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345章 通情达理

大唐马王爷 第1345章 通情达理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来对韩瑗和柳爽做出来的事,皇帝不打算深究了。

赵国公暗自给韩瑗使眼色,让他谢恩,韩瑗这才回味过来,大声道,“微臣多谢陛下指点,陛下怎么罚,微臣也毫无怨言!”

皇帝道,“朕还没指点呢,朕喝了这么多的酒,早不知指点你什么了,不过朕虽未做过饭,但饭好吃赖吃、滋味如何还是分得出的。”

韩瑗和柳爽大窘,皇帝道,“看你们这样诚恳,便由朕的谢贵妃给你们指点一二。”

众人想,两个谢贵妃,陛下想让谁来指点?

徐惠得皇帝暗示,很不客气地说道,“陛下,臣妾大略地听了听,韩侍郎和柳司马二人拟的稿子条条切中要害,但有失笼统。比如盖一间房子,梁、柱皆正而细处不管,仍然要四处漏风漏雨,好房子也住不出好来了!”

皇帝道,“看看!这便是朕的贵妃,一开口便不同凡响。你们两个可要仔细听着了。”

徐惠说,天下承平才更要勤修武备,不使军政懈怠,上至重员下至村坊,对军士都应尊敬。因为军士保你生计、护你尊严、免使外敌侵扰你生活的。

设若不重此节,值番军士成了私人苦役,尤其是那些得了勋阶的有功者,可能更会觉着遭了人贱视。

贵妃说,“还有呢,凡涉军细政,必要一丝不苟施行。那底下州县村坊,有没有因为太平日久、而出现懈怠的呢?”

府兵阵亡名册要立刻呈报兵部,兵部直至州县、村坊,按制应立刻委派专人至其家中抚慰,送其勋爵,给他优恤。

阵亡军士棺木还未回乡,而其家中该享的优抚已然享有了,此举的诀窍只在于及时,但在军士家人的感觉上,则有说不尽的鼓励。

徐惠说,“有没有县令坊正、办差者,因为家中要盖个棚子,而将本该及时办理的抚恤之事一拖再拖呢?”

战事结束了,军士为国阵亡的消息,私下早已经传到他的家中了,却仍不见官府来人,好像死也白死了,人间重军之心便渐渐散失了。

兵部尚书薛礼有些坐不住了,贵妃讲的可都是兵部该琢磨的事。

皇帝示意着徐贵妃、而宽解薛将军道,“薛将军不必多想,反正贵妃不在其政,又全是猜测,我们不妨听一听。”

薛礼道,“陛下,都说贵妃心细如毫,今番才亲眼得见,名不虚传!”

谢金莲看着妹妹,满脸的羡慕,徐惠想事情就跟自己算帐一样细致。

徐惠说的事情,好像件件发生在眼前似的,可徐惠什么时候又对军务这样了解了!

“勋官是荣誉,但他仍是个军士、必要听从于军令。太平年景,不能听任其受到军令之外的任何差遣。不要使有勋位在身者,不以有勋位为荣,反而以有勋位为辱。”

兵部尚书连连点头,贵妃说的太有道理了。

而韩瑗和柳爽二人用心地听着,冷汗再度冒了出来。

陛下罚了俸,看样子也不打算将他们私用上番军士一事拿到桌面上来严办,但又让贵妃拿话来敲打。

酒宴上鸦雀无声,皇帝大声喝彩,“讲得好!朕提议为贵妃共饮一杯!”

堂中一片“滋滋”之声过后,皇帝道,“爱妃,请接着讲!”

徐惠道,“军士的勋位叫人瞧不起,军士地位也就衰落了。如不重视起来并且防微杜渐,那么谁还重视功勋……前方的军士本是出自中上等户,以前为了立功,他们自己准备的衣甲、马匹、刀枪都务求称手,大唐军力自然也就强大了。但若勋官常被军外之人随意指使,这个勋位反而使其难为情了,那谁还立功做什么……往后再准备自己的军械时也就马虎起来。军衣不求其长短、肥瘦合体了,刀枪轻重也不讲究适于体力了,作战的马匹也不讲究熟悉它的习性了……再往细致里想,那些长期戍边的军士,日常总得有些花用,他们自带的铜钱,绢物,日常是如何管的?是自己随身携带、还是军中统一造册、记名,指定专门库房由专人代管呢……那么监管这些财物的人,有没有故意折磨军士盼其早死,好侵吞军士的财物呢……”

贵妃的想像力真是有异于常人,说来说去,韩瑗就觉着已经离着自己的错误远了些,这让他稍为心安。

但韩侍郎仍不免暗自赞叹,看看人家一位女子,说起军中之事件件跟真有其事似的,这是怎么练出来的!

