这程家彪比严氏大了三岁,两个人打小在一块长大,感情自然是亲厚。况且严氏小时候失足掉进湖里,是程家彪跳下去把她捞上来,为此他还生了一场大病险些送命。严氏怎么可能跟他真正翻脸,不过是想要敲打敲打罢了。

&nb严氏无奈地摇摇头,缓了口气说道:“你大老远跟着我到都城来,就是怕我受委屈,跟前没个娘家人帮衬。哥哥知道我刚嫁进金家没多久,还没有真正站住脚。哥哥稍安勿躁,好歹忍耐一段时日。你妹夫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自家人总比旁人信得过。倘若你成了他的心腹,往后什么事情都好说。”

&nb“好好好,妹妹怎么说我怎么办。”程家彪连声答应着,“看以后我怎么收拾那帮孙子,让他们暗地里下绊子。”

&nb“得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生意上的事情还有公爹和叔公他们,别让他们说出什么来,不然即便是浩文也留不住你!”严氏叮嘱着,又细细交代了一番才让他离去。

&nb送走自个表哥,严氏只觉得浑身没劲,后腰酸痛肚子也坠涨。她赶忙躺下来歇着,眼下她月份大了,偶尔会感觉腰和肚子不舒服,只要躺一躺就会缓解。

&nb可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她感觉肚子往下坠的厉害,还伴随着钻心的疼痛。她感觉出不好赶忙招呼丫头、婆子,她跟前有个婆子上了年纪有些经验,见状赶忙打发人去通知二太太。

&nb不一会儿,不仅是二太太,连老太太跟大太太、三太太、利姨妈全都过来了。她们都是生养过的人,有过这方面的经历,看见严氏的情形都觉得情况不太好。

&nb因为严氏才七个月,所以府中没有稳婆。大太太赶忙打发人去请,又唤了几个老嬷嬷在跟前守着。

&nb“你感觉怎么样?”老太太执意待在严氏屋子里不肯离开。她对严氏肚子里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眼下着急心慌坐立难安。想这金老太太也是经过大风大浪过来的,可如今上了年纪,事关金家第四代,她也难以淡定。

&nb严氏满脸煞白,额头全是豆大的汗珠。她是第一次生产,突然肚子疼往下坠,心里越发没底。再见家里长辈都围在自个身边,尤其是老太太满脸焦急,感觉自己这胎怕是要保不住,眼泪忍不住刷刷往下掉。

&nb“孩子,你别哭,你到底怎么样了?”老太太见状越发担心,赶忙让陆嬷嬷上前细瞧。

&nb陆嬷嬷把被子揭开,把手探进去。只见她脸色一变,众人再瞧她伸回来的手,上面一片血红。

&nb“妈呀,见红了!”

&nb七个月见红意味着什么,众人心知肚明。

&nb“稳婆呢?快点再打发人去催!”大太太扶住老太太,急切地吩咐丫头们。

&nb丫头跑出去,不大一会儿又跑回来,气喘吁吁地回道:“回老太太,太太,稳婆已经到了府门口,马上就能到!”

&nb严氏连疼再吓,大脑一片混乱,只觉得屋子里都是人,有人说话,有人跑动,具体却感觉不出来了。她的手就放在隆起的肚子上,觉得这个小生命就快要离自己而去,心如刀绞!

&nb不一会儿,丫头们架着两个稳婆一前一后进来。那两个稳婆累得直伸舌头,气都喘不上来,进了屋子又被揪到床前看严氏。

&nb“我的老天爷,这是明显的狗胎,怕是……”一个稳婆失声惊叫起来,剩下的那半句话生吞了下去。

&nb老太太等人闻听心中彻底一凉,这狗胎是民间粗俗的说法,用专业的术语就是低置胎盘。

&nb胎儿坐胎的位置太低,随时都有可能滑胎,越到后期就越危险。眼下严氏已经七个月,这孩子倘若生下来恐怕难保!

&nb“你们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我们金家不差钱!保住了,你们的赏钱十倍,保不住,我打发人去砸了你们的招牌!”老太太立着眼睛说道,依稀能看出年轻时候杀伐决断的风范。

&nb两个稳婆听了不敢不尽全力,摸摸额头上的汗赶忙动手。一个探查严氏的详细情况,另一个吩咐丫头准备热水、剪刀、烈酒等物。

&nb“你们跟我去佛堂,祈求菩萨保佑,人多心诚才能感动菩萨!”老太太带着三个儿媳妇去了小佛堂,进去之后便跪在菩萨跟前。

&nb她诚心诚意的祈祷着,“菩萨在上,金郁氏诚心礼佛二十多年,一直受菩萨保佑才能苟活于世。如今金家长孙媳身怀险胎,即将早产。还请菩萨保佑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我宁愿减寿十年!”

