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984章 镇上一镇

大唐马王爷 第984章 镇上一镇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丫环一边蹲在地上替高大人剪脚趾甲,柳玉如一边没好气地问,“看那只脚,一定不是高大人自己剪的,说,是谁做这样半截子的事?”

一时间没有人回答,高峻也恍然回悟过来,眨着眼睛一时不好说。

丽容前些天,曾与苏姐姐、婉清去了一趟牧场西村,去各处转转、再看望一下父母。

在家里,丽蓝悄悄和妹妹说起上次在池子里的事,高峻性情一上来,就像野兽一样,衬裙也让他撕得连都连不到一起了。

此时见高峻愣在那里,而柳姐姐面容上的疑惑一刻盛似一刻,丽容声音绵绵地回道,“姐姐,正是我剪的……但恰好又来了公事,峻跳起来就走,我怎好拦?”

柳玉如这才道,“这个破西州,剪个趾甲都乱搞!哪天我就再回新村去了!”

高峻听她“乱搞”一词,内心里虚得可以,酒这东西真是多沾不得了,当时在池子里,怎么就忍不得那一刻了呢!

丫环已经拿脚巾给高大人擦过了脚,再换过了袜子。高大人讪讪地站起来,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丽容,发现她只是匆匆地瞟过自己一眼,便低头吃饭。

他坐在桌边对柳玉如道,“夫人想回去不是不可以,连、连我都有些想那里了。总归仍是我们家嘛,哪天一定陪你回去住上几日。”

柳玉如听了,脸色慢慢地好起来。

但她这么一刻功夫,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一丝不落地、都被苏殷看在了眼里。不知怎么的,苏殷心里就有些心疼这位柳妹子。

涉身处地替柳玉如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处在她的位置,会如何呢?

一边吃着饭,苏殷便对高峻、也算是对柳玉如这些人说,交河县刘文丞罢职之后,再加上贾富贵的没落,县内难免人心惶惶,她是不是到交河县坐镇一阵子。

高峻“哦”了一声,不置可否。

反倒是柳玉如叹了口气道,“峻,难道西州就没有人了么?非要让苏姐姐一个女子去兼什么县官。我倒希望苏姐姐没什么官职,好天天陪着姐妹们。”

高峻无奈地道,“五品以上官员的任用,可是陛下亲自定夺的,我这个大都督也决定不了啊。”

柳玉如说,“我要给长安上表章,求皇帝罢了苏姐姐的官职!”

虽然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但在苏殷听来,心里却有些热乎乎的。吃过了饭,苏殷便打点起来,带了自己的护卫、丫环,坐车去了交河县。

……

十月己丑日,皇帝下诏:为多让皇太子李治决事、历练,除“祭祀、表疏、兵马、宿卫、授五品以上官职以及决死罪之外,余事皆委皇太子处置。”

而褚遂良与樊伯山也有奏章送到,雷州、崖州当年颗粒无存,民心浮动,并有贼盗兴起。两位大臣恳请皇帝早做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这种事情大概也早在皇帝的预料之中,但防患却要比平乱更难,不能像平乱那样派兵,不然本来没有乱子,兵一过去先就不乱而乱了。

但你不知会生出什么事来,临到真有事,临时抱佛脚就又被动了。

一方面,皇帝下诏钦、春、容、浔、谅、广六州,从速筹措粮食,派员督送雷、崖两地,以安定人心。

此外,雷崖之州天崖海角,远在边陲民风彪悍,原本的文职官员恐怕就不能应对可能的乱象。

他准备将两州刺史交由吏部,政绩审核之后仍合格的,便另作委任,然后再另派武官过去。

上朝时,皇帝问底下,谁愿意去南方任职以解朕忧?

向来,京官外放,即使是升了阶也有如被贬,再说,防患可不单凭的武力,那些功成名就的武臣们大都不动声色。

不吱声、不去,便可稳稳地高堂骏马;去了,便生出说不明的变数。万一将陛下的事办砸了,前功尽弃。自已不吱声,等陛下派到了自然责无旁贷。

皇帝岂会不了解底下那些人的小心思,他不能再多沉吟上片刻,再拖延一会儿,自己的面子、和众臣的面子上就都搁不住了。

于是,他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紧接着问,“你们说说看,底下各州之中,可有什么过硬的人才?”

这下子,朝堂之上瞬时热闹起来,人们纷纷陈述已见,举荐这个人、那个人。

皇帝看到阁老高俭出人意料地也出现在下边,最近他也苍老得多了!见高俭似乎有话要说,皇帝便直接问他道,“高阁老,你来说。”

高俭最近一直身子不适,常常无由地梦见在外的那些小辈。前些天,他刚刚收来自黔州的家书。信不是五子审行写来的,却是五儿媳崔颖所书。

她在信中只是按着规矩问候阁老身体,还告诉阁老,黔州各县目前正在挖活大雨中被淤的十四眼盐井。而都濡、洋水两县的庄稼长势良好,不出意外的话,黔州今年的收成总能达到去年的八成还强些。

本来,这封中规中矩的家书就已经引起了阁老的注意。因为往常,这样的信件都是高审行来写的。

在书信的最后边,五儿媳崔颖又仿佛顺带地提了一句,说黔州新任的长史李引,性格有些刚直,让审行有些不快,但也无伤大雅。

对自己的五儿子高审行,阁老最是了解了。审行有些眼高于顶,有些好大喜功,还有些刚愎,有些喜欢文过饰非。

他猜测出儿媳崔颖的最后这句话才是关键,她不可能与公爹直言丈夫的不是,但阁老早在黔州前几次的消息中,便体会到这个李引,与儿子是不大对脾气的。

他也知道李引正是从武出身,从他被起用后、在黔州抗旱的所行来看,一定也是个有些谋划的人。

听了陛下动问,阁老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举荐黔州的新任长史李引,这人大约可以胜任。”

马上有人私下嘀咕,“李引,不就是那个面目凶顽的人么?只是升得有些快了!岭南民情复杂,非内地一县可比,不知他一个从内卫升上来的,能否适宜。”

“此事最好慎重!”有人自语道。

江夏王李道宗马上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赞同阁老主意,听说这个李引,于射技方面有过人之处,且做事还是有些章法的。”

赵国公长孙大人暗道,“你支持、我么儿媳正是阁老孙女,更没有不支持的道理,”于是也站出来,对阁老意见赞同不已。

皇帝拍板道,“有三位重臣举荐,李引算一个!什么面目凶顽,朕就是需要面目凶顽的,去岭南镇上一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