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259章 《浅草红团》——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收到来自《北川》编辑部的签约通知时,弓子和梅吉人都是懵的。

被知名文学杂志签约是他们决定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两人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别说他们这种小混混,听说被出版社反复刷掉的大学教授都不计其数。

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第一次投稿就能顺利通过!

同样得知了这个好消息的阿信既无奈又欣慰,知道这样一来,弓子是真的不可能再回浅草当小太妹了。

1998年7月下旬,东京最热的日子即将到来,租了一套廉价西装的梅吉载着弓子来到了北川文娱本部大楼。

两人头一次进那么大的正规公司,亦步亦趋,生怕做了什么错事,被周围的工作人员嘲笑。

起初门口的接待人员还以为他们是来应聘的年轻大学生。

在随口一问,听到两人竟然是公司发函邀请的“准签约作家”后,接待人员的态度顿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这年头,纯白纸作家,还是两人协同合作,能被《北川》签约,简直就是天选之子!

“两位请这边请,小心台阶。”接待人员热情洋溢,一边向他们介绍着公司的情况,一边旁敲侧击,询问他们是谁签下的作家。

“薰子?”接待人员并不记得《北川》编辑部里有这么一位编辑。

按道理,公司里能向作家发出邀约并一口敲定签约事宜的编辑,起码也得是个副主编。

可名叫薰子的编辑,她完全想不起来。

不会是两个骗子吧?

接待人员将信将疑,正打算找个借口向编辑部的人求证,一道悦耳的声音忽然在正前方响起。

“请问两位就是写《生活在浅草的我们》的作者么?”

薰子甜笑着朝他们招了招手。

她刚才在工位时听到有人说来了两个奇奇怪怪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谁的签约作者。

一算时间,估摸着北川老师要求签下的那篇的作者们也该来了,便离开工位往外走去。

一行人恰好在编辑部办公区外的玻璃门处碰了头。

“您就是薰子编辑么?”相对稳重的弓子向前走了一步,代替性格暴躁的梅吉,和薰子交流了起来。

看到薰子身上戴着《北川》的铭牌,接待人员立马明白这两人没有说谎,顿时放下心来。

只是这个年轻的女编辑,她怎么都觉得很眼生,好像编辑部的花名册里也没有“薰子”这个名字。

“薰子编辑,人已经帮您带到了,那这里就交给您了。”

接待人员没有想太多,直接冲薰子鞠躬,就像对待其他编辑一样对她。

薰子笑着回了礼,然后冲弓子两人招了招手:“两位快来快来,北川老师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了。”

“北、北川老师?!”

刚和薰子聊了几句而成功缓解了尴尬的弓子两人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只是签约《北川》,都需要北川老师亲自审核了么?

“是啊。北川老师前几天看完你们的稿子后,就说要亲自面谈你们呢。”

薰子笑着点了点头,带着两人一路穿过办公区,朝着斜后方的总编办公室而去。

自创刊起,《北川》的总编辑便连续换了三次——

北川秀心目中最想要的总编人选是斋藤玲奈。

可惜斋藤玲奈现在已经是《文艺》的编辑部部长了。

让她跑来《北川》当总编,既委屈了她,又让《文艺》大出血,北川秀再想,也不会干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

至于其他招聘来的业内精英,终归没有斋藤玲奈那么符合他的心意。

《北川》步入稳定期后,销量开始逐步下滑,几名总编都没能将颓势止住,自然试用期一到就被辞退了。

这一任的总编是从女性文学杂志里转行过来的,原本北川秀以为她会挺不靠谱,没想到还意外的能干。

弓子两人胆战心惊的跟着进了办公室,见到堂堂总编都像是喽啰般站在一边,心情更加紧张了。

“两位就是《生活在浅草的我们》的作者么?”

北川秀坐在老板椅上,饶有兴致的看向两人。

在意外看到这篇稿子后,北川秀第一时间想起了川端康成写过的一篇并不算十分有名,但在纯文学界的口碑却非常硬的《浅草红团》。

川端康成的以“意识流”和“新感觉派”为主。

除了最著名的几部外,其他的作品如果能对上电波,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可要是看不对眼,不仅会感觉不到中独特的日式物哀美感,还会觉得在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浅草红团》就是这种读者评价两极化十分严重的。

《浅草红团》也是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品。

北川秀在研究生时期为了写毕业论文,基本把日本近代史上的所有文学作品都看了个遍。

其中他最喜欢的,毋庸置疑,自然是和他一样,屡屡被诺奖拒之门外的村上春树。

而排在村上春树之后的,便是原历史中,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不仅对日本本土文学作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隔壁一批又一批中生代的文学家。

譬如余华就曾说过:“川端康成的作品几乎笼罩了我最初写作时的头三年,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

日本极为知名的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说:“我一直认为,川端先生的内心是那么冷漠,那么空旷,那么值得珍惜。

他不是自己活着,他还活在他人的生命中。

在无数人那空空如也的人生中,有川端先生的后,一道道光芒升起。

这就是他抒情的原由。”

