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201章 因为那个男人的书,日本人都疯了!

直子死了。

不是死在一个她想象中的,铺满鲜花,有白鸽飞起,有神父为她吟诵悼文,有无数亲朋好友起立为她默哀的西式教堂;

不是死在一个她所期许的,某个阳光绚烂,温度适宜,鸟语花香的早晨;

也不是死在她最爱的男人温暖的怀抱中。

她死在了疗养院旁的一片不知名的森林中。

上吊后的尸体一直在风中摇晃了两个星期,才最终被人找到。

死后,她的尸体周围只有昏暗摇晃的灯光,刺鼻的消毒水味,绑满身体的拘束带,以及永无止境的绝望和孤独。

“渡边.没关系的,那只是死亡而已,不必太过在意。”

听完玲子说的这些话后,渡边彻的耳边骤然响起这样的话语。

如果直子在这里,她一定会对自己这么说道。

可是她不在了。

她死了。

他想起那个下雨的早晨,她穿着黄色雨斗蓬清扫鸟屋,搬饲料袋的情景;

想起溃不成形的生日蛋糕,直子的眼泪弄湿他衣衫的触觉。

对,那一夜也下着大雨;

想起冬天时,她穿着鹅绒大衣走在他的身边。

她时常戴发夹,时常用手摸发夹,经常用一双清彻的眼睛凝视他的双眼。

她穿着蓝色睡衣,在沙发上弯起膝盖,下巴放在膝上,就这么出神地看着他。

渡边还是哭了。

他浑身无力,感觉自己无处容身,悲哀化成了黑暗将他死死包围。

木月死的时候,渡边从他的死亡里学到了一件事,而且当作座右铭时常带在身上: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我一直怀疑她从一开始就全部决定好了,所以临走前才显得精神奕奕,笑容满面。

她把房间里的东西一一整理好,不要的东西就放进院子的汽油桶里烧掉,包括当日记用的笔记,信笺等等,连你的信也全烧了。

我就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要烧掉。

因为她一向非常珍惜和你相关的任何东西,那些信会时常拿出来重读。

她和我说:‘我把过去的东西全部处理掉,以后重新做人了。’

我认为很有道理,心想如果她能在新地方恢复精神得到幸福就好了。

那天的直子太可爱了,我当时就恨不得让你也看看。”

玲子说话时的神情呆滞,好像是在叙述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人往往只有在极度痛苦和情绪失控时,才会显露出这样的表情。

渡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她,等她说出那最后的,让人揪心的,又不得不听的话。

“啪嗒——”

千早琉璃把手里的那本《文艺》给猛地合上了。

杂志书页碰撞的声音惊醒了其他人。

不过大家都没说什么。

自从她们一起看了会儿《挪威的森林》完结卷后,商务车里的气氛就变得诡异了起来。

沉重的剧情,哀伤的爱情让她们想起了《人间失格》、《失乐园》还有《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北川秀风”纯文学一直是日本本土读者们最钟爱的题材,也是他们最痛恨的题材。

北川老师往往会在甜蜜的爱情里发刀,让他们难受好一阵。

蛇喰丽的心情更加复杂。

又过了一会儿,实在抵不住诱惑的千早琉璃还是把杂志再度翻开了。

她想看后续。

即便知道那是一把分分钟就能捅进自己心脏的尖刀,但还是要看。

这就是北川老师所写的魅力啊!

“她连上吊的绳子都早有准备。”

玲子的话还是那么的冷冰冰,随后她向渡边问出了直子活着时的最后一个问题,

“渡边,若是方便,请告诉我,你和那位阿绿小姐已经确定在一起了么?”

在北川秀写的这个版本里,渡边、直子、绿子三个人是见过面,且互相认识的。

因而直子和绿子都知道对方的存在。

渡边和绿子间的感情,始终是直子心中的一根刺,但她同时又觉得渡边和活泼开朗的绿子在一起,总比和自己这个精神病一起要好。

“是”

即便难受,可渡边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答案。

玲子长吁了一口气,脸上慢慢有了血色,随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所以我说你啊,渡边,你应该振作起来。

你不是在直子死去之前就已经作出决定,不会跟阿绿分开了么?

