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632章 骑驴找马

大唐马王爷 第632章 骑驴找马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后,丽容也参加进来,当她听说要去查高峻在吐蕃所遇的一个人,她很机灵,出主意道,“这类牵涉到官员们的事情,不都是吏部在管吗?三伯父家的高峥不就在吏部。qiuyelou”

众人眼前一亮,可不是吗?怎么反倒骑驴找起马来!

谢金莲道,只是高峥大哥会不会带我们去?要是他肯带着去的话,谁去合适呢?柳姐姐、樊莺肯定不行――模样太扎眼。本来该是很隐秘的一件事,你们俩一进门就成了天大的新闻,连扫地的都注意了。思晴、李婉清、崔嫣也不行,这是同样的道理。

她说,“那也只好我和丽容去,我们还可以乔装改扮一下子。”

但是要与高峥去说,只有柳玉如去办了。柳玉如说,我试试。

于是她带了樊莺,两个人挑傍晚衙门里下班后的时间,一起到高纯行府上。都在高府大院子里,几步路就到了――她们是来看望大嫂安氏的。

安氏这些天门都不出,有些不大痛快。她对高峥说,凭什么都是同样的孙媳妇,人家七件、八件的得着赏,又是红的、又是黑的,而自己只得着一件?

高峥笑着道,“我看你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才生气的吧,你是看有人比你漂亮……还不止一个!因而气不大顺。要是我真的给你领回来七个八个,就算是天天给你红的、黑的也未见高兴。”

高峥劝道,“她们才来几天?你不好失了必要的表现。等她们一走,高府一院子还不数着你。”这样,安氏的心情才稍稍好了一点。

现在,高峻府上两位最漂亮的弟妹主动到家里来,说是来看望她、找她说话的。安氏连忙迎出去,拉着两个人进来,故意用很高的声音说话、好让婆婆听到,“玉如、樊莺妹子,你们怎么还亲自来看大嫂,让下人叫我一声不就行了!”

柳玉如笑着道,“那怎么好,你是大嫂,我们怎么敢在大嫂面前托大。qiuyelou”

几个人说了一阵子,安氏把她那些体已一件件拿出来,说出它们的来历,让柳玉如和樊莺不住地“啧啧”地称赞。这时高峥从衙门里回来了。

柳玉如对高峥道,“见到了大哥,我就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家丽容的姐夫有个朋友,叫做纥干承师,他有个大哥叫纥干承基,听说曾是什么卫士,以前曾经是侯君集的手下,已经多年没有下落了。这次听说我们到长安来,便托我们打听一下。我们姐妹能认识谁呢!峻这个别驾又是偏远西州的,他能认识谁?大哥在长安见多识广、门路当然多过我家峻了,能否给我们想想办法。”

安氏对丈夫说,“你就操心,给弟妹们过问一下。不然这么件小事办不妥,弟妹们到西州怎么好意思再见那个人呢?”

妻子的态度让高峥很奇怪,他酝酿着道,“纥干承基只是个曾经的卫士,吏部哪会留他的底。但是他既然是侯君集的手下,那就好办了,待我想想办法。”

柳玉如和樊莺千恩万谢,从高峥那里出来。

第二天的傍晚,安氏悄悄地来找柳玉如姐妹,带过来两套尚食局令史的公事服。这个差事不入品,算是流外三等,各衙门里这个级别的办事人员很多、而且不引人注意。

安氏说,“你大哥说,要不同的衙门里去人,才好编个由头翻阅些档案,都是吏部的就不好说了,再说人头都熟。”

她说,这两套衣服还是四伯家的高岐、托尚食局的朋友才借出来的,用后奉还。大家商定,第二天卯时三刻,由高峥带人去吏部。

尚书省之下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六部,是座大衙门,也是最重要的职能管理部门。只要听听这六部的名字,就知道在这里管辖的全都是帝国的军、政大事,最有实权的。

吏部的办公衙门是位于皇城之内的,出兴禄坊往北过一条街、进朱雀门,穿过鸿胪寺和太常寺中间的北向街道,右手便是尚书省的衙门。

进朱雀门时很容易,守门的对高府这位吏部主事早就熟得不能再熟,再看看跟在高峥身后的这两个流外三等的尚食局令史,便知道他们是一起的。

在吏部署衙内人来人往、各人有各人的一摊事儿,没有怀疑他身后跟着的两个人。

高峥当了人,对早已乔装过的谢金莲和丽容说道,“你们要查的这个人在吏部恐怕没有案底了。时间过久了……这样吧,我就亲自领你们去史馆看一下。”

他们到吏部衙门来,要说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当着人说――说明高大人正在办理一件其他衙门里要横向了解的一件事,那就很自然了。

然后高峥就领了谢金莲和丽容再出来,这两个女子头一次进皇城,大气不敢出。谁知只是在吏部衙门里面一晃、就再出了朱雀门。

谢金莲问,“大哥,史馆在哪里呢?难道不与你们的衙门在一起?”

高峥笑道,哪里会,皇城之内寸土寸金,而史馆里面除了一些典藉就是档案,汗牛充栋的……再说都是些老学究们,哪里会把他们放在那里!

出来后就坐车,高峥说路还远着,是在长安城最西北的“修真坊”,谢金莲此时放松下来,便问,大哥,为什么同样的衙门却跑那么远。

高峥说,西北为乾位,乾道朗朗、又名修真坊,不正好让那些学究们清清静静地修史?把他们放在热闹地方就不行了,既碍眼又不合时宜。

此时的谢金莲就是个面目俊秀的流外三等的史令,耳环也摘掉了。估计那些常年埋首案椟、眼睛昏花的老编修们是看不见她的耳朵眼的。

尤其是把胸脯子一挺起来,比一般人更显得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架势。而丽容的耳环也摘了,把头发拢上去、再戴了帽子,就是显得有些稚嫩,像是个刚刚入了衙门的年轻小吏,一举一动透着机灵。

史馆在修真坊内,外围松柏成荫、碎石甬路、闲人免进。史馆有修撰四人,都是学富五车的人物,掌修国史,年纪都不小了。

目前,他们正在整理的是五代史,那个时期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柱国、将军、仆射、太后层出不穷、关系繁杂,要理得清楚真是个头疼的事儿。

这样一个清水衙门还有令史二人、楷书十二人、典书二人、掌故四人、熟纸匠六人。他们看到吏部有官员领着人来,都见怪不怪。

因为各衙门中已经定案的公事,每隔一定的时间、都要把案底送到这里来,查阅个什么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

老修撰对高峥大人十分客气,一听三人的来意,便随手也点过来一位令史,对他道,“陈大人,你一向比较老成,就由你带他们去吧。”

谢金莲和丽容一看,此人确实比较老成,几缕花白的胡须、满脸沧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