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孤军 > 第三百一十七章:无尽的黑暗

孤军 第三百一十七章:无尽的黑暗

作者:唐小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5: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满铁全称为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是日本于1906年4月在中国旅顺大连地区建立起来的一个机构。成立之日起就有了满铁调查部,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要求实行“军铁合一”,使满铁调查部与日本军部密切相关,所以,进行的也都是名副其实的间谍活动,而非对外所称的商业合作勘探。

该间谍部门实地调查,不惜花费巨资,为了调查过江流域贸易,竟让一个调查员从上海沿长江而上,直到成都,费时一年零两个月。同时为了进攻当时的苏联做准备,花了数年的时间编写了《俄罗斯军事地志》,对东三省的调查那可以用恐怖来称呼。

调查部以班作为小组,分批从当时的奉天、新京和哈市三地出发,对整个东北区域进行所谓的勘查,绘制地图的同时也调查各村落的详细情况,城市到村子步行需要多久时间,开车需要多久。每个村落中有多少人多少户,预计未来十年内会增加多少人多少户,甚至连每户人家有多少生产工具、多少把菜刀都记录在案。

由此可见,满铁调查部这个间谍机构所谓的“勘探”有多细致。

而野蛙沟是满铁调查部在1941年无意中发现的。

1939年诺门坎战役,日军失败,意识到苏联陆军实力远比他们所想的还要强大,于是北进策略取消,改为南进。与此同时,日军也比从前更防范苏军,所以,在当时东北边境上大修工事碉堡。

可是,东北边境要全线布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要防范苏军从“意想不到”的位置进行奇袭,所以,满铁调查部方面就开始与军部的人一起寻找所谓的防线漏洞。

负责野蛙沟区域的调查班一共4人,分别为班长鹿生正夫,班组成员小山次郎、久保正代、井染四郎。

因为班长的原因,所以这个班组的名称就叫鹿生班。

鹿生班的职责就是探查所在区域的布防漏洞,简而言之,就是担心苏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毕竟当时日军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所谓的奇袭战术,他们也担心苏军会采取相同的战术,更怕一觉醒来,苏军的部队已经出现在了营房之外。

鹿生班调查野蛙沟的时候,日本已经袭击了珍珠港,美国也对日宣战,日本也迫切希望得到矿产物资来支持自己的战争,所以,鹿生班在该区域勘探,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找到石油。

但勘探石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美国人在沙漠足足找了五年,在最终要放弃的时候才发现了石油,而日本在占领东三省之后,已经找了十来年都没有任何发现,这让他们十分沮丧。

鹿生班之所以要勘探野蛙沟,除了战略漏洞外,就是石油,因为他们从曾经在此地的原住民中获知,在野蛙沟内发现过一种黑色的液体可以引燃,而黑色的液体可以引燃的,不正是石油吗?所以,鹿生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野蛙沟,开始了勘探工作。

可当他们进入野蛙沟的时候,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质疑。首先,这里是湿地,绝对不算是恶臭沼泽,可在山沟内存在湿地原本就不怎么符合自然规律,按理说,湿地更应该靠着湖泊河流。

最重要的是,野蛙沟内的湿地延伸的地方,是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完琪”的山,而完琪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不冻的池水”。

说也奇怪,当时鹿生班去的时候,正好是冬季最严寒的时候,而野蛙沟内的水竟然都没有冻上,相反还有温度,测量之后,发现水温在15度到25度之间,达不到温泉的温度,但也远比一般的水温要高。

水质监测之后,鹿生班确定这里不是温泉,周围也没有火山,但是什么现象造成的呢?这让他们觉得很疑惑,开始对湿地和周边地带进行勘查。

在勘查野蛙沟尽头的山壁时,鹿生班发现山壁也有温度不说,而且无法积雪,越往里面挖温度越高,似乎在山壁之中存在其他什么东西。

最重要的是,他们开采出来的山壁中的石头就算放置在露天,也得在五个小时左右温度才会逐渐降低,这种发现让鹿生班认为,他们也许是找到了某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现的能源。

于是,鹿生班向满铁本部发出电报,提供了他们的勘查数据。

当时日本的战事吃紧,抽调不出太多的人手来,但为了不放弃所谓的希望,也派出了一个中队前来协助。

当时的日军中队人数大概在200人左右,这200人也是临时从各地方抽调出来的,甚至其中还有大批的朝鲜兵,所以,足以看出,当时的满铁和日本军部方面对此地并不是太重视,只是做到了所谓的尽责而已。