这件事跟直子是活是死都无关,对不?

你选择了阿绿,直子选择了死亡。

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否则人生不就变得一塌糊涂了么?

放下直子,忘记直子,好好对待阿绿吧。”

“可是我忘不了她。”渡边回答道,“我对直子说过,我会永远等她。可是我没有。

结果来说,我还是放开她了。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我本身的问题。

也许我纵然半路不放开她,结果还是一样,直子还是会选择死亡。

但我觉得我就是不能原谅自己。”

“那就在直子的葬礼上弹一首她最爱的歌曲吧。

没有你来参加的葬礼,一定是不完整的。

我想直子一定会这么说的。”

于是就这样。

渡边和玲子在潮水退去的海边,拿上吉他,轻柔而缓慢的为逝去的直子弹奏了一遍又一遍《挪威的森林》。

时,千早琉璃感觉耳边仿佛真的有人弹奏起了这首最近在各大唱片店里都无比火爆的老歌。

有那么一阵,大家都以在家里播放北川老师推荐的《挪威的森林》为乐趣。

只是现在看完了整本后,他们愕然发现,原来北川老师听这首缱绻动人的摇滚乐时,所思所想的并非什么小资情调,而是年轻人独有的,对社会现状和自我未来的迷茫,对孤独与爱情的困惑,以及对成长的无奈。

渡边和直子的爱情就是两个人漫无目的的在东京街头游荡,这像极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严重失衡。

97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还成为了穷忙族。

所谓穷忙族,就是指一群无法存钱以备将来,每天毫无希望地单纯工作着的人。

他们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明明天天劳作着,却渐渐荒废了一切。

而同样空虚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更是备受煎熬。

读《挪威的森林》,不同阶层,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为“渡边、直子和绿子”三人的爱情哀伤,为直子的自杀哀叹、为渡边的迷茫感同身受、为绿子的开朗活泼担忧。

故事的最后,玲子的身影消失在海滩边,渡边还在一遍遍重复弹奏着《挪威的森林》。

他说他想通了,准备去找绿子,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可读者们都清楚。

在的开篇,三十七岁的渡边孑然一身,独自降落在了德国汉堡机场。

他的身边没有绿子,没有玲子,没有直子,唯有孤独,以及对直子的怀念,对绿子的记忆,和那首不断在脑海里重复的《挪威的森林》。

“啪嗒——”

杂志再度被合上。

这次,千早琉璃是真的看完了,也是真的难受了。

“北川老师”连刚才还像猴子般活泼的千鹤惠都沉默了。

原以为是甜蜜的爱情故事,原来是“致郁”的爱情悲剧!

“啊——”

蛇喰丽双手按着方向盘,心情更加更加更加复杂了!

这家伙!

难怪不告诉自己故事的结局。

好看是真的好看,致郁也是真的致郁!

当文字被冠以重量,也许压到人们心头的情绪会比想象中的要强烈许多。

1997年11月号的《文艺》被一次次抢购一空,读者们的购买热情仿佛永远不会退散。

有的人甚至干脆把《挪威的森林》完结章一页页撕了下来,然后重新糊好,裱起来放在家中的书柜里——

他们不希望其他人的“玷污”了北川老师的作品。

纯正的“北川秀风”使得全日本的民众对这部趋之若鹜。

不单单那些狂热书迷,精神自翊为文学家的群体也疯狂追捧起这部“爱情”。

北川秀为了让剧情更贴合年轻人的感受,刻意加重了爱情味道,减弱了文学性。

这样的变奏并没有引起文学评论家们的不满。

相反,他们引经据典,认为这样最独特的“北川秀风”才是最符合北川秀的“文学性”。

冲锋在最前面的森哲太郎用一句精辟的评价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北川老师每一次动笔,读者和社会就和准时涨退的潮水一样,随着他写的东西产生各种情绪变化。”

大家就像是北川老师手里的提线木偶一般,他说哭,他们就嚎啕大哭,他说笑,他们就喜笑颜开!

