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388章 辽河涨水

大唐马王爷 第388章 辽河涨水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侄见他们只留了一千人守着浮桥,待他们大军走后,趁夜攻其不备,全歼了守桥的敌军,毁了浮桥。qiuyelou高丽大军见桥毁了,就不敢再进,两天内伐木建桥原路退回去了。我们暗中监视,见他们过江后再把浮桥拆了,料他们不会来援,这才回来寻找大军。”

李靖和李道宗见他说得气定神闲,想不出他这些牧民怎么就全歼了一千高丽人马。他们长途而来,不远万里,竟然还能有如此的战绩。

他们居然还能回来捎带占了乌骨城,而且三百人仍然足数,似乎并无损伤。两人至此才相信了,前些日子阿史那欲谷所说,天山牧全歼了他一千七百人,大概没有添加什么水分。

“那你们是怎么毁的江上浮桥?”

高峻一伸手抽出了乌刀,“好办,我一人足可。”他说,只须骑了炭火,先到桥的那边砍断浮桥与陆上的连接,此时浮桥便已歪入江流。但炭火马快,再于起伏的残桥上驰回,这边一砍,整座浮桥就冲到下游去了。

江夏王听了连连赞叹,连忙拉了高峻的手道,“贤侄你快些与我去见陛下送信,你因何不再是总牧监了,也好与陛下道来。据我们所知,陛下对你杀到葱岭那边去,并未说过一句责怪的话呀。”

高峻道,“王爷,我个人荣辱放在一边。我不做总牧监自有人做,但是我们过来时有个情况,陛下不能不知。”

李靖与李道宗一齐问,“什么大事?”

高峻说,“辽河涨水了。”

这可真算大事!本来,唐军伐高丽,就是选在辽河枯水期。人马都是趟过来的。qiuyelou如果辽河涨水过大,那么大军的给养便断了,退路受大水威胁,对军心影响也不会小。

高峻说,来时发现辽河上游天空一片墨黑,乌云翻滚,料是下着大雨。再看河岸边的旧水痕都不见了,到处都是新水浸透的河岸。

李靖说,“是了,攻辽东城那一天的大风是从海上刮来的,想来是在北边成了暴雨,我们要速速报与陛下知道,早做打算。”

李道宗说,“皇帝的诏书里明言,河水可不架桥便不架桥,大军经过时根本就未架桥……连座浮桥都没有建,辽河上游支叉河流众多,看来涨水之势一时退不了!”

高峻说,“无妨,我们已经在辽河上架了一座浮桥。”

他的轻松语气更让江夏王和李靖奇怪了,从时间上算起来,天山牧这些人在路上的时间并不充裕,难道还有时间架一座浮桥?李道宗问,辽河虽然不比鸭渌江,但要架一座浮桥也非易事,单所需的木材就不是一天两天能伐得的……

高峻晃晃乌刀说,“多亏了它。”

“不知桥建得可还坚固?”李靖问。

“大人,桥倒无事,但是没有一人把守,不知现在如何了。不过若问桥的坚固与否,大人却不必多虑。我此次来辽东两件事已办完,这就回去,天山牧三百人先守辽河上的浮桥,等大军守桥的兵马到了,再让他们回去。”

“他们回去……那么贤侄你是要留在军中了?这可太好了!”李道宗说道。

高峻道,“我也不留在军中,我两位夫人在我去乙毗咄陆部之后,便自作主张去了丹凤镇,说要查什么乌蹄赤免的事情。但一直到我从乙毗咄陆部那里回来,也未见她们,我放心不下,一定要去找她们的。”

“可是贤侄,你不远几千里而来,总该见见皇帝陛下的。”李道宗极力挽留。

高峻道,“陛下无诏,我不好上前。再说我只是一介草民,又违背了陛下的诏令,在辽河上架了桥,就更不敢去讨骂了。”

王爷道,“咳!看你说的什么话!你这次架桥,可不在诏书所言范围之间。你毁敌桥、建我桥,依我看不给功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高峻道,“王爷,高峻不敢邀功,只是我这些手下,三百人在西边杀敌四千九,又到东边来斩敌一千有余,正该是有些功劳。本来我想着回来后就提这件事,现在看只有求王爷在陛下面前美言了。”

江夏王满口答应,又见高峻拉过许多多、苏托儿说道,“他们是天山白杨牧正副两位团官,此次出力非小。”

又叫过黑达,对王爷道,“他从颉利部到乙毗咄陆部,现在归于天山牧了,本来我要让他做个八品的护牧官,现在也无能为力!”李道宗又记在心里。

李靖忙说,“那么你正该去见见陛下,因为他在月前就曾对我们说过,‘我大唐一位牧官,就敢支身去大漠平乱,带几百人收复焉耆’,想来并无怪你的意思……”

李道宗也说,“是啊,陛下何时说过免你的官职?难道是太子?呸呸!太子不可能这样做!那会是谁?贤侄你速速随我去见陛下!”说着上前牵手。

高峻道,“有两位大人和我义兄在军中,料想战事上不会有什么阻挡了,可我的这些护牧队们,身上的衣裳已经有些单薄了,还是让他们快些回去的好。我带他们暂去守浮桥,陛下派了人来,他们就回天山牧。”

说罢,掏出来阿史那欲谷的国书交与李道宗,随后对着两人拱拱手辞行。李道宗知道他铁了心要回塞南,便写了过关的信令,盖了江夏王的印信交与他。

高峻冲手下道,“去辽河守桥!”这些人并没有一人说话,前头举了大旗,立刻飞驰而去,很快不见了足迹,只留下江夏王和李靖,把手抬在半空。

李靖说,“他说得对,此刻那座浮桥,真是不能有半些闪失!”于是,二人回安市向皇帝报告。二人走到半道,前边一马飞驰而来,一个传旨骑兵对二人道,“王爷,陛下叫天山牧总牧监到前边相见!”

李道宗连忙指着身后说道,“你快往后边去追,也许在辽河边能传上旨意。”传旨兵飞马走了。

江夏王与李靖二人到了军前,那里正在山呼海啸一般。原来是薛礼得了大戟,正与高惠真交手,三十几个回合后,一戟将高惠真挑死。

随高惠真出来的三千人返身想回城,却发现城门被上头关闭了,吊桥也高高扯起来,这是怕唐军随着乱军涌入。这些人乱成一锅粥,在安市城下顿时被全部歼灭,唐军大获全胜。

高峻领着护牧队到了辽河边,见北方的天空依然一片墨色,有隐约的雷声滚过,看来大雨未见得停。

河中汹涌的水势再涨高了三尺有余,但浮桥安然无事。他们过了桥,在桥头驻扎守住,高峻对黑达、许多多和苏托儿道,“几位,就此别过。等有人接防,你们就回西州去听赏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