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945章 有雕入林

大唐马王爷 第945章 有雕入林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西州大都督高峻自从一入府就没有再露面,但高审行有个感觉:原来因为要给黔州灾情定责、而在黔州官场上引起的推诿、摇摆、观望、抱怨,以及因为窃窃私语、引起的与刺史离心离德的现象,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刺史大人的威严仿佛一下子又回来了。

他把西州长史苏殷写就的奏章,一下子摔在他那些属下的面前。

知道了奏章的内容以后,澎水县县令张佶低下了头,原来暗中与其随声附和的石城县、信宁县县令也噤声了。

苏殷在坐,想起当初李引未失势时,因为水渠贯通时所起的龌龊,石城县和信宁县的两位县令还曾站在李引一边。

但黔州的灾情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丢官罢职的危险之下,他们又跑到张佶那边抱团儿去了。

连她都有些奇怪,高峻突然出现在黔州引起的悄然变化,好比一座林子里各种各样的鸟儿正叽叽喳喳吵闹不休,忽然有一只雕儿的身影掠过了林子上空,林子里霎时安静下来。

她暗笑,不知一只装病的雕儿怎么就有这样大的影响。

关于高峻此次的出行,苏殷和崔嫣已私下里问过,他到黔州来不穿官袍,就是为了防止引发高审行的不快。

想想吧,父子二人同时出现在黔州众官员面前,老子是四品,儿子是三品,一向以黔州老大自居的高审行要怎么不舒服!万一刺史再当众训斥起西州大都督来,那高峻也不舒服了。

因而取了个折中,官袍不穿、护卫要带。

四十八名护卫就是柳玉如决定让他带的。柳玉如说,平时护卫可不带,但去黔州必是要带的,这个排场务必要讲,要让黔州那些大小官儿们知道,去的是三品大都督。

再看一看张佶的反应,原先私底下声言、能找出一打儿证人的嚣张瞬间不见了。苏殷估计着张佶的心中也有个掂量――他再牛,总牛不过剑南道那些军界政界位高权重的人精们。

高峻去剑南道平乱时是只身前往、是个西州别驾。而眼下是大都督,身边又是护卫又是长史,力量比在剑南道时无疑要大得多得多得多。

这些官员们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起,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黔州灾情的上报已经迫在眉睫,再拖延下去,恐怕影响就不亚于这次灾情了。

但西州大都督的病情仿佛没有一点好转,刺史在手下们面前忧心忡忡,一连几顿饭,高峻都没有吃下去几口,有些站都站不稳的样子。

这是一位父亲对久不见面的儿子的担忧,刺史对他们说,“你们先议论一下,我回后宅看一看。”

于是西州女长史陪着刺史父亲大人一起回后宅,却发现高峻不在,高甜甜和樊莺也不在。

崔嫣对他们说,高峻借着外边阳光好,试着带了甜甜到野外去晒一晒,于病情是有好处的。

然后,崔嫣再拉住父亲,有些撒娇地说不让他回前边去,“为着李引的婚事,母亲已经有些忙不开了!”

然后只有西州的苏长史回来、见这些重又有些交头结耳的黔州官员。她对他们说,“父亲大人走不开,”于是这些人便暂放下灾情、担心起西州大都督的病情来。

苏长史道,“事情不能搁着不动,刺史大人不在,至少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此次灾情的损失,到时刺史大人写奏章时,也好有的放矢。”

苏殷态度上也是有些变化的,她变得主动起来。刺史不在场,她便是在座中品级最高的官员,又是带诏到黔州携助抗旱的,人们不能不听。

于是,先有黔州府库的掌管官员进行陈述,然后各县的官员们再说本县的详细灾情。

他们发现,自大雨过去之后这么多天,这应该是他们头一次心无旁骛地、不掺杂任何无关情绪地说起这件事。

最后,苏殷道,“损失不大嘛,前几天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吓到了。”

她的这句话让众官员有些不解,这样的损失还敢说不大!难道是她从西州大都督那里取了什么经来?

她说,黔州年初的开荒,几乎把原有的土地一下子翻了一倍。虽然这次大雨把六县冲垮了四县,但我们还有都濡县、洋水县各保了八、九成的收成。

那么按着两县翻倍的土地计算,黔州今年总的收成,至少相当于去年四座县的收成了。长史开导道,“列位想想吧,去年黔州五县,我们在这样大的灾情面前,仍能取得四县的收成!”

“如果不是因为刺史大人在年初就一力地在督促开荒,黔州怎么能抵住这样大的灾情?试问临近各州,今年有哪个州能够保得住八成的年景!?”

人们不由得对刺史大人肃然起敬,可不就是这个理!如果都濡县和洋水县不开荒,那么收成只算保住了五县中的两县。

西州长史道,“至于那些新开垦的荒地,在雨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些期待的,期待收成会更多一些。但是这里有了天灾啊,今年的收成虽然没有了,但土地还在呢!这对我们明年加倍地夺回损失,难道不是一大利好么?”

群情激奋,这样说起来责任也没多大,犯不上斤斤计较了。有官员低声说,“唉!若是早上两天、只须两天!按着李引大人的吩咐砸开石渠,那会是什么成色!”

女长史道,“那些引水的设施除了都濡县盈隆岭的水车被雷击毁,其余都算完好。明年,如果黔州剩下澎水、洪杜、石城、信宁四个县的石渠,都按着六县都水使李引大人的意见做过改造,难道我们不会加倍地把损失夺回来?

转眼间,在座的就只剩下了澎水县县令张佶闷闷不乐,收成说得过去,但盐井呢?只有澎水县有盐井被淤,他总跑不掉干系。

但是再偷眼看那些各县的同僚,已经没有人再多看他一眼,都去围着西州女长史献殷勤了。

看看天色不早了,而刺史大人一直没有再返回前厅。让众人散去后,苏殷到后宅来,发现高峻、樊莺、甜甜三人仍未回来。

但刺史大人脸色好了许多,态度也和顺了许多。她不知道,就在她引导着黔州众官员们分析今年灾情的时候,刺史大人曾经轻步移过去,站在门后听了一会儿。

他现在的心情也很好。因为苏殷当众把今年抗灾的、还算说得过去的结局,与自己年初的开荒联系起来、而且似乎立刻取得了众官员们的共识,使他渐渐被动摇的威信一下子稳当了许多。

只是接下来仍然要从速确定相关的责任,不然黔州的情况再晚报上去、等着长安问下来,那就极为被动了。

这件事是个门槛,总得抬脚迈过去才成,但刺史大人不知道应该先迈哪只脚。他关心地问女儿,“峻儿怎么还不回来,可不要晕在山上半路。”

崔嫣笑道,“有樊莺在呢!再说也该回来了,我们不必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