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215章 所行所悟之后才能深刻理解所写之物

1998年的1月,日本国和隔壁韩国的民众,都是在一片哀嚎中度过的。

97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伤害还在持续增加着,被西方资本劫掠一空的东南亚国家遍地尸骸,国内经济大萧条的景象让人梦回20年代的美国。

受伤最深的其实是底层民众。

他们的存款储蓄被侵吞,他们赖以为生的工作被剥夺,他们原本美好幸福的人生被毁掉。

相比这些普通人,顶层的财阀们实际上只是少了些吃喝玩乐的钱而已。

再恐怖的金融风暴,都影响不了他们去各种奢侈品店扫购名牌商户货,去各种度假村休闲度日。

但风暴起来后,财阀们便开始勒紧普通人的裤腰带,让他们来分担自己本该承受的那份痛苦。

日本的家族式财阀尤为狠辣。

他们掌控舆论,操纵政府,将自身的矛盾转移给国家,声称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危机,呼吁全民众志成城,一同抵御。

民众们被说得慷慨激昂,捐钱、捐粮、捐金捐银,配合国家下达的各种政令,即便自己吃不起饭,买不起房,还要各种支持国家政策——

日本人这种莫名其妙的民族荣耀感让北川秀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大概这个国家成也因为这点,败也因为这点吧。

和萧条的社会现状截然相反的是,纯文学市场在丹羽文雄和北川秀领导的新日本文学学会的整顿下,逐渐脱离了谷崎一郎那堆老家伙的影响,向着更健康的方向狂奔着。

Oricon公司在1月末公布的各项数据里显示,日本纯文学市场总体量从3500万实质购买力提升至4200万,且阅读纯文学的人群已经变的更加多元化。

以前,纯文学是中产、知识分子和学生党、上班族的心头好,现在,偶尔还能看到三保人群(保安、保洁、保母)都在翻阅纯文学杂志。

除此以外,昔日的五大纯文学出版社已经被现在的新三巨头所取代。

排名第一的毋庸置疑,自然是河出书房旗下的《文艺》。

1月号《文艺》靠着连载《老人与海》又取得了300万 的月销量,稳稳霸占着近十分之一的市场,堪称恐怖。

《文艺》也是全日本唯一一个能在法国、美国以及灵猫六国畅销的本土杂志。

只这点而言,即便是早已火出圈的《周刊少年Jump》也做不到。

排名第二的则是由新潮社、文艺春秋、集英社三家头部出版社,外加十余家中小型出版社抱团取暖组成的新文象出版社。

新文象出版社的新杂志《新文象》(前身即《新潮》)也借着谷崎一郎最后的热度,取得了不菲的开门红。

两家头部出版社互相角力竞争市场之余,其他的小虾米们顺势而起,把参与的市场给瓜分干净了。

这些小虾米中,由讲谈社的《群像》改变而来的《北川》借着第一届北川文学奖的热度,以及《嫌疑人》这本书的出圈,从千军万马里杀了出来。

当然,目前从体量、销量、盈利情况、作家数量、作品数目等多个维度来说,《北川》都难以和前面两位大哥相提并论。

但再往下,其他的出版社已经完全无法和他们三个相比,再加上这是北川老师掌控的北川文娱所经营的出版社,大家都觉得会是未来的龙头企业之一。

所以《北川》也硬是被Oricon公司排在了《文艺》和《新文象》的后面,位列三巨头之一。

临近2月中旬,日本这边的读者都在翘首以盼北川老师的新书。

大家对北川老师的高昂创作情绪以及写作能力都有免疫力了,知道他肯定早就准备起了新书。

《老人与海》只是十余万字的短篇,对他们而言就是打牙祭的开胃甜点,他们期待着更多、更美味的文学大餐。

就在日本读者们嗷嗷待哺时,隔壁韩国的文学市场因文学村出版社出版了《北川秀集(韩文译本)》而陷入了极为恐怖的纯文学浪潮中!

