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长安令 > 并无土匪

长安令 并无土匪

作者:查酉此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鼓声,尉迟松了一口气,转身走到武尧安身后从对方手中拿过棒槌敲打着鼓面,声音要比武尧安击鼓声大很多。

“谢谢。”尉迟敲着鼓面轻声感谢着,不管武尧安是有意或是无意。

武尧安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手腕,站在一旁向衙门正门望去“你说什么?”

鼓声太大,尉迟的声音又太小,武尧安并没有听清对方在说什么,只看到嘴动了两下。

话音刚落这师爷便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武尧安并没有细究尉迟说些什么,直接走了过去,“在下大理寺少卿,来找府上寻人。”

“可是前几日来的少卿?”这师爷心中有些疑问。

前几日那两个拿着鱼符的也自称是大理寺的少卿,还调阅了案卷,眼前这个也说自己是少卿,到底哪个是真?

虽听闻长安城中的大理寺少卿确实有一位是女官,这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让两个少卿当面对质,便可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毕竟这荆州境内就算出再大的案子也不可能将两名少卿都派出来。

那师爷看向尉迟说道:“前几日衙门也来了位少卿大人,您说您是少卿,不如与我进去,两厢一问便知。”

尉迟看了看眼前的这二位师爷,看外表也不像是有眼疾的样子。尉迟将手上的鼓锤放好,行了个礼,伸手指着武尧安说道:“这位才是大理寺少卿。”

跟着师爷走到后宅,大吴大力两个见到武尧安后两人先是行了礼,随后将身上背着的证明武尧安身份的东西还给了对方。

“拜见少卿!”

尉迟上前一步,接过大吴手中的东西,只见那武尧安突然开口,柔弱的哭着。

“再下无意欺瞒大家,只是前几日有要事脱不开身,但追查杜勒下落的事情又是圣上的旨意,无奈只能兵分两路。”

武尧安说话的声音带着哭腔,再加上那一副包子脸的模样,任谁都不好意思再责怪些什么。

“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再说这过索、文牒都是真的,人也是你们的人,一切都是按章程办事,并无不妥。是吧师爷?”

那知府说完看了眼旁边的师爷,师爷眯着眼点头笑道:

“正是正是,都是按章程办事。而且我还听说少卿还救了段家绸缎的大少爷,这段家绸缎庄可是我们这里交税的大户,您现在是段家座上宾,我们羡慕还来不及呢。少卿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知会一声,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师爷这般说,本官确实有一事相求求,还请两位大人一定要知无不言。”

见武尧安的面色肃穆,全然没有刚刚认错的模样,坐在一旁的知府有些傻眼,那师爷连忙答道:“下官定会将自己知道的托盘而出。”

“那好!”武尧安点点头,神色如常。

“我一路南下,也遇到过几个劫路的匪徒,可这一进荆州地界却是安稳太平,想必这离上次剿匪应该过不了多久吧?”

听着武尧安的话,尉迟端起了刚刚侍奉的茶点,不过却不明白这人突然这么问是用意。

不光是尉迟不知道这少卿几个意思,就连坐着的两位大人也没搞明白,不过这师爷倒还是如实回答着:

“少卿可说笑了,这上次剿匪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近来并无剿匪,至于这匪患之事我们也不清楚。。”

那知府听到也笑了两声,一脸的羡慕道:“说起来还是荆王举家搬来的时候,从那之后这荆州地界就太平了不少,可真是便宜了那几任刺史知州了,清闲得很啊。”

“那这么说起来也有四五年的光景了,还当真是沾了荆王的光。”武尧安喝了一口茶想了一下。

按照大吴调查出来的信息来开,那些壮年失踪的时间也就从那时候开始,难不成都去做了土匪?

可这也不应该啊,即便是做了土匪也是需要打家劫舍的,可正如他们所闻所见,并未出现打家劫舍这些事情。

那就只剩一种可能!武尧安突然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喝了一口茶清醒几分。如果真的是这般大不敬之事,那还要从长计议。

清醒过后武尧安怕节外生枝,便转移了话题:“听闻荆王今夜宴请了城中不少的权贵,不知道二位今晚儿去吗?”

