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067章 孝恪代笔

大唐马王爷 第067章 孝恪代笔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峻方才在那人屁股上踹了一脚就觉着不对劲,感觉怎么都不像个壮汉,不由得脚下收了大半的劲道。再联想到那人的叫声,看看手里的弯刀。这只是其中的一把,使双刀的人他最近只遇到了一个,也是女的。

他提了刀,一步步地走到家里来。

高峻喝酒那天半夜回来,柳玉如发现樊莺也没等让,就也同自己和高峻躺在了一起,当时也没有多想,只道是她也担心高大人。而高大人喝多了酒之后是个什么表现,柳玉如比谁都清楚。

高峻在睡梦中朝了樊莺那里使坏的情形都被柳玉如听在了耳朵里,心说这两个人一起到野外去了十来天,回来第一天就这样,自己还傻乎乎地坐在床边等了他大半夜,是不是有点不识趣了。

很快,听高峻老实了没有半刻,又扭了身子朝着自己来了。柳玉如知道他在清醒的时候绝不会对自己这样,不过心头也稍稍有些宽慰。他在睡梦里还是想着自己的,因而任凭他手不老实,只是闭了眼睛不动。

但是耳朵里听着樊莺在旁边欠了身子,在高峻的背上只轻轻地拍点了两下,高峻马上躺平了身子老实地睡去,柳玉如又犯了寻思:高大人在十来天后已这样听樊莺的话?

樊莺是高峻从小耳鬓厮磨的师妹,两人说话不隔心的样子浮现在柳玉如的眼前,她在黑暗里大睁着两眼,一点睡意都没有,感觉床边就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滚下去了。可她又不敢朝高峻那个方向靠,因为樊莺睡在那里。

就这样心事重重了足有两天,柳玉如观察着高大人对自己和樊莺的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他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牧场的事情上,心里又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天黑后,柳玉如看高峻走着回到家中,手里还提了一把刀,吓了一跳,忙问他怎么回事。高峻道,“可能是野牧时结下的仇家,现在找上门来了。”

高峻拉着柳玉如的手,忧心忡忡地说,“别人还好,樊莺会武艺,谢氏只是个不打眼的村妇……我只是担心着你,怕他们拿了你来要挟,这可是我的死穴呀……不过你也不用怕,我会让樊莺一刻也不离开你。”

柳玉如听了心头暖暖的,从他一句话里提到的三人看,自己这些天的胡思乱想就成了庸人自扰了。柳玉如瞬间有了把头贴在他胸膛上的冲动,但只是轻声安慰他道,“我哪儿也不乱动,你放心做你的事。”

第二天冯征又来报告,说交河牧场又出了大事,有人趁夜间值守的牧子倦怠,钻到马厩里,用匕首刺伤了十多匹马,等叫喊起来时,人已经不见了。冯征说,“我已经让咱们这边加紧了夜间巡逻,那些护牧队的刀手和弓弩手正好派上了用场,八十个人,有六十人在两处大门分三班看守,另外二十人在牧场里游动检查,做后备队。”

高大人对冯征的安排十分的满意,想到柳中牧两处大门外边一处是村子,一处是工地,都不常断人,无意之中让这里安定了不少。

那两个外地口音、来找万团官要活干的人就是思摩派可汗和他的丞相突利派出来的。

他们先是去了交河牧,趁黑在马料里投了毒药,很轻易地就得了手,又想着再祸祸柳中牧一把。不想到这里一看,里面人喊马叫,更有上百的人在里面举石锁、练劈刀射箭,只好先出来在新居工地上稳住了,要待机而动。

谁知再想进去,却发现大门处已经拴上了一条凶猛的狼狗,虎视眈眈地盯了自己,吓得退了回去。一想还是交河牧好下手,趁夜又去使了把坏。

只苦了交河牧的王允达等人,早该想到祸不单行这句俗话。经过这两场事故,牧场里三千匹马已经不足数了,他们肩膀头上扛着的这个中牧的牌子像张纸片,只欠哪位大人吹口气,就飞了。

交河牧的那位大牧监再也不管王允达副监有什么来头不小的哥哥,劈头盖脸把王允达喝斥了一通,让王允达鼻洼里的那几颗大大的麻子都变成了紫红色:“你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找地方,我现在交河牧缺的是牲口,不缺没用的笨蛋!!”

