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82章 不管多少钱,给我把河出书房全部买下来!

1997年7月号《文艺》创下了日本纯文学杂志首刷日的历史新纪录——97.2万册!!!

其中互联网线上渠道卖出了17.4万册(因为预售的是《文艺》杂志,所以只能通过河出书房的破烂主站销售,那个网站因公司董事会内斗,经营的很差,平时流量基本为零);

东京都市圈共计卖出39.9万册;

大阪和名古屋两大都市圈共计卖出24.8万册;

日本其他地区共计卖出15.1万册。

要不是线上销售渠道这次拉跨了,这期的《文艺》百分百能突破首刷日即卖出100万册的历史大关!

4月号《文艺》刚创下月销量621.7万册的历史记录,看样子这个记录又要被突破,实在令人震撼。

然而此时的河出静子心里完全没有惊喜感,满肚子都是忧愁和烦恼。

挂断电话后,她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大和田晓最后的几句话。

不仅是他们产业中央银行,估计东京第一银行、三井银行、住友银行等知名大银行都没法给她贷款了。

这说明近期席卷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切实损害到日本六大财团的根基了!

且这种损害不是简简单单的亏钱,而是让财团都不得不缩紧银行贷款来节约资金了。

为什么财团受损,日本的银行会变成这样呢?

因为日本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企业奉行的是主银行制度。

什么是主银行制度?

简单说,就是日本的所有企业都会背上超额低息银行贷款。

而那些银行之所以愿意给予他们这么多超额的低息贷款,是因为拨款的同时,银行会入股这些公司,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在日本的商业体系中,基本所有有名有姓的企业都被银行大量控股,说是被他们彻底操纵的企业也不为过。

这就是很多日本职场剧里会有经典“外派”剧情的原因。

比如《半泽直树》里,主角半泽的好友近藤因身体和业绩原因被调离银行,成了相关企业田宫电机的财政部次长,整个人生都陷入了灰暗之中。

银行能轻松把一名员工插进企业当管理层,就是因为它大量控股了该企业。

而日本的银行并不是国有制——国有银行只有一个,那就是制定货币金融体系,管控国家国库的日本银行,其他全是财阀掌控的盈利性质公司。

因此日本的商界就是财阀的天下。

譬如河出书房,大股东是河出静子和河出家族,之后的大量股权其实掌握在三井财团手里,所以河出书房的大量贷款也是源于三井银行。

三井财团受到金融震荡,旗下的三井银行就会紧缩资金,从而影响到大量依附于它的企业,如河出书房。

没法从三井银行那里得到充足的周转资金,河出书房就得找其他银行借“过桥资金”,但万一其他银行也封闭了资金渠道,那资金缺乏的公司就会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

这就是日本商人们最恐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日式商业危机”!

在办公室里静静坐了几十分钟,河出静子依然没能从这件事里走出来。

纵使一向冷艳冰山的她,也无法想象为什么在公司最辉煌之时,竟然会面临倒闭破产的大危机!

这也太匪夷所思,太讽刺了!

“不行.我必须得想办法把资金周转过来!”

河出静子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然后一个又一个求助电话打了过去,

“只要能挨到三个月后《百年孤独》的收益到账,公司的窟窿就能被填上!”

“摩西摩西.我是河出静子,请问织田社长在家么?”

“美惠子,我是静子啊,是啊,好久没联系呢,自从你嫁给黑木亲王后,好像就没怎么再聊过了”

“外婆,是我。家里现在还能拿出多少钱?10亿円么.如果问外公再借一点,有没有可能到20亿?”

“帮我转接财政部部长,我需要立刻知道公司的确切财务状况!还有,晚上下班后,我要临时召开公司董事会!”

半小时后。

精疲力竭的河出静子伏在办公桌上,胸口沉甸甸的果实耷拉在桌面,她的脸都快埋进去了。

幸亏这些年经营了不少人脉关系,《文艺》又靠着北川老师增值无数,东拼西凑下,勉强是搞来了100亿円的现金。

按照她的估算,最好手里能有200亿円,才能稳当度过这次的难关。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响起。

她猛地起身,整理了下头发和衣服,又恢复了大老板的气势。

“请进。”

“社长,这是财政部传来的财务报表。”送报表来的是公关部次长河田莉子。

她最近忙着打压前“恩师”有马赖义,同时在帮北川秀的各种实体书做宣传,之前河出静子大手一挥,给公关部和出海企划相关的部门近乎无限的预算。

因此现在公司财政突然吃紧,河田莉子是第一个敏锐觉察到此事的人。

只是不小心瞥见报表上血淋淋的几个数字,她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

明明在蒸蒸日上,各种扩张和兼并的公司,怎么突然赤字这么厉害?!

