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96章 震撼人心的《挪威的森林》(下午还有一更)

不靠谱的团鬼士郎终于靠谱了一回。

岩井俊二接过《文艺》,连忙拉着他往附近的高档咖啡馆跑去——

那些便利店、公园长椅、KFC等都已经人山人海,全是手里捧着《文艺》,开始迫不及待阅读的读者们。

两人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撕开透明书封,翻看起《文艺》。

在《挪威的森林》前的被岩井俊二全部略过,他现在满脑子只有北川老师的这部全新“北川秀风”力作!

这一次,北川老师又难得亲自写了一次序言。

在序言里,他简单回顾了自己从1995年3月起的文学创作之旅。

从青春三部曲的《且听风吟》开始,到现在的这本《挪威的森林》。

两年零七个月时间,北川老师一共写了十五本完结,手上还有两本正在连载的,以及三部电视剧剧本。

这些文字作品的总字数加起来已经超过300万字,大部分的日本文学家终其一生都没法写到他一半的字数!

看到这里,岩井俊二和周边的读者们有种热泪盈眶,唏嘘不已的感觉。

原来不知不觉中,北川老师已然给大家带来了那么多经典的作品!

其实这事北川秀自己觉得没什么好吹嘘的。

第一,他是靠文抄写出的这些作品,这过程中所需要的构思、脑力、精气神比原著作者们少得多。

第二,一年150万字,放在后世隔壁的网络文学圈子里,就只是一个合格的全勤写手罢了。

据说那个变态云集的圈子里,一年写个六七百万,乃至八九百万字的作者都大有人在!

要是他们穿越到这个日本,还不得一年就搬空世界文学的所有名著啊?

但这事在岩井俊二等读者眼里,简直就是神迹!

按照这个速度写下去,估计等北川老师到谷崎一郎的年纪,他一个人的作品字数得比日本文学历史上所有“天下一品”加起来的总字数还多!

这还是人么?!

回顾完过往经历,奖项荣誉后,北川秀又提到了这次写《挪威的森林》的初衷,以及内心的惶恐不安。

他希望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们。

不想因为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后,就像某些老前辈那样,固步自封,不再前进。

所以他病倒了,差点人都走了。

字里行间,河田莉子所需求的那种病弱美少年文学家的味道呼之欲出,令人心疼。

“.所幸,到了这一步,还有你们陪着我。

是你们给予的精神力量让我走到了现在。

因此我恳求大家,现在,以后,乃至遥远的未来,都请一直陪伴我走到最后吧!”

读完序言的最后一句话,岩井俊二又抹了一把眼泪。

一个三四十岁的大男人掉泪的情况很少,但北川老师的肺腑之言实在太过感人。

看着他的文学创作经历,岩井俊二便想起了自己的人生。

从毕业的无所适从,到加入日活的信心满满,又到碌碌无为的前三年。

要不是那天在讲谈社见到北川老师,得到了他的指点,也许他的人生现在还是一团糟。

回顾往昔,岩井俊二也是无限感慨。

北川秀的序言也戳到了无数人的心坎里。

因此只是这煽情的几百字,就让读者们迅速起了哀伤悲悯的情绪。

随后岩井俊二调整了下心情,继续翻页。

入眼的是第一章的章节名《永远记得我》。

这好像是北川老师对序言的总结,又好像是他病倒时想对读者们说的话。

“我今年三十七岁。现在,我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这架硕大无比的飞机正穿过厚厚的乌云层往下俯冲,准备降落在汉堡机场.”

岩井俊二读着开头,渐渐沉浸到了故事里。

剧情的开篇采用了北川老师很少用的倒叙手法,以37岁的渡边彻坐飞机来到德国汉堡机场开始。

在悠扬的《挪威的森林》曲调中,渡边彻回忆起了直子。

在只有几百字的简短回忆中,直子跳脱有趣,又有些神经质的性格跃然纸上。

“我希望你永远记得我。永远记得我这个人,我曾经在你身边。”

“我当然会永远记得。”

“你真的会永远记得我?”直子轻声问道。

“永远记得。”渡边彻回答道,“我怎么忘得了?”

想到这儿,渡边彻就觉得非常难过。

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真正的爱过他。

这一章的末尾,渡边彻从回忆里抽身而出,脑海里盘旋的是他和直子最后的对话。

原来“永远记得我”是这个意思。

岩井俊二读着读着,再次泪流满面。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句“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真正的爱过他”时,无数的记忆就如潮水般翻涌而来,令他难以呼吸。

他的脑海里也曾有过类似的故事,只是那时还模糊不清。

现在看过北川老师的新书,那些模糊的情节似乎渐渐清晰了起来。

《挪威的森林》这一期一共连载了五章,他迫不及待地翻到了第二章,然后被章节名吓了一跳!

