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茅山最后的传人 > 第七十四章 终点

茅山最后的传人 第七十四章 终点

作者:谎言大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老给笔记本翻到第一页,上边记录的事是从我老家破庙开始的,我寻思这老头挺贼的,在发现破庙里的棺材之前,马清洋还帮他们处理过别的墓,所以时间线并不是从破庙开始,但他却只字不提,这一页笔记标注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老家那座破庙在战乱年代,曾经活埋了四十万大军,而在那里有一座帝王墓,镇压煞气,林老根据历史以及查阅当地县志,但却根本没有记载哪位帝王曾在这片山区建过墓室,不过却查出是哪位杀神活埋了四十万大军,历史上只有一人违背人伦杀战俘,那就是秦国战神白起。

我一想这里的时间线,是定在战国七雄的年代,而我曾听李大爷说过,那座帝王墓跟我祖师爷有关系,林老找不到资料证明帝王墓葬的是哪位帝王,应该是祖师爷将这段记录全都抹除了。

第二件事,破庙的墙壁上有一张跟我长的一模一样的壁画,林老的推测是在古代,人们都是通过壁画记录某个人的生平事迹,按照林老的推测,那些壁画记录的是墓葬里的帝王生平,林老有个大胆的推测,我或许就是那位查不到资料的帝王。

我琢磨着林老的分析,他这一点可能判断错了,因为查不到那座墓的帝王资料,怎么会将生平事迹画在墙上呢?

不过时间线是对的,也就是说“我”这个帝王的时间线在活埋四十万大军之后,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但是由于破庙年久失修,壁画模糊不清醒,能保存下来够看的,也就那么一两幅而已,具体年代事迹又没有文献记载,难以判断,不过林老总结的第三件事,我算是明白了。

第三件事,云雾村,徐燕妃子墓,这件事林老并不清楚,我们都是听韩贤之讲过,徐燕是生活在夏朝之前的虞朝,年代甚至在尧、舜、禹这三位天贤之前,而我隐隐的又和徐燕妃子有某种冥冥中的联系,林老大笔一挥,将破庙那边埋在的帝王与徐燕联系在一起。

我看到这里,听林老一说,心里就数了,林老在第二页之上做了大纲。

虞朝→秦→今天。

陈忆华看着箭头标注,她稍稍一想,说:“林叔,秦朝之前还有夏商周,尧舜两位大帝,这时间线拖的也太长了,而且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几千年前虞朝的帝王,并且将他迁坟埋葬在国强老家那边呢?”

林老对这个问题,没有做出解释,我一想忆华这话,心底顿时忽的下颤动起来,连忙问她说:“在石道那会儿,你不是看见筱松半身像的右下角有两个穿道袍的道士吗?”

陈忆华啊一声,说:“对啊,你们还不信我呢!”

我吸一口冷气,看向林老,隐隐觉得他刚才说的第一句话是正确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石壁上出现的半身像,依据刻画的背景,很明显是远古时代,连《山海经》里的神兽都出现了,那么筱松半身像那个年代至少在虞朝之前,我仔细一想,也可能就是虞朝,毕竟那时候天地间有多少奇珍异兽,如今除了山海经这本怪力乱神的书,没别的书记载。

我一下子仿佛懵了,又好像脑瓜子开窍一样,脑子里就一件事,我、筱松、徐燕,可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而经过林老的总结分析,那个年代的我应该是万人之上的帝王,而韩贤之说过徐燕是虞朝的一个妃子,那可不就是我老婆吗?

我再一想,曾经见过筱松穿过将军的战袍,而在石道出见过他半身像,还有奴隶开凿深山,应该是建造这座三龙聚首的墓室,不过这么一想,时间对的上,但这墓室却不像我理解的那样,我寻思当年的筱松带领奴隶建造的,未必是墓室,可能真的如我们现在看见的一样,就是一座古怪不可思议的道家道场!

那个年代,有道士吗?我心底有些怀疑。

筱松在三龙聚首这座风水位,建造的不是墓室,但可能是韩贤之耗尽大半生寻找的徐燕妃子墓,就是筱松亲自监工建造,这一点就可以说的通了,毕竟韩贤之最开始通过云雾村要找的就是徐燕墓葬。

我正梳理这事呢,陈忆华突然说:“不对呀,我记得国强说过,筱松穿过古代将军的战袍,虞朝历史太悠久,就算能有粗衣麻布避体,也不可能造的出战甲,还有战刀呢?而且在望乡台,那两具古尸也是穿战甲。”

林老笑了笑,说:“忆华,凡事如果都按照常理理解,那我这个老头现在应该是坐在办公室喝着茶看报纸,哪能拼了老命跋山涉水的瞎折腾,何况虞朝至今没有任何文献和文物记录,那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谁能说的清楚呢?”

我同意林老的说法,不说别的,就根据林老的分析,以及这座墓穴里出现的神兽,都不是正常社会里的三观能看透的,遇到这些事,我们就得反常理,用异样甚至另类的眼光去看待。

“那这座墓室,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镇压神兽?”陈忆华一脸茫然,我能感受到她大脑里也是一片混沌,懵逼了!

