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67章 北川老师第一本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小说!

北川秀提出的新业务企划震惊四座。

不过现实不是,不会出现北川秀随便提出一个企划,社长、董事们听得心潮澎湃,然后没几天企划就正式上线,然后流水线光速搭建完成,公司和他嘎嘎收钱这种情况。

现实情况是,河出书房这种体量超500亿円的行业龙头公司,在进行任何业务条线的重大调整时,都必须经历漫长而繁琐的各种流程申请。

北川秀的企划在董事会被批准后,先会被送往风险评估课评估下是否有侵权和社会风险;

然后历经法务、财务、企划、公司发展规划等各个部门,一个接一个公章按下;

再经由公司执行董事、专务、常务们的确认,最后兜兜转转又会回到河出静子的办公桌上。

到了那一步,河出静子签下大名,印下私章和公司的公章,企划才会正式下放到各个执行部门的员工手中。

这过程中,如果发生员工离职、高层调动、重大问题等,企划很可能中道崩殂,永远没有见光的那一天。

深知大公司流程之繁琐的北川秀并没打算把鸡蛋只放在河出书房这一个篮子里。

而且日本公司可是有前科的!

个人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手游、新能源汽车等等足以改变时代的科技产物,偌大的日本国,那么多日本财团,硬是一个都没赶上!

你说公司里没人才,北川秀是不信的。

所以北川秀把企划递交完董事会,辞别了河出静子,又跑去编辑部探望了下斋藤玲奈后,立即开车去产业中央银行找了千原雅人。

听到北川老师竟然突发奇想要搞一个网络公司,千原雅人哭笑不得。

在他看来,目前外汇和金融市场已经趋向稳定,国内的房价也有抬头的迹象,北川老师怀里揣着那么多钱,做任何金融投资都比搞互联网有前途啊。

北川秀也没和他解释太多。

让一个普通人去理解你的超前思维,就好像在汽车还不普及的年代,你告诉他未来汽车能源会转向电力一样,他根本无法领会,只会觉得你在异想天开。

这种话北川秀说出来,大家都会称赞一句“真是奇思妙想”,换个loser来说,换来的肯定是类似“我看你是要长脑子了吧”之类的吐槽。

千原雅人心里虽然觉得网络公司没有卵用,但北川老师乐意烧钱,还能给他提供点业务做做,他也愿意帮忙。

而且北川老师说是要做网络业务,鬼知道他是不是因为收入过高,打算再整一个皮包公司来合法避税。

这种事情不能多想,也不好多问,千原雅人很聪明的装了回糊涂蛋。

两人一拍即合。

千原雅人当即风风光光的带着这位大作家回了支行本部,才签完草拟合同,闻讯赶来的支行长以及一群银行北川迷就把签约室围的水泄不通。

支行长拍着胸脯表示会倾尽他们国分寺市支行的一切人脉,帮北川老师把网络公司搭建完成,其他银行职员则追着要签名,忍不住询问起《告白》的后续剧情。

看到一大群社会金融精英也是自己的迷弟迷妹,北川秀心中颇为自豪,也暗暗感慨了一番。

原来国民对少年犯早就恨得不行,因为以前既没有人提这茬,也没有什么渠道让他们宣泄情绪,所以看起来风平浪静。

如今《告白》成了引爆他们心中所想的导火索,让无数人开始正视起《少年法》过度保护的问题。

不久后。

民众呼吁国会修改《少年法》的声音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大,但真正手里掌握着实权的那批人并不在意他们的呼喊。

甚至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连互联网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也不太清楚——这听起来很令人匪夷所思,但各国的政治现状都是如此。

那些所谓的首脑人物,要真论及本事,说不定还不如20年后某些送快递、送外卖,在家里打游戏抠脚的大学生呢。

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妓女从政,甚至开始竞选总统,演员也能成为一国首脑等等。

只能说现实没有最魔幻,只有更魔幻。

呼吁修改《少年法》这事正式进入高层眼中,还是因为七月发生的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警视总监原文兵卫联合多名国会议员以及文部省高层,正式向首相内阁提出了建议修改《少年法》的需求。

需求提完的第二天,原文兵卫就接受了TSB的专项法治节目的采访,面对电视机前数亿的民众,他神情严肃,义正言辞的表示“虽然我们警视厅无法对不满十四岁的少年犯们进行审查,但我们也绝不容许某些单位姑息养奸!”

他口中的某些单位自然是整天在磨洋工的家庭裁判所。

为了提高国民对此事的热议度,原文兵卫还特意提及了正在《文艺》增刊上火热连载的《告白》,以及1989年在东京发生的绫濑水泥杀人案。

绫濑水泥杀人案一直是日本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重大案件。

1990年5月21日,检察官在东京地方法院的公审上论告求刑时,就这起案件,说出了历史上都罕见的重话:“本案是我国犯罪史上罕见重大凶恶犯罪”、“根本不用斟酌被告的动机”、“凌辱的手段完全超乎想象”等。

据说旁听这次公审的记者事后表示:“好像过去全部的刑事审判时用到的词句全部被检察官用上了!”

