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321章 一段闲书

大唐马王爷 第1321章 一段闲书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媚娘却微微表示了不愿意,因为她也想出席这次盛会,“殿下,我是有资格参加的吧?你说过,我已在命妇院挂了名——是晋王从六品媵。”

晋王有些惊讶,问道,“怎么……你不愿意陪本王?”

武媚娘娇滴滴的说道,“不是,去朝见皇后一年也没几次机会嘛,而臣妾与殿下在一起的日子则多的是,这是命妇的礼仪,杨立贞她们都要去,我不能落单,怕让人说。”

晋王说,“那好吧,我们来日方长。再说这是你入晋王府以来头一次公开露面,去去也好。”

武媚娘心愿达成,便不在寝室中久留,很快退了出去。

只要明日不在王府中,那么府中上到王妃、下到孺人、媵侍们便不会恼她一个人吃独食。

更重要的是,赵国公暗示的、有关吴王的事不管是什么,也与她没瓜葛。

她猜出赵国公有自己的不便、这才打算让晋王出头,她才不露这个尖嘴。

在一时分辨不清事理的时候,谁会妄动?

万一晋王因为这件事惹到陛下或吴王不悦,陛下当然不会过分为难晋王,陛下也不一定瞧的着她一个媵侍,但晋王怎么看自己?

而去朝见皇后的话,则什么麻烦都不会有。

……

外命妇朝见皇后,元旦,冬至各应有一次。冬至那次免了,因为皇帝正操办屯田、撤府之事,回来后又摊上了徐惠和谢金莲的事情。

这次,皇帝初一大朝已接受了群臣朝贺,皇后本该在同一天召集命妇,但她不想在百官面前露面,这才改在了初二。

左千牛大将军府在永宁坊,命妇入朝的事高尧也很期待。

丈夫是从三品,她可以以郡夫人的身份见到皇后,于是跑过来与崔夫人说这件大事。

崔夫人马上便要生产了,也说不好应在哪天。

高尧惋惜地说,“婶娘,你是国夫人本来也该去,刘青萍也是国夫人,她肚子尚小,这次一定会去的。”

册封国夫人要够一定资格,国公的母亲或夫人才能册封这个爵位。但高尧说的两人都是个例外——高审行不是国公,而郭孝恪更不用说了。

对于不能参加女儿以皇后身份主持的外命妇盛大朝会,崔夫人有些遗憾,自女儿们入主大明宫,她要想见一面也难。

但想想肚子里的孩子,再想想高府夫人们几乎都要入宫,那她不去、不见这些人也好。

尤其是刘青萍,崔颖更不便与她站在同一个班列中。

有些事真是说不清楚,和延州刺史高审行有过瓜葛的三个女人——崔颖、刘清萍、杨立贞,居然分处三府,里面就有两位国夫人和一位亲王媵侍——因而都有资格参加命妇朝会。

如果再加上另两人呢?青若英在大慈恩寺修行,吕氏差点成了翰海夫人,此刻在柳中牧场烧水。

但这些话只能等高尧走后,崔夫人自己想想了。

这两日她被鞭炮声扰得睡不好,只想休息,此时便柔声劝着丈夫道,“你不必总守着我呀,我们母子又飞不了,过个年你也该出去走走,散散心。”

放生侯谢广的娘在府中严阵以待,也劝,“有婆子看住夫人,郭大人你自管放心的出去散逛,不会有事。”

就这么,郭孝恪骑了匹马,只带两名公主府护卫上街。

初一午饭后出去、天黑看过东市焰火才回来。初二一大早,看夫人还在睡着,郭孝恪再带人出来。

郭孝恪特意让两个护卫换了便装,他们扮作主仆三人,顺着大街往城西溜哒,慢慢的过了漕渠。

因为有半个月赐酺,今日外命妇入朝,街上的人更多。

在休祥坊街边,郭孝恪看到搭着一架席棚,棚内有桌案,案上摆着醒木、手巾、一只大肚子酒壶,后边站着一位长衫老者,此时正在讲书。

席棚两边的门柱上挂着两盏灯笼,预备晚间照亮,看来这是要说个通宵夜场。棚子前边围满了人,前边坐着后头站着。

看来故事很吸引听客,偶尔便在凝听中暴发出一阵叫好声。两边搭帮卖茶水、干果,点心的,一边照顾买卖一边也在听。

郭孝恪身材挺拔,虽然着便装,依旧气宇轩昂。

讲书的老者早看到了,待说完一段,便停了书喊道,“杨二妮儿,还不快给那位站着的老爷搬个凳子来!”