别看王允达平时耀武扬威的,他也知道损失的这些牲口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在屋里憋了半晌,出来对大牧监道,“要不咱也去野牧。他姓高的小子能,咱就孬了?你在家看着,我带人出去。”

于是此事就定了下来,头一批不多带,只带三百匹马,一百个人,也往高峻去过的地方试试。这些人带足了干粮和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晚上,柳玉如对高峻说,“高大人,你不在家时,谢家姐姐的大哥大嫂又来哭穷了,你说怎么办?”

高峻没耐烦地说,“我又不是他爹,让他们找他爹去!”

柳玉如赶忙捂了他嘴道,“祖宗,轻点声儿,你不知道现在人家也是你舅子?不看别人面子,还得看谢家姐姐呢!”

高峻把气平了平,问她,那你说这事该如何?柳玉如道,“任是谁,眼看着新房子盖成了不急?我打听了,一套不算好的农家院子,也只要四十两,不然我就给他们两兄弟一家五十两银子?”

高峻说,“以前大街上铜锣敲得山响,整街筒子地叫人挣钱他们谁都不急,现在才知道急了,”又想了想说,“现在咱家里不太平,有人盯着咱呢,你就不要出去,让我晚上给他们送去就行了。”

晚上,吃过了饭,柳玉如让谢氏包了五十两一封的两包银子,交给高大人。高峻怀里揣了,往北坡上谢家走来。

时间已经是不早,天也黑透了。高峻到了谢家院子外边,想直接进去把银子一交,又心中十分的不忿,心说此例一开,还不打壶酱油都来伸手!

就这样,高峻揣了银子在院外黑影里转了半个时辰,最后一咬牙,把两包银子投进院子,正落在谢家出恭的茅房门口。扭头想走,又觉得好笑,这不做好事不显名吗?于是在黑影里蹲下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结局。

等了半天,看见谢老大起夜,迷迷糊糊地提了裤子出来,闭着眼睛进了茅房。一会又闭着眼睛出来,正踩在一封银子上,一下子摔了个狗趴。

他爬起来骂道,“谁这么不开眼,把石头扔在这里!”本想上去一脚踢飞,又期待谁还会像自己这样倒霉,也就不管了,径自进屋去了。

高峻心里好笑,这不是好心找骂吗?不一会见谢家二嫂也出来,一眼看到地上的两封银子,四下里看看,也不出恭了,拾了两封银子快步轻脚地钻进了屋里。

高峻觉得好没意思,耽误了自己大半夜的觉。回来看高畅和樊莺、谢氏母女在一房里睡了,只柳玉如在等她,“怎么去了这么久,是不是谢家哥嫂千恩万谢的?”

高峻脱衣上床躺在她身边,把自己送银子的事说了一遍,“什么千恩万谢,带了顿骂回来了!说我不开眼呢。”

柳玉如听了,“咯咯”地笑了伏在他肩头道,“傻瓜,有你这么送银子的吗?”

她的气息轻拂在高峻的脸上,让高大人有些心潮涌动,禁不住搂了柳玉如肩膀,在她额上轻吻了下,谁知这一举动更是火上浇油一般,让高大人的心跳也乱了,忙放开手道,“听说交河牧王副牧监也去野牧了,你怎么看这事?”

柳玉如难得高峻如此,也想利用这大好的时间和他说说话,于是想了想道,“我听你说的交河牧这些天的情况,他并不该急着出去,这不家里着火,倒去外边砍柴吗?”