这批人到达野蛙沟之后,并未立即安营扎寨,而是开始挖掘,首先要挖掘出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谁知道往里面挖进之后,发现了隐藏在山壁之中的那种带着纹路的怪异木板。

虽说那种纹路木板从手感上感觉是木质,可因为划不破,割不坏,也砸不出窟窿的原因,让他们觉得十分惊奇,为此他们还使用了子弹,甚至是炸药,都没有对纹路木板产生任何损坏。

鹿生班的人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重大发现,而派来的这200人的指挥官也觉得事有蹊跷,这才让手下就地取材,修建房屋,为这里的长期勘探研究做准备。

同时,他们也没有放松挖掘,因为有纹路的木板在其中的关系,所以,挖掘的过程中不需要小心翼翼,也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勘探,在遇到较大石块的时候都采用了爆破手段。

因此,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挖出了网格状态的山洞出来。

网格山洞的出现,让鹿生班的人意识到,这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古人类也不具备制造那种纹路木板的技术,所以他们决定继续深挖。

最终,他们挖通了第5号洞口最深处的洞穴,在洞穴最后的山壁垮塌之后,发现了里面无尽的黑暗。

当时没人觉得那无尽的黑暗中藏着什么东西,仅仅只是觉得那是个山洞。

所以,立即派遣了10人进入洞穴之中进行勘查,由鹿生班的井染四郎带领,因为担心迷路,还在井染四郎的腰间绑上了一条绳索。

这10人进入黑暗之中不久,就听不到任何脚步声,也看不到有灯光照射而来,外面的人只能耐心等待。

可十分钟过去,半小时过去,这10个人音信全无,他们拖拽绳子的时候却发现,无论怎么拖,都拖不出来,而那绳子原本的长度只有50米,接了其他几根绳子,勉强达到了200米,按理说,井染四郎等人也只能深入200米,绳子也就绷直了。

再者,200米的距离,半小时也早就走到了,最可怕的是,他们拖绳子的时候,拖了已经有250米了,依然还可以往外拽,就如同有人将绳子又多接了50米一样。

因为绳子是在班长鹿生正夫眼皮下接上的,所以他很清楚只有200米,那么多出来的50米是怎么回事?里面的人也没有携带延长的绳子。

鹿生正夫开始对多出的50米绳子进行检测,发现绳子的质地都与其余那200米完全一样。

鹿生正夫不敢耽误,觉得事情太蹊跷,示意他们继续往外拖拽绳子,最终绳子的长度达到了500米,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将原本绳子另外一头的井染四郎给拖拽出来。

应该是出事了,鹿生正夫这么想到,然后想出了一个蠢办法,那就是让余下的人挨个往里面走,在洞穴内排200个人的纵向队形,以此来检测洞穴到底有多深,如果200人都进入洞穴,依然没有到底,那么就立即返回。

鹿生正夫的这个想法,让指挥官觉得很可笑,也很冒险,但毕竟那是唯一的笨办法,也只得照办。

随后,在指挥官和鹿生正夫的安排下,所有人挨个进入洞穴之中,一个挨一个,朝着前方无尽的黑暗之中走去。

很快,200人全部进入了洞穴,在最后一个人进入洞穴之后站定,鹿生正夫也示意他用拍打传递的方式报数,并且提示前面的人停下脚步,然后再让领头的人从1开始报数,返回来。

报数的声音开始还能听见,但很快声音就好像被吞噬了一样,什么都听不到。

不久之后,从尽头的报数重新返回,按理说,回到洞穴口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整数200,而那人却报出了210的数字。

这个结果让鹿生正夫和指挥官大为吃惊,明明这次进去的是200人,为什么变成了210人?难道之前那10人也在队伍之中?这不可能吧?洞穴只有这么大,而且是直线的,要是发现了他们,里面的人早就汇报了。

鹿生正夫决定按照之前的方法再来一次报数,这次报数的结果又变成了200人。

这个结果没有让他们松一口气,相反觉得更奇怪了,于是再次报数,这次报数的结果又变成了210人。

日军指挥官很恼怒,认为是有人在开玩笑,大步走进去,要自己来挨个数。

指挥官朝着洞穴深处走去,边走变数,甚至在洞壁上用刀刻下纹路,数一个刻一刀,数到最里面的时候,数字已经到了200,而前面却还有人站在那里。

指挥官站在200人的那个位置,看着前面黑暗中若隐若现背对自己的那些人,突然间害怕起来。

他看向旁边第200个人,问:“你是第一个进来的吗?”

那人的回答却是:“我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