杨二妮是老者的女儿,白天给爹拉拉听客,晚上照顾灯火,听客们有赏时接接大钱,眼利自然不错。

等她将凳子搬过来放好,笑吟吟的说声“老爷请。”郭孝恪才意识到是给自己准备的。

他本来是要到城外走走,此时便有了一瞬的迟疑。

老者像是看到了,隔着人冲这边说道,“一看这位老爷便是有些身份的人物,老爷只管请坐!听的好呢便多坐一刻,赏多、赏少凭老爷意,听着不好呢起身便走。”

并对众人道,“不瞒诸位,皇帝陛下与淑妃娘娘,可都听过我的书。”

一听这个,郭孝恪就坐下了。

老者又吩咐,“杨二妮儿,怎不给这位老爷倒上茶?”

他这才“啪!”地一拍醒木,说道,“桑麻无恙,四海升平,街坊邻居,达官贵人,今日散坐休祥坊,听我说一段……”

有人道,“不能说太远的,子虚乌有的也没个意思,”

老者一愣,为难地说道,“这位老兄你不讲理,说书说书,可不就是说些子虚乌有的故事,又要与国无害、还要与家无损,顶多夹带些见闻了不得了,老兄你让我说近的,万一犯了忌讳可就不好了!”

有人起哄道,“那你还吹牛——陛下和淑妃娘娘都来听你的书,这回怎么却怕官差来找你了!”

说书人指天发誓道,“陛下和淑妃娘娘听我说书这个事绝对是真的,我家杨二妮亦可作证!”

有人怂恿道,“既然如此你有什么可怕的!我看仍是吹牛!”

有个年轻人说,“今日皇后娘娘见外命妇,淑妃娘娘注定也要到场,反正也没个对证,我便听你吹。”

说书老者像是极为看重这件事,如同护着名誉似的,书也先不说了,直着脖子喊,“杨二妮儿,你说说爹可是胡扯?”

他女儿刚给郭孝恪倒了碗茶,此时便站在郭孝恪身边应道,“那还有假!陛下那时还是尚书令呢,有一日早上,我骑着自家的马在大街上冲撞了陛下的马,陛下带了淑妃娘娘一起到我家里来的,不但赔了我的马,还给了不少钱……我小侄子也知道。”

为防人不信,姑娘还道,“那客官你又要问了,是你冲撞了陛下的马,怎么反倒陛下赔你马呢?”

郭孝恪暗道,这对父子女,说话也像说书一般卖着关子!但他也有些好奇起来,于是笑着问道,“怎么呢?”

姑娘这才道,“只因我的马不如陛下的马厉害,我的马撞了陛下的马,反倒我的马瘸了!”

众人一顿哄笑,姑娘说,“不信可问问街坊,谁都知道我们又换了匹马,那便是淑妃给的钱。”

有人还不信,“切,我家买了匹马,也说是陛下给的钱……”

姑娘道,“自由你去说!但我却知道陛下的马浑身赤红,只有四只蹄子是炭黑色的。你若说也知道,我又知道淑妃的马是毛色雪白。你若也这么说,我又知道马鞍子、镫子、辔头上镶着纯金的饰头……”

这两匹马的样子,郭孝恪十分清楚,看来姑娘说的话多半是真的了。

听客们于是不再纠缠于这个,“既有这样硬的来头,为什么不敢说些近的?”

女儿一边送着茶,便铺垫了这么多,而听客们聚的越发多了。

老者像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拍着胸脯子道,“也罢!天底下说书的,敢在陛下和淑妃面前说小矬子侯君集的,只此一份!难得陛下赐酺……”

有人不干,“这一段儿你早说落套了,不要听!”

郭孝恪又是一惊,敢在皇帝面前这么贬损侯君集的,还真是没有。

老者道,“哼哼,今日要说一段,乃是本朝高祖皇帝年轻时一件……”

郭孝恪提醒道,“老哥哥,这个不能乱讲。”

老者道,“这位贵人你且放宽心,我要说的,正是高祖皇帝英明神武,年轻时不畏强权,藐视暴隋的一件雅事。”

听客位来了兴致,纷纷催促道,“这个没听过,请快些说吧!”

