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0章 正是风起之时,我们岂能再步讲谈社之后尘?给我留住他!

北川秀坐在吧台内,先随手帮斋藤玲奈调了杯“自由古巴”,然后自顾自翻起了那堆销量数据表。

奇奇怪怪的指标和图形看得他一头雾水,果然很多东西不是专业人士根本看不明白。

还好来这前,斋藤玲奈想到了这点,每一张图表上都配有几排字迹清秀的小注释。

北川秀越看越吃惊,感觉自己可能严重低估了互联网时代前人们对纸质书的需求和认可。

又一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他忍不住问道:“这数据有粉饰的成分吗?”

他知道一些书店会偷偷把某些书的销量报的虚高,以此来迎合出版那本书的出版社,希冀能从对方那边得到更多的书籍资源。

至于多报的那部分,一般都是书店所属集团自己消化,所以在某些媒体公司里,员工经常会收到公司发的各种图书,美其名曰“老员工福利”。

“诶?”正吸着鸡尾酒的斋藤玲奈差点呛到,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我拿到手的都是书店最原始的销量数据,基本可以作为真实销量来参考。”

“书店粉饰过的销量一般会报给那些统计公司,我们内部都只看原始数据。”担心北川秀不理解,她又跟着解释了一句,随后歪头问道,“北川你觉得数据出错了吗?”

“既然是原始数据,那肯定没问题。就是有点.太夸张了。”北川秀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看起来是要发财的节奏啊。

“是吧,早上我拿到数据时也吓了一跳,听说河出社长知道后急急忙忙就去召开董事会了呢。”斋藤玲奈用力一吸,把最后一滴酒也吞进了喉咙里,顿时发出一阵满足的叫声,脸颊也泛起了淡淡红晕。

就在昨天下午,《人间失格》的销量还停滞在当日只卖出897册的尴尬数据上,然后到了晚上,几乎每隔半个小时,数据就往上跃升了一个阶梯。

截止至昨晚11点半,周六备货的5万册,周日加印刊发的3万册全部售罄。

且从各个地区的书店发来的销量反馈表看,备货少的书店,几乎是在晚上十分钟内,就如风卷残云般卖光了店里的几百册,而备货最多的丸善·丸之内书店,不得不把关店时间从十点半顺延至十一点半,否则根本无法向外面排起的夜色长龙交代。

更尴尬的是,据书店店员们观察,即便如此,也有近一半以上昨晚赶来买书的读者最后没能买到《人间失格》。

算上首刷日上午卖掉的1万册,也就是说,两天时间,《人间失格》就卖出去了9万册,而且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回首《且听风吟》的销量之旅,几乎可以肯定,《人间失格》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人间失格》应该可以打破《且听风吟》保持的精装文库本单月销售记录。”北川秀也有些小激动。

为了掩饰快要崩坏的表情,他从可乐桶里迅速舀了一杯冰可乐,又往里面加了点晶莹剔透的冰块,畅快的一饮而尽。

哈——

爽!

“北川你的意思是单月销量能突破28万册?”斋藤玲奈红扑扑的脸蛋向他凑了过来,眼神里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其实她肩上的压力很沉很重,作为北川秀跳槽《文艺》携带的附庸品——反正她自己是这么看待自己的,一进编辑部什么都没做,就直接摘走了副主编的位置。

虽然《文艺》编辑部的同事们没像讲谈社那么势利眼,但时间久了,你一个空降摘桃子的人却做不出什么业绩,大家也会慢慢有怨言的。

所幸北川秀依旧给力,《人间失格》眼看着就是另一本《且听风吟》,她也能借此在《文艺》站稳脚跟了。

这之后,便是一边结党,一边培养羽翼,然后一步步朝着更高的位置爬去,最后带着《文艺》和昔日的老东家《群像》拼个伱死我活!

在《群像》受够了各类白眼,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的斋藤玲奈其实心里也窝着火,只是“捡漏”北川秀前她自身难保,就别提反击那些恶心的嘴脸了。

现在有了《人间失格》兜底,斋藤玲奈心底那一丝微弱的火苗开始扑腾、燃烧,燃烧,再燃烧!

“其实可以再乐观点。”北川秀轻笑着点头,28万册实在太保守了,以他对《人间失格》的了解,最终销量可能会在这个数据上翻个倍也说不定。

“嗯!”斋藤玲奈心情大好,用手指敲了敲面前空荡荡的玻璃杯,大声说道,“北川老板,麻烦给我再来一杯!不,再来三杯!”

