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952章 山海关半日游,诸将的战后惊慌

东征扶桑看似危险,实则真的很危险。

可那是相对的,只要战争,那就有死亡。

整个大明的官场是一个人情社会,军队也不例外。

张之极随军去了扶桑,身为统帅的洪承畴真的敢将张之极弄到最前线去与扶桑短兵厮杀?

洪承畴只要还想在大明官场混下去,那他就绝对不敢将张之极弄死,

身为大明武将第一人、大明最尊贵的、袭封两百多年的英国公暴怒之下,皇帝都得考虑一下。

京营那些武将又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世子身陷绝境?

深入绝境又如何,掌心雷开路,什么绝境都能快速直接横推了。

所以,张之极去扶桑明着说是为国效力,实则是历练,更是混点军功和资历,为接手英国公爵位做准备,免得以后难以服众。

估计只要他在朝中宣布东伐扶桑,估计其他三位国公的子嗣都想去。

更重要的是英国公的那句「不会行军打仗,没有上过战场与敌人拼杀,算哪门子的武将」。

这句话看似在教训自家儿子,实则就是在试探皇帝,或许他看到了皇帝要对武将进行改革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针对大明近几十年的卫所、边镇武将的无能、滥竽充数现象,他和袁可立讨论过,找合适的时间下狠刀子。

既然张维贤提出了,正巧赶上了,那就让他当刀子吧!

所以他才问了那句你想好了吗?

“袁爱卿,你去忙吧!”

“臣遵旨!”

袁可立行礼后也慢慢退出大堂。

崇祯喝了一杯茶后,提笔写下了一连串的名字,开头的就是袁可立、孙承宗、郑芝龙……而后陷入沉思之中。

“去他妈的,先休息休息,回京了再想!”

一个时辰后,崇祯将笔扔到一边,往后一躺,揉了揉发胀的眼角,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大战结束了,封赏才是最头疼的。

一边候着的方家端着几叠点心走了过来,一边倒着茶一边低声道:“陛下,您都坐快两个时辰了,要不出去走走,领略一下这依山襟海的山海奇关?”

“咦……你这话还真是提醒了朕!”

崇祯拿着糕点的手猛的一滞,随即反应了过来,这可是天下第一关。

后世华夏无数景观,而这山海关连接的长城依旧被公认的全国风景名胜之首。

连故宫都排在山海关之后,足可见其雄浑、壮观了。

现在就在山海关不去溜一圈,以后想要再来可就难了。

“去找英国公,让他找两个熟悉山海关的人给朕当向导,咱们也来个山海关半日游!”

休息了一会儿后,吃了些点心后,崇祯起身出了大堂,带着曹变蛟、方家等人在山海关溜达着。

山海关东门前的广场上,崇祯负手而立,身后则是闻讯而来的英国公张维贤、袁可立等人。

眺望着雄伟的城门楼,崇祯头皮都有些发麻了。

在山海关面前,也能感受到人的渺小。

“陛下,山海关是大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城共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

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镇东门,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天下第一关所在的地方。”

张维贤不紧不慢的介绍着,崇祯盯着那块书写着天下一关的匾额,轻声道:“这块匾额到底是谁写的?”

“陛下,这块匾额长五米、高一点五米,笔力凝重,骨气遒健,气势豪壮,是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题。

臣来之前,这块匾额的确是严嵩所题,萧显所题的放在了经略府内,但自陛下将孔府的圣府的牌匾给砸了,臣就将萧显所题的匾额换了上去。”

“嗯!”

对张维贤的这个做法,崇祯是非常认可的。

大明的第一关,若是挂着大明第一奸臣的字,那才叫人羞愧,

虽然艺术不分政治立场,但他就是不爽。

“陛下,关城城垣周长四千八百米,城高四十米,厚七米。四门外均有瓮城,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均建有角台,之上则有角楼,

臣来山海关后,又沿着两侧长城横向修建了一些角台,用于防守,并在距离关城两里的南北两侧各修建了一座翼城,

墙高两丈,周三百八十丈,各驻兵驻兵两千,均配备佛郎机炮二十门、虎蹲炮五十门,余者皆配火铳,与关城互为犄角!

臣在这三年时间,未尝有一刻放松,臣可以自豪的说,若是建奴没有覆灭,以山海关的兵力和将士的战力,

哪怕是建奴穷尽全国之力攻打山海关,臣也有信心坚守半年以上的时间!”

张维贤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言语中满满的信心,激情满满。

“好、好、好……哈哈哈……”

崇祯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满是振奋。

这话他是相信的,哪怕是历史上十几年后,大明已经破败不堪了,若非吴三桂主动打开山海关的城门,建奴想都不要想进关。

哪怕后世扶桑侵占了东三省,意图进入关内,四千余人在六架飞机和两艘军舰以及坦克的配合下攻击山海关,打了整整十二天,才占领山海关。

其中有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也更说明了山海关的坚固。

“可是,陛下,哎……”

“英国公,你这是?”

“陛下,臣苦练精兵,精心打造防线,预设了各种突发情况,唯独将陛下给忘记了,

昨日听袁阁老讲北讨建奴之战后,臣瞬间觉得这固若金汤的山海关在飞雷炮、震天雷面前跟豆腐渣一样。

一炮不够那就十炮、百炮、千炮,能直接将城墙夷为平地。

军士的血肉之躯怎能抗衡火器的威力,别说坚守半年了,半个月可能性都不大。”

经张维贤这么一说,众将脸色也变了,眼中也闪过一丝的落寞之色。

火器面前,尤其是飞雷炮这种大范围爆炸的火器,骑兵、军阵、冷兵器几乎都失去了作用。

看着众人的落寞之色,崇祯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就是火器迅速发展带来的不适应。

春秋之前打仗得先完成五项礼仪后才能开始,但自从有了孙武这个老六之后,打仗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了。

现在大明的火器就差不多,大威力火器去打冷兵器,这还怎么打?

别说是现在火器不完善、威力不算巨大的情况了,哪怕是后世那数十年的内外战中,城墙依旧能在防守战中占据重要作用。

诸如平安城之战、长沙会战、衡阳城战、四行仓库等等,无不说明坚固建筑的作用。

但这些都是发生在二战之前的火器的攻击,现在的条件,坚固城墙更是抵御火器的依仗。

想了想后,崇祯淡淡道:“也罢,今日朕就给诸位讲讲什么叫做火器的战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