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764章 盛大开场

大唐马王爷 第764章 盛大开场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天,谢广派人早早到新村来,请高总牧监一家过去“抛梭”,以示吉庆。等他们一家人到场时,织绫场人都齐了。谢广、谢大两家、高峪一家,还有那些各地来的织工们都在等他们。

谢广叫大家肃静,“织绫场开业,我们有幸请我妹夫――西州别驾高总牧监一家到场,就请他说几句话。”

高峻说,诸位,从西州、庭州各地赶来支持我们织绫场生意的、年轻的妹子们,到了这儿,就算到家了!好好织吧,刚开始可以慢一点,但是务求织的精细,因为第一批细绢要送往长安去让皇帝陛下看看的。另外,哪个妹子活儿好,我牧场里的那些牲口们可瞪大着眼睛看着呢,我就不明说了。

那些女子们在底下就“吃吃”地低声笑,她们大多数的人可不只是来谋个织工差事的,一般的女子未婚前都是在家里猫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不知道天山牧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地来的优秀小伙子多到数不清。

柳玉如在底下悄悄地捅了一下高峻,让他当了这些女子说话文雅点儿,高峻就结语道,“我不会说文雅的,就不说了……总之哪个织的快、织的好,我那些牲口们任她挑就是了!”

谢广大声道,“下面有劳别驾夫人为我们抛梭!”

有人把一只梭子递到柳玉如的手上,那些织工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到她身上,不由得心底里暗自赞叹。早就听说西州高别驾的大夫人多么多么的美若画中之人,今天才第一次认准了是哪个,果然名不虚传。

柳玉如接了梭子,见底下那些女子们都在指着谢金莲、樊莺、思晴这些人交头结耳、嘀嘀咕咕,她想了想道,“其实谢大哥是希望由金莲来抛的,我又不懂这个,”她把梭子交给了谢金莲。

谢金莲捧了梭子道,“我笨手笨脚的,”就塞给了樊莺。谢广道,“那真是太好了,由别驾的三夫人抛梭,那我们天山牧织绫场织出来的细绢,就一定要压过扬州织锦坊的了!”

谢广话未完,樊莺已将梭子塞给了思晴。

梭子每到一个人的手上,便有人要夸赞两句,最后是丽容,“以后我们织的那些花样子少不了苏姐姐来定的,她来抛梭最合适不过了!”

苏殷再也无法将梭子丢给别人,轻轻将梭子往织机上下两排经线中抛出去,那边早有一名织工灵巧地接住。

早就在外面等了多时的鞭炮立刻响成了一片。

……

黔州,同样是热火朝天。代理都濡县令马洇正该是好好表现的时候,得了刺史高大人的指示后,马洇回去后立刻安排县里秋收后开荒。

他把县里各村的村正们都找来,他对他们说,“这是我们都濡县划归黔州第一年,虽然县还是这个县,但如今的刺史大人可是大有来头,他说的话我们一定要听,一定要立刻去做。”

各村所有的山坡地都不允许荒着,明年都要种上庄稼。

就这一个标准,不管想什么办法,找什么人,总之就是开荒。他说到明年开春,哪个村子的地片要是有开不出来的荒地,那他就要把这块地划给开荒开得快的村子。

这些村正们谁不明白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马代县令急等着扶正,他的话谁敢不听?这些人回去后马不停蹄地安排,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不许有闲人!

秋收一完,都濡县各地的开荒大军就扛着锄头上山了。黔州刺史高审行到都濡县去视察了两次,他十分满意。刺史要出政绩,要造福于民,并且让皇帝看到,那就少不了像马洇这样的手下。

他把另外五县的父母官们都请到都濡县去,让他们看看都濡县是怎么干的。黔州六县中只有彭水县是上县,县令道,“刺史大人,只是彭水是黔州唯一有盐井的县份,四十一座井啊,好劳力都在井上,再说……”

高审行岂会不知这个情况,但他不喜欢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到与开荒大计不搭边儿的事情。

他点着都濡县代理县令马洇道,“马大人,我知道你县也是白蜡产出大县,这个季节桕木种子也快熟了,采种、煮蜡的人手也一定紧张,但我看你县开荒却未耽误,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马洇毕恭毕敬起身答道,“高大人,事情总会有不少,但刺史大人安排的大事总得做,那些采种的事情我就叫各村中的女人们去做,把壮力都腾出来。另外,县内所有官员、衙役的家眷也不能闲着,人人上山开荒!下官的夫人女儿都已荷锄上山了。”

马代县令已经看到了彭水县令脸上现出的、轻微嘲笑之态,遂又道,“下官以为,都濡东面隔河与郎州相接,郎州到处在打盐井,难道一河之隔我们便差过他!下官已有规划,定要再接再励,也要打些盐井出来!”

你别拿着盐井说事。

高审行道,“听听,这才是干大事的做派,彭水县要好好学一学。”

彭水令暗道,从井中提囟水与采桕树种、煮蜡是一个劲儿吗?但他不敢再说,只好回去安排。

这些人回去之后,高审行兴冲冲地回到府上,给长安写奏章。刺史的专奏之权真是个好东西,可以及时地让自己把想说的、想报的尽快让长安知道。

他写道,“臣每思黔州地贫而岭多、树密而粮稀,夜不能寐,常念有负圣望。遂广发六县民众垦荒。抛顽石以入谷,聚寡壤而成田……”

为着体现刺史大人与民同苦的态度,高审行与夫人商量,“你和丫环也要上山,做做样子,这样下一道奏章,我便有了内容。”

崔氏夫人对丈夫的决定十分支持,有道是夫倡妇随,再说她整天闷在府里,更觉以前与儿媳、女儿们在一起的热闹。总算有这么件外出散心的事情做,她当时就答应下来。

为了在这件事情上展示刺史大人对都濡县的支持,高审行让夫人也去都濡,于是,她们到铁匠铺子打了锄、镐,比正常壮力所用的要小一号,坐着车上山了。

高审行担心着夫人的安危,从内卫中调派了十几人相随,他还特别叮嘱李引亲自跟着。但是去了之后,总不能夫人在那里干活儿、而护卫们却杵着没事做,于是每个人挎了刀、箭,再带上镐、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