新宿区住吉町,河出书房新社本部,六楼大会议室。

坐在首座的河出静子脸色一如既往的平淡,好像什么事情都无法让她的情绪发生波澜。

实际上,她的内心比底下那群取缔役现在表现出来的震惊程度还要高上一万倍!

今早拿到斋藤玲奈送来的数据分析表时,她手抖得差点没接稳。

父亲意外病倒后,家族不得不把他送去美国疗养,她这个年仅二十九岁的河出家嫡长女其实是被赶鸭子上架的,而且接手公司时,她才二十五岁!

前几年刚上台时,河出书房内部充斥着不信任和排斥的声音,即便你是河出家的女儿,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学历和资源,依旧免不了因职场女性的身份而备受质疑。

公司的中层下层自然不敢对她这个代理社长有何非议,就算有,大多也是憋在心里,当面连个屁都不敢放。

可这些高层取缔役就不同了。

尤其是那几个常务和专务,只要抓到她的小辫子,就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严格说来,他们是河出家的合作者,而非下属,毕竟手里捏着那么多股份,小觑不得。

在他们看来,一家商业性质的出版社,其业务核心还是以赚钱为主。

不管河出静子用什么方式,做什么事情,只要她能带着河出书房赚钱,那董事会就绝无异议,否则任你说的天乱坠,做的虎虎生威,也是狗屁!

四年来,在她的带领下,河出书房总算从准一线出版社的尴尬位置爬到了“五大”这个层次,无论如何,《文艺》位列五大纯文学杂志之一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谁也否认不了。

但《文艺》常年销量垫底,且和排名老四的《群星》还有一大截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令河出静子头疼的还是实体书出版这项业务。

自她担任代理社长以来,《文艺》一改昔日节约预算成本的作风,开始疯狂鼓励新人作家和老牌作家大量发售单行本图书。

很多时候为了扶持旗下的那些作家,河出书房都是自掏腰包来弥补单行本销量暴死所造成的窟窿。

最艰难的时候,一年发售的2000多本单行本里,将近1500本是大亏,其余全是小亏!

但也是靠着这种不要命的烧钱策略,《文艺》在四年里迅速积累起了不错的口碑,旗下增加了近百名有潜力的纯文学作家。

不过逐年亏损的实体书出版业务成了董事会攻讦她的利器。

每当血淋淋的赤字报表被甩在眼前时,一向冰山般的河出静子也会稍微破防,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忧虑和失落。

她试过很多办法,但都没能挽回实体书出版业务的颓势。

因为实体书的关键在作家资源,而现在的日本出版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新人培育体系,谁家会甘心做“黄埔军校”,给竞争对手培养人才啊?

为数不多的那些自由作家,要么烂到极致,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要么“上流”起步,都有各自固定的文学交流圈子,派系壁垒大到吓人,一般只接纳和自己派系相关的出版社,对其他出版社置若罔闻。

在日本,财阀只手遮天,很多行业都已被他们轻松渗透,改变成了壮大他们自己的养分。

唯有文学界,是这批学阀和“天下一品”们的自留地。

别以为你是财阀他们就会买账!

至于那几个“天下一品”,河出静子倒是联络过,然后被狠狠恶心了一把。

都七老八十的年纪了!你还能硬得起来么你!

就敢向老娘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

想到这些事,她气得不行,赶紧悄悄深呼吸几口气,别破防坏了形象。“社长,《人间失格》确实是一本好书,但也才卖了两天而已,现在就急着出周边,商议改编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冒进了?”

说话的是一名女常务,她拿着手里那份新鲜出炉的《人间失格》衍生企划,有点不太满意河出静子独断专行的做法。

就像政坛一定会有左翼和右翼,一家公司大了,其董事会里必然会有一些老鼠屎和搅屎棍。

在河出静子眼里,这名靠肉体上位的女常务就是这类人。

她能拿得出手的大概只有胸口那几两肉以及长年累月锻炼出来的床上技巧,至于业务能力,估计还不如底下的基层员工。

而这些搅屎棍的任务也很简单,在每次的取缔役大会上,不管河出静子提出什么企划,他们都持反对态度即可。

主打的就是一个恶心你。

“冒进?”