贵妃这些话真比他和柳司马两人、费劲巴力拟出来的有血有肉多了!

皇帝好像不想让徐惠再深说了,因为再说下去,兵部尚书好像有点不自在了,于是连忙插话道,“呃……朕的爱妃就是这点好,有时候朕只是拉一拉她的手,她便能想到……”

徐贵妃的脸腾地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子,痴嗔的看向皇帝。

皇帝,“她便能想到前方的军士也只有两只手,想到他们所带的财物总会有人代管的。”

众人暗乐,这都哪儿跟哪儿!

皇帝道,“假若一名军士应番戍边时,自带了值四千三百二十文的健马一匹、两千文的镔铁横刀一口,值三千文的皮甲一副,零钱一吊,四百七十文一匹的生绢四匹,两千六百六十文的细绢两匹。再假定他戍边两月,每日食去二十文一斗的粮食一升,那么两月后若他被看管财物的官员坑害了,那凶手自军士手上,到底得了多少文的好处?”

众人正想着陛下拉一拉贵妃的手,贵妃能想到什么地方,冷不防陛下又拐出这么个题目来。

有人心说,“这个……一时间谁也算不出呀!贵妃想的可真长远!”

谢金莲应声回道,“陛下,他从这军士身上凭空得了八千零四十文。”

皇帝自己信口胡说出来的题目,就连皇帝自己一时也算不清楚,但相信谢金莲绝对算不错。

有人提出了异议,“不大对,一匹健马、一口铁刀便是多少钱了!”

此话一出,连徐惠都以为谢金莲算错了。

哪知,谢金莲面不改色地问道,“那么大一匹马摆在明面上,军械、皮甲也常有伙伴们见到,那军士即便亡故了,怎么不得原物送归他家中?”

众人恍然,正是此理!

谢金莲再道,“只有军士寄存的绢和钱,是别人不知详细底数的,少了无人告发。那么陛下所说这名军士的绢和钱,总共值八千一百六十文。军士十日食一斗,值二十文,六十日花费一百二十文,两月后剩八千零四十文。”

嗬!连这也难不住谢贵妃!

人人盛传大明宫里的谢贵妃是把金算盘,算起帐来连眼都无须眨,也不掰手指头,今日总算是开了眼界了!

有人暗道,看看人家陛下的两位贵妃,一人琢磨事儿,一人琢磨钱儿,个个来的极快,再加上琢磨人的皇帝,这还有抵挡吗!

金徽皇帝哈哈大笑,冲着薛礼说道,“兵部,从即日起,在天下各折冲府置派官员,专门核察亡损军士私产,务使它原物返家。一经发现侵吞军士私产的管库官员,立斩!上元节后,兵部亦须不定时到各府抽检,凡是折冲府查不出、而被兵部查出一次,折冲都尉降职,查出两次,折冲都尉立时给他撤职为民!”

薛礼一一记下来,知道这才是皇帝着重要说的,而且于强军极有益处。

皇帝在韩瑗和柳爽之事上装了糊涂。

也许他考虑了过年要喜庆,也许他考虑了曹王大喜的日子,也许他还考虑了新城公主的心意。

总之这件事,好像被皇帝轻轻揭过去了。

但涉事者都知道,陛下借题发挥,在曹王大婚喜宴上对涉军之事,作了一篇再明白不过的文章。

两个贵妃吹笛子的、捏眼儿的,将这件事说得明明白白。

或许皇帝还考虑了赵国公和晋王李治,但皇帝陛下的妥协更有着开恩的意思,照样将韩瑗和柳爽惊的一层又一层的冷汗。

眼见此事这么揭过去了,韩瑗和柳爽对视一眼,私下里互相举杯,低声说道,“我们来为陛下干一杯吧!今后务必切记了!”

