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078章 寺庙荒诞,金身罗汉与种子神丹

英国公三人怒喝。

拿着奏疏的手都在颤抖着。

部分大寺僧人众多,且结交了不少的士绅富商,各种利益冲突就出来了。

寺院与当地卫所争锋相对,卫所侵占寺院收入,当地豪强或宵小之徒加入寺院的收入控制权之中。

各方势力以寺院道观为中心,都得很是热闹,目的都是为了寺院积蓄庞大的钱财。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罢了。

可还有大量的丑闻,诸如嘉靖年间永淳县宝莲污秽案。

话说当年宝莲寺房屋众多,广有田产,很是富裕,但让其名扬四方的则是寺中的子孙堂。

举凡想要得子却偏偏不育的妇女,只需斋戒七天,而后到寺中祈祷,接着单独在净室住上一晚,八成都能怀上身孕。

子孙堂供奉的送子观音灵验,宝莲寺的香火不断,每天大量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祈福。

新任知县汪旦不信邪,越琢磨越觉得蹊跷,带着心腹去寺院中查探,发现一些和尚眼神游离,偷瞄那些长相较好的妇女,眼中满是奸邪之色。

于是找了两个青楼女子,先对两人许诺好处,又借官威使其臣服,让两人假扮成良家女子,又让人假扮起丈夫送他们去院中求子。

到了晚间,事情就离谱了起来。

夜间,铺在地面的木板被掀开了,露出了一个翁口大的洞。

一个和尚冒了出来,说自己是金身罗汉,特地为女施主送子而来,只要顺从他,回家之后必有喜脉。

夸张的来了,一个晚上,这间静房竟然来了七八个‘金身罗汉’,一直到雄鸡高歌,在媚儿的告饶下,‘金身罗汉’才罢休,并且给了一包‘种子神丹’。

次日一早,汪知县带着一百多兵丁围住了宝莲寺,当僧人摘下僧帽后一大片青闪闪的光头上忽地冒出许多红点和黑点。

红点是朱砂,黑点是墨汁,这就是两名青楼女子夜间趁着夜色抹上去的。

一番搜查之后,子孙堂两侧的十余间净房都有地道相连,又搜身了昨晚住在净房的女子,每人身上都搜出了七八包的‘金身罗汉’给的‘种子神丹’。

关入死牢严刑拷打之后,发现除了几名年老无力的老和尚外,其余百余名和尚都干过这种勾当。

于是层层上报,最后和尚被砍,寺院被焚毁。

这些和尚中部分是逃难之人和躲避朝廷追捕的淫贼,这些歹人控制了寺院,然后出了这些荒唐之事。

……

万历三十三年,一少年误入尼姑庵,尼姑们不让少年走,还缠着他,日日夜夜后,少年力竭去世。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这些尼姑将少年分尸,藏到尼姑庵中,

但此事还是走漏了消息,被巡视江南的大臣周儒教发现,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将这些尼姑以猪肉价格卖给了鳏夫,杀人诛心。

等等类似的案子记录了数十个,个个有真实来源。

崇祯刚看到这些的时候,既是震惊,又是好笑,更是怀疑。

震惊的是这些女子竟然会这么好骗;

好笑的是,一晚上七八个‘金身罗汉’来播种,再怀不上,那就真是有毛病了。

怀疑的是,对外公布的结果的真实性,到底是为了维护佛家的面子,还是三宝弟子就是如此的不守清规戒律。

不过,这让他瞬间警醒了。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不读伽蓝记不知佛浪费。

单单一个南京范围就有一百七十六所寺院,而顺天府范围更是夸张,有官建寺庙六百九十三座。

平均每座寺院五十人,那就是四万三千四百五十人,而整个大明估摸着至少有三四十万僧尼道士。

大量百姓涌入寺庙之中,那整个国家还要不要发展了。

尤其是盛世马上就到来了,百姓富足了,那各大寺院香火就旺盛了。

享受着朝廷的寺田,拿着百姓的香火,还不用交赋税、服徭役,日子过的比谁都舒服。

更重要的是,寺院乃是大明律法的灰色地带。

从太祖、成祖、到正德等等,流民、逃犯化作游方僧人,或入寺担任瑜伽教僧、或到权贵之家担任门僧、假扮女尼向女信众骗财骗色、用僧人身份掩护所犯罪行。

即便有僧录司这种官职,制定和完善了诸多律法与惩处,但依旧存在大量问题,且愈演愈烈。

他不信佛也不会诋毁,百姓信仰什么那是百姓的事情,他始终相信存在即是合理的。

但大明不允许存在律法的灰色地带,更不允许存在借着信仰搞事情的存在。

一念至此,崇祯脸色严肃道:“朕问三位几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百姓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无条件捐给寺院?”

“有求佛祖!”

“被忽悠!”

……

“不,是百姓愚昧!”

崇祯摇了摇头:“换作是你们,你们会求佛祖吗?你们会被应赴僧忽悠吗?”

“不会,因为你们读过书,大量的人生阅历让你们能认清现实!”

不待三人细细思索,崇祯继续道:“为何寺院数量与僧尼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孙承宗只是略微思索,便轻声道:“部分大寺院是皇家所建、部分那是地方官府所建、部分则是当地富商士绅出资所建,

部分则是高僧大德化缘所建、部分则是百姓们自发所建,后两种规模比较小。”

“陛下,皇家所建乃是帝王宫室崇尚,我大明一朝一朝中,英宗的孝庄睿钱皇后就曾下懿旨,度僧三万。

地方官府所建则是鬻牒制度的推动,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天灾人祸,入寺能有口吃的,且朝廷给耕田、免赋税、租给百姓,不劳而获等等!”

“为何会出现藏污纳垢的现象?”

“私度盛行、买卖伪造度牒、僧官借机营私舞弊等现象,所以很多地方的寺院中僧尼不一定是真的僧尼,或者说鸠占鹊巢等等;”

“差不多!”

对于三人的回应,崇祯摇了摇头:“但这两者的本质是有利可图,佛门乃清修之地,倒是和利益扯上了,这算什么?”

“朕不是反对佛教,但必须要杜绝这种乱象,百姓更要自食其力,宗教应该是纯粹的!”

“既然你们三人今日恰巧遇上这事了,就看看怎么解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