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245章 他才二十六岁,而我已经六十九岁,比起他,我的成就不值一提!

1998年5月底,刚从法国留学回来后不久的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忽然患上了严重的厌食症和抑郁症。

数十名瑞典挪威境内最权威的营养师和心理医生轮番上阵,依旧没能医治好维多利亚突如其来的这两个病。

王室的厨师变着花样做精美饭菜,甚至聘请了数名米其林五星餐厅的厨师来满足维多利亚的味蕾。

但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就这样,不到三天时间,维多利亚的体重就减轻了快5斤,让原本就苗条的身形看起来更加消瘦了。

在一次问诊中,某位心理学的权威医师终于从谈话里找到了女王储生病的蛛丝马迹——

她的厌食症和抑郁症大概率来源于上一段糟糕而失败的感情。

得出结论并得到验证后,王室成员们殚精竭虑,最后还是同意了维多利亚的要求。

瑞典王室同意让维多利亚改头换面,以平民的身份去美国耶鲁大学的人文艺术学院求学。

为了防止维多利亚在美国遭受二次心理创伤,瑞典王室决定帮她寻找一个可靠的伴读。

很快,同样被软禁在家里的奥利维亚成功被选上。

这些王室里的隐秘事件在发生前就被传得沸沸扬扬。

阿尔诺很早就盯上了维多利亚这只甜美的小羊羔,但碍于对方尊贵的身份,以及身边重重护卫的保镳,始终没法更进一步。

现在听说她和奥利维亚要跑去遥远的美国,阿尔诺的色心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伴读的奥利维亚也是他“狩猎名单”内的一员——

这位香奈儿集团的小公主完美符合他心目中对萝莉的预期。

欧洲人人均“炼金术士”,对这类正在最巅峰花季的年轻小美女完全没有抵抗力。

奥利维亚之前还莫名其妙雇佣大量水军和媒体攻讦他的阿尔诺私人俱乐部,一看就是只不好驯服的小野猫。

这反而激起了阿尔诺的好胜心。

两只准备离家出走的小野猫并不清楚有大灰狼已经悄然盯上了她们。

而这只什么都敢碰一碰的大灰狼也不知道两只小野猫出去的目的就是要干碎他。

除了这件事外,最近各国文坛内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北川秀没有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还被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禁止参选的事了。

理事会和评委会以泄露名单为由禁止北川秀五年内参选,这理由懂的人都懂,纯粹是没事找事。

大家都清楚名单本就是你们的人在往外宣扬,且真正的外泄人是阿尔诺。

把这个屎盆子扣在北川秀头上,然后说他德不配位,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理事会和评委会不想让他获奖而已。

本来这事也没什么,诺奖的黑幕问题还少么?

世界文坛公认的top3之一列夫·托尔斯泰都没拿过诺奖呢。

偏偏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人在就此事煽风点火,搞得事情越来越复杂,各个国家的文学界和媒体议论得不可开交,硬是把事情热度一顶再顶。

小众的文学圈子一直是各国精英阶层最喜欢接触的圈子之一。

在森哲太郎和山口浩史的联合推动下,从日本国开始,到美洲、非洲、欧洲等各个地区,再到下面的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好奇事情真相和北川秀的真正文学创作能力。

灵猫六国、美国和韩国的动作最快,加紧时间购入了《挪威的森林》各个版权,然后又是印书又是各类改编,将这本强行塞进了公众的视野里。

《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和《老人与海》本来更加符合海外读者的胃口,但导致北川秀落选的《挪威的森林》才是最有话题度的那本。

文学界和文学评论界躁动起来后,很快就引起了大量世界名流的注意。

之前不少名流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认识了北川秀,并一度将他引为知己和挚友,在纷纷得知了他的处境和遭遇后,许多名流公开发声支持他——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掌握权力和话语权的人并不在意事情的真相和对错。

他们只看重自己的权力能为自己带来些什么。

享受过最顶级的服务和人生后,他们的追求越来越畸形和虚伪。

帮助弱势群体,发出一些和主流不同的声音渐渐成了他们的新追求。

这批人喜欢自发的为一些看似弱势的群体发声,尤其喜欢为了他们去硬刚主流群体和权力机构。

在2020年后,lgbt问题愈发泛滥,背后的推动者们就是这些掌握了权力却无处宣泄的家伙。

北川秀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此才让森哲太郎和山口浩史想方设法引起这些人的关注。

结果真的不是很重要,只要过程对了就行。

毕竟这些人也从不看事情的真相和对错,只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已!

大量世界名流和中产阶级的发声让瑞典挪威政府以及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再受震撼。

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会持续不断的为了北川秀和自己较真。

在漫长的百年时间,诺奖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公信力。

昔日那套美国政府掌控了瑞典挪威政府,以此掌控诺奖颁发的言论都没能攻破他们的防线。

没想到这一次,牢不可破的诺奖公信力竟然会因为一名年轻的文学家而受到各界质疑!

最可怕的还是《挪威的森林》。

这本书自连载后又出了实体书,据传在日本国便一年不到卖出了970万册的恐怖销量。

这可是一本就要卖8888円的豪华精装文库本!

