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8章 你确定销量统计没有出错?

东京,港区,麻布十番,某豪宅。

石原慎太郎坐在沙发上,又把才看完不久的《群像》增刊翻了一遍,冒着氤氲热气的咖啡杯旁还放着本打开的《且听风吟》。

他揉了揉额头,自己的脸上已经三天没露出笑容了。

5月20日那天,《群像》增刊和《且听风吟》精装文库本同时发售,他们这些准备看好戏的“文豪”们自然也人人入手了一份,想看看讲谈社和北川秀会拉一坨多大的粑粑出来。

然后当天下午4点不到,石原慎太郎就从日本文学学会那里得到了一条惊人的内幕消息。

首次刊印一共1000册的《且听风吟》在下午3点前就售罄了!

而且后面加印的那些似乎都卖完了!

这可是一本就要5500円的精装文库本啊!

里面小说的篇幅不过4万6千字,其他都是一些诸如作家访谈、后日谈随笔之类的玩意儿。

且作者北川秀是第一次写书,第一次发表,第一次出版的“下流社会”下流作家,完全没有名气积累。

他搞不懂那些抢购《且听风吟》的读者都是什么人?

在如今一份售价100円的《读卖新闻》都被人喊贵,杂志和实体书销量逐月下滑的年代,售价5500円,且已经在杂志上连载过,只有收藏价值的小说,竟然会有人抢着买?

石原慎太郎是坏,但不蠢,收到消息后,立即认真阅读起北川秀的这两篇小说。

其实包括他在内,大部分文学界的“中流”、“上流”作家基本都没怎么看北川秀的书。

群像新人赏确实名气大,但每年一个,几十年来,积累的新人王也数不胜数,谁会一个个盯着去关注啊?

除非他又拿到了今年的芥川奖,那才可能被文坛的顶层圈子留意到。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接二连三的反常情况促使他们这批人不得不静下心来看看北川秀的大作。

这一看,石原慎太郎的心里竟然生出了一丝丝悔意。

是的,他后悔了。

那日应邀去“樱草间”居酒屋为安原显说话,他完全没想过真会有一个下流作家能写出足以打破游戏规则的小说!

虽说他们这批上流作家的共识是要好好教育妄图“下克上”打破规则的新人,无论他多么优秀。

但对方真的优秀到一定地步时,有些东西也不是不能商量。

即便打压他,也不一定非要自己动手。

圈子里这么多人,总有人愿意当出头鸟的。

石原慎太郎那天第一个表态,一方面是为了在当天所有人里立一个“文坛老大哥”的形象,文坛也是分各种流派的,哪个老大哥手下人多,攻击其他流派时,优势就会大。

譬如已故大佬菊池宽的“菊池派”,现在谁要是惹到他们的人,基本就不用在日本文坛混了。

另一方面,真正要打压北川秀的是文化厅,石原慎太郎想借机和官方高层关系更融洽些。

“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这个北川,还真有点本事。”石原慎太郎回味着两篇小说的内容,眉头紧锁,又回想了下大岛光不久前发的《1973年东京往事》。

过了片刻,他抿了口咖啡,脸色渐渐冷了下来:“赢不了。大岛光的小说绝对比不过他!”

就在这时,身材丰腴诱人的年轻女仆摇着臀缓步走来,对着他鞠躬说道:“老爷,安原副主编又来找您了。”

这是第四次了。

自从《群像》增刊卖爆了以后,安原显就像个被人抛弃的小怨妇般,三天两头来找他。

但石原慎太郎一次都没见他。

原本还想着看在他给的钱,以及讲谈社高层的份上见一见,现在看过北川秀的小说后,石原慎太郎心意已决。

“告诉他我出远门了,不要再来了。”石原慎太郎不耐的挥了挥手,“爱子,你把我的电话簿拿来,帮我找找讲谈社野间会长的私人号码。”

......

同一时间,讲谈社本部,《群像》编辑部,某会议室。

刚开完临时紧急会议的村松友视推门而入,满面春风,这几天越来越浓的黑眼圈也消散了不少。

他一走进来,还在谈论《1973年的弹子球》后续连载问题的北川秀和斋藤玲奈立即停了下来,齐齐看向他。

村松友视感觉自己当了十几年编辑,还没这么紧张激动过。

他深呼吸好几次,才缓缓平复激动的心情,随后对着两人九十度鞠躬:“销量统计出来了!《且听风吟》首日刊印的1000册,以及后续加印的5万册在昨天晚上8点前就售罄了!