只听醒木一响,老者开讲。

“话说前隋荒暴,民谣日起,起初只是喧哗于市巷,后来竟然传入宫中。说的是正是,‘木子李,有天下’,又说的是:‘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这话当初看是民谣,而如今看却真是天意。但在当时,天下姓李者多的是,谁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命天子?”

众人伸着脖子听,鸦雀无声。

老者道,“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曾因余萌入朝为官,做着个左亲侍,炀帝见李密额角方正,气质不俗,便想起那句民谣来,心说,难道是他要谋我江山?”

“炀帝即令罢了李密之职。结果,李密真的亡入瓦岗举了义旗,连他也自以为民传的两句箴言,便是指的他自己了。”

老者话锋一转,“岂不知凡是有雄才大略者,都有通天纬地之能,众人皆醉而唯我独醒。那个李密乃是事到临头、走投无路才上的瓦岗,哪里有半点王者之风!”

“今日本书要说的是,我大唐高祖皇帝陛下,其实早就看出大隋必然要亡,那个李密与高祖比起来,眼光就有天地之差、云泥之别!真是不能同日而语!”

郭孝恪暗道,这个说书老者也就是故弄玄虚招揽些听客。

皇帝和淑妃或许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也被他父女一唱一合的拿来作噱头。其实不就是要想借着赐酺之机多挣些大钱?听客要听近的,他马上便编了近的,投人所好。

再说高祖起兵难道不要借助天下大势?还能比李密看出多远去!

此时,正有人如郭孝恪所想,在人群里问道,“口说无凭,李密与高祖差别在哪里?”

说书老者反而不急,举起案上的酒壶,咂了一口才道:“高祖出身名门,西凉武昭王后人,祖上也是簪缨世家!岂是李密那个暴发户能比的!”

有人道,“你不要一边说一边饮酒,就为耽误功夫,再这么没紧没慢,我就不给你大钱了!你且说说,连炀帝都看出李密额角方正,气质不俗,但他比高祖差在哪里?”

说书人道,“高祖之母,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乃是同胞姊妹,独孤姊妹俱是贵命,姊姊都生得出炀帝来,另一个岂会生不出真命天子?”

听客们大眼瞪小眼,意思是让他快讲,老者再啜了口酒,说道,“此时我们再看看那个李密,额角方正还算个什么出奇!”

他用醒木敲着自己的额头道,“小老儿的额角比他还方正!”

有人哄笑,“你那是醒木当然方正的,快说高祖相貌,是如何的出奇?”

说书人偏偏不急,端起壶来慢饮,郭孝恪暗乐,这人可真精。

有人等不及了,手里举着两只大钱对老者女儿晃道,“杨二妮,钱就在这里,让你爹快讲,不然不但钱没有,我也走了!”

姑娘端个盘子在场下绕了一圈儿,叮叮当当收了钱,老者这才撇着嘴道,“贵人有贵相,天子当然有天子相!高祖皇帝生得,那是日角龙庭,体具三乳!!”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也没有人敢反驳他。连郭孝恪都倒抽一口冷气。

日角龙庭还好说,笼统知道那是相貌堂堂的意思,但他说高祖皇帝体有三乳,太活灵活现了!仿佛就是真的!

此等事连一般的皇族中人,只要与高祖不是最亲近的都不会知道,以老者的机灵劲,就算酒灌多了,也绝不会为了哗众取宠而无中生有。

酒真多的话,怎么偏偏说到乳上来?酒后吐真言?

郭孝恪重生后来到长安一直行事低调,此时也禁不住一下子站起来道,“老哥莫再胡说!怎么拿着高祖来调侃!当真以为金徽陛下与老哥相熟?”

老者早晨上场前便喝了不少酒,见了钱说得兴起时再喝,此时被人厉声喝问,这才发现走了嘴,心中后悔不迭。

眼前这个贵人也说不清是什么身份,这让老汉更不敢认错,慌忙解释道,“大人莫怒,小人说的重点可不是这个!小人方才讲的明白——要说高祖他老人家年轻时便目光如炬、胆识过人、有先见之明……”

郭孝恪因着自己的身份,更是沉声问道,“那老哥就敢胡编?”

老者道,“大人,我,我能找出亲眼所见之人来,此人我认得,便住在……”

郭孝恪道,“老哥还是莫在这里讲了,我带你去见个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