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237章 被《半泽直树》带进坑里的银行业!

《半泽直树》的第二章直接来到了半泽收到产业中央银行内定通知的剧情点。

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在说出那种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后,产业中央银行的面试官们很果断的选择了他。

同样收到内定通知,并来到池袋支行大会议厅的还有半泽同届的渡真利忍、近藤直弼以及刘田押木。

他们都是庆应大学这届各系的佼佼者,拥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与智慧。

四个人都有着进入大银行一展抱负的愿景,而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渡真利忍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立即让几人互相熟稔了起来。

半泽不像那些刚毕业就被录取的大学生,在收到正式通知后便高兴的手舞足蹈,认为今后的人生将远超他人,一帆风顺。

他心思缜密,话少沉默,眼瞳中仿佛永远都有道不清的深邃之光。

时间是1992年。

常说的泡沫经济彻底破裂、日本式疯狂已经全部终结的时期。

目前的都市大银行的数量为13家。

被称为护送船队方式的金融行政所保护的银行组织,一旦进入一生安稳的时代,银行职员就是精英的代名词。

纵使行情早已不如当年,这个金融大院的门户依旧不是寻常人能企及的。

在被正式录取后的第二个月,产业中央银行打破规矩的招聘事件被发现。

但这同样没有在纸醉金迷的东京掀起太大波浪。

因为这一年日本人失去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虚幻的规矩被彻底破碎化,相比起破裂的泡沫幻影,根本无足轻重。

对了,这一年,尾崎丰还活着,并发售了新单曲“太阳的碎片”。

不管怎样——

泡沫经济破裂的狂乱即将开始,四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希望在胸中澎湃,一个接一个的通过了银行之门。

“呼——感觉像是酣畅淋漓的看完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大片。”

森哲太郎意犹未尽的合上了《大众》,看完《半泽直树》后,杂志里连载的其他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趣。

不能说那些投稿《大众》的作家们不够优秀,而是北川老师的作品实在太棒,太好看了。

人生呐,也是如此。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同样发出一声声赞叹的其他读者们也相继合上了杂志,一个接一个的走出书店大门。

森哲太郎观察了下读者们对《大众》的反馈。

这些人基本都是看完《半泽直树》后就直接合上杂志走人了——这点反应大家都一样,足以证明北川老师的这部新书,开篇是非常成功的。

他还注意到一点,看书的读者里,那些西装革履的年轻职员对这部新书的感官最好。

比起其他读者,这批人明显被《半泽直树》的剧情感染了,甚至有不少人又跑去买了第二本、第三本。

大学毕业、求职面试、入职银行、未知的人生

北川老师之前说是要写一部金融银行相关题材的,那时大家都以为是那种专业度比较高,容易引起业内人士共鸣的“半学术类”作品。

没想到啊。

抛开银行金融的外皮看,这就是一部将年轻毕业大学生生活写照完美揭露的纪实类!

这书真的会大火!

森哲太郎得到了与石田泰淳一样的观后结论。

他收拾好东西,趁着天色还早,果断跑回车里,一路疾驰回家,准备用电脑赶制一篇针对《半泽直树》的全新文学评论稿!

评论稿标题他都想好了,就叫《何去何从——98年的“半泽”们将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

《雪国》完结后的余韵还在日本文学界不断燃烧着。

新潟县过去一个月的旅游总营收竟然超过了之前十年的总和,让那位早已觉得自己升迁无望的知事激动得痛哭流涕。

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东风,新潟县向大藏省申请了50亿円的拨款,大刀阔斧的改造了那个无名小山村,让它彻底成为了一个旅游朝圣圣地——

村名也直接改成了“雪国”,村门口树立起了北川秀的雕像,沿线火车上都有列车员会时刻科普村子与《雪国》间的关系,生怕来旅游的游客不知道!

刚入坑的北川秀书迷还在线上线下为《雪国》疯狂着,那些老书迷们早就习以为常,已经把视线投射到了北川老师之后的作品上。

连载有《半泽直树》的《大众》不出意外的火爆了全日本。

也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死死盯着这本新创刊的杂志,想看看所谓的大众文学是不是真的有北川老师说的上限。

5月3日清晨。

Oricon公司的统计数据如期而至,《大众》的首刷日销量被鲜红的字体镌刻在数据榜的最前列——

37.9万册!

大众文学、新杂志、第二期

无数的debuff融合在一起,即便有北川老师这块金字招牌,大家也不太觉得《大众》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上期因开业典礼加各界宣传,《大众》才取得了10.7万册的开门红成绩。

没料到这次《半泽直树》开始连载后,原本业内预期会下降的销量竟然直接翻了三倍多!

37.9万册的日销量,放在市场行情稳定的纯文学杂志中,也能轻松挤进前五了!