对这类搅屎棍,很多公司高层不敢压的太狠,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上还有几个幕后操纵者,你做的太过分了,公司内部可能会发生可怕的权力斗争。

但河出静子是个异类。

她淡淡瞥了眼那名女常务,对方看到她那恨不得杀人的视线,立即默默低头,不敢对视。

“自我接手公司以来,四年里,卖得最好的单行本,首刷日销量为2892册,两天总计销售不到4000册!这还是单行本,就别提售价极高,收藏价值高于阅读价值的精装文库本了。”

河出静子把手里的企划啪一下拍在了桌上,发现那名女常务不敢和她对视,这才满意的继续说道,

“各位知道《文艺》创刊以来单行本销量的最高记录是多少么?”

无人回应。

谁吃饱了撑的去记这种数据啊?

他们心里腹诽着,却不料河出静子如数家珍般一一报了出来。

“1952年发行的《多肉物语》,当年总销量41.3万册,迄今累计销量123.1万册,实体书单年销量排行榜第874位,总销量排行榜第74位.”

“这是我们《文艺》至今为止销量最好的实体图书,一本售价800円的简装单行本,一本由已故作家于43年写的科普向图书。”

“知道《且听风吟》现在卖出去了多少册吗?两个多月时间,累计销量49.2万册,两个多月!仅仅两个多月!它的销量就超过了我们最好单行本的年销量!”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平时不怎么看书,也不怎么关注公司那些新书的数据。是,公司的收入大头主要还是来源于《文艺》杂志和部分的影视改编,与其把资源倾斜给新人,不如力捧那些老作家的成名作来得轻松,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取缔役们没人敢接话,但事实不就是如此吗?

河出静子了四年时间,大量金钱投入在新人作家上,然而结果呢?

文艺新人赏和其他四大新人赏比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文学界甚至有“如果你觉得自己拿不了顶尖新人赏大奖,那就考虑考虑文艺新人赏吧,他们喜欢买彩票!”这样讽刺文艺新人赏的话。

“《人间失格》,在没有进行任何连载的情况下,只靠着北川老师老书的口碑,在贸然跳槽至我们河出书房,备受舆论质疑的环境下,发售的头两天就卖出去了9万册!还供不应求!”

河出静子啪的一下,用力按在了那份她了一上午草创的衍生企划上,一字一句对底下的人说道,

“就在昨晚和今天上午,发行部临时加印了20万册,大部分已经送到了各个书店内,开会前我刚接到最新消息,其中的10万册已经卖完了,估计剩下的10万册撑不到今晚。”

她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里过分安静,回音一阵接着一阵,听起来很是诡异。

这下,所有取缔役都目瞪口呆了。

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社、社长.您是说《人间失格》可能今天会卖出去20万册?!”

即便消息来自河出静子,他们都有点不敢相信。

一天20万册?

文学界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仔细想了想,好像暂时想不到同样的案例。

这可是一天20万册,不是2万册

“大概率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河出静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们一眼。

全场哗然。

“所以,小栗常务,如果这都算冒进的话,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不冒进?”她猛地起身,目光狠狠射向那名女常务。

小栗常务现在恨不得把头缩进地底。

沉默了好一阵后,她用尽全力挤出了几个字:“我我赞成您的企划,社长。”

“散会!”

河出静子一屁股坐了回去,话音落下,一群取缔役们总算松了口气,像是溃兵般纷纷逃离了大会议室。

谁也不敢在河出静子的这种气场下继续久留。

人走完后,女秘书则才蹑手蹑脚的跑来,有些忧虑的对她说道:“社、社长.我好像没有向您汇报过那样的数据.”

加印了20万册这事不假,但今天具体的销售,各个书店还没反馈过来呢,只能说大概率比昨晚会更上一层楼。

但社长张口就来什么“一天卖出去20万册不止”,吓得小秘书魂不守舍,生怕莫名其妙就背了黑锅。

“笨!”河出静子白了她一眼,这小秘书也是他们河出家的族人,不过怎么以前没发现她这么呆头鹅呢?

“诶?”

“现在正是《人间失格》起势的时候,我对北川老师有十足的信心!这种时候不在公司里力挺他,锦上添可不如雪中送炭啊。”河出静子拍了拍她的脑袋,无奈说道,“我们河出书房要想真正翻身,一定得留住北川老师,让他愿意在《文艺》上连载才行!懂了吗?”

“可、可是取缔役他们”小秘书脸都绿了,听到社长心里的这种想法,她感觉自己背锅的几率更大了!

早知道就不多嘴多舌了!

“他们?他们连最佳历史销量记录都记不住,难道还能听出数据的问题?”河出静子摆了摆手,“就算发现了,那时企划也施行下去了,还会终止不成?”

她现在只想不顾一切留住北川秀,至于其他,先把衍生企划通过了再说!

4800字大章,(2/?)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