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01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二合一)

有马老师好像真有可能输.

距离看完手里的那本《文艺》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但河田莉子的目光仍旧定格在《奇鸟行状录》的最后一章《幸福的洗衣店》上。

不同于以往她所看过的任何反战题材,这部《奇鸟行状录》通篇没有任何的说教和渲染苦难的剧情。

以主人公家的猫走失为线索,一步步抽丝剥茧,将现实线、黑暗线和历史线完美交织在一起。

从连载的第四章起,通过一名老兵宫田先生,北川老师缓缓引入诺门坎相关的历史内容。

对历史、地理、时代政治形态缺乏了解的读者来说,看这段内容可能会觉得无聊,甚至枯燥。

因为里面有不少专有名词和特殊事件,要是历史素养不过关,很容易看的一头雾水。

更不用说从宫田先生的口述剧情里体会到北川老师对战争的看法,以及写这段内容的深层次用意了。

但对河田莉子这种重度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条历史线的剧情简直爽的不能再爽!

被困在井底的士兵、战争带来的应激创伤、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的军旅生涯

河田莉子想起刚才接受采访时,北川老师郑重其事的说他为了写这本书,曾查阅过十几本相关文献资料,对历史真相极为考究。

那会儿她还觉得只是他随口一说罢了,真要看那么多资料,考究那么多历史细节,得多麻烦啊!

不曾想,北川老师真就说到做到了!

光是他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就让河田莉子感动又敬佩。

能年仅二十四岁就成为日本文坛的第八名“天下一品”,果然是有几把刷子的!

“真厉害啊.而且看过他的后,让人不免怀疑起有马老师,还有其他作家写过的那些作品,那真的是反战文学吗?”

河田莉子对此产生了浓浓的疑虑。

这颗种子是北川秀在连载部分后的“作者谈”里硬生生种进所有读者心里的。

《奇鸟行状录》首次连载就放出了六章,不仅让苦苦等候的读者们一饱眼福,还在后面附上了一篇约2000字的“作者谈”。

北川秀在“作者谈”里提到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灵感和创作目的。

之所以选取这个题材,并非因为有马赖义开了这个题材的新书——

他对“天下一品”之间的厮杀完全不感兴趣,就像他从不在意自己没获得谷崎赏和芥川奖一样。

他写这个,纯粹是因为桥本龙太郎之前做的那件恶心事。

那种行为不可饶恕!

虽然他没有公开抨击内阁,只说是为了让更多国民了解历史,了解真相,铭记罪行,痛改悔过,但深层次的用意,不就是在讽刺政界和有马赖义这类文学家吗?

他还提到了伪反战和反战败这两个全新的概念。

“过分夸大战争的伤害,只截取苦难部分,而不书写侵略经过和目的。这种阉割侵略战争定义的行为,其心可诛!”

河田莉子忍不住又看向那间紧闭的房门。

有马老师是业界知名右派文学家,这次刊登《缅甸的竖琴》的文艺春秋也是有名的右派出版社。

这些本来没什么。

日本各界名流在政治上各有态度,各自站台,这再正常不过。

但刻意扭曲历史,误导国民,还借着“天下一品”身份做这些事,那性质就不同了。

90年后,经历过泡沫时代和大萧条时期的洗礼,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崛起,国民们早已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绵羊。

他们比任何人都痛恨夹带私货的说教!

北川秀的“作者谈”只是对这些东西浅尝辄止,他身为知名文学家,肯定不会亲自下场和人掐架。

但这篇后记,就是星星之火!

河田莉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起身离开了私人别墅,准备回自己的出租屋,上网好好看看雅虎日本论坛,以及那个让她心痒痒的网站“北川の小书屋”。

刚提了一辆新车,工作劲更大了的森哲太郎手里捧着咖啡杯,一边浏览“北川の小书屋”,一边快速翻阅雅虎日本论坛文学版块上的各类帖子。

今早最新一期《文艺》发售后,他很快就从河出书房编辑部那儿收到了北川老师签名版——虽然至今为止都没正式和北川老师建交,但他已经被河出书房默认为同一派系的知名文学评论家。

每次《文艺》发售,他都能收到签名版赠品!

和所有期待已久的读者一样,森哲太郎狠狠享受了一把北川老师的新书。

说实话,这本书的质量目前来看,是不如《且听风吟》、《国境》等最广为流传的那几本“北川秀风”的。

而且选了反战题材,又三线并进,其中的历史线对没做过功课的读者而言,简直是灾难级体验。

但话又说回来。

这书是典型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一旦你能接受里面蕴含的思想和写作手法,就会被它所深深吸引!

“作者谈”里,北川老师提及了很多创作这本书时发生的事,他的所思所想,让森哲太郎更为感触。

他本以为北川老师晋升“天下一品”后会休息很久,甚至干脆封笔退隐。

他还因此焦虑和失眠了好一阵——北川老师等同于他的衣食父母,他要是不写了,他这个文学评论界公认的第一北川吹等于瞬间变成人彘!

还好北川老师一点都不迂腐和市侩,拿了龚古尔文学奖后气势如虹,很快就出了佳作。

不过森哲太郎一直以为新作品大概率会重返《青春三部曲》风格,这样能最顺畅的坐稳“天下一品”的位置。

然后北川老师又狠狠打了他的脸。

“究竟是真要和有马赖义一争高下呢,还是单纯对内阁表达不满?”