在汇聚了全国近四分之一人口的首尔,超百万人疯狂购买着与北川秀相关的任何东西。

1998年的韩国,韩剧、女团这些东西还没彻底流行起来,他们的文娱市场还充斥着日本和华国的作品。

至于文学,更是一片荒漠。

电视台的记者们看到如此吓人的抢书场景时,都一度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打好腹稿的台词全部被塞在了喉咙里,想要说出口的话,一句都没能说出来。

只有如山如海般的人群,漫无边际,充斥在首尔的街头巷尾。

无数读者极度后悔没能早早认识北川老师,也庆幸能在这种时候读到他的。

从《青春三部曲》到最近的《挪威的森林》,文学村出版社这次在韩尚哲专务和陈俊灿主编的一力坚持下,硬是用百亿韩元从河出书房手里购得了这些的韩国出版权。

他们也够狠够拼,硬是整了一套集系列丛书,让读者们一买就是全部。

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民众们竟然愿意自掏腰包买这种“精神食粮”,这种奇景让财阀和政府的人无比震撼。

为了了解北川秀的究竟有什么魅力,三星财团董事长李秉哲、乐天财团董事长辛格浩、现代财团董事长郑周永等人齐聚一堂,人手一本《北川秀集》,研究起了这位在日本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年轻文学家。

韩国最知名的《朝鲜日报》说:“当代韩国文艺青年的标签之一就是北川秀。

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细腻的情感赋予了北川秀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以及自由的创作热情。

在他最具个人色彩的日式物哀风里,孤独感贯穿始终。

他的故事在韩国反复被人讲述,他的语录在互联网上总被提及,

书中那一句句言简意赅的温柔话语被学生们摘抄,写在小本子上,全部直击年轻人柔软脆弱的心脏。”

首尔最知名的几家高中,老师在上课时收缴的一大批小抄本子上,全部写满了《北川秀集》里的经典语句。

令北川秀在韩国声名大振的《百年孤独》现在还处于各个书店货架的最顶端,销量持续攀升中。

该书出版的当天,出版社就决定赠印10万册,一本纯文学在首刷日就决定增印,在韩国文学市场实属罕见。

在首尔地区,几乎每家书店都争相引进北川秀的新书,书一到店就被抢购一空。

“北川特需”,这是韩国纯文学界自主提出的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只要和北川秀有关的东西,都是特需物品,可以无脑买入。

首尔中学附近的三星书店在2月2日起,一连七天,直接把店名改成了“北川书堂”,然后比平时提早三个小时开店,延迟一个小时闭店。

在书店的入口处,店员别出心裁的用北川秀的200本堆起了高达两米的“北川书塔”,供读者们观赏和拍照。

早上六点开店后,许多学生就在外面排起了长队。

第一位买到的读者兴奋不已,对着镜头高喊:“我早上五点不到就起床,然后急匆匆赶来排队,就怕午休时间读了书,但没看完,下午就没心思上课了。

我要马上阅读,然后尽快看完,再去学校上课!”

这类场景在首尔数不胜数,“北川秀现象”甚至被各大媒体定义为1998年年度词汇之一——即便1998年现在才起了个头而已。

比起韩国人的疯狂,法国人和美国人也不遑多让。

《挪威的森林》第一个出版的海外国家就是美国,不过相比较这部日式风格浓郁的恋爱,还是《老人与海》更直击他们心灵。

法国那边,由于是《追忆似水年华》的主战场,去年起就一直持续更新的这本回忆录现在已经成了每个法国书迷都必看的经典之作。

法国人也深切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等更新”的痛苦。

这是一部长达百万字的,北川秀每个月才更新几万字,简直就是磨人。

他们没法催更北川秀,让他好好只更新《追忆似水年华》,便只好拿他写的其他解馋。

一本接着一本,总有看完的时候,到了那天,他们也化身为类似日本读者般的存在,开始想方设法催促北川老师写新书,或者多更新点老书。

就是在这种全球热捧的环境下。

被无数人心心念念着的北川秀,却突然将两个小家伙交托给岳父母,然后拉着梦子登上了前往新潟县的火车。

日本的县,行政级别相当于隔壁的省。

新潟县旗下最知名的是新潟市、长冈市和柏崎市。

而岛村所说的故事就发生在新潟市的越后地区——一个一到冬天就会被严寒与风雪彻底包裹的偏僻山村。

那天与岛村聊完后,北川秀满脑子都是川端康成的《雪国》,于是便决定在二月这个最寒冷的时候去一趟新潟县,亲眼看一看这个世界的“雪国”,以及那已经被大火毁掉一半的小村庄。

日本国的火车和铁路行业还挺发达,现在北川秀他们坐的这辆火车已经颇具现代气息,座位上还映着近期最流行的漫画《全职猎人》的主角小杰。

看到如此有年代气息的人物,北川秀的心情既复杂又好奇。

火车一路疾驰,梦子有点困了,便枕着他的肩膀打算小眯一会儿。

就在此时,轰隆轰隆的响声下,火车钻进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过了几分钟后,光芒重新出现,让差点睡着的梦子骤然惊醒。

“好、好美.”她瞪大眼睛,亲眼看到了北川秀唯一写的那句开头“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里的场景!

