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孤军 > 第三百三十章:仙人指棺

孤军 第三百三十章:仙人指棺

作者:唐小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5: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承志哪儿敢多想什么,毕竟他已经吓坏了,只得连连答应。

神奇的事情也就从此开始,第二天醒来之后,黄承志发现自己依然睡在床上,根本不在牢狱之中,更神奇的是,当他穿好衣服走进院子,发现师父用过早饭已经在那喝茶了。

黄承志懵了,赶紧去问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师父对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没有任何记忆,还问他是不是做梦了?做的是一个噩梦?

黄承志呆立在那,他怎么被抓,怎么和师父一起被投进监狱,至今记忆犹新,怎么可能是做噩梦呢?哪儿有梦是如此真实的?他反而觉得,昨晚在监牢之中见到的那些人才是梦。

不过黄承志却再次问了师父关于以前遇到仙人的事情。

师父大惊,茶壶险些掉落在地上,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黄承志道:“是师父您告诉我的呀?”

黄承志师父一脸疑惑,声称这件事是他自己的秘密,可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就算是自己最喜爱的弟子黄承志也没有透露过半个字。

黄承志只得说是昨天在牢狱中师父所说的。

师父听完之后,连声说是什么神仙显灵了之类的话,再加上黄承志说的所谓噩梦,让他深信不疑,如果不照神仙所说的去做,他们师徒俩恐怕是避不开这段灾祸的。

可是,烧制瓷棺这种事,没那么容易。

正常烧制瓷器,分为七个步骤,第一步要采集瓷石瓷土,因为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古人先是发现被火烧过的泥土会变硬,在此过程中发明了陶,然后又因此发现了如何烧制成为瓷。

第二步就是将原材料,也就是瓷石和瓷土粉碎磨细。

第三步就是陶洗沉淀细陶粉,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第四步就是制作瓷坯。

说到这,刑术仔细回忆道:“从第四步,不,严格来说从第三步就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制作瓷坯这一步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是大件,则需要分为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而这种所谓的大件,那也远比一口棺材要小很多。”

第五步则是装饰绘画,用的方式大体有刻、划、印、绘、雕等。而且每种方式都需要在坯胎和坯泥的不同状态下进行,例如刻画纹饰需要在坯胎将干未干的时候用竹刀进行,印花和雕塑需要在坯泥较湿的时候制作,绘画则必须在胎体晾干后进行,还得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

第六步就是上釉,这个过程也比较复杂,而且采取不同的方式,精细程序不亚于前面的步骤。

第七步,也就是最后的步骤,就是入窑烧成。要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内入窑烧制。

而匣钵是烧制瓷器过程中,为了防止气体或者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以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就被称为匣钵。

且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也是有差异的,平均温度就得在1100度到1300度之间。

刑术说完后皱眉道:“所以,就算其他的条件满足,你还得想办法制作瓷坯、制作能容纳瓷棺的匣钵,没有这些硬性条件,是根本做不到的。”

黄承志知道这些难题不解决,根本烧不出瓷棺,可那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办法去实现这种条件呀?如果他和师父动手,周围都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要烧制大型瓷器,肯定会追查追问,到时候下场还不是一样?

谢梦转身追问道:“可是黄承志还是烧制出来了。”

尉迟然道:“对,烧制出来了,当天晚上他又梦到了那个人影,也就是所谓的仙人,仙人给他提供了一切便利的条件,让他进山去烧制瓷棺去,那里一切都准备好了,这对黄承志来说,简直如同做梦一样,当时他坚信不移,自己就是遇到了神仙。”

黄承志在山上前前后后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终于烧制出了一口瓷棺,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时常接触那所谓的仙人,仙人也将一些黄承志没有接触到的手艺传授给他。

所谓的传授,实际上也只是口述,而且很生硬,让黄承志立即猜出,仙人所说的这些手艺,也是从他人那里听来的。

不过黄承志很聪明,从这些生硬的话语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没多久,黄承志就出师了,而他师父则死了,死得很安详,而且师父死了之后,他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师父被所谓的仙人带走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仙人也告诉黄承志,要将烧制瓷棺的手艺藏起来,传授给自己的后代。