林老摇头,说不知道,恐怕得找韩飞问问。

我一看他这说法,总觉得他眼神里有些躲避的意思,好像在隐瞒啥,不过他不说,我也不能逼他,就像他不愿意告诉我马老道在四川的经历以及马清阳手里到底拿了啥重要的东西,我和陈忆华只能听他继续往下梳理。

整件事情的脉络,大致清晰了起来,还有很多小问题,但目前来看都无关紧要,林老的笔记上还写有几个科学问题,估计是他暂时的猜想,他也没具体说,不说也好,我和陈忆华没接受过几天正统的义务教育,哪怕林老知识渊博,想对我俩解释清楚悖论,估计是对牛弹琴。

“国强,我觉得咱这次能活着离开这里,还得去趟南京。”陈忆华说。

我点点头,说:“是得去,徐燕和筱松的事都没处理完,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我叹了口气,一想到现实中的徐燕和筱松,我总觉得像是在做梦,冥冥中的前生今世,咱们都能扯到一起,这都是为啥呢?说来也奇怪,想到这些,我沉重的心情突然缓和了很多,甚至想到陈老板家的女儿陈一琪。

休息了好一会,我腿脚有了些力气,我让陈忆华和林老将旺仔雪饼吃了,哪怕填补饱肚子,让身体补充点热量也好,陈忆华分了一块给我,我没要,但她执意要我吃,否则他也不吃,林老吃了一块干巴巴的饼干,将剩下的一块包好,小心翼翼的放回陈忆华的布包里,我耐不住陈忆华劝,也就吃了一块,肚子里落了点东西下去,我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抬头望望石台阶,漫漫无尽路,就像我们修道学法的人,一路向前,也像人的一生,未来都是未知的,但不向前走,谁又能知道下一刻,会是惊喜,还是惊吓。

我走在前头,这条石台阶有鹅卵石照明,一路走的挺宽心的,越往上攀爬,空气越是忽冷忽热的,我一模胸口,那枚剥落黝黑表皮的竹盒,这会也没有任何异样,好像脱皮换骨之后,它又进入了休眠期。

“等一下。”我突然停住脚,眼睛死死的盯着正前方,有一束强烈的光散射出来,忽明忽暗,而我脚下的石台阶也消失了。

“过去看看。”林老盯着闪烁的光,说道。

我咽口唾沫,心想总算度过了慢慢无边的石台阶,但眼前随即出现一块巨大的涵洞,在涵洞的四周是如果镜子一样干净的石壁,在涵洞的中药有一道盘腿而坐的人形,那道忽明忽暗的光亮,就是从这个人形的丹田散发出来的。

“坐化?”

我疑惑的看过去,陈忆华和林老紧跟在我身后,离得那道身影近了,我才看清楚,坐在山洞中央的玩意,确实是个人,我仔细一瞅,光溜溜的脑袋,脑壳两边有戒疤,也叫香戒。

这里怎么会出现和尚呢?

我盯着眼睛仔细看,袈裟披在和尚身上,她像石像一样坐着,身上皮肉已经风干了,想一具干尸,非常的膈应,我打小见的死人多,对我来说像打了多年的疫苗,一点害怕的心思都没有,陈忆华一看是佛家人,她对坐化的和尚行了个礼,林老学她的样子拜了拜。

“那发光的东西什么?”我好奇的问,正要朝和尚走过去,也就在这一刻吧,整个洞穴内的四周墙壁,包括头顶上方的顶层,瞬间绽放出一片莹莹紫光,忽的一下,刺的我眼睛都徐晃了下,等我再次睁开眼,我愣住了。

林老伸出颤抖的手,磕巴巴的说:“这墙壁,好像电影幕布一样,在放电视呀?”

我瞪眼一看,整个人就被震慑到了,正如林老说的,四面光洁的墙壁正在快速的跃动一幕幕画面,像是过山车一样,每一幅画面跳动的非常快,每一张画面是静止的,但成百上千张画面连续不断翻动,就形成了连串不断的情节。

“你看,那两个道士,黄袍老道……”

陈忆华指着正前方的石壁,我急忙看过去,她刚才指的画面已经跳没了,但两个穿黄色道袍的人却还在,只是换了个环境,连续翻动五六张,我才看清楚两个道士在干什么!

我震惊的同时,心底也在想这石壁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像是海市蜃楼,但也没听说过哪个海市蜃楼会出现在山洞的石壁上,而且石壁更不能像胶片一样播放出影像,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而石壁影像里出现的两个黄袍老道做的事,更让我云里雾里琢磨不透。

他们登高望远,背负长剑,脚下好像踩的是一座云峰,随后又跳出一张两位道长竟然将一座千丈长宽的巨峰举在掌心,画面又是一跳,两位道长处在一片朦胧的环境里,而且两人都是跪拜的姿势,我仔细一瞅他们跪拜的对象,竟然是我们之前看见的那座伏羲画八卦的石台,最后一张画面,是两位道长走向了关押神兽的那片黑暗的墓室……

我没看懂壁画影响里的内容,这时候林老颤巍巍的哆嗦嘴,小声的说:“国强,你看那坐化的和尚,手在地上写着啥呢?”

我心里一凛,连忙看向坐在地上的和尚,他干枯的手指在坚硬的石地上慢慢刻画着什么,我小心翼翼的走过去,低头一看,只见地上深深的刻出一行字:马清洋,李清洋……

后边的字,他还在继续写……

喜欢茅山最后的传人请大家收藏:()茅山最后的传人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