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28章 一种酣畅淋漓,直冲脑门的爽快感!(二合一)

面对北川老师新书的诱惑,千早琉璃的傲娇和矜持只维持了短短十秒,很快就沦陷了。

她拿着薰子赠送的那本《文艺》,在薰子的协助下总算是从闹哄哄的书店里挤了出来。

临走前,薰子还冲她不断挥手,约好周一一起坐地铁去学校。

看着薰子俏生生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千早琉璃轻哼一声,低声道:“笨蛋,哪有大小姐会坐地铁去学校啊。”

想归想,捧着那本《文艺》的千早琉璃还是鬼使神差般没有掏出手机给家里的司机伯伯打电话,而是径直顺着人流走进了好久都没有去过的地铁站。

因为太久没有坐过地铁,千早琉璃找车票售卖机就找了好久,好不容易买到了车票,路痴的她又在大厅里转了好几圈,这才找到检票口,红着脸刷票进了站。

“呼——还好地铁里有女性车厢。”千早琉璃找了个相对清静的车厢,一屁股坐下,心里庆幸这个点还没到地铁的早高峰。

不然别说什么女性车厢,公共车厢,全国各地来东京都打工的社畜,能把整辆地铁都给你挤爆了!

“真不愧是北川老师啊,如此优美的文笔,动人的词句,这才是‘天下一品’该有的实力嘛!”

“没错!和北川老师写的这几部短篇相比,百田尚树老师的那三篇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我倒是觉得两位老师各有各的优势。百田尚树老师的更有故事性,北川老师的则更有个人风格一些.”

“啧,你是不是还没看这一期的《文艺》?”

“是你怎么知道?”

“你能说出刚才那种话,肯定是没看12月号的《文艺》嘛,我也不多说什么,你看完就知道了。”

听着车厢里几名职场女性的对白,千早琉璃对手中的《文艺》更好奇了。

家教严苛的她被禁止在交通工具上看东西,妈妈说那样的行为很无礼,一点都不淑女。

但千早琉璃才无所谓呢。

她每次出门后便将裙子折叠,让它到膝上十五公分,然后偷偷跑去卫生间化辣妹妆,褪去大小姐的气质。

而回家前,她则会在汽车里重新装扮成妈妈喜欢的样子,说话声音也从平时的傲娇跋扈变为软糯甜腻。

这些年来,靠着司机伯伯的隐瞒,她成功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只有这样,她才能喘得了气,不至于压抑死。

千早琉璃翘起二郎腿,迫不及待翻阅起了手中的《文艺》,不然等到了家,钢琴、小提琴、围棋、画画、书法、形体等课程得把她逼疯,哪有时间看书!

这一期《文艺》的头版依旧给了火热连载中的《刺杀骑士团长》。

她很喜欢的《奇鸟行状录》的完结篇则没有继续连载,而是将以实体书的形式在圣诞节发售——预售劵已经开卖了,价格很平民,她让司机伯伯一口气买了100张。

至于这次连载的《刺杀骑士团长》第二部流变隐喻篇,花了十分钟一口气看完后,她心里只有一个感觉——

爽!

一种酣畅淋漓,直冲脑门的爽快感!

第一部遗留的好几个悬念都在这期的连载内容中被揭开,让千早琉璃恍然大悟,忍不住赞叹起北川老师的剧情架构能力。

不说后面新刊登的几部短篇,只是《刺杀骑士团长》那些内容,就让无数读者觉得这本《文艺》买的值!

看完《刺杀骑士团长》的内容,千早琉璃距离下站还有十五分钟,思前想后了一阵,她还是继续捧起《文艺》,准备在地铁上就一睹为快。

不然就得等下了地铁,找个僻静的座位看完,那样也太煎熬了,她实在等不及。

书页翻动,映入眼帘的标题是《伊豆的舞女》。

这是北川老师给短篇集取的名字,也是其中一篇的标题。

“现在还有那种舞女和艺伎吗?”