这一期的《文艺》,毫无悬念的又创造了文学杂志,不,应该说是日本出版界的首刷日历史纪录——

131.4万册!

【因为那个男人的书,日本人都疯了!】

这是英国泰晤士报文学板块的头版新闻标题。

由于和河出书房迟迟没有谈拢具体条约,英国方面每次引进北川秀的都慢了一拍。

结果就是英国的官方宣传部门永远是在打击北川秀的盗版,正版出版社们怨声载道,抱怨上面的人不知道尽快把这个家伙的全部拿下!

因为看不到正文,许多海外读者只能看《挪威的森林》的序言和后记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在的后记里,北川秀用简单的语句说道:“这其实是一部极其私人的。

就像有些人喜欢我,有些人不喜欢我一样,有些人会喜欢这部,有些人则对它嗤之以鼻。

但我希望,这部会凌驾于我个人之上,永远流传下去。

我想把这部献给我那些死去的,以及还好好活着的朋友们。”

好事的读者们在看完《挪威的森林》后,立即开始了各种剧情和文学性上的讨论。

很快,大家就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

“直子”这个角色并非空穴来风。

《且听风吟》的主人公“我”,曾和三个女生有过交往,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恋人,与“我”相处八个月后,在校园外网球场旁边的树林中自杀身亡,尸体直到开学才被发现,整整在风中摇摆了两个星期。

《1973年的弹子球》中,这个女孩作为“我”的恋人再次出现,此时她有了直子的名字。

《萤》中也出现了直子,没有结局,只有结尾消失的萤火虫光点。

即“直子”这个形象,是在北川秀写书时,被一步步完善和填充的,直到《挪威的森林》,才有了这么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角色。

然后就有了更深入的讨论。

发帖的网友认为,直子代表着无法与社会融合,代表着无法摆脱而又影响着现在的过去;

玲子代表着过去与现在的连接融合,代表着对过去的妥善处理;

绿子代表现在,代表着对现实的合理认同。

在里,直子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无法走入现实,最后只能以毁灭告终;

而绿子则是始终坚持着一种现实的态度。

主人公在“过去”与“现实”之间难于抉择。

最后还是通过玲子作为“触媒”,释放了出去,才能够真正深入现实。

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川老师的“北川秀风”故事性高,文学性弱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是他们没看懂而已。

总之波涛汹涌的讨论声中,《文艺》的销量节节攀高,读者们对尽快出单行本和影视剧的呼声也极高。

同时,因《挪威的森林》而提出的穷忙族概念,也在日本全国上下火遍了。

新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不景气被正式摆在台面上,引起了民众们的思考。

为了配合北川老师新书缔造的氛围,六大电视台特意出了与经济不景气相关的特辑节目。

东京放送TBS的相关节目里,记者行走在日本秋田县。

没想到这个颇有名气的城市,内部居然有很多空无一人的村庄,总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个,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对还留在村庄的人而言,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据统计,单今年秋天,弃农农户就达到六千家——

日本是一个非常依赖海外进口的国家,为了保证第一产业的竞争力,政府对海外粮食进口限制极多。

所以整个国家2亿民众,起码一大半人是靠着这些农户养活的。

农户减少,就意味着粮食在减少。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除此以外,人们因收入减少而主张拒交税金,由于要求者众多,税务所还开设了特别窗口进行专门处理。

一个地区的农户和商店店主共240人为此召开了集会:“今年冬天没钱买取暖用油,只能少吃一顿饭,省下钱去买油。”

也许节目为了效果有所夸大,但日本乡村地区的经济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远在美国的北川秀看到这种情况后,与梦子商量了一番,决定将《挪威的森林》所得的稿费和版权收益分一半出来,以自己的孩子阿彻和绿子的名义建立慈善基金会,用来帮助这些困难到极致的普通人。

因为深切的清楚这个年代慈善行业里的黑幕,所以北川秀和梦子决定于十一月底回国,自己亲手操刀此事,不给那些吸血鬼们可趁之机。

而在北川秀和梦子动身回国前,北川秀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直木赏理事会的电子邮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