作为川端康成笔下“新感觉派”作品里的代表作,《浅草红团》以漫游者的视角,描画出了浅草众生的浮世绘。

全书采用了一种颓废的现代风格,与《雪国》、《古都》等日本古典情趣完全不同,展现了川端相当现代的一面。

《浅草红团》原著写的是关东大地震后,昭和初期日本处在新旧交替和东西融合的变革中,浅草作为歌舞伎文化和下町的中心之一,涌入了大批戏子和游女。

人口贩子在街上横行,公园与空地群聚着各路帮派成员、孤儿以及大量无家可归的男女。

主人公来自外地,漫游浅草时邂逅了少年帮派“红团”的成员,并在首领少女弓子的带领下,探访当时走在时代前沿的浅草街头。

主人公以疏离、冷静的目光审视着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描摹出了那个年代东京的破与立、美与丑、浮华和贫困,也隐隐传达了川端身为反战者对时局的不安。

北川秀之所以对这部记忆深刻,是因为《浅草红团》被日本文学界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整部篇幅不长,出场的人物却多达上百个,几乎涵盖了当时居住在浅草地区的各式各样人员。

收录在里的“浅草祭”在選写过程中也因败坏风俗而屡次遭受删除。

年岁渐长后,川端康成自己都将其自弃为“拙劣的旧作”。

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有点细碎,且是创作早期所写,自己的文风没有确定,因此很多东西都写的很不到位。

文学评论家前田爱以“打翻的玩具箱”来形容这本书给人的混乱,缺乏头绪的初阅读感受。

在《浅草红团》问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就像是川端康成的不成熟之作,鲜少被人提及。

连川端康成本人都经常回避有关它的话题。

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只是一本川端康成游玩过浅草后的随性之作,完全当不上文学作品的名号。

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浅草红团》慢慢又因几名大学文学部的教授而再度进入文学界的视线。

不知道是谁先提及的它,后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作家重新读了这本书,然后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在原历史中,80年代末期,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正式进入泡沫时代,那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乱七八糟,遍布歌舞伎町的精神小伙和小妹纷纷印证了《浅草红团》里的描述。

至此,大家才终于意识到,早在60年代,川端康成就先人一步的对日本底层社会众生相有了深刻的认知。

不管是什么时期,日本的底层社会都像《浅草红团》里写的那样,令人唏嘘,感慨。

《北川》杂志的调性和普通纯文学杂志不同。

因挂着北川秀自己的名字,又莫名其妙搞了一个北川文学奖和芥川奖、谷崎赏竞争。

所以《北川》所需的连载稿子相对调性更沉重,纯文学的占比也更高。

和慢慢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文艺》不同,《北川》显然是朝着纯正的纯文学道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要不是之前斋藤玲奈与河出静子催得紧,他早就把《东京人》连载在《北川》上了。

现在没了《东京人》,北川秀自然只能找新的作品来填充这个位置了。

幸好老天开眼,就在他苦恼之际,新题材就这么送了上来。

“啊,是、是我们。”

弓子和梅吉站得笔直,面对憧憬了许久的偶像,两人反而不敢抬头直视,只是像犯了错的小孩般,低头看脚尖。

“真厉害你们应该就生活在浅草吧?或者说以前在那儿住过挺久?”

北川秀问道。

弓子和梅吉对视了一眼,浅草社区在外的风评两人心知肚明。

从那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就和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黑人一样,在哪里都容易遭人歧视和怀疑。

“没事,实话实说就好。我们《北川》不会因为作家的出身问题而拒绝签约的。

只要是能写出一个好故事的作家,我们都愿意签约试试。”

北川秀感觉到了他们的腼腆和不自信,便笑着安慰道。

两人的扭捏姿态让他更加确信,他们就是生活在现下浅草社区的精神小伙和精神小妹。

令人感慨啊。

这样的群体,原本应该和文学完全沾不上边。

但谁又能想到,他们这样的人也能提笔写故事,也能有幸被签约呢。

人生,就是一场未知数。

“啊是、是的。我和梅吉都生活在那边。”

弓子鼓起勇气抬头对北川秀说道,随后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

“请北川老师您放心!我和梅吉已经没在那边工作了!绝对不会影响到公司的风评的!”

“嗯,那样就更好了。”北川秀点了点头。

他是真想把两人签约下来试试看,顺便从他们那儿了解一些有关浅草社区的信息。

既然准备写《浅草红团》,北川秀自然得和以前一样,把重要的准备工作全部做足!

他始终觉得一部成熟且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知识储备和素材沉淀。

肚子里没有货,就是干抄,再厉害的文抄公也没法抄出作品的精髓。

一字不差的照搬固然能最大概率成功。

可很多文学作品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成名因素,只是一味的模仿照搬,也许会在这个平行时空水土不服的。

《浅草红团》原著写的是昭和时代初期的混乱底层社会,比起这个平行世界的平成年代,那个时代已经太过久远,读者并没有太大兴趣去了解。

北川秀可以笃定,现在的读者必然更想了解此时的浅草社区的状态。

把《浅草红团》化用到现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这才是最正确的文抄方式!

但要这么写,北川秀就得把很多剧情与人物平替过来,得保准川端康成原来的思想核心的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现代浅草社区的情况融入进去。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啊。

因此《新浅草红团》能不能写好,就得看这两个土著了!

弓子两人还不知道北川老师已经准备薅自己的羊毛了,见他这么说,心中一喜,连忙不断鞠躬致谢。

“关于签约问题,一会儿会有签约相关的工作人员带你们去三楼的签约室签约。

在此之前,我有几个有关浅草的问题想询问下你们,可以如实回答我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