千早琉璃和很多大都市社畜一样,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国以极快的速度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社会,尊王攘夷、倒幕维新、枪炮与火药取代武士刀和弓箭,许多旧社会的习俗也在硝烟中化为灰烬。

不久前国家还经历了一波泡沫经济的膨胀时代,即便现在泡沫破裂,社会大萧条,但大家都认为国家早已摆脱了贫穷,不会再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穷困人群。

可看样子,北川老师似乎又要揭露一些大家看不见的社会阴暗面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北川老师里的人物大多有社会原型,且北川老师好像刚刚去了一趟伊豆。

所以此伊豆的舞女,大概率是真舞女!

说起伊豆,千早琉璃就想到了刚刚才和她分别的薰子。

她对这些短篇的兴趣更浓了,立即翻阅了起来。

这期《文艺》一共连载了六部北川老师新写的短篇,数量正好是百田尚树老师写的三倍。

千早琉璃记得前几天两大出版社各自开新闻发布会做新书宣传时,北川老师被朝日新闻的记者问了几个刁钻的问题。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记者质疑北川老师“滥竽充数”,用数量掩盖质量。

这次北川老师虽说改写了短篇,却依旧在数量上稳压百田尚树老师。

这事还挺有黑色幽默感,是北川老师一贯的风格啊!

这么想着,她看起了第一篇。

名字叫《招魂节一景》。

千早琉璃记得妈妈说过,招魂节是古代民众对盂兰盆节的称呼,盛行于伊豆国一带,类似隔壁的中元鬼节。

招魂节当天,进行祭祀的村庄内会有各种表演和戏剧,古时候大家在那天祭拜祖先,慰问亡灵,到了现代,招魂节已经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节日”。

千早琉璃以为这是一个恐怖故事,但实际上,北川老师写的是一个小马戏团里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剧情很简单。

讲述的是一名叫光子的马戏团女孩,因团里的头牌明星樱子意外坠马,而被幸运的提拔成了新头牌。

故事本身没什么稀奇的,从的剧情性而言,《招魂节一景》显得极为平庸,完全没法和百田尚树老师的三部作品相比。

但读着读着,千早琉璃很快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北川秀风”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悸感。

那是一种浓郁之极,即便遮掉了作者名,读者也能轻松从中猜测到创作者是谁的极致风格。

而且这种全新的“北川秀风”和过往的“北川秀风”又有所不同。

青春三部曲和《国境》时期,北川老师凸显的是“青春恋爱”感,而这次,则是一种浓烈到令人无法呼吸的“极致美”感。

非要做对比,千早琉璃觉得像是第一次读北川老师所写俳句时的那种感觉。

物哀、感伤、美学.

但这部短篇的味道又和俳句以及物哀文学的开山作《失乐园》有很大的不同。

千早琉璃能感受到这种不同点,但说不出来。

她忍不住又读了一次《招魂节一景》,再度看到结尾时,那种心悸感又来了!

这次她倒是把异样的心悸感给搞明白了。

在的结尾,樱子正在进行跳火绳表演,快速摇动的燃烧铁丝变成了幽蓝而亮丽的颜色,而樱子宛如女神镶嵌其中,随即坠落马下。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惊讶不已。

唯独骑马和她擦肩而过的光子平淡如常。

“啊,赶上樱子了,超过樱子了!”

就在樱子因马匹失控坠落时,光子的脑海里却只有这么清晰的一句话。

她在欢快,她在喜悦,她在兴奋。

这种扭曲的心态和表情与前文光子的温柔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在前文里,光子一度对团长伊作的行径很不满。

她痛恨把前招牌明星留子毁掉了的伊作。

痛恨他把她们这些女孩当做行尸走肉和泄欲工具。

痛恨他毫不留情的继续压榨着已经失去一切的留子。

她痛恨伊作,最后却又成为了伊作的“新招牌”。

这种极致的反差人设,北川老师仅仅用几千字就刻画了出来。

让千早琉璃窒息不已。

读完《招魂节一景》后,她完全停不下来,继续翻了下去。

第二篇更加简短,估计只有3000字不到,名字叫《生命保险》。

这篇的剧情也很简洁,讲述的是一对以骗保为生的父女的故事。

父亲明面上是受人敬重的牧师,还兼职出租车司机养家糊口,女儿早早离开贫穷的家乡,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温柔乖巧。