这天过后,市面上突然充斥着有关金融银行题材的书籍,许多报纸和杂志甚至特意把金融板块转移到了最前面,连那些以娱乐体育新闻为主的文娱报纸都不例外!

最离谱的是,凡是这么做的报纸杂志,都提升了一定的销量!

这说明他们的反应和紧急策略是正确的。

民众们确实很多都看过《半泽直树》,并莫名其妙的因此对金融银行行业产生了兴趣。

另外一大批受益者便是银行职员们。

这些人原本就是这个社会屈指可数的精英,他们生活在精致的大楼里,在大多数人的猜测中,日常生活是咖啡、健身、业务和充满小资情调的各类休闲活动。

泡沫时期,银行职员更是无数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工作,没有之一。

因为日本各大银行的特殊性,这些精英们的生活也确实很难被窥测。

种种神秘感交织在一起,如今被一部彻底引爆。

在这种经济大萧条时期,日本很多银行都濒临破产与倒闭,连产业中央银行这类业界巨头都在担忧未来。

现在,北川老师的一部,让他们有了从绝境里爬出来的希望!

趋吉避凶的银行们立即行动了起来,有钱的便直接联系北川文娱,希望能与《大众》进行深度合作,他们出钱,《大众》则在下期《半泽直树》连载时适当的为它们植入一些广告。

没钱的银行便干脆在外面竖起一些《大众》的海报,暗示客户们,它们也是里那种精英们愿意来的大公司,你们不用担心银行倒闭,尽管来存钱吧!

当初帮北川秀设定过世界观和人物的千原雅人最感慨。

他看过《半泽直树》的初稿,也对这个故事有过大致的了解。

这个世界上,估计除了北川夫人外,就只有他现在对这个故事最了解了。

“这可不是一个用来赞美银行的啊.这些蠢货,不会真以为北川老师会像那些大财团一样,给它们进行廉价免费的宣传,以此继续诓骗民众进入经济圈套吧?”

如今已经是北川投资副社长的千原雅人不缺钱,也不缺社会地位。

三年前,他还是一个因业绩烦恼的产业中央银行职员,现在,他的个人资产也快突破1亿円了。

而从产业中央银行里被迫出来的他比谁都清楚银行是个什么玩意儿。

年轻人的梦想实现之地?

日本金融的基石和支柱?

拯救濒临死亡企业的救世主?

放屁!

那就是一个奉行着“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下属的功劳是上司的功劳,上司的过错是下属的过错”的恶心圈子罢了!

“为《半泽直树》造势?这些银行是真的在找死啊。”

千原雅人此刻悠闲的躺在家里,最近投资活动锐减,他的工作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比起大家都在期待《半泽直树》的爆火,他倒是更期待这些即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银行在下期《大众》发售时,会怎样大跌眼镜,悔不当初!

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们,也该被好好收拾一番了!

1998年5月5日。

产业中央银行,总行大楼,二十三楼总行长办公室。

总行长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头疼而无奈。

产业中央银行虽然是全日本最大的银行之一,背后还有三菱财团背书,有大藏省和日银不要命的扶持着。

可坏账就是坏账,泡沫经济时期拱起的大泡沫不会消散。

反而因为体量够大,产业中央银行的烂摊子已经大到让他无法直视。

目前最好的办法,要么学一些大银行一样,直接宣布倒闭重组。

要么伸手继续向政府要钱,不管国库里还有多少,全部拿出来给自己的应急。

要么就学海外的大银行,直接找一个类似体量和情况的同行,大家合并重组,抱团取暖。

他倾向于最后一个办法,但这会违反国际反垄断法。

当初美国人为了制裁日本财团,就明令禁止了日本财团家族继承制和互相合并重组。

绕不过美国佬这关,产业中央银行想和其他银行合并就难于登天。

“咚咚咚——”

“请进。”

走进办公室的是年富力强的副行长。

他低头鞠躬,然后默然地将一本《大众》递了过来。

最近火爆日本的《半泽直树》,总行长也略有耳闻。

对于北川老师这种其他领域的顶级大拿,银行业一般都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尤其是他是文学界的人,那些文人动不动就爱发牢骚,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说的话狗屁不通,可有名气和地位背书,你也拿他们没辙。

“这书怎么了?”他问道。

副行长低头道:“行长阁下,这两天我已经把它全部看完了。”

“嗯?”总行长用手支起下巴。

他和副行长一向不对付,毕竟是竞争关系,肯定没法处得多么融洽。

为了避免冲突,后者也很少主动来找他商量事情。

他这么说,这么做,显然是认为《半泽直树》得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不会是北川老师要搞什么幺蛾子吧?

“我看了这书,是好事。”副行长言简意赅,眼神里还有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