高峻忧心地说,“眼下牧场里的事真不少,这太被动了,想个什么办法呢?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呀。”

柳玉如知道他在想牧场里的事,也不打扰他,过了很久也不听见高大人说话,再一看是睡着了。她回味着高大人刚才的那个吻,把头枕在他肩膀上。

三公主思晴偷袭了高峻一次,没有占着什么便宜,刀还丢了一把,还让这家伙踹得胯骨生疼,一走路就钻心。她想起了罗全副丞相的话,看来这姓高的脚上的功夫真是不俗。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在村上找个小店住下,一是养伤,二是等机会。

天亮还没亮,高峻躺在大床上没睡够,柳玉如就推他,“冯征叫你呢。”高峻欠起身子细听,果然是冯征在院外叫,“高大人,郭都督在牧场里等你呢!”

高峻吓了一跳,郭叔叔这么早来干什么,肯定是半夜就由西州出来的!他一滚身爬了起来,也不洗脸吃饭,骑了炭火直接往牧场里来。

郭都督长话简说道,“长安六百里加急到了,说是颉利族思摩首领把你告到了皇帝陛下那里,说你杀了他们二殿下、打死打伤人员三百,抢马二百匹,可有此事?太宗皇帝来了旨意。”

“郭叔叔,有此事。但那马不是我们抢的,是缴获。怎么,是让我去长安吗?”高峻有点紧张,他可从来没有见过仰慕已久、雄霸四方的皇帝呀。

“那倒没有,只是询问,说颉利族的使者还在长安回复,我们总该把详情禀报给皇帝陛下。”

高峻把上次牧的事情从头至尾地和郭叔叔讲了一遍。郭孝恪脸现怒容道,“原来如此!无耻至极……这样,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再加上我的奏折,一起送去,至于后情再说罢!”又催促说要快,长安的使者在坐等。

高峻哪会写什么,急切之中想起罗得刀,眼下他应该还没到。高峻大声吩咐,“去个人,把罗管事给我叫来!”

有两个人飞跑着去了,不一会罗得刀骑了马匆匆赶到,“高大人。”

“你把上次野牧的事情写出来,让郭叔叔推敲一下,行了送给皇帝陛下看。”

罗得刀赶紧钻到屋里,铺了纸、研了磨,拄了腮帮子字斟句酌起来。

高峻等了一会,不耐烦道,“怎么样了?”

罗得刀在屋里道,“给皇帝的文章我哪写过呀,我这里刚忍着没尿出来,文思才起。”

高峻急道,“有理的事倒让你搞得这么啰嗦,不是说文人下笔时文思泉涌,你憋尿做什么?”又想起什么,问道,“我记得咱们大胜胡人后,在赤亭守捉饮酒时你写过首诗,就那个篇幅就行了!”

罗得刀说,“高大人你可别往岔道儿上领我,那怎么行,这可是给皇帝看的,太不严肃了!”

郭都督问,“是什么诗?拿来我看。”

罗得刀回想着那首酒后写的诗,不一会儿誊写出来,交给了郭大人。郭孝恪拿起来一看,大喝了声,“好诗!就是它了!快找纸来写上。”

高峻说,“不用纸,来人,把上次野牧时我们打的旗子拿来。”

郭大人看到了那面血迹斑斑的旗子,“大唐西州柳中牧”几个大字在血迹和刀痕中十分的醒目,“好,就依贤侄,今天本官现丑,帮你们誊在上面!”

说罢,铺平了旗子,举笔酝酿了许久,压制住胸中起伏的豪情,在大旗的空白处龙飞凤舞地一挥而就。并落上了款:柳中牧副监,高峻。

众人凑近去看,见那笔势苍劲有力,似有万马奔腾不息,一齐鼓掌叫好。

马上将旗子工整地叠起来,并把自己的奏章一并夹在里面,找油纸密封好,外边罩了布袋,再由郭都督写上,“大唐皇帝陛下亲启。郭孝恪。”交给了长安的使者连夜送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