是以女婿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

“我”很爱“女儿”,不惜辞去东京都的稳定工作,跟着她回老家结婚。

因体弱多病,在“女儿”的建议下,“我”买了高额生命保险,并将受益人名字填成她。

在“我”的眼中,她温柔善良,十分爱我,“父亲”也对我们非常好,是一个很好说话的老人。

直到“我”突然病情加重死去,化为孤魂野鬼的“我”终于在葬礼上看清了这对父女的真面孔。

和《招魂节一景》一样,前后的反差人设加令人窒息的味道,还有北川老师新的美感文字,让千早琉璃又体会到了那种心悸感。

“北川老师写的也太真实了吧!”车厢里有人低呼道。

千早琉璃愣了下,扭头看去,发现不远处有一名OL也拿着《文艺》正在仔细阅读。

经她这么一提醒,千早琉璃终于恍然,她明白了为什么这两部短篇会给她和《失乐园》完全不同的感观。

明明两者都是文字优美,情感低落的物哀文学。

答案就在那名OL说的那句话上!

“真实”!

这两篇写的都非常非常真实。

譬如《招魂节一景》里,北川老师还写到了卖糖炒栗子的小贩夫妇,在马戏团打打闹闹的小孩,唯利是图的伊作团长等。

除此以外,伊作马戏团里体现的细节内容也十分真实。

而且这不是感观上的真实,而是一种能嵌入人心底的“社会真实”。

原来在同一个国度,同样年纪的人都会有区别如此大的遭遇!

在以往的作品中,北川老师基本没刻画过社会另一面的民众。

他的物哀文学充斥着小资情调的“美感”,就像是初高中国语教材里的散文,美,但不够下沉。

唯一写过底层民众的那部《人间失格》,其文字更偏向于写实风,更贴近他开创的“无赖学派”。

换言之。

这两篇,北川老师似乎将他所创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理念给融合在了一起!

难怪会产生这样既新奇又熟悉的感觉!

想明白这些后,千早琉璃心里对北川老师满是敬佩和崇拜。

只是高中生的她必然还有很多东西看不出来。

但仅仅是她能读出的那点东西,就足以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了!

真是了不起啊!

北川老师!

她手指轻轻翻动书页,更加期待起后面的四篇。

百田尚树老师的《永远的24号》她也看了。

写的很棒,可惜三部一篇比一篇差,有种高开低走的感觉,令人遗憾。

目前看,北川老师则在高开高走,更加让人惊喜。

千早琉璃又翻了一页。

第三篇名叫《矿井里的人们》,开头第一句“信介死了,他的妻子惠子也死了”立即就抓住了千早琉璃的心,让她两耳不闻窗外事般完全扑进了故事剧情中。

就这样。

千早琉璃捧着《文艺》,如痴如醉的读着,不知不觉,地铁都过站了,她也完全没注意到。

直到来到终点站,工作人员上车清理人员,她才恍然,不好意思的拿着杂志下车,重新跑到对向车道去等候新一班地铁。

这段时间里。

她顺势把《矿井里的人们》在内的另外三篇都看完了。

北川老师完全没有让她失望。

前五篇连载的,一篇比一篇好看,明明互不关联,积蓄的情绪却层层叠叠,让她欲罢不能,越来越沉迷其中。

而此刻,随着新一班地铁来临,她的目光也慢慢锁定在了最后那篇上。

“《伊豆的舞女》.”

有了前面五篇的铺垫,此刻的千早琉璃对它充满着期待和好奇。

能被北川老师冠以书名,这应该是老师眼中写的最好,最能打动读者的那一篇吧!

真想马上就知道它的内容啊!

“《伊豆的舞女》?名字听起来倒是更像三流的官能。”

谷崎一郎泡茶喝茶,目光却死死锁定在那本翻开的《文艺》上。

百田尚树的三篇新他看了。

笔力有余,但深意不足。

为了能更好贴合市场还写成了大众文学。

令人不齿。

但对付那个目中无人的后辈,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这么想着,他伸出手来,翻页,目光落在第一篇《招魂节一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