这起案件的内容是四名辍学学生,将被害人——女生古田顺子监禁41日,期间施以强奸、殴打、焚烧等暴行致死。

死者遗体后来在水泥密封的圆柱油桶内被发现。

……

这段期间他们轮流监视,不让她逃跑。

而当时因《少年法》的量刑年龄为二十岁,那四个畜生得以逃脱审判,令社会哗然。

《少年法》也因这个案件而第一次进行修订,将量刑年龄从二十岁下调到了十四岁。

没想到七年后的今天,又有人渣钻了法律的空子!

原文兵卫在公众面前揭露这个伤疤,就是为了唤醒大家沉睡的记忆,也侧面暗示国会,又不是没改过,再改一次又怎么了?

有分量足够的大佬们出来发声后,互联网上的议论浪潮变的空前热烈。

而真正把此事推向首相内阁的则是7月20日,《周刊Post》突然放出了少年A犯案时候的照片,以及他的真实姓名。

少年A原名“东慎一郎”,家庭所在地址,就读过的学校等等信息都被爆了个精光。

司法机构甚至还没来得及去《周刊Post》编辑部彻查此事,《女性Seven》杂志又紧随其后,曝出了更多东慎一郎在校期间干的坏事——

包括但不限于凌辱女同学,霸凌低年级学生,欺骗老师,在学校虐杀猫咪等小动物等。

总之从曝光文章里看,东慎一郎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种!

他的坏是从小开始便是如此,而非家庭裁判所此前说的因精神问题而造成的性格扭曲。

这种未经许可就曝光少年犯真实信息和过往经历的行为,严重触犯了《少年法》,很快就有警察上门逮捕了这两家杂志社的一堆涉案编辑。

当被问及为何要知法犯法时,几名驱使手下编辑和作者写下曝光文章的编辑部高层格外自豪的说道:“我们是受了北川老师新书的影响!

虽然法律保护着你,但我们不会饶恕你!

禽兽是不被允许以人类的权利保护的!”

这事一出,日本国顿时炸开了锅。

无论报纸杂志和电视新闻怎么掩盖这个问题,民众的意志都已觉醒。

你不播报这事,不让宣传这事,我们就在网络上喷和议论。

这会儿《网络行止法》还没正式推出呢,既然少年犯可以钻《少年法》的空子,我们钻没立法的空子,很合理吧?

至于为何这些小杂志的编辑们会如此激动的干出这些事来,还得追溯到7月1日和7月10日发布的两期《文艺》增刊上。

北川秀信守承诺,没有像那些为了赚钱就故意把火热拼命连载好久的作家那般,把《告白》分好多期去连载。

一步入七月份,他就直接把《告白》剩下的20万字通通发给了《文艺》编辑部,并在月初和10号相继刊登出来。

上一期连载的尾声是少年B亲手弑母,主犯少年A开始被同学们霸凌。

读者们超级想看后续,然后在两期增刊发售后,东京各地区出现了真正的万人空巷。

月初那期《文艺》增刊首刷日破了10万册销量大关,而10号连载有完结章的那期,首刷日卖出了骇人的12万册!

《告白》的下半部,故事里那两个令人生厌的少年犯果然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少年B彻底成了一个精神错乱的神经病,杀死母亲后,他被带去少年院,至死都没变回一个正常人。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以东慎一郎为原型写的少年A,则在森口悠子的一步步设计下,亲手炸死了自己最珍视的母亲!

书里森口悠子的复仇看得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

尤其是最后她打电话和少年A说的那番话:“我听见了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

不是啪嚓,是咚锵!

不是啪嚓,是咚锵!

不是啪嚓,是咚锵!”

这里“啪嚓”是指少年A用自己制作的带电小钱包电到森口悠子老师女儿的声音。

因为他把她电晕了,才导致后来少年B溺死了她的惨剧。

之后少年A还以这个声音来反复刺激森口悠子,暗示她这就是最重要的东西消失时的声音。

他的快乐建立在森口悠子的痛苦之上!

而“咚锵”则是指少年A制作的炸弹在亲生母亲研究所引爆后发出的巨响。

森口悠子在最后癫狂的笑着,反复说着这句台词,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也尝尝失去最重视之物的心情!

如此具有震撼力的结局将《告白》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一大堆人感同身受,彻底对“酒鬼蔷薇圣斗”案件无法容忍。

眼见事情要不了了之,《周刊Post》和《女性Seven》的编辑部才干出了这么疯狂的事。

他们被抓时还以自己是“北川秀信徒”为傲,并扬言如果国会不修改《少年法》,他们还会持续曝光东慎一郎今后的所有人生。

不管年纪多大,只要是畜生,就没资格继续在社会其他地方生存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