“嗯。”河出静子接过报表,打开一看,差点两眼一黑,人直接昏过去!

之前说是100亿円的资金缺口,这才过去多久,一下子就变成了300亿円!

“社长.我来的时候碰见了海外业务部的小林部长。他、他说您拟定的出海企划开销太大,近期因金融危机,公司在海外的许多业务和投资亏损严重,所以.”

河田莉子不敢继续说下去。

公司大了,很多事情很不透明,在盈利情况好,业绩蒸蒸日上时,大家都没感觉。

可一旦碰到这种天灾,内部的许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而有些问题,就像河出家族那些扒着河出静子吸血的乱七八糟亲戚们一样,可能会在危难时刻,给她致命一击!

自己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出来100亿円,家族里的钱和她手里的所有钱都支援了这次的出海企划。

明明只要挺过这两个月,只要熬过1997年,河出书房就能成为日本第一个走出国门,闻名世界的纯文学出版社!

还差200亿円

“嗯。”河出静子又是一句无力的回应。

河田莉子也是第一次看到无论何时都十分镇定的大老板露出这种神情。

要是公司彻底周转不过来,该不会要向银行申请破产重组吧?

这也太离谱了。

《百年孤独》的热度刚起,7月号《文艺》各种破纪录,眼看纯文学市场的霸主地位将永不可撼动.

就在她想开口安慰下大老板时,敲门声又响起。

这次走进来的是斋藤玲奈。

身为河出静子一手扶持起来的心腹,名义上的编辑部副部长,实际上的编辑部一把手,斋藤玲奈自然也有许多渠道了解公司现状。

职位升迁后,斋藤玲奈手里还有极少量的公司股份,因此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她更为清楚。

100亿円资金窟窿,她觉得河出静子肯定有能力补上。

而这个窟窿是河出家族的人捅出来的,涉及到财阀家族的内斗,斋藤玲奈当然不想无脑趟浑水。

没想到等着等着,100亿円的洞竟然变成了300亿円!

虽说她不懂金融,但也从许多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感受到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可怕。

北川那家伙啊怎么对这些危险的事情,都有那么敏锐的触觉呢?

“静子姐”斋藤玲奈和河田莉子对视了一眼,后者知道接下来的话不是自己能继续听的了,立即识趣的掩门离开。

河出静子头一次面对她苦笑,然后缓缓低下了头。

“静子姐,我这里还有一点股份和存款,再问东野桑他们借一些,应该可以凑到5亿円左右”

斋藤玲奈看到她沮丧绝望的样子,连忙走近说道。

“谢谢你玲奈酱。可是.资金缺口是300亿.我现在手上只有100亿。”河出静子很感激斋藤玲奈他们的援助。

但他们的那点钱,现在真就是飞蛾扑火,毫不管用了。

“北川.北川应该有不少钱”斋藤玲奈看向她。

“不。这么大的缺口,只要填不上,那所有进来的钱都是打水漂。我不能把北川老师拉下水!”

河出静子果断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如果想这么做,她早就第一个打电话给北川秀了。

之前的100亿,她觉得自己能搞定,不想麻烦他。

她对北川秀一直是崇拜和敬畏,生怕哪天北川老师待烦了直接跑路,毕竟两者签约的是自由作家合作协议,北川秀真拍拍屁股走人,她也得认。

现在变成了300亿,就更不能找他了。

他再有钱,这些年还能挣得超过100亿么?

就算有,100亿也是杯水车薪了,起码还有一半的窟窿填不上。

“我会把手里的股份挂牌卖出去。”河出静子一咬牙,忽然说道,“就算以后从这个位置上被踢走,我也不能让公司破产重组!”