政治问题太敏感,他也不敢问河出书房编辑部,只能自己揣测北川老师的用意。

反正他和北川老师就是一条裤子的好基友,北川老师指哪,他打哪。

因为对这些东西举棋不定,本该今天下午就趁着热度发表新文学评论稿的他卡文了。

还有一点也让他很是惊异。

《奇鸟行状录》的销量成绩肯定不会差,但因特殊题材问题,他始终觉得热度不会太高,顶多和《缅甸的竖琴》差不多就撑死了。

但现在看

雅虎日本论坛直接被《奇鸟行状录》给刷屏了!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北川老师发表《告白》,以强硬的姿态碾碎了东慎一郎的《绝歌》。

但这是个例,毕竟沾了焦点社会事件的光,才能到那种热度。

单纯的纯文学话题流量,在雅虎日本论坛,也就和娱乐圈顶流明星的绯闻差不多,霸屏一个小版块就很厉害了,不可能在整个论坛火爆。

他忍不住一个个点开帖子,发现发帖人还都不是水军,几乎全是正儿八经的网民!

“这些家伙有这么喜欢这篇吗?”森哲太郎百思不得其解,随手点开了好几个帖子。【不愧是“天下一品”的新作啊!北川老师的功底完全不输有马老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书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致动人,我从来没想过沉重题材也可以用这种背景来写!

三线并进的写作手法,好像在纯文学里都非常少见吧?】

【说实话,本来我是冲着北川老师的名头买的《文艺》,我对这类沉重题材实在不感兴趣。

但出乎意料的是,书里的剧情一点都不无聊,还让我学到了不少冷知识。

譬如诺门坎战役,原来我们曾经还在那里发生过战争吗?我不记得历史课本上有提及吧?】

【楼上高中时期肯定没好好读历史教材,历史a第455页,提到过这么一句,不信自己去翻。】

森哲太郎大致浏览了下那些帖子,发现网民读者们基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他认为最枯燥的历史线上。

而且战争历史是《奇鸟行状录》和《缅甸的竖琴》同时涉及的部分,虽然前者写的是诺门坎战役,后者主场景在缅甸战场,但交集点还是不少。

有了对照,两波书迷们很快就从讨论内容演化为互相拉踩,谁也不服气谁。

而在一大半的互喷帖子里,北川粉们攻击有马粉们的有力武器则是北川老师对历史更为考究,对反战题材研究更透彻。

对方钟爱的有马赖义,按照“作者谈”里的说法,有故意引导国民反战败,向伪反战题材靠拢的意思。

这顶大帽子一扣下来,有马赖义的书迷们顿感不妙,他们是很喜欢有马老师的作品,可也接受不了自家偶像干这种恶心人的事。

因此论坛骂战逐渐升级为历史真相探究和反战文学的内核究竟是什么上。

议论话题到了这一层面,其实就和时政搭边了。

难怪《奇鸟行状录》的相关话题能霸屏整个雅虎日本。

森哲太郎看的津津有味,这年头网络骂战还非常古老,没有那种只会喷人的祖安人。

大家争论不休起来,都想靠实力说服对方,然后就不停挖掘资料,寻找对方的破绽。

这种骂战帖子看久了,还真能让人学到点干货。

看着看着,森哲太郎灵光一现,终于知道自己的新文学评论稿要写什么了!

如今互联网上议论最多的点,就是有马赖义的《缅甸的竖琴》到底是反战文学,还是伪反战文学。

以及《奇鸟行状录》和它,究竟谁更好看?

后面这个问题,因为两篇刚开始连载,所以无法下定论。

前面这个问题,已经渐渐有讨论结果了。

说起来也挺好笑。

北川迷们不怎么了解有马赖义和《缅甸的竖琴》,他们一心一意扑在北川老师身上,也不想时间看竞争对手的文。

如此一来,北川迷们还真没找到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只能反复用北川老师的“作者谈”来拉扯。

但有马迷们受不了“污蔑”啊。

他们联合起来,按照北川秀对反战和伪反战以及反战败这三种文学的定义,逐字逐句,给《缅甸的竖琴》做切片化分析。

然后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做着做着,他们愕然发现自己成了亲手把偶像推向绞刑架的刽子手!

因为有马赖义的初衷就是用那套思维给读者洗脑。

但现在的社会和环境,以及国际舆论都不适合当初鼓吹的那一套东西了。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反战中夹带私货的写法,潜移默化读者的思维。

这恰恰和北川秀说的一模一样。

自家粉丝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一大堆切片分析,然后做着做着,发现自己的屁股真的不干净。

这就和吃饭吃着吃着吃到老鼠屎一样恶心。

有马迷们沉默了。

北川迷们狂欢了。

森哲太郎也有了最好的素材。

《有马赖义——身为“天下一品”却公然撰写伪反战,为战争洗地,他配和北川老师齐名吗?》

这个标题的冲击力绝对够。

不过他写完标题就犹豫了。

他以前为了北川老师公开炮轰过讲谈社、文艺春秋、石原慎太郎,甚至还有学士院院士市古贞次。

可这些人的地位,都远不如有马赖义。

文学评论稿这么写,也不知道有没有报纸杂志敢要。

而且真这么写了,他等于彻底绑死北川老师。

万一,北川老师失败了。

那他也要跟着万劫不复,跌落尘埃。

只要不走出这一步,他还有回转的余地。

可.

他又看了眼还在不断增加的帖子数量。

他记得河出书房的斋藤玲奈副总编曾在近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未来的文学评论界可能要朝着互联网而去。

现行的文学评论界会因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等被垄断,不能正确发声,而渐渐被读者们所摒弃。

他的衣食父母不是那些高高在上者,而是这些在网络上互喷的家伙们。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北川老师这次我要把命押你身上了啊,《文艺》的首刷日一定不要和《文学界》差太多啊!”

森哲太郎想着《文学界》首刷日14.2万册的恐怖历史记录,一咬牙,毅然敲击键盘,决定跟着北川秀殊死一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