&nb“菩萨在上,信女金冷氏诚心叩拜。乞求菩萨保佑我儿媳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再保佑婆婆健康长寿,我愿把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献祭。”身后的二太太连忙说着,又接连的磕起头来。

&nb大太太和三太太见了心里恨得慌,脸上却不敢表露。本来就是她的儿媳妇,她的孙子,可这一番话说下来,竟显得只有她一个人孝顺!哼,逮住机会就溜须奉承,还“最珍贵的东西”,连具体是什么都没说出来,骗鬼呢!

&nb她刚想要说话,就听外面有噔噔噔的脚步声传了过来,陆嬷嬷的声音传了进来,“回老太太,大少奶奶生了!”

&nb“活得死的?”老太太顾忌不了那么多,忙不迭问着。

&nb陆嬷嬷欢喜的声音隔着帘子都能听出来,“恭喜老太太,三位太太,大少奶奶生了个……小子,正哭呢。”

&nb“哦?”听见这话老太太忙又转身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着阿弥陀佛,眼里转着泪水。

&nb“走,咱们快去瞧瞧!”她不等人搀扶便站起来,颠颠的朝着外面走去,其他人赶紧跟随。

&nb二太太更是心急得不得了,上前一步搀住老太太。

&nb众人回到严氏房门前,果然听见里面有小孩子的哭声。只是那哭声有些微弱,像小猫叫唤,听着就让人心揪起来。

&nb一个婆子挑帘子出来,看见众人忙见礼,想笑又没笑出来的模样,“恭喜老太太,太太。大少奶奶生了个小公子!”

&nb是公子不假,这个“小”字用得也极其恰当。就见稳婆双手托着一块红布,上面躺着个小小的婴儿。他满身都是细细的小绒毛,五官皱成一团看不出个模样来。他的小嘴正张着,隔一会哼哼一声,眼睛始终紧闭着。

&nb他不过两搾来长,脑袋还没饭勺子大,小手小脚一动不动,虚弱的让人不敢大口出气,唯恐他因此受了风或者送了性命。

&nb这能活吗?众人心里都涌上来同样的想法。

&nb“拉脐带粑粑了吗?”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纪,有些经验,看见这种情形第一个镇定下来。她顾不得什么粗俗不粗俗的话,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多讲究?

&nb不过这也暴露出金家的底蕴,从骨子里就不是书香门第,更没有那些积累了几辈子的世家的无处不在的优雅高贵。

&nb稳婆听了摇摇头,“老太君别着急,这胎粪出来的时辰都不一样,两三天才拉出来的也有。”

&nb老太太闻听眉头紧锁,若是健健康康足月生出来的孩子她便不这样在意了。婴儿的胎便不出来,就不能喂奶,这么弱小的孩子喂养跟不上去极其容易夭折。

&nb“奶娘找了吗?”老太太又询问旁边的大太太。

&nb“回老太太的话,已经打发人去接了。之前就相中了两个,家世清白人也利索,奶水非常足。进了府在饮食上调理调理,奶水会越发好。”二太太闻听不由得对大太太侧目,心里生出几分佩服来。方才大伙乱哄哄,她竟没瞧见大嫂什么时候吩咐下人去接奶娘了。

&nb况且虽说金家三房混在一起过日子,这请奶娘的钱公家出。可毕竟是二房的事情,她这个做婆婆的理该安排。只是这严氏还有两个多月才到生产的时候,而且前一阵子萱姐那边有些事情,她一时便疏忽了。

&nb难怪老太太把掌家的权利交给大太太,她还真是八面玲珑,事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之前没在一起长期住过不知道,如今看来,大太太真是有几分手段。

&nb她刚想要说话,就听老太太又吩咐道:“弄些糖水来,先在孩子嘴唇上点点。”