“雪国,原来这就是雪国的景象啊.”

两世为人,对川端康成的这部如雷贯耳,但他也是第一次来到里描绘的场景。

难怪后世会那么流行去动漫的取景地“朝圣”。

确实,亲眼所见和在电视上看到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那种震撼心灵的舒适感,是看电视,听别人描述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的感觉。

北川秀隐隐感觉到,这一次的新潟县之行也许会让他的文抄之路更上一个台阶!

火车如岛村所说,来到了信号所停靠而下。

北川秀向窗外望去,只见铁路人员当作临时宿舍用的木板房,正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脚下,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

那边的白雪,早已被黑暗吞噬了。

北川秀和梦子买的是豪华座,全程有铁路工作人员陪同,座位前方就是站长、车长他们的休息室。

一番打听后,一个名叫盛太的年轻员工自告奋勇,愿意全程给北川秀两人当去“秀水村”的向导。

在盛太的指引下,两人终于赶在十点前来到了位于某个山脚下的秀水村。

“因为当初村长希望村子能‘风景秀丽,山水清明’,所以就提议把村名改成了秀水。

一晃十年过去了,村长也去世了,村子也没了.”

盛太看了眼前方标准的穷乡僻壤。

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土质也很差,田地一片片荒芜着,一路走来连个活人都看不见,像极了恐怖电影里的“鬼村”。

实在是和秀水村这个名字不搭边。

“这边就是当初的茶馆,那边过去一些.就是驹子姐和姐姐过世的蚕房。”

盛太就是叶子的亲弟弟,叶子给老男人当情人的原因,就是为了有钱供他读书学习。

如今他顺利进入了信号所上班,却再也看不见那个为他一心一意做许多事的姐姐了。

“原来如此。”

北川秀和梦子一边感叹一边走着,附近的田地里还有许多东倒西歪的稻草人,它们随风雪轻轻舞动,像是在呼唤着什么人,又像是在倾诉着什么。

“这些稻草人是村子的‘居民’。”

盛太对北川秀介绍道,

“因为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少,有人就从城里买了稻草人来充当人口,给村子增添一些色彩。

后来出了那场火灾,村里死了快一百人,大家都搬出去了,倒是这些稻草人,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也没有人管理。”

“好可怕.”梦子往北川秀的怀里缩了缩。

这其实就是日本偏远农村的现状。

人口老龄化加人群往城市迁徙,很多地方都是“鬼城”、“鬼村”。

大概再过十几年,这样的村庄就连稻草人都没了吧。

“我现在就带北川老师和夫人去姐姐她们的墓地看看吧。村子里应该都没人住了,我们一会儿还是回信号所的员工宿舍比较好。”

盛太说着折了一根稻草人手里的木杖,充当着开路工具,领着两人往山野方向而去。

北川秀轻轻揽住了梦子,前面的盛太很聪明,也很懂事理,一直和他们保持着十分安全的距离。

但正因如此,他的背影此刻看起来显得十分寂寥。

拿着木杖前行的少年,渐渐与风雪下的黑夜融合在一起。

曾几何时,他每个努力的夜晚,都有一个人在默默关心,他的努力也有方向与动力。

而现在,他只剩下一具年轻的躯壳。

那场大火带走了两个女孩,也带走了一个男孩的二十岁。

看着盛太的背影,北川秀的心底忽然涌出一种强烈的情绪与悸动。

岛村一直在纠结,如果当初他强行带走叶子,会不会好很多。

但他的心里也一直过不去一个坎。

那就是当他询问叶子愿不愿意抛弃那个坟头跟他去东京时,叶子沉默了。

现在,北川秀知道了她沉默的理由。

那个坟头埋葬着的不仅仅是一个老男人,也是一个在她最困难时,愿意施以援手,愿意帮她弟弟实现人生的人。

叶子的纯净和纯粹就像是现在独行的盛太一样,和这个浑浊的世界格格不入。

岛村大概从未想过这个原因,只是在遗憾,叶子的心里,那个他比自己更重要这件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