说罢,二人一饮而尽。

从午时至酉时,曹王府喜宴渐入高潮。

……

许敬宗的这顿酒可亏了,本来他已经分别到赵国公府、江夏王府、曹王府递送了喜礼,然后正端着架子等着痛饮。

但衙役跑过来一句话,他便立刻赶回万年县去了。

皇帝夸奖了许县令驭下有方之后,万年县众衙役人心鼓舞,人人勇于本职任事。很快,他们便在长乐坊捕获严重扰乱治安者若干。

惹事者,原来是蜀王李愔,和高阳公主府驸马房遗爱,和他们的手下。

许县令回了县衙、问明了被拘者的来历,知道又遇上麻烦事了。

许敬宗可不相信这些人所说的,在归林居——这个季节哪儿来的臭虫呢?还跑到了汤盆里!

李愔是一位亲王,亲王的觉悟还是有些的,他支持万年县役办差。

衙役们稍稍一请,蜀王殿下主动跟着到万年县衙里来,丝毫没有为难万年县衙役,这就比驸马房遗爱配合多了。

李愔从太极宫母妃处耍着出来,越想越窝火,越想越觉着正该是归林居的伙计走了话、再经褚遂良狗掀门帘子传到了皇帝耳朵里了。

看看早朝上皇帝的态度吧,正眼没好好瞧他一次!

李愔分析,皇帝陛下瞧自己的有数几眼中,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厌恶。

怪不得皇帝将兄长李恪派到襄州去,就没有下文了。

李恪去了襄州又不是外人,李愔一点脾气都不敢使,脾气使大了便是对兄长不满——但皇帝跟他爹一样够狠毒——李愔也是没脾气。

但归林居跟李愔有什么关系!敢这样惹李愔。

他没吃饭,自然要到归林居去吃,仍去上次众人聚饮的单间里。到了一看,倒霉的房二正闷闷不乐地自斟自饮。

酒入愁肠,自然喝起没完,李愔到的时候,房驸马已经有三分醉了。

事先,戴州司马柳爽将从晋王殿下那里听来的、有关皇帝想任命郭孝恪、去夏州都督府的小道消息对房驸马说了。

柳爽因为替韩瑗私借上番府兵一事正在心虚,便想让房二牙疼一下。

他对房驸马说,“房兄,你要大事不妙啊!郭孝恪和高审行,一个与你在休祥坊有天大的过节,一个与……公主有过节,他们可都要抖起来了!”

柳爽走了,李愔来了,立刻从房驸马口中套出这些话来。

蜀王对郭孝恪和高审行倒没什么矛盾,但不见得不能对此事稍加利用。

总之李愔要的是结果。起因?事后那都是酒话,完全可以不予承认。

蜀王李愔叫伙计添了杯子、加了几个菜,与房遗爱称兄道弟,又对房遗爱说道:“此事大不妙啊,房兄!”

“怎、怎么不妙了?”房驸马问道。

蜀王敲着桌子,“这两人都是西州出来的,原来一个是西州都督,一个是西州长史,又是连襟,可以说是无话不谈了。那高审行刨完了地,再将他与高阳的‘过节’详细说给郭孝恪听……那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呀!”

房遗爱低头喝闷酒。

而李愔也低头,一看,也许因为归林居各处生着火盆,有些温暖如春的意思,这个季节里,地板上居然有只活臭虫!

蜀王不动声色,伸脚轻轻踩住、又不踩伤了它,再伏身到桌子底下将它捏起来,趁房遗爱一个不注意,将不停挣扎的虫子扔到驸马的汤碗里,说道,

“本王只是替房兄担心,高审行因为高阳的关系……倒是不大可能拿你如何。本王只怕郭大都督……唉!房兄,还是喝酒吧,喝热汤都恐怕要塞牙。”

房遗爱闭着眼睛喝汤!

李愔挑着眉毛、盯着那只浮在汤面上的臭虫,终于到了房驸马的嘴里。然后他看着房驸马皱着眉头、在嘴里辨别了一下,将东西吐了出来。

然后这只受了委屈的臭虫,将归林居砸了个稀巴烂。

当然,蜀王李愔为朋友两肋插刀,也是要动手的,而且还隔着窗子叫了底下两人的跟班上来。

等万年县衙役们赶过来时,归林居只剩下个招牌了。

许敬宗的难题就在于,掂掂哪头也惹不起,左边是房少卿,右边是御史褚大夫,中间还站着一位通情达理的蜀王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