也就是说,黄承志的后代必须要有人继承他的手艺。

之后数百年中,黄承志的后代都会选中一个人来继承这一切,虽然有些人没有做这个行当,但黄家却成为了景德镇有名的瓷器世家。

刑术继续道:“我父亲认识的就是黄承志的后人,叫黄乐成,我父亲曾经打眼过瓷器,若不是遇到他,恐怕早就赔了个倾家荡产,要说黄乐成对瓷器的研究那是没得说,一般的东西他扫一眼就知道了,做得再好的高仿到他那,也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鉴定出来,所以,他也和我父亲成为了挚友。”

刑术说到父亲的时候,双手攥拳,看得出,他对害死父亲和养父的仇人仇恨之深,剥皮抽筋估计都不解恨。

原本连九棋也不知道关于瓷棺的事情,直到某年,黄乐成突然间打电话告诉连九棋,说他身体不行了,临别前希望能见一见连九棋。

连九棋接到电话,连夜带着刑术就去了景德镇,去面见黄乐成。

谁知道见到黄乐成,却发现他在家中乐乐呵呵的喝酒看电视,看着没哪儿不对劲?

连九棋当时就有些生气,但同时也觉得奇怪,他知道黄乐成肯定是有事,毕竟认识这么些年他很清楚黄乐成的脾气,知道这人平日不苟言笑,更不可能开这种玩笑。

黄乐成告诉连九棋,自己要走了,因为曾经让他祖辈烧制瓷棺的先人来找他了,要带着他离开。

连九棋当时就懵了,赶紧告诉黄乐成不要去相信这些事儿,哪儿有什么神仙呀?

可黄乐成却深信不疑,因为家传的不可能有假,别说以前,就算是现在也没人可以利用早年的传统手艺做一个大型的瓷棺出来。

紧接着,黄乐成就将祖辈黄承志的故事告诉给了连九棋。

连九棋听完,面无表情,然后严肃地分析了这个故事,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类似民间传说的东西,完全不可信,而且以他的见识,他绝对不相信瓷棺的存在,虽说现代工艺可以做出来,但也很难。

黄乐成直接起身,领着连九棋来到后院,在后院的库房之中,他向连九棋展示了自己所做的瓷棺。

那是连九棋和刑术父子第一次看到大型瓷棺,对当时的刑术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震撼,毕竟他并不是太了解。

刑术道:“我们现在广义上所说的瓷棺,都是中小型的,基本上都属于骨灰盒。虽说以前也见过瓷棺,但那是闽南一代长不过六十来厘米的瓷棺,所以,当时我觉得那么大的瓷棺也不算什么,并没有觉得很稀奇,倒是我父亲看得目瞪口呆。”

从唐宋以来,闽人大规模迁移到雷州半岛,也将这种风俗带了过去,都是在活葬之后以小型瓷棺为葬具,瓷棺中绘十二辰和四灵,这种墓葬方式以图形和文字来弥补地理风水的不足。

连九棋绕着瓷棺看了许久,半天连话都说不出来,他甚至一度以为那瓷棺是拼凑起来的工艺品,但查看之后,发现是整体烧制的,连声说那不可能。

黄乐成却笑嘻嘻的站在那,看着吃惊的连九棋,随后淡定地说了一句:“这瓷棺是我给自己用的。”

连九棋愣住,上前道:“老黄,你不是真的信了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的!”

黄乐成刚要解释,但还是笑了笑,摇头道:“走,咱们喝酒去,不聊这些了。”

两人坐下喝酒,幼年的刑术则在旁边一个个看着那些瓷器,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但又碍于规矩,不敢上手。

黄乐成也大方,让刑术看上什么就拿走,不要客气。

刑术不敢,只是看着父亲连九棋。

连九棋知道这些都是黄乐成的宝贝,别说拿走,平时有人要上手都难,难道他真的是打算离开了?还是说他是有心寻死?

黄乐成只是说:“天机不可泄露。”

那顿饭就在这种古怪的气氛中吃完了,饭后,黄乐成又领着连九棋来到摆放瓷棺的屋子里面,给连九棋详详细细阐述了一遍怎么烧制这口瓷棺的过程。

说完后,黄乐成又后悔了,说神仙叮嘱过他,不能将过程说出来,否则的话他会遭遇劫难,不仅无法成仙,而且会死于意外。

连九棋赶紧给他宽心,甚至还提出让黄乐成要不去看看医生,当然连九棋所指的是心理医生,当时连九棋坚信,黄乐成肯定是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才导致产生这么多臆想。

谁知道,当连九棋和刑术父子离开景德镇七天后,黄乐成就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