如果这个销量没统计错的话,光是这批实体书,就给河出书房带来了约862亿円的销售额!

即便最终净利润率只有50%,《挪威的森林》也等于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给河出书房创造了超400亿円的收入!

要知道,在一年前的97亚洲金融危机中,河出书房因为300亿円的债务危机而差点易主!

除此之外,《挪威的森林》已经被各国翻译成36种不同语言,因此奠定了北川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美国华人学者李欧梵教授在他的散文集《世纪末的反思》里,将《挪威的森林》列为20世纪,对华人文学世界影响最大的十部海外书籍之一。

“《挪威的森林》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

北川秀的文字已经超出了一般爱情纯文学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巴黎日报》

“如果想了解如何在孤独生活里自我救赎,可以去读北川秀的《挪威的森林》。

这部村北川秀的代表作自在日本问世后,迅速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风靡世界,也影响了周边无数国家的读者们。”——《朝日新闻》

越来越多的纸媒和电视台开始播报类似的新闻和评论。

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质疑起为什么诺奖评委会和理事会要做出这样的决断。

在舆论被带偏后,大家也慢慢不再纠结诺奖归属问题、泄露名单问题和制裁问题,只是单纯为北川秀鸣不平。

就在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这边焦头烂额之际,终于有一个文学界的重磅人物闪亮登场!

捷克裔法国籍知名文学家,如今法国文坛当仁不让的“天下第一”,世界文坛现在公认的活着的top3之一,米兰·昆德拉在法国最知名的文学评论报《七星报》中刊登了一篇长达3万字,有关《挪威的森林》的文学评论。

以下是该评论稿的部分精选内容:

“.在对《挪威的森林》的解读中,许多人将其定义为一部青春疼痛,这完全是对它的误读。

北川秀所写的青春失落感在年轻阅读群体中被广泛认可,这让许多文学评论家因此忽略了它还在着力揭示的日本社会精神危机。

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应有的错位。

20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而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与畸形的状态下,随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发生,日本当仁不让地冲在了经济危机的最前列。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运动、泡沫经济破裂等纷纷上演,日本国民试图与国家强权相抗争,在反反复复的斗争过后,最终以失败告终。

于是那一代人的精气神彻彻底底地被泡沫经济破裂所带走了,日本社会步入摈弃精神、排斥思想、崇尚物质的畸形发展时期,空虚与孤独开始泛滥。

这正是《挪威的森林》设定的时间线。

这条时间线是动乱和盛世的转折点,正是许多青年的心里埋下了彷徨、迷茫种子的时刻。

北川秀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这类自成一统的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人。

他们的灵魂尚未确定,身体却已趋向成熟。

北川秀说,‘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

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鼠、‘我’、大庭叶藏,中期的岛本、初,后期的直子、绿子都呈现出了类似的精神状态。

他们看似喜怒无常,却并不显得病态。

无论是从文学家同行,评论家亦或者从读者的角度看,《挪威的森林》都是一部百年难得一见的佳作。

纵观北川秀的创作生涯,自1995年起,短短三年时间,他就把自己的那套‘北川秀风’完善得如此惊人。

即便不提及《百年孤独》、《告白》、《奇鸟形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其他风格的作品。

光是这些‘北川秀风’的作品,也足以让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诺奖的理事会和评委会要如此苛责一个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

他才二十六岁,而我已经六十九岁,比起他,我的文学成就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诺奖也从未认可过我”

米兰·昆德拉对隔壁的读者而言,应该是非常耳熟能详的文学家了。

他所创作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一度风靡隔壁,而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媚俗”等词语也成为了隔壁80年代最流行的文艺青年装逼用语。

尤其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那句“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反复引用,好像文艺青年写不用上这么一句,就没法证明自己的文艺范儿一样。

米兰·昆德拉给世界文坛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文学思想模式,他也以思想思维著称,别人谈及他时,往往会把思想家放于文学家之前。

这样一个top3级别的大佬下场摇旗助威,顿时掀起了整个世界文坛对此事的热议和关注。

诺奖理事会和评委会这下是真的慌了。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先购买水军,让水军以“米兰·昆德拉之所以力挺北川秀,是因为他们都是诺奖的‘弃子’”为核心论点,疯狂攻击米兰·昆德拉的评论稿。

可惜读者们和名流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挪威的森林》好不好看,从各国的热销情况就可见一斑。

也许米兰·昆德拉的文学评论稿确实夹杂了不少私货,但那又如何呢?

大家现在只把目光聚焦在北川秀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上,谁管你私货!

一波又一波的声讨浪潮此起彼伏,诺奖这边只能装死,而瑞典文学院更是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入围名单确认了,很快就要评选出最终的获奖者。

奈何现在奖项的热度好像还不如一个落选者.

几天后。

1998年6月2日。

诺贝尔文学奖引起的世界风波还没刮到日本本土。

日本这边反正是清一色认可北川老师,上次落选就伤透了他们的心,这次干脆就不怎么关注了。

对日本的读者来说,比起诺奖,六月份还有更吸引他们的事——

第三期《大众》就在6月2日当天发售了!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半泽直树》的后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