在日本,一旦宣告破产,大量股东受到牵连,这家公司基本就走远了。

一家企业的信誉度比什么都重要。

这也是日本许多知名企业的社长宁可被架空,被踢走,被驱逐,也要保全公司的原因。

就和许多财阀家族愿意接受婿养子,让不是本家姓氏的男人来掌控家族产业一样。

只要公司和家族能保全下去,有延续薪火的希望,他们就愿意牺牲。

想到日后坐在这里的大老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是河出静子,斋藤玲奈有点难受,又有点无能为力。

确实,300亿円的资金缺口,就算是北川秀,也没法填补啊。

“摩西摩西!北川老师!是我是我!我是千原!能听到我说话么?”

“能能能,就是声音稍微有点小。”

“好的!您稍等,我马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电话那头的风声很大,让北川秀差点以为千原雅人是站在悬崖边。

千原雅人那里暂时没了声音,耳边开始响起细密的雨声。

北川秀看了眼窗外的细雨,德国汉堡什么都好,就是大夏天老下雨这点让人很无奈。

听完新披头士乐队的演唱会后,北川秀和梦子在小野洋子的带领下玩了一圈汉堡,本来准备直接启程去柏林,奈何天公不作美,一拖就拖了一周。

不过这一周正好花点时间想想《挪威的森林》怎么写,《百年孤独》和《追忆似水年华》的后续也要修缮。

倒是昨天不是最新一期《文艺》的首刷日么?

按照以往惯例,斋藤玲奈早该打电话来和他说数据的事了。

难道是那个脸肿怪终于幡然醒悟,决定把时间从事业上挪一些到私人上了?

这倒也是好事。

斋藤玲奈比他还大两岁,今年都二十七岁了。

在提倡早婚早孕,少子化和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社会,这个年纪还不结婚的女人,回老家都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就算不是谈恋爱,把重心转移到两个妹妹身上也行。

钱嘛,什么时候不能赚。

自从结婚后,北川秀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些变化。

以前的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赚大钱,耶稣来了也拦不住他文抄赚钱。

现在的他,更关心妻子、家人和身边人的生活,文抄写书更多是为了把一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作品重新带回到读者们的视线中,顺便提升下自己的文学素养。

比起以前的赚钱为主,他感觉现在的写作生涯更接近所谓的“纯粹文学生涯”了。

这么想着,北川秀瞥了眼手表,好家伙,怎么去找个安静的地方,一找就是十分钟?

千原桑!

这可是跨国国际长途电话啊!

电话费有多贵你知道不!

就在北川秀肉疼电话费时,那边终于断断续续传来了千原雅人的声音。

“抱、抱歉!北川老师出了点事”

“啊?你是在菲律宾吧?不会有什么人身安全吧?不行的话我马上帮你联络当地大使馆.”北川秀吓了一跳。

“不,不是!北川老师,我在这儿很好。”千原雅人喘了口气,此时他正坐在马尼拉证券交易所的贵宾房里,舒服的很,耽误他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是一则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传来的古怪消息。

“北川老师,按照您的指示,我又跟着狙击了其他国家的货币,现在我们手上的100亿円,已经变成约500亿円了,而且看起来这么持续下去,1000亿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千原雅人看着那些数字,从未想过赚钱会是这么容易的事。

折合美元也有将近5亿啊!

上半年,文莱苏丹的皇室成员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以将近400亿美元的资产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首富,超越了比尔盖茨的380亿美元。

现在,他和北川老师加在一起,也能勉强挤进世界富豪榜了!

“这不是挺好的么?”北川秀问道。

“是就是刚才,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传来一则消息,应该是准确的。”

千原雅人看了眼手里的报表,顿了下,神色凝重的说道,

“河出社长,好像把她名下的所有河出书房股份都抛售了。”

这种大股东抛售大量公司股票需要给证券交易所报备,要说明抛售原因,合情合理才会被批准。

不然这种行为,就和索罗斯他们狙击泰铢一样,会造成该公司股票大跌,引起股民大面积的恐慌。

“理由是什么?”北川秀也愣了下。

“防止公司破产重组。”

北川秀又愣住了。

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

昨天在世界各地爆火的《百年孤独》肯定让河出书房更上一层楼了。

而且不久前,河出静子还大张旗鼓的搞出海企划,花50亿円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

怎么今天就要破产了?

这一刻,他真切体会到了97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地区那些大企业的毁灭性打击。

这不再是以前在百度百科,在各个奇怪网站上看到的奇闻异事。

而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千原,你刚才说我们手上有多少流动资金来着?”

“大概500亿円。”

“不管多少钱,给我把河出书房全部买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