&nb丫头赶忙去办,不一会儿端了和好的红糖水来。陆嬷嬷接过去,用柔软的纱布沾了沾,又在婴儿的嘴唇上挨了挨。

&nb众人都屏住呼吸瞧着,那婴儿突然被碰触,嘤嘤的叫了两声,便一动不动了。连吧嗒嘴巴都不会,估计吃奶也会费力,众人的心又凉了两分。

&nb严氏支撑着从床上坐起来,“老太太,孙媳妇儿求您一件事,就让我亲自抚养这孩子吧。”说着便要跪下磕头。

&nb陆嬷嬷上前把她搀扶住,“大少奶奶,现在不是要强的时候。你要好生坐月子,其他的都有老太太和太太们做主。”

&nb“孩子,你好生养着。你大伯母请了奶娘来,会好好喂养这孩子的。”

&nb“老太太,好歹我生了他一回。我们母子的缘分怕是不深,让我养他几日,全了我们母子的情分!”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nb二太太赶忙说道:“别哭,月子里伤了眼睛可了不得。我会每日去小佛堂念经,请菩萨保佑这孩子健康长大的!”

&nb老太太看见严氏满脸乞求,眼泪刷刷一个劲往下掉,叹口气说道:“既然你执意如此就这么办吧。只是你千万不能过于伤神,缘分本是天定,强求不来!”

&nb留在严氏身边也是丫头、婆子和奶娘照看,其实用不着严氏费力。既然她想要多看孩子几眼,就满足她这个愿望吧。只怕到时候孩子真的走了,她对孩子有了太多的感情会越发的割舍不下。

&nb大太太见老太太劳神劳力半天,脸上露出倦意,便请她回房间休息。另外吩咐丫头、婆子,熬汤,又打发人去铺子里送消息等等不累述。

&nb浩文刚到铺子没多长时间,忽闻小厮来送信,说严氏生了个男孩,心里十分的诧异。虽说他不太明白,却也知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话。这怎么算都才七个月,怎么突然就生了?

&nb小厮说不明白细情,他赶忙骑马回来。一路之上心中虽有些忐忑,更多的却还是欣喜。毕竟是他第一个孩子,还是个儿子,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nb可进屋看见那孩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在烧红的炭火上。

&nb“你好生养着,铺子里还有些事情。”他略作了一会儿,瞧了两眼那孩子,便找了个由头走了。

&nb严氏见状眼泪又流了下来,旁边的丫头赶忙劝慰。

&nb只是劝得皮劝不得里,严氏擦擦眼泪,心里的难受劲却半点没缓解。她从奶娘手里接过孩子,小心翼翼的贴在胸口,看着孩子的脸一动不动。

&nb她娘家本来是做小买卖的,后来渐渐发迹,却远远没有金家富贵。所以她娘家的规矩没那么多,还保留着不少普通老百姓过日子的习惯。

&nb她清楚记得,自个的堂嫂生完孩子,全家人都围着她和孩子转。堂哥更是在嫂子床前嘘寒问暖,片刻都舍不得离开的模样。没过几天,那孩子突然发热抽搐竟夭折了,堂嫂自然是非常伤心。堂哥更是百般劝慰,不忌讳什么月子房不吉利的话,就住下来了。

&nb长辈们都没有任何微词,都心疼堂嫂在月子里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担心她身体受不了,落下什么毛病。各种补汤、偏方,听说吃什么对月子里的人好便张罗起来,那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能让人感觉得到。

&nb堂嫂的月子做得很好,什么毛病都没落下。出了月子不久便再次怀孕,生下胖乎乎的儿子,如今已经七岁了。堂嫂心中知道感恩惜福,对家里长辈非常孝顺,对夫君敬重,对儿子疼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nb当初她嫁进金家,全家人都跟着高兴,觉得是进了高门旺户。她除了高兴还觉得荣耀,族中这么多姐妹,谁都不如她嫁得好!

&nb可真正进了金家成了媳妇儿,她却觉得心累心凉。大户人家规矩多,说话行事都不能马虎。身边侍候的人多了,可家人之间的距离也远了。很多时候,遵循的是规矩立法,而不是人情!

&nb照规矩,浩文不在月子房里多待并没有错,不过她心里就是闷得慌。这个孩子没出生前被给予了太多的厚望,眼下却被弃之如敝履。老太太说累回去了,大太太张罗叮嘱了一番,自个婆婆说去小佛堂祈福。其实严氏心里很明白,她们都觉得这孩子活不了,一个个失望的走了。

&nb如今,连他的亲生父亲都不愿多看几眼。这孩子真是可怜!严氏心中酸楚,看着气息微弱的婴儿,竟生出一股子倔劲,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个孩子活下来!