辛苦你们了,北川老师,斋藤桑!”

斋藤玲奈听完,如释重负般笑了笑,随后才回过神来,惊异的问道:“您刚才说全部...售罄了?!您确定销量统计没有出错吧?”

“我确定!因为保密问题,我没法拿到统计课的销量数据报表复印件。但这数据肯定是对的,我向统计课的财前课长核实过好多遍了。”

村松友视也松了口气,坐下来后开始大口喝茶,当目光扫到一旁依旧眉头紧蹙的北川秀时,他忍不住问道,

“北川老师?”

北川秀从思考模式中退出,抬头看他:“怎么了,村松主编?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吗?”

“您...好像看起来不是很激动。”村松友视觉得这年轻人有点沉稳冷静的过分了,“这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嗯,确实很不错。至少比我预期的最差结果要好上许多...请问《群像》增刊的销量如何?”

北川秀心里是放松了一点的,5月20日那天,他也忍不住坐地铁在东京诸多书店转悠了好几圈,想看看增刊和精装文库本的销售情况。

虽说是抄了村上大神的成名作,但他也担心出点莫名其妙的状况,导致销量暴死呀。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又拿了一手王炸,他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听到这个数据后,他差不多放心了,但又有点小失望。

首日那1000册不必多说,要是这点东西都不能当天卖完,那和销量暴死也没太大区别。

关键是后面三天,随着口碑的上升和宣传的发酵,销量一定会有大幅度提升,基本能从这三天的销售情况看出它的潜力。

到昨晚八点正式售罄,差不多就是三天卖了5万册的水准,按照这个势头估计,一个月的销量大概在15-20万册,一年内是别想卖到100万册了。

现在可是实体书比较吃香的1995年,这会儿还没后世侵占了市场的大批量轻小说和电子书,推理小说也才刚刚萌芽。

即便实体书市场还是比不上隔壁的漫画市场,但差距并不大,质量足够好,名气足够大的作品,一年百万册销量还是有机会的。

看来北川秀一书封神的期望要落空了。

“增刊的话,首日销量2.5万册,最高日销4.6万册!四天总计销售约14.5万册!”说起这个,村松友视更开心了,

“我还特意打听了5月号《群像》正刊的销量,只有11.2万册!明明它都卖了9天,而我们只销售了4天,销量却不如我们。”

“这倒是个好消息,可惜没办法看到具体的销量统计报表。”北川秀对这个数据很满意。

4天销售约14.5万册,日均销售约3.6万册,虽然这么看,增刊的月销量基本无望突破百万册,但差距不会太大。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上个月买《群像》的那批人就是因为北川秀才买的《群像》。

这一期没有他的小说后,《群像》销量猛猛下滑,而出了增刊后,他们又回来了。

这也代表北川秀的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粉丝粘度,非常乐意为他的作品买单。

对于刚出道的作家来说,其实书的销量不是非常重要,能否留住读者的心,让他们成为你忠实的粉丝,这才是关键!

可惜他看不到具体报表,否则就能分析下自己抓住的是哪些新读者了。

以此做对比,可以验证他的某些想法是否正确,如果未来要抓新读者,该换什么书抄也有迹可循。

北川秀一直把自己的目标定为能赚许多钱的畅销作家。

奖不奖,名不名的无所谓,来钱快就行了。

另一边,斋藤玲奈和村松友视从欣喜中慢慢平静下来,看到沉思数据的北川秀时,面面相觑了下。

怎么感觉眼前不是一名写了畅销书的作家,而是一个挖空心思想赚更多钱的资本家?

北川老师还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啊。

“总之多亏了北川老师的作品,还有斋藤桑你的坚持,我们才能反败为胜!真的十分感谢你们!”

村松友视总算不用担心安原显会取代自己了。

大岛光和北川秀的无形擂台战,还有高层以及文化厅虎视眈眈的《且听风吟》精装文库本发售,这两件事现在的情况远超他的预期。

他作为那个在高层眼里死命保下北川秀,并疯了般为他争取资源的编辑,未来必将名利双收,此事也会在他的编辑生涯履历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跟着斋藤玲奈赌对了啊!

“您也辛苦了。”斋藤玲奈起身鞠躬回礼,然后笑着看向北川秀,“对了,北川老师,晚上再一起喝一杯吧?这次换个好地方,我请客!还有你之前拜托我的事...”

“唔...那就麻烦斋藤老师了。”北川秀对应酬无感,不过听到声音明显变小了的后半句话,顿时来了兴致。

自己的新窝这是有着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