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317章 派出精锐

大唐马王爷 第317章 派出精锐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史那欲谷在几天后才接到玄池那边的战况,他大惊失色。qiuyelou处密部五百精壮人马,在这场冲突中只回来一个人,还浑身带伤。看起来若不是对方有意放他逃回,估计这一个人也躺在那里了。

尤其是他听说,出现在玄池黄草泊地域的,只是大唐西州的一支仅有三百人的小股放牧的牧民,他暴跳如雷,大骂这些人欺人太甚、大骂已经死去的处密部五百人马都是饭桶。

五百人对三百人,在自己的地面上,一眨眼的功夫让人打得一个不……剩了一个,而他听说对方不但全胜,而且……似乎不见一人伤亡,这事怎么有脸说出去!

去年年末的时候,他曾经遣使到西州与大唐通好,那时使者回来,还历数西州都督与自己结好的美意。想不到时隔半年多,西州的人已经打到自己的家门口来了!

西州这支三百人的小股牧民虽说占了便宜,但是在阿史那欲谷的心里并没有过分地拿他们当一回事,瀚海茫茫,三百人还不够大风刮的。

但是他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无缘无故地就跑过来找事,或者只是一支赶着马匹,渐渐远离了本部的迷途者。

希望这不是黑达惹出来的事端。

前些日子,那个从颉利部只身跑到乙毗咄陆部投靠的黑达,向他通报了西州在白杨河建立了牧场的事情。阿史那欲谷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里曾经有过一股极难压抑的失落。

想当初,他的叔父咄陆可汗雄据北庭,拥兵数十万,谁敢来无故招惹。那时的咄陆故地,东至伊州外围,西至热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qiuyelou铁勒、龟兹及西域诸胡国纷纷前来归附,那是何等威风。

若不是因叔父年老,咄陆内部哗变,堂兄与自己为着一个可汗之位争竞不休,又怎么能让大唐坐收余利。而现在怎么样?当初与自己争夺汗位的堂兄阿史那薄布,搂着他那区区一万兵马,龟缩于浮图城一动都不敢动,瞧着西州的眼色过日子。

那时的阿史那薄布自峙咄陆可汗是自己的父亲,非要抓住什么正统不放。就他那样的眼界,怎么能够让咄陆部发扬光大?如果他那时不窥探汗位,只安心做他的叶护,而把汗位顺利地交到自己手上,那么咄陆部哪里会有后面的溃败!

自贞观十六年与郭孝恪的大军会战于北庭,咄陆部一败涂地,往日的强盛居然这样轻易地就烟消云散了。

他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出到阿拉山口以西另图发展,他们攻破了米国,强占了碎叶、伊犁等地,慢慢地在碎叶河与伊犁河流域之间站稳了脚根,

但是这并不是说他阿史那欲谷就忘记了昔日的那片地方,他做梦都想再返回去。

他的堂兄阿史那薄布目前对咄陆部做出的唯一的贡献,便是不死不活地占据着浮图城。大唐不知何故,在平了高昌之后,一直对浮图城以及西面的白杨河一带不理不睬。

为着咄陆部长远的大计,他一面与西州修好,维持表面的和睦,一面积极在白杨河一带培养自己的势力,想着有进一日重返北庭。

他已经将势力范围往北延伸,到达了玄池一带。小心翼翼地在阿拉山口的这一边,在与白杨河一山之隔的地方悄悄巩固自己的势力。

但是,自己正月在那里策动的一次起事被郭孝恪轻而易举地挫败了。

不过,西州在获胜后仍然没有在白杨河驻兵,他在获得这一消息后还暗暗地高兴了好一阵子。白杨河那里如果成了一片三不管的地带,那么,他的乙毗咄陆部就还有希望渗透回那里。

但是白杨牧场落成的消息无疑给了阿史那欲谷当头一棒,这简直比大唐直接在那里驻军更可恶。这一座牧场毫无疑问的会更能笼络当地人心,时间一久了,那他还折腾个什么劲儿!

从颉利部来的黑达,不得不说在短短的时日里,已经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他用自己的勇武很快降伏了为数众多的对手,手中的一根铁棒在马上挥舞起来,也能够从众多好手的包围之中一冲而出。

更让他欣赏的是,这个黑达的目光不但越过了白杨河到达了他的颉利故地,而且似乎对于自己也是十分的忠心。前些日子,他同意了黑达提出的去白杨河试探的建议,以看一看大唐的反应。

这个时机抓得很好,因为大唐正在对高丽用兵,那么他们至少会在西边采取守势。他猜测,即使自己这边稍微做的有些出格,也不至于招来西州的大规模报复。

他严格地控制了黑达去白杨河进行骚扰的规模,既不能不疼不痒,又不能出手过于沉重,让对方一下子紧张起来。黑达做得很好,几次出手之后,他准备告一段落,看看西州的反应再说。

如果西州没有反应,或者说反应不强烈,那么他下一步就会再度出出重手,目标就是让那里变得不安稳起来。

谁知道,处密部五百儿郎的殉难,便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对手不是西州的兵马,却是什么天山牧的三百人。

白杨牧还没有来呢,却冒出来个天山牧。

目前,他还不知道天山牧与白杨牧是个什么关系,他希望这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与白杨牧没有什么牵扯。他已经送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去西州,一为探探西州的态度,二为做出一种受害者的姿态。

与此同时,他命令在阿拉山口那边的黑达,抽出一部兵力,去剿灭这一小股可恶的大唐牧民。既然是自己受害,那么催讨血债便是正义的了。

也许,这就是一次名正言顺地向西州展示乙毗咄陆部强大力量的机会。

黑达果然听话,立刻从本部抽出一千二百人马往北去了。黑达报告说,他派出去的都是精锐,包括六百弓手,六百刀手。

到目前为止,这支精干的小队还未尝败绩,在数次战斗中都是获胜者。黑达说,他们曾经独自面对从西面流窜过来骚扰的一千全副装备的吐火罗骑兵,并将他们打得溃败。

让这样的一千二百人,去对付那一拨儿名不见经传的三百乌合之众,在他看来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是这正合阿史那欲谷之意。报复都是对等的,你全歼了我的人,我要扳回一次。

他还没有等到西州回信,因而不知道这三百人是什么来路、什么意图,但他在静候佳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