“下官不才,也在邀请之列,荆王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官每次宴请也会顺带。”

还未等知府回话,那师爷便率先开口,而知府则在一旁附和着点头。大部分回话的还是师爷,知府也只是偶尔搭上两句。

听到这话尉迟微微抬眼,不才?怕不是要说不幸吧?在这里当官,还要看着藩王的脸色。

“每次场面都大的很,可我们这等也只是走个过场,既不像那些文人墨客那般风雅,也不像旁人与王爷交好,所以一般走个过场就回来了。”

武尧安点了点头看向旁边几个人,看来他们今晚也是可以提前退场喽?

“那就我们六人被邀,不如我们一会同乘一辆车,也省了这衙门的支出,而且我还有些事情要跟两位了解。。”

“甚好,甚好!”那师爷听了是一个劲的点头,这算在武尧安头上朝廷自然会再拨一笔钱下来,府衙里的日子也会宽松一些。

“时间还早,不知道可否借府衙的卷宗室小憩?”武尧安起身拱了拱手,见师爷点头一行人便辞别向卷宗室走去。

“你说这少卿刚刚问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那武尧安走后知府大人才回过神来,刚刚在前厅脑子里一直再想其他的事情,所以并未多说。

“我看啊,她们不是冲我们来的,知府大人还是把心放肚子里,待参加完荆王晚宴后就回去吧。”

“我们的事情,当真没有被发现?”那知府有些不敢相信又问道。

“大人且把心放肚子里吧,恐怕这里出了比克扣钱款还要严重的事情。”

一进卷宗室武尧安便找了一张桌子,随后坐下去挥笔写了两封文书,“宴会后将这封信找机会交给驻扎在城外的校尉,这个传回长安城大理寺,要唐大人亲启。”

交代好后武尧安看了一眼窗外的天气,心思沉重道:

“今日这鸿门宴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能跟着衙门的人回来就先回来,信很重要,切记一定要今晚亲自送到。”

武尧安说完看向身旁一如往常那般淡定的尉迟,想必过了今夜几人的行动会更加受限,正要开口说些什么缓和一下气氛,门外衙役的声音传了进来。

“几位大人,车已经备好在衙门口等着呢!”

一路上知府几次想要说话,可看着几人都闭着眼,并没有想要问话的意思,又求助的看了一眼师爷,那师爷也只是降了两下手,示意他静观其变。

就算是端着酒杯,那知府还是会时不时的看着师爷,怎么这师爷应对这种场面就游刃有余?

那师爷也感觉到了知府的眼光,放下酒樽挥手示意了一下知府,大吴两人见知府二人走出去,看了武尧安一眼也悄悄跟了出去。

“早就听闻鄂国公府上出来的那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几日长安城秋季围猎没能看到,再往前数我还在长安城时你还是个娃娃,今日一见不知道能否亲自目睹一番?”

荆王话音刚落伸手挥了一下衣袖,那宴厅中央还在跳舞的舞姬便纷纷散去。

尉迟看了一眼武尧安,这已经是宴会的后半场,大吴他们趁着第一波来宾散去时,混在了醉酒的师爷身边跟着回了府衙。

眼下整个大厅里约莫着都是荆王的亲信还有得力干将,唯独他二人显得格格不入。

见武尧安没有反应,尉迟站起身刚要开口说话。

武尧安仰头喝了一口烈酒,装着胆子肆意的问道:“如果王爷不介意的话我来抚琴。”

听到这话尉迟呆滞一瞬,她只是想问问自己能不能在王爷面前舞刀弄枪!毕竟离开长安这么多年,很多礼节只是知道个大概,根本不会去深究。

万一逾越了礼数,被眼前这王爷责备...她可不想英年早逝,毫无建树的死在这种地方。

只见那小豆子说完便提着裙摆走到了古琴旁,因为烈酒的缘故武尧安也有些微醺,一抬头时尉迟能清楚的看到那人脸颊上的两摸红晕。

许是这酒比长安的不知道烈了多少倍,平时即便是喝了酒的武尧安也会去潜意识的注意礼教,如今却在这宴厅里如那文人得意自己的诗句一般高声阔论。

见此状,尉迟也管不得那些礼数。武尧安醉了,得早点收场,不然惹出什么事情她可不像担着。

“想必这刀剑都不能入了王爷的眼,不如给我一支枪。”尉迟说完又看向武尧安,“这破阵曲你可会?”

只见那武尧安睡眼朦胧,软踏踏的左右摇晃着身子,还不忘点头,伸手拨了两下琴弦便道:“好琴!好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