第二章《好友之死》。

渡边彻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他在东京都读书的日子。

那是他第一次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一切又是那么的有趣。

他的室友水月被他称为“突击队”,因为水月非常爱干净,甚至连宿舍的窗户都要拆下来清洗一遍。

这种喜欢“全面清理”的个性类似德国某美术生的部队,因此就有了“突击队”的外号。

水月和直子成了情侣,而渡边彻则成了他们中间的那个“第三者”。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里最容易看到的“三角恋关系”。

在日本的高中生群体里尤为常见。

不过真正把它放到文娱作品里的第一人,就是村上春树。

后来的无数作品也深受《挪威的森林》的影响。

那些作品里,有时候是两女一男(白色相簿2),有时候是两男一女(学园默示录),也有两男多女的变种(龙与虎).

这样的男女关系,在《东爱》和《悠长假期》里也有体现。

因此看到这儿,岩井俊二就觉得一股“北川秀风”扑面而来。

这比看晦涩难懂的《奇鸟形状录》,宏大但繁琐的《追忆似水年华》,精彩却无比哀伤的《百年孤独》要舒畅的多!

倒不是说《挪威的森林》比它们更好,而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是北川秀死忠书粉们最喜欢的东西。

三人行的故事持续了一整个高中。

虽然北川老师没怎么描述他们的高中生活,但岩井俊二能明显觉察到渡边彻对直子的异样情愫。

只是看到这里前,他都没想到,原来开头和渡边彻依依不舍的直子,竟然曾经是他最好死党的女友!

“这还真是够‘高中生’的!”团鬼士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他也写过很多类似的“胃疼”剧情,但和北川老师三言两语就勾勒出的味道比起来,完全不如。

然后,木月死了。

在五月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刚吃完中饭,木月邀请渡边彻一起去玩撞球。

第一局渡边彻赢得相当轻松,木月便突然认真了起来,赢了其余三局。

按照事先的约定,渡边彻付了钱。

令他惊奇的是,打球的时候,一向嘴碎的“突击队”竟然一句玩笑话都没说。

“你今天怎么这么严肃呢?”渡边彻问道。

“只有今天,我不想输给你!”木月满足地笑道。

就在当天晚上,木月被发现死在家中的车库里。

他将橡皮管接到N360的排气管上,再用橡胶胶带封死窗口,然后便发动引擎。

渡边彻不知道究竟花了多久时间他才死去。

总之,一直等到他的双亲探过亲戚的病回家,将车库门打开放车子时,才发现他早已气绝。

当时车上的收音机还开着,雨刷上夹着一纸加油站的收据。

没有遗书,也想不出他的动机。

由于渡边彻是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警察便把他调去问话。

警官对他们两人似乎都没有好印象,大概是觉得翘课去玩撞球的高中生会闹自杀,根本不足为奇!

结果木月的死就只在报上登了个小方块,事情便草草结束了。

那辆红色的N360后来很快就被木月的父母处理掉了。

而木月在教室里的座位上则被放了一束白花,是他曾经活过的证明。

这突如其来的人物死亡让岩井俊二有点懵,但看着看着,又觉得北川老师的这一手设计实在精彩。

而在第二章的末尾,熟悉的北川风格议论“死亡”的经典语句也出来了。

“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它的一部分。

将它替换成文字就显得俗气多了,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我所感受到的并不是文字,而是一种空气的凝块。

死,它存在于文字里,存在于撞球台上面四个并排的红、白色球里。

我们一边慢慢地将它吸进肺里,像是吸细小的灰尘一般,一边过活。

在那之前,我将死看成是一种和生完全迥异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这是最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

生在这头,死在那头。

而我是在这头,不是那头。”

“这段描述实在太经典了!一定会被无数人作为座右铭刻下!”

岩井俊二整个人都快站起来了。

高档咖啡馆里也有不少人在急促呼吸的阅读着《挪威的森林》。

他们也被北川秀所描述的生死观感染。

压抑而悲伤的氛围弥漫开来,让人无法呼吸。

只是两章内容,其展现出来的高质量就让岩井俊二叹为观止。

而同一时间,有关《挪威的森林》所展现的“物哀死亡之美”,宛如吹拂过大地的春风般,在日本各地发芽新生。

第二章的最后一段,尤为动人。

渡边彻的生死观,在木月的自杀后彻底崩塌。

“.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无法再把生死看得那么单纯。

死已经不再是生的对立面。

死早已存在于我的身体,任我一再努力,我还是无法忘掉。”

“因为在五月的那个夜里,禁锢了木月的死,也同时禁锢了我。

我就这样,一边感受空气里死亡的凝块,一边度过了我十八岁那年的春天。”

10月18日当天下午。

台北某小破楼内。

后来因一句“你说”的梗火遍全网的吴俊霖此时还只有二十九岁。

他的事业在上升期时被卡住了,缩在阁楼好几天的他正为新专辑苦恼。

就在他烦闷之际,朋友送来的一本日文杂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