&nb人们常说七成八瘪,这七个月的孩子生下来还有活的可能。眼下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进食。

&nb想到这里,严氏赶忙让奶娘过来,请她们给孩子喂奶。

&nb奶娘把孩子搂在胸口,那胸比孩子都要大,孩子的小嘴根本就含不住头,也不会吮吸。接连试了几次,孩子被折腾得越发没了精神,严氏只好让奶娘停住。

&nb“两位都是生养过好几个的人,而且出入大户人家做奶娘见识比我多。眼下这孩子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让他吃进去奶?两位是出来谋差事,他好,你们才能留下来。倘若你们的法子管用,我一定重重的赏!”严氏到底是有些主意。

&nb两个奶娘相互瞧瞧,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上前回道:“我们都是市井无知妇人,不敢在大少奶奶跟前充有见识。不过听家里积古的老人说过,这刚出生的小孩子肚里面有胎粪就吃不下奶。先把胎粪排出来,然后再琢磨吃奶的事。”

&nb听见她这样说严氏心里一松,想必她是有些土法子,不然也不敢接话。

&nb“刘嫂子吧?你可有通便的办法?”严氏赶忙追问着。

&nb“有是有,只是……”

&nb“你不必担心,这孩子已经这样,若他真没福气长大也是天注定,怨不得旁人!你只管说,照不照做我决定!”看见她面露犹豫,严氏接着说道。

&nb那奶娘听了这才说道:“都是些土的掉渣的办法,原本不敢当着大少奶奶的面念叨。只是大少奶奶这样说了,我便说出来,大少奶奶就当评书听吧。”

&nb看见严氏点头,她接着说道:“这还是我听祖奶奶说起过的一件真事,就发生在我们家里。

&nb当时我们家里穷得生疼,祖奶奶怀着孩子还要从早忙到晚。七个月头上,干活不小心扭了一下,没想到就把孩子生在地里了。

&nb当时跟前一个人都没有,祖奶奶用牙把脐带咬断,用衣裳就把孩子裹着抱回家了。

&nb那孩子还没有小少爷大,脑袋像苹果,脸皱巴巴像脱了水的橘子,一声都不哭。

&nb寻常百姓尤其是穷人家,孩子多了养不活是常事。祖奶奶回了家把孩子放在炕上,烧了些热水简单洗洗,又把事先预备好的衣裳给孩子穿上。她见那孩子不会吃奶,也不排胎粪,索性就不管了。生死有命,大不了再生一个,反正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孩子。

&nb没想到第二天,那孩子竟然拉出一大堆胎粪。家里没多少粮食,祖奶奶没有奶水,就喂孩子米汤。没想到那孩子竟然活了下来,就是我祖父!

&nb后来,祖奶奶偶然才知道。原来她把祖父放在炕上不管,我大祖父看见觉得有意思,就用筷子沾了咸菜汤给祖父喝。那咸菜是用地环和鬼头姜做的,没想到竟然有这效果。之后亲戚有一家小孩也是早产排不下胎粪,也是用的这办法。”

&nb严氏听罢眼前一亮,赶忙着人去找这两样东西。都是穷人家园子边种得东西,不金贵好找。不一会儿,丫头们便把东西找齐了,又用粗盐腌制上。等腌出些汤汁,便用筷子沾上,趁着孩子咧嘴哼哼就伸进去蘸一下。

&nb死马当成活马医,也不知道能不能管用。

&nb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严氏闻到一股子味道,急忙打开尿布,竟然看见一大坨黑绿黑绿的便便。

&nb她喜极而泣,第一次觉得大便也是好东西!她连忙让人去给老太太等人送信,又吩咐丫头备水给孩子洗洗。那个奶娘自然得了重赏,另外一个瞧了不免有些眼红。

&nb“大少奶奶,我知道个灵验的办法,能保佑小少爷健健康康长大!”另外一个奶娘说着,严氏听见长大二字自然让她说下去,“扎个跟小少爷差不多大的小孩,把小少爷的生辰八字写上去,然后烧了。阎王爷收到了,就不会再派小鬼来索小少爷的命。”

&nb管不管用都试试,反正也不搭什么